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冷哼呵斥?
……
谁也没有想到,李渊竟然拱起了手。
很是正经的行了一礼!
巷子里的探子们吓了一跳,那对农户夫妇明显也吓了一跳。
大唐的太上皇,竟然在一座门口拱手行礼?
却见李渊呵呵一笑,说话也显得和蔼可亲,笑眯眯道:“老夫拢右李渊,今日特来拜访,贤夫妇可否给个薄面,允许老夫登门入内一叙?”
嘶!
探子们倒抽一口冷气。
听听这话。
多吓人!
老夫,拢右李渊,贤夫妇,可否给个薄面……
郑先生忽然深深吸了一口气,似乎不断给自己警醒道:“这对贫困夫妻的相貌需要好好记住,以后再也不能当做等闲的平民而视之。”
确实不能当等闲平民视之了。
因为这对夫妇今天代表的是阿瑶娘家人。
那位阿瑶姑娘自己买了一间屋子搬出来住,她今日迎接纳彩,她没有娘家,所以,秉承古老中华的传统,远亲不如近邻,她的邻居就是半个娘家人。
啾,啾啾!
街面上忽然传来一阵大雁的叫声。
但见两个金吾卫一路而来,怀中各自抱着一只肥硕大雁,翅膀不断扑腾,显得精力旺盛。
李渊站在院门口呵呵再笑,指着两只大雁道:“家有小孙,问此有女,贤夫妇可否体恤老朽年迈,允许卫士们携雁登门……”
那对中年夫妇仍旧显得局促,不过脸上很快透出一股子由衷诚恳的欢喜,只见那汉子连连点头道:“是是是,好事啊,好事,前几天就听阿瑶妹子很是羞涩跟我们提过,说是最近几日可能会有人前来提亲,阿瑶妹子家里没人,所以想让我们这些邻居帮着搭一把手,哎呀呀,快进门,老丈您刚才说自己是拢右的啊,拢右可是个出产粮食的好地方。”
一边说着,一边极其热情的开始招手,话里话外透着忠厚,骨子里都是老百姓的赤诚,说话像是唠家常一般,听得巷子口那些探子目瞪口呆。
显然这汉子不知阿瑶情况,所以实实在在把阿瑶当成了一个可怜丫头,在中国老百姓的传统认知里,邻里之间遇到这种事情必须帮忙,不但要帮忙,还要拿出十足的热情,他已经开始冲着李渊招手,甚至准备上前接过那两只大雁。
反倒是他妻子稍微精细一些,突然用手扯了扯丈夫的衣角,然后用目光小心翼翼暗示一番,分明是让丈夫注意抱着大雁的两个卫士。
那汉子这才反应过来,脸色顿时又现出拘谨。
咕嘟!
他下意识咽口唾沫,然后也变得像妻子那般小心翼翼,试探问道:“老…老丈…,您是干啥的?”
李渊笑呵呵一缕胡须,极其和蔼冲他点点头,似乎老人突然来了恶趣味,竟然像小孩子一般调皮的眨了眨眼睛,道:“你问老朽是干啥的啊?老朽以前当了九年皇帝,现在老了不想干了,所以就把皇位让给儿子干。”
噗通!
中年汉子双腿一软坐到地上。
以前的皇帝?
现在皇帝的爹?
来帮孙子提亲……
他一脸呆滞转头,目光呆呆看向自己妻子,好半天过去之后,这汉子才仿佛做梦一般问道:“孩他娘,阿瑶妹子她…额不对,是阿瑶姑娘,阿瑶姑娘她,她要嫁的到底是谁啊?”
可怜他妻子哪里能够回答,他妻子也早已双腿酸软坐到了地上。
不远处巷子口处,探子们一脸古怪面面相觑,其中那个蓝田孙氏的管事口歪眼斜,口中不断嘟囔有话,道:“大唐太上皇登门,迎接的是一对农户,纳彩还没开始呢,先把人吓瘫在地上,这事,千古奇闻……”
好巧不巧,巷子口处忽然走来一群人,但见一个面容矍铄的老人停足而立,悠悠然开口道:“以势压人者,非皇之大气,李渊如此行事,捉弄一对农户,非仁者之风也,老夫当斥语一番!”
探子们目光刷刷投过来,脸上都带着震惊之色?
这老东西是谁啊?
