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狠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狠人-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这话听起来跳跃性很大,甚至有点啰里啰嗦词不达意的味道,虬髯客明显被他绕的有些发懵,旁边四个呆子眼睛更是发直。
 虬髯客毕竟是隋末大豪,武人骨子里都有一股傲气,突然怒声道:“敢问渤海国主到底何意?”
 “问的好!”
 李云陡然转过身来,双目直直盯着虬髯客,沉声道:“本国主的意思很简单,我并不想用你做大将……”
 说着不等虬髯客开口,紧跟着又道:“一见如故,立拜大将,不但给兵给钱给粮食,甚至同吃同睡如手足,这种典故听起来像是美谈,然而本国主却觉得全是屁话,凭什么一见面就得给你个大将军做,凭什么别的兵卒就得一刀一枪熬资历?就凭你功骁勇绝伦出手很猛吗?就凭你是隋末传说中的虬髯客吗?实话告诉你,这种事在本国主这里行不通,想当渤海国的大将可以,攒足了功劳再来和我谈。”
 想当大将可以!
 攒足功劳再谈!
 当时之间,或者只有李云能够说出这么傲气的话。
 我管你当初多么有名,你在我这里没有一丝建树,拿着当初的威名到我这里捞好处,不行……
 ……
 ……稍等还有一章,这章是大婚转折章节,下章开始大婚加速。
第355章 【阿瑶】
 虬髯客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位隋末猛将直直盯着李云。
 好半天过去之后,他突然缓缓开口,语带迷惑道:“我张仲坚降于人世四十年,生平还是首次见识阁下这种人。你可曾知,当初李世民赤脚奔出军帐,放声狂呼,只为拜我为将……”
 李云陡然嗤的一笑,满脸恶趣道:“我二大爷那人什么都好,就是演戏演的不太认真,赤脚奔出军帐,这种事情你信吗?咱们汉人的鞋子简单易穿,他真的连穿鞋子时间都没有吗?”
 虬髯客一脸若有所思。
 又是半天过去,他忽然再次看向李云,沉声问道:“口舌之争,多说无益,我只问你一句话,若我张仲坚真心来投,渤海国主到底收是不收?”
 “收!”
 李云毫不迟疑开口,不过紧跟着又道:“但是没有大将军给你做。”
 说着不等张仲坚说话,猛地抬手朝着外面一指,再道:“踏出此巷,往东出城,行一千两百步,有渤海新卒营……”
 张仲坚明显一怔,显然他没弄懂李云的意思。
 李云缓缓走上来一步,眼睛直直盯着对方的眼睛,一字一顿道:“新兵入征,先过三关,过了三关,编为小卒,一日三餐,顿顿有肉,操练随法,恪守军规,若你能遵守这一切规矩,那倒是可以成为渤海国的一名小卒……”
 “然后呢?”
 张仲坚突然开口询问。
 “然后么……”李云悠悠一笑,道:“能不能成为大将军,那就要看你能不能一刀一刀砍出功劳了。”
 “好!”
 张仲坚陡然放声大笑,浓黑的虬髯仿佛无风自动,但见这威猛大汉猛地提起大刀,然后提着刀子大踏步向外走去,大声道:“砍不砍出功劳,那得看渤海有没有仗打,老子这便去那新兵之营入征,只希望渤海国主不要让人等得太久。”
 堂堂一位隋末猛将,竟然真的要去当个小兵。
 李崇义等人看的目瞪口呆。
 四个彪子愣愣望着虬髯客背影,直到对方的身影消失在巷子口仍旧有些不敢相信,尉迟宝林甚至很是纠结的抓了抓脑门,看着李云满脸不解说道:“师父,这人很厉害的,我老爹号称骁勇绝伦,但是在他手上撑不住十招,秦伯伯名动天下,但是风尘三杰只排老二,还有程处默他爹,当初被虬髯客三刀劈落马下,刘仁实他爹更丢人,他连人家一刀都没抗住,师父,这人真的很厉害……”
 “我知道!”
 李云缓缓吐出一口气,轻声道:“隋末十八条好汉,此人并未列入排名,但若真格排算下来,他其实能够进入前三。”
 几个徒弟不约而同点头。
 排名前三是什么概念?
 第一李元霸,第二宇文城都,第三裴元庆,第四熊阔海,李云说虬髯客能排前三,那等于是和裴元庆不相上下的绝世猛将。
 既然是绝世猛将,为什么还要让人家去做个小兵?
