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狠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狠人-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是那些驿站不肯卖,而是驿站里面也没有存粮。
 那些驿卒自己都要去打野味充饥,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卖给路人。
 仔细一问才知道,不是朝廷不给俸禄,而是俸禄都拿去接济了穷人,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驿站总是住满了逃荒的百姓,这些百姓一般都是饿的混混欲坠,只要不给接济转眼之间就会饿死。
 河北道的驿卒每年都要接济百姓,导致他们自己的日子困顿不堪,但是不接济不行,因为都是本乡本土的乡亲,驿卒一般都是当地人出身,他们狠不下心看着家乡父老饿死在面前。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阿瑶空有盘缠却买不到粮食。
 即使偶尔能在某个驿站买到一点粮食,很快也会被饥饿的灾民围住……
 这些灾民没有气力抢夺,只会跪在地上不断啼哭,阿瑶心地何等善良,以她的性格岂能见死不救?
 于是买到的粮食转眼就没了。
 因为她有盘缠,偶尔可以买到粮食,所以越来越多的灾民跟着她走,渐渐竟然形成了一个百多人的小队伍。
 这让阿瑶更累了。
 因为跟着她走的都是老弱妇孺……
 她不但要照顾小孩,还要照顾那些老弱,也亏她性格坚韧不拔,如此的苦难竟能硬抗下来。
 ……
 这一路之上,阿瑶听的最多词汇就是范阳城。
 以前老百姓逃荒,基本是奔着长安,然而现在百姓逃荒,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
 “我们河北道有一座城,名字叫做范阳城……”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面带憧憬喃喃自语,她手里还抱着一捆干柴,这是刚从山脚捡来的。
 老妪把干柴扔进篝火,然后气喘吁吁坐在阿瑶旁边,她脸上仍是憧憬,不断唠唠叨叨道:“我们河北道有一座城,名字叫做范阳城,那里的百姓,每天都能吃饱,那里有一位王爷,那是我们老百姓的王爷。”
 阿瑶伸手递过一个野菜团子,柔声道:“孙阿娘,您吃一口。”
 老妪明显咽口唾沫,但却没有去接,只是道:“我们河北有一座城,名字叫做范阳城,丫头啊,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声音越来越低,渐渐有些轻不可闻,忽然身子一歪,软软往地上栽倒。
 阿瑶心中一惊,伸手想要去扶,可惜她头脑一阵眩晕,自己身上也没有力气。
 此时老妪的气息极其微弱,忽然也不知哪里又来了力气,她伸出干枯的手掌死死抓着阿瑶。
 她说话忽然变得急促起来,仿佛生怕自己说不完,声音竟然带着一股挣扎的嘶喊,道:“丫头,你一定要坚持,我们河北道有一座城,名字叫做范阳城……”
 可惜这最后一段,老妪没能说出。
 她浑浊的双目已经闭上了。
 临死都盼着能走到范阳城。
 阿瑶呜呜直哭,又怕惊扰到熟睡的孩子们,她使劲用手捂住小嘴,不断在心中道:“李云大哥,李云大哥,我快坚持不住了,阿瑶真的快坚持不住了……”
 篝火噼啪燃烧,勉强驱散了一些黑暗,然而不远处狼嚎声声,有些绿眼珠子在不断晃动。
 阿瑶连忙擦擦眼角,然后从地上拿起一根棍子,她吃力抱着棍子站起来,目光警惕的看着暗夜之中。
 这时忽听远处有个动静,阿瑶心里顿时惊慌,她努力举起棍子,但是娇躯却微微颤抖。
 吧嗒,吧嗒!
 声音越来越近,是那种很沉重的脚步声,阿瑶正要嘶喊让老弱妇孺们醒来,忽听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低声道:“丫头别怕,是我。”
 篝火照亮黑暗,有人从暗夜中走了出来,阿瑶先是一怔,随即目现热采,惊喜道:“义父,您有没有打到猎物?”
 来人正是怪老头,他背后拖着两只斑斓猛虎的尸体,怪老头一路直接走到篝火旁边,抬手把两头猛虎尸体仍在地上,语带歉意道:“只猎到这两头,勉强可以撑三天,河北道太穷,老百姓把野味吃了个干净,我在山中找了两天,方才找到这两头猛虎……”
 阿瑶很是吃惊,怔怔看着地上的老虎,俏脸一副不可思议,愕然道:“您打死了老虎?”
 怪老头摇了摇头,道:“捡到的!”
 “捡到的?”