口气大的有点离谱吧。
有那眼见之人忽然瞳孔一缩,倒抽一口冷气道:“是房大人,杜大人,还有卫国公李靖,应国公李绩……”
大唐好几位大佬,竟然簇拥着这个老人,看那恭敬神色,像是对待先生一般。
而这个老人,刚才说要去斥语大唐的太上皇……
谁也没有注意到,不远处街角人影一闪,有个青年负手站在墙边,目光宛如一汪清水。
若是有渤海百姓看到,立马就会认出这是他们的国主。
阿瑶的纳彩提亲,忽然就变得风云际会起来。
第357章 【春风十里,不如你】
在探子们一脸震惊的注视下,那个‘胆大包天’的老东西真的走向那座四合院,步履悠然,恍如踏青。
然后,他慢悠悠站定在四合院门前,口中发一声淡笑,语调显得很是古朴,悠悠道:“世闻君者修其德,圣说仁者乘其车,辙辘辘,万民随,故而为人帝王者,修德而乘万民车,老夫此次归来,入耳所听全是大唐李家修德乘车,老夫原本欣喜莫名,感叹汉家终于有福也,岂知今日一见,方知传闻只是传闻,堂堂大唐太上皇,竟然捉弄一对可怜的平民夫妇,吓得人家软倒在地,这便是李家皇族的威风么?李渊,你一点没变啊……”
哗!
巷子里的探子们一片哗然。
这老东西……
他敢直呼太上皇的名讳?
……
李渊豁然转身,双目隐隐闪过一抹精光,似乎这一刻的大唐太上皇再也不是那个退位让贤的老头,仿佛突然又变成隋末那个胆敢起兵造反的太原李。
街面忽有一阵轻风吹过。
两个老人在四合院门口对面而立。
房玄龄等人恪于规矩,几乎不约而同拱手行礼,恭敬道:“臣等,见过太上皇。”
然而李渊连眼皮都未眨一下。
另一个老人同样目光如火。
好半天过去之后,李渊突然嘴皮微动,语调很沉,似带冷厉,道:“文中子,王通!”
对面老人正是王通,闻言面上淡淡一笑,突然道:“大隋太原留守,李渊!”
李渊面色明显一怒!
两个老人眼中似有刀光剑影。
又是好半天过去之后,李渊冷哼一声道:“曾经誉满天下的大儒,朕还以为你已经死了呢!”
王通抬手一抚长须,语带悠然道:“曾经大隋炀帝的表兄,老夫还以为你会救炀帝一命呢!”
针锋相对,丝毫不让。
大唐太上皇和一个名满天下的大儒当面碰撞,奇怪的是房玄龄等人竟然一点没显出焦急。
似乎又过了良久,猛见李渊仰天哈哈大笑,似乎心情极其舒畅,突然手指王通道:“你这家伙来的正好,先帮老夫撑撑门面。有你这个大儒陪同登门,今日纳彩倒也说得过去。”
王通也在同一时间收了冷色,同样指着李渊大笑道:“老夫既然来了,自然不会冷眼旁观,不过老夫并非前来撑场,反而是帮着当年的老朋友给人谢罪。”
这话一出,众人脸色一变。
谢罪?
谢什么罪?
明明今天是来纳彩提亲的……!
李渊的大笑戛然而止,目光突然闪烁一阵森然。
这位大唐太上皇的语气又变回冷厉,双目直直盯着王通道:“你连此事都知道了?”
这话问的无头无脑,偏偏王通似乎一听便明,依旧面带悠然道:“远蹈海外二十载,归来却非双眼黑,门下颇有学生,也算尊师重道……”
这话说的有些隐晦,暗示的意思却很明白,这是告诉李渊有人告诉他中原发生的各种事,也算是侧面回答了李渊刚才的猜疑。
但是,这种话似乎不该对皇族说。
因为,太狂了!
属于找死的行为!
这话不啻于直接告诉李渊,你们李家很多大臣都是我弟子,他们什么都不隐瞒我,他们把很多不该说的事情告诉了我。
自古皇家最烦这种人。
名望太高,影响太大,说句不好听的话,桃李天下有时候也意味着左右天下。
果然只见李渊面现杀机,森森然道:“文中子,你不怕朕砍了你?你我当年之友谊,比不上这天下更重。”
王通却突然踏前两步,忽然伸手探向两个卫士怀抱的大雁,似乎语带深意,又似愤世嫉俗,冷哼道:“夺了人家丫头的家业,却只送来两只大雁做礼,看似遵从古礼,实则刻薄寡情,李渊啊李渊,你们李家亏不亏心,李渊啊李渊,你这个做表叔的不该谢个罪吗?”
