《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现在刘琮压根不回他的信息,他发的所有信件全都石沉大海,已读不回,高文停战的希望完全断绝。

    “该死!怎么回出现这种情况!”高文几乎急疯了,按理说以汉人的性格,只要服软态度足够低是可以申请停战的。

    尤其是珠崖这种地方在大汉眼中也不是啥富饶地方,他们珠崖国早年还是在大汉扶持下建立的。

    “大王,我们该怎么办?”贾宁看着高文逐渐失去冷静的神情,心中也有些发慌。

    “还能怎么办?调兵来守卫昌江城,继续发信去武昌找楚王求情。”高文看了贾宁一眼,咬着牙说道,

    “措辞给我尽可能的放低;    不用想着什么尊严了。现在我们的生死存亡都只在武昌那边的一念之间了。”

    “如果汉军强攻昌江;    就立刻放弃城池退守五指山,一定不能与汉军扩大战端。”

    高文还没像一些其他小国的国君一样失去理智。他明白只要武昌那边铁了心想弄死他,那他就算发起倾国之力也只不过是个头大点的蚂蚁罢了。这种情况下只能尽可能的规避大规模战争,尽可能拖延时间让刘琮回心转意。

    不到半个月,邓艾率领一万八千多楚军兵临昌江城下,将这座城池围的水泄不通。精锐的楚军迅速在城下扎营结寨,军容之威严让城上的蛮兵们都心惊胆战。

    “吾乃大汉横野将军邓艾,请骆越王前来答话。”

    这个时候邓艾率领亲兵出现在城下,朝着昌江城头上喊道。

    “吾乃高文,见过上朝天使。”高文很快出现在城头,隔着大老远就向邓艾行礼道,

    “今天使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今某奉命前来收复昔日的珠崖失地,并请骆越王去武昌居住,还请骆越王配合一下。”邓艾没有听高文的场面话,或者说他脑子太直了,直接打断高文的话,并朗声说道。

    这一句话让高文脸色瞬间一白,心中猛然一颤。

    汉军这是真打算灭了他珠崖啊。

    “这是楚王殿下的命令吗?”高文抱着最后一点侥幸,小心翼翼的问道。

    “是。”邓艾很耿直的说,打碎了高文最后一点希望。

    “还请骆越王尽快打开城门,以免战端再起。”

    高文神情阴晴不定了许久,最后他咬咬牙,

    “抱歉,上朝天使,珠崖乃某之基业,士卒族人拼死抗争以有尺寸之地,今不能拱手想让。”

    开玩笑,他高文从十九岁起兵,从老家儋耳打到了珠崖,这才好不容易当上了这个骆越王。现在让他不战而降,把十年的努力拱手相让?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想到这里,高文眼底露出疯狂的神色,扭头看向了贾宁等一众将校,

    “如今乃我珠崖生死存亡之时,各位可愿与本王拼死一搏!”

    “拼死而战!!”高文在珠崖的声望还是很高的,每次打仗都与士卒同甘共苦,他手下大部分蛮兵都愿意拼死追随于他。

    面对高文打算的拼死一搏,不过邓艾也没在意,他也没指望高文主动投降,他只是奉命告诉高文,这是楚王想搞你。

    邓艾转头回营,没过多久,蓄谋已久的楚军从营寨鱼贯而出,朝着昌江城发起进攻!



    第一百四十六章 刘备来使

    