 几个徒弟明显不解,纷纷抬头看着李云。
 李云再次缓缓吐出一口气,忽然弯腰把两个锤子拎起来,然后手腕一转,突然把锤子递向徒弟们,四个徒弟吓了一跳,但又不敢拒绝不接,于是只能两两合力配合,龇牙咧嘴各自接住了一把锤子。
 李云这才冷哼一声道:“罚你们把锤子抬回去,免得整天精力旺盛到处惹事,今日幸亏为师及时赶来,但是以后为师不可能每次都这么及时。”
 四个徒弟努力抬稳大锤,李崇义一脸讪讪辩解道:“师父,其实我们还有绝招没出,就算您没能赶来,我们也不一定会输。”
 李云瞪他一眼,呵斥道:“那你知不知道虬髯客打你们的时候连三分力气都没使。”
 李崇义咋舌不已。
 四个徒弟看到李云面色不善,一时也不敢聒噪烦人,再加上抬着大锤确实很累,于是相互使个眼色拔腿便溜,转眼之间,巷子人去巷空,只余李云负手站在原地,望着虬髯客消失的方向若有所思。
 忽然外面遥遥传来徒弟们的声音,分明李崇义略显担忧的禀告,道:“师尊,那老头去了师娘那边。虬髯客跟着他一起从海外归来,房家大哥跟我们说那老头不是好鸟……”
 然后又听到一阵大呼小叫,似乎徒弟们因为抬锤子的事情争吵起来,声音渐去渐远,终于不可听闻。
 李云一直负手站在巷子里,直到此处变得寂静无声,他忽然抬脚向外走去,目标正是阿瑶所住的那处坊市。
 ……
 七个女孩之中,今日最忐忑的其实是阿瑶。
 这丫头性格温婉,骨子里却也有种不为人知的自尊,她原本是住在自己搭建的草棚之中,但是这几日却从草棚里搬了出来,并且专门去渤海城的衙门办了一份贷款,用自己的积蓄首付了一间四合院。
 几乎整个渤海城的人都知道,这位姑娘才是国主最喜欢的人,但是阿瑶并未把自己当成个特殊的人,她买宅子也只买了四合院的一间屋。
 遵守李云定的规矩,四合院必须四家拼居。
 阿瑶并不是一个贪慕虚荣的人,但她这次却单独买了屋子搬出来住,原因只有一个,她想正正经经迎接自己的大婚。
 从纳彩,到问名,从纳吉,到纳征,虽然阿瑶不是一个喜欢攀比的人,但是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大婚的梦。
 别的女孩都有娘家。
 她没有!
 别的女孩都有人帮着操办。
 她也没有!
 她一改往日的节约和俭朴,她独力买了一间房屋搬出来住,她以一种近乎倔强的方式谢绝了所有人资助,甚至连长孙皇后和圣女大祭司的挽留也不肯听。
 只因她没有娘家,她得给自己找个家。
 这个傻丫头骨子里有着汉家女孩最为淳朴的传统,她很是固执的认为好女孩就应该在成婚之前乖乖待在家里。
 没有家,那就自己买个屋子当做家,哪怕只住一段日子,但也遵守了传统,好女孩,就该乖乖待在家里等着丈夫来接她。
 那才叫嫁人!
 ……
 阿瑶住的这个四合院,拼居的家庭还有三家,一家是汉人,一家是靺鞨,第三家则是按照规矩免费提供给了流民,乃是一对从剑南道逃荒而来的中年夫妻,没有孩子,据说孩子在半道上得病夭折了。
 三户人家,都不是有钱人。
 三户人家,成为了阿瑶的邻居。
 勉强也算半个娘家人,因为阿瑶没有娘家人。
 李渊敲响了四合院的院门。
第356章 【皇帝的爹】
 “敲门了,敲门了,都把眼睛睁大一点,不要放弃一丝一毫的细节!”
 此处坊市之外,不远街头巷尾,只见一个文士模样的中年一脸紧张,忽然压低声音轻轻吐出一口气。仿佛是给自己提醒,又似警告身边的人。
 他语气很是肃重,目光一转不转盯着前方,低声又道:“今日来的都是各家眼线,多余的话鄙人就不多说了,咱们相互之间也算熟识,彼此都知道来自哪一家,鄙人在此卖一个大,多嘴给大家提一个醒,大家好好想想,为什么家里要派咱们来……是监视那位阿瑶姑娘吗?是监视大唐的太上皇吗?为什么所有大唐的家族都很注重这件事,但是对于其她女子的纳彩却没有这么上心?究其原因只有一个,这位阿瑶姑娘太特殊,家族派咱们过来盯着,是想了解她的所有小事,倘若有谁对此不够认真,回去后受到责罚可不要怨天怨地。”
 此人语速很快,然而表达意思很清,在场那些眼线连连点头,一人小声开口道:“郑先生但请放心,今日来的都是各家稳重之辈……”
 说着停了一停,紧跟着又道:“如果不是稳重之辈,也不会被派到这里做观风。”
 又有一人语带讨好,小心翼翼套近乎道:“郑先生乃是荥阳郑氏的大管家,想不到竟也亲自过来跑一趟,荥阳郑氏今日也要迎接纳彩啊,郑先生怎么不留在家中帮忙操办?”