李渊微微一怔,眼中不知不觉闪过一丝愧疚。
王通却猛地伸手一夺,竟把两只大雁从卫士怀中夺出,然后陡手一扔,赫然扔进院门,这举动似乎乃是出于好意,可惜两只大雁却失去了人的执掌,瞬间翅膀扑腾几下,转眼竟冲飞而起,天上啾啾几声,传来喜悦唤鸣。
这番转折实在太快,导致在场众人全都没能反应过来,李渊同样面色呆滞,好半天才勃然大怒道:“王通,你做死耶?”
王通似也始料未及,不过这老货不愧是一代大儒,临机决断,反应极快,陡然仰天发出长叹,望着两只大雁道:“礼物太薄啊,薄的让人看不起,飞便飞了吧,免得辱没了那个丫头,薄礼已失,当有加厚,既然如此,不如如此……”
说着探手入怀,故作悠然掏出一个小口袋,道:“吾闻上古之时,天神采五谷以贺神农,遂能养育芸芸众生,号称天下第一大礼,老夫云游海外二十年,竟也欣得高产奇粮五种,辛苦携带归来,可当天下第二大礼也!”
李渊下意识看向小口袋。
王通眼中闪过一抹不为人知的精光,悠悠然道:“你我相交甚笃,当知老夫从无夸大。此五种奇粮简直就是神物,远比我中原神农传下的五谷更为宝贵,只需播种之后稍加侍弄,一亩所产可达数十石之高,若是中原能推广粮种,你想想可以养活多少人?这份大礼,厚不厚重?若是送给那个女娃,她的纳彩够不够场面?最主要的是,你李家夺人家的罪过,勉强算是弥补一半也……”
李渊深深吸了一口气,似乎连声音都有些颤抖,道:“真有…真有数十石?”
这位大唐太上皇虽然用的是疑问句,但是问话的表情分明已经笃信对方,当年他任大隋太远留守,王通在太远开设学林,实乃文坛大儒,声名远播天下,山西文中子,桃李追孔丘。
在李渊的记忆里,这个老朋友从来没有说过谎。
也就是说,小口袋里真有神物一般的奇粮粮种。
“真有…真有数十石?”李渊语气更加热切,再次声音颤抖问了一声,激动之下,忍不住伸手去拿。
王通却把小口袋往回一收,语带深意道:“这是老夫欲送之礼,却非送给你李家之礼!”
李渊几乎想也不想,脱口而出道:“老夫方才便要请你陪同登门!”
王通怡然而笑,语带深邃道:“那老夫便再提你送出一份谢罪之礼……”
这一次,却从怀里掏出来个精致无比的小瓶子。
李渊问都没问,一把拉着他转身,两个老人径直踏进院门,那两个卫士则是高声恭喊道:“大唐太上皇登门,特为阿瑶姑娘纳彩!”
……
不远处的巷子里,一群探子摒气凝息的努力观瞧着,生怕漏过这里发生的一点一滴,免得回去之后无法汇报仔细。
而在巷子口的另一处,李云仍旧隐在墙角之下,他目光直直盯着已经打开的四合院门,好几次都是强行摁住自己冲过去的冲动。
由于注视院子太过紧张,以致于身边有人经过也没注意,等到李云反应过来之时,却发现身边站着一个颤巍巍的老头。
这老头年纪大的有些吓人,单看脸上的沟壑怕是得有八九十岁,老头身上穿着极其朴素的长衫,但是看料子似乎不是贫穷百姓的穿用。
李云心里微微一动,忍不住便想问问老头来历。
哪知他还没有开口,老头已经笑眯眯问了他,一脸和蔼道:“小家伙,你很担心对不对?”
李云微微一怔,心里又是一动。
老头不等他回答,再次笑呵呵道:“你躲在这里监视,脸上挂着浓浓的担心,方才好几次忍不住冲出墙角,却又强行摁住走了回来,老朽看不明白啊,既然担心为什么不过去?”
李云转头看向四合院那边,轻声道:“女孩嫁人之前,不与男子私会,哪怕是自己夫君,也要遵守礼仪,她是个执拗的傻丫头,总觉得做到如此才算是嫁了我,所以……”
“所以你虽然担心,但却强忍着不肯过去,过去了就会和她见面,会破坏那个丫头心里的憧憬,对不对?”
“老丈所见非凡!”
“呵呵呵呵!”
老头似乎很喜欢别人恭维他,颤巍巍的抬手不断捋着胡须,突然又道:“文中子乃是一代大儒,说是文坛领袖也不为过,二十年前尚是隋末,文中子已然名动天下,此人名望极高,便是李渊对上他也会不由自主矮上半截,人若底气不足,遇事便失了方寸,一旦失了方寸,蛛丝马迹便不可察觉,娃娃啊,你明知那个文中子心怀不轨,你就不怕你祖父失了方寸中他谋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