精锐的楚军对昌江城发起潮水般的进攻,呐喊着攻向这个蛮族城池。

    珠崖的这些城池基本上都是当年大汉放弃的时候留下的遗产。而珠崖的蛮族人根本不会自己造城墙,他们只能修缮一下汉人留下的遗产。

    不过因为这个问题,他们现在面对楚军的攻势之时,蛮兵损失极为惨重。

    在跟曹军吴军打了十几年的楚军看来,这种青铜段位的蛮兵,简直一只手打他们都嫌多。

    所以邓艾也不屑于搞什么心理战了;    直接命令楚军推着云梯攻上去就行了。

    很快云梯靠墙,楚军顺着云梯发起了攻势。虽然守城的蛮兵英勇抵抗,但是双方战力值差距太大,蛮兵完全不是楚军的对手。

    这种战役就像当初第一次江陵战役一样,攻城军队比守城军队还少,但是守城方损失却比攻城军队多。

    最主要的是,高文麾下并没有会守城的将领。高文的将领基本上都是珠崖蛮族的;    他们连兵法都没读过,也别指望他们多有才能来。

    面对楚军的攻势;    高文的一众将领除了亲自顶在前面毫无办法。

    随着楚军越来越猛烈的攻势,昌江守城的蛮军被打的节节败退。楚军在只损失了几百人的情况下,蛮兵丢下了两千多尸体,狼狈的退往内城。

    楚军士气高涨,一口气打穿了珠崖的几道防线,将蛮兵打的溃不成军。

    “殿下,我们快撤!”贾宁带着蛮卫在乱军之中找到了高文,架着骆越王就往后撤退,打算从地道逃出昌江城。

    “完了……我们彻底完了。”高文望着气势逼人,精锐无比的楚军士卒追杀他的士卒,眼底露出几分绝望。

    差距太大了,他的士卒完全挡不住楚军的进攻。

    珠崖人算是汉化比较大的异族了,但是因为他们终究不是汉人;    那点练兵手法和技术只是半吊子。

    不过高文并没有放弃反抗,他很快打起精神,准备逃出城外领兵继续抵抗。

    他还有珠崖民心;    他还有好几千兵马驻扎在五指山方向,他不可能输!

    怀着这样的信念;    高文在贾宁的保护下向后撤退。

    然而也许是老天都不想让高文离开,当高文逃到内府的时候,却愕然的发现此地已经飘扬起了大汉的旗帜!

    高文忠心耿耿的内府卫被屠戮一空,楚军早已经占据了内府。

    “是骆越王!抓住他!”统帅楚军这一只部曲的曲长眼尖,立即认出了高文,当即下令道。

    “活捉骆越蛮王,赏钱一千!”

    楚军士兵立即冲了上来,把高文团团围住,三下五除二砍翻了想反抗的蛮兵。

    “殿下,快……”贾宁惊慌失措起来,本身他还想领兵突围,只不过高文却摆了摆手。

    “投降吧,我们突围不了了。”高文叹了口气,他发现楚军是自己五倍以上就知道没有希望了。

    “别让将士送死了,已经没有意义了。”

    …………

    …………

    …………

    珠崖王高文投降,楚军毫不费劲的攻占了整个昌江城。

    邓艾命令三千兵马“护送”高文回武昌,自己亲自领兵继续进攻珠崖。

    刘琮心里有分寸;    不过分寸仅限于高文活着;    至于珠崖国;    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刘琮不允许背叛,这是他最后的底线。一旦触动他的底线,刘琮动手起来从来不看身份。

    高文都投降了,他剩下的将领们也没有继续抵抗的意志了。两万多珠崖蛮兵向楚军投降,刚建立才不到十年的新珠崖国自此覆灭。

    而高文则被“保护”着送到了武昌,被刘琮表奏为大汉合浦亭侯,软禁起来。

    他应该是刘琮的外戚里面,刘琮下手最轻的了……

    很快,珠崖岛被重新回到大汉的疆域,置珠崖郡和儋耳郡,总人口十余万。

    汉元帝时期因为珠崖开发程度较低,大汉的经济重心都在北方,所以主动放弃了珠崖。不过现在刘琮执掌南方,自然不可能放弃任何一寸土地。

    “交州又多了两个郡的疆域,加上大量的无主之地和优良的船港,也算是可以缓解一下现在尴尬的局面了。”刘琮看着邓艾的报告,很是舒畅的呼了一口气。

    “殿下,珠崖岛非常原始,人烟稀少,这样的郡县夺取好像用处不大吧?”军师祭酒马谡望着战损和珠崖岛的地图,很是纠结的跟刘琮道,

    “两个郡,总人口才不到二十万,且大半都是民风彪悍的蛮人,这样的郡县简直就是亏本的地界啊。”

    “话不能这么说,珠崖这个地方还是很有价值的。”刘琮摆摆手,否定了马谡的话,

    “珠崖岛那边无主之地非常多,且天气温度非常适合种植甘蔗。”

    “至于人口稀少问题也无妨,我们迁一部分流民前往珠崖岛开荒,用我们的儒家文化去教化这些蛮人就可以了。”

    “要是这样还有人想反抗,那也没问题,荆扬的矿场刚好缺这样的人才。”

    刘琮的话又是一如既往的听不懂,马谡也习以为常的摊摊手,表示自己没有意见。

    “不过殿下,就在昨天,汉中王刘玄德的使者邓芝来到了成都,已经入住驿馆了。”

    刘琮闻言顿时一愣,

    “刘备的使者?来成都干什么?”