 郑先生看他一眼,语带肃穆道:“鄙人虽然是荥阳管事,可我没有资格留在家里,操办表小姐的纳彩乃是郑家大事,唯有族长夫妇勉强才有资格。”
 他口中的表小姐自然是玲珑。
 那人见他搭茬,连忙更加讨好,继续套近乎道:“郑先生,小弟来自蓝田孙氏,孙氏和郑家有过联姻,这几年更是多有走动……先生若是不嫌弃的话,不妨到我这边观风,小弟来的最早,厚颜占了一个最好的观察位……”
 言语之间,颇有攀附。
 蓝田孙氏是个中型世家,荥阳郑氏却位列五姓七望,虽然这些眼线并非各族嫡支,但是相互之间也存在着阶级分属。
 郑先生冲他点了点头,竟然真的毫不客气走了过去,然后大喇喇占据了对方的观察位置,一边向外观察一边才道:“多承好意,郑均心领!”
 对方登时大喜,连忙道:“应该的应该的,郑大哥能够赏脸,小弟鼓舞欢欣……”
 刚才还喊人家先生,转眼就顺杆子爬着喊大哥,并且还摆出一副诚心求教的架势,小心翼翼低声问道:“郑大哥您给指点指点,小弟对于今日的任务有些吃不准!”
 其实他哪里会吃不准?
 能被派来这里的都是各家人精。
 他这样说无非是刻意讨好,世家之人最为擅长攀附之道。
 郑先生心知肚明,表面功夫更是做的四平八稳,竟然对他叮嘱起来,仿佛诚心提点道:“你记住,咱们的观风很重要,需要细心观察,记住此处一切……”
 说着停了一停,接下来的话语分明也是警醒他自己,肃重又道:“哪怕那位阿瑶姑娘随随便便一颦一笑,或者仅仅是用手轻轻抚了一下额前发丝,又或者太上皇说了一句平平无奇的话,咱们都要当做大有深意记录下来,小心盯紧了吧,千万不要办错了差事,注意,不要发出嘈杂声,谁若影响了那位姑娘的纳彩,各自想想你们回去会是什么遭遇。”
 巷子里的眼线们脸色一紧。
 这时蓝田孙氏那人忽然又道:“郑大哥快看,四合院有人开门了。”
 郑先生面色一重,在场众人也忙把目光投过去。
 众目睽睽之下,大气也不敢出一口,所有人全都摒气凝息,生怕错过了一丝一毫。
 果不其然,只听吱呀一声……
 那座四合院的大门轻轻打开了!
 巷子口里的眼线更加小心翼翼。
 却见那大门打开之后,门内站着一对衣衫朴实的中年夫妇,那对夫妇的脸上带着农户特有的谨小慎微,说话之时也带着一种怯怯弱弱。
 虽然怯怯弱弱,但他们仍旧还是开了口。
 只见那对夫妇的男人小声问道:“请问,是您敲门吗?”
 说完之后似乎又努力积攒半天勇气,这次声音略显大了一些,再次道:“您可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话音竟然带了一点质问的味道。
 只这一句话,巷子口处所有的探子目光刷刷转动,所有人全都看向敲门那个老人,在大唐很少有人敢这么质问一个老人。
 那老人是开国者!
 虽然退位了!
 但是退位也是一代帝王!
 哪怕是五姓七望的顶级门阀,对于那位老人也不敢加以颜色。
 那是李渊,大唐的太上皇,皇帝李世民的父亲,渤海国主李云的亲爷爷。
 李世民加上李云这两个名字,几乎乃是世间一切权力和实力的象征。
 偏偏现在却有一个贫寒无比的农户男人,竟然对老人发出一声略显不尊的质问,虽然语气怯怯弱弱,但是质问毕竟就是质问。
 几乎所有探子都在琢磨李渊接下来会做如何反应。
 是暴怒?
 还是不满?
 是挥袖而去?
 还是冷哼呵斥?
 ……
 谁也没有想到,李渊竟然拱起了手。
 很是正经的行了一礼!
 巷子里的探子们吓了一跳,那对农户夫妇明显也吓了一跳。
 大唐的太上皇,竟然在一座门口拱手行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