    “不清楚,据说是来跟殿下您商讨共同北伐,收复中原的事情的。”马谡摊摊手,漫不经心的回答。

    “北伐?”刘琮更加意外,根据他的记忆来看,在东汉国运最后几年里,刘备似乎并没有发动大规模北伐。

    他记得这几年里曹操刘备孙权都没有多少战争了,最大的一次战争也就关羽的襄阳之战了。

    现在荆州都全归他刘琮了,关羽那个红脸现在正驻守汉中呢。

    而且现在他记得黑白棋的情报,刘备正在全面改革呢。益州内部矛盾缓和,没有多大的利益冲突。

    这样看来,那刘备现在为何要突然北伐?

    难道他真的想匡扶汉室?

    屁!刘琮反正第一个不信。

    “罢了,既然使者都来了,那也见一面吧。”刘琮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有些不在意的嘀咕道,

    “真是不知道刘备到底是犯了啥病,突然想北伐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商讨北伐

    

次日,刘琮召集幕僚们,在楚王府准备好之后,然后召见了邓芝。

    邓芝历史上也是一个有名的贤臣,做蜀汉的使者出使江东,一手促成了东吴和蜀汉的第二次联合。

    虽然这件事是两家双向奔赴,不过也不能忽略了邓芝的作用。

    这一次刘备派遣邓芝过来商量北伐;    应该是打算全力北上了。

    很快,一个穿着整齐,仪表不凡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入楚王府。见到刘琮之后,立即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以表尊敬。

    “某乃汉中邓芝,奉汉中王之命,前来拜见楚王。”邓芝行礼作揖;    礼数到位。

    “先生莫非新野邓伯苗乎?”刘琮看向邓芝;    表现出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    笑容满面的说,

    “早就听闻先生之贤,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也。”

    刘琮的温和态度让邓芝有些意外,从外面传言来看这位楚王的风评有些两极分化。

    有寒门黔首称他为仁义之君有士族人士称他为千古暴君。以邓芝预计,刘琮就算不是什么喜怒无常,暴虐之君,也起码不会很有礼貌。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是他猜错了,刘琮起码面对使者的态度还是不错的。

    心中转念了一下,邓芝也没有闲着,他小心翼翼的把刘备写给刘琮的信递交了上去。

    刘琮接过信,轻轻启封看了起来,眼底微微闪烁了一下。

    心中刘备大谈特谈朝廷没落,曹贼欺君之类的话,各种谈论大汉没落的事情。同时刘备还说什么汉室倾颓,身为宗室成员就应该起兵勤王。

    说完这些之后,刘备更是直接表示希望与刘琮这个“大汉忠臣”一起北伐,他进攻关中;    刘琮进攻中原。

    到时候刘备出于秦川,夺取西北一带来断绝曹贼后路,由刘琮领兵北上救陛下于水火之中。到时候他刘备绝对唯命是从,听他刘琮的调遣。

    看完这一切,刘琮心底不由骂娘起来,这刘备如意算盘打的可真响,好人他来做,骂名刘琮来背。

    就算把汉献帝从许都救出来有个屁用,到时候刘琮不把权力让出去就是下一个曹贼,要是让出去他这楚王还做不做了?

    一时间刘琮想了许多,不过表面上还是表现出一副古井无波的神情。现在喜怒不行于色刘琮已经练的不错了,不至于向几年前那样经常失态。

    “汉中王所言极是,我辈宗室亲王,若是在陛下为难之际不起兵勤王,此乃大不敬。”刘琮表现出一副大汉忠臣的模样,义正言辞的说了一大堆。

    反正吹牛逼不用交税,好话谁还不会说了。

    说完好话;    刘琮才神情一变;    愁眉苦脸起来;

    “只是使者有所不知;    今荆扬交三地蛮夷尽起,本王之部曲正疲于镇压。而这几年江南年景也不好,粮草皆空虚,很多地方需要赈灾,恐怕短时间无力北伐。”

    听到刘琮的话,邓芝立刻面不改色的说了起来,

    “楚王殿下无需担心,汉中王愿意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