 阿瑶有些迷惑。
 老头咳嗽一声,道:“是山中猎户下的陷阱,弄死了这两头老虎,恰好被为父发现,我拼了老命才拖回来。”
 其实这话有着明显的漏洞。
 先别说老虎是怎么来的吧,光是能拖回来就得有几百斤的力气。
 可惜阿瑶只想着有了食物,哪里还有心思怀疑别的,她一脸急切上前检查老虎,犯愁怎么才能宰割取肉。
 这时怪老头看到地上的老妪,忽然落寞一声叹息,道:“老者死,留口食,为子嗣,为孩童,这位应该是孙阿娘吧,前几天为父还跟她说过几句话。”
 阿瑶此时正在检查老虎尸体,闻言顿时又悲从中来,默默流泪道:“孙阿娘肯定骗了我,她早上的菜团子肯定没吃。”
 怪老头一脸自责,喃喃轻声道:“倘若老夫能早回来一阵子,她就能吃上虎肉了,唉,又饿死一个,又饿死一个!人力有时而穷,天下无敌又怎样,救济百姓靠的是大权在握,可不是我这种自认豪强的糟老头子……”
 他这话声音极低,几乎是在牙缝里自言自语。
 阿瑶正在低声抽噎,所以一时也没能听清。
 ……
 ……今天有事耽搁了,回家后发疯写出两章,两更一起发布,这是第1章,后面还有一章
第176章【那个女孩,那般重要么?】
 少女哭了半天心力憔悴,却又惦记着孩子们明天的吃食,她慢慢扬起脑袋,语带茫然道:“义父,您说咱们能走到范阳么?一百多个老幼妇孺,光靠您去打猎物肯定不行的的。”
 怪老头放眼看着黑夜前方,忽然骂了一声道:“这些狼崽子精明的很,老夫一回来它们就溜了,否则直接打杀了吃肉,也能再多撑几天。”
 阿瑶连忙伸手抓住他胳膊,语带担心道:“您自己身体不好,怎敢说去打杀野狼,义父不要担心了,天一亮我就去找野菜。”
 怪老头只是目光盯着暗夜之中,好半天才咬牙切齿道:“别的女子在范阳城里娇嗔卖乖,你却带着一百多个妇孺苦苦支撑,倘若那个小子有点良心,他应该知道哪个最好。”
 阿瑶知道义父说的是谁,她眼前浮现一个少年的影子,她喃喃呓语一声,柔柔道:“李云大哥他其实很累的……”
 怪老头怒哼一声,明显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道:“他在范阳丰衣足食,可你在路上餐风受苦。”
 阿瑶仿佛陷入梦魇,语气柔柔喃喃,道:“李云大哥对我很好,他连一碗稀粥都要跟我分着吃,如果他知道我在挨饿,他一定会从天而降给我送粮食,就像神仙一样,出现在我的面前。”
 怪老头气的胡须乱颤。
 ……
 ……
 范阳城又发生了一件轰动的大事。
 西府赵王赚了大钱,却没把钱财塞进自己腰包,他雇佣了许多工匠,打造了整整五百辆牛车。
 就在今天早晨,旭日才刚刚升起,五百辆牛车整装待发,装载了满满当当的货物。
 什么货物?
 粮食!
 整整五百辆牛车,装载的全是粮食。
 牛车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两侧护卫着三千个玄甲铁骑,天还未亮的时候就往城外赶,等到天光大亮的时候才完全出城。
 出城之后,牛车队伍一分为十,每队恰好五十辆,静静停在原地等候着。
 过不多时,只见一只大龟轰隆而来,这大龟拉着一辆特殊打造的巨车,巨车之上装载了五倍于牛车的粮食,众人只见大龟背上站着一个少年,正是天下闻名的范阳城主李云。
 西府赵王!
 年方十六!
 出身大唐皇族,拥有天生神力,独力创办范阳交易中心,将一座废城变得繁华富裕。
 此时旭日从东方而生,将一片朝霞渲染的通红,忽然一道金光突破云霞,瞬间竟将整个天地照亮。
 李云站在大龟之上,一路轰隆疾驰而来,眨眼间就到了范阳巨碑之前,五百辆牛车正在静静等候他。
 李云目光慢慢扫去,发现车队已经分成了十支,每支队伍都有带队之人,个个都在仰头看着自己。
 程处默,李崇义,房遗爱,刘仁实,尉迟宝林……
 五个徒弟赫然在列,人人身上穿着精光闪闪的明光铠,并且背后各自插着一杆大旗,大旗的旗面在风中猎猎作响……
 李云忽然开口,道:“知不知道为什么让你们穿上明光铠?”
 “知道!”
 五个徒弟同声答应。
 然后程处默策马而出,昂声道:“因为要让河北道的百姓别害怕,要让他们看见我们不会远远的躲开……”
 说着陡然拔出背后大旗,举起来奋力挥动几下,大声又道:“还有这杆大旗,也要让他们看见,旗上写的是大唐二字,百姓们见了才不会惊慌。”
 “不错!”
 李云点了点头,沉声道:“河北道久经战乱,百姓们见兵就跑,不但百姓如此,官吏也是如此,我们是要去救人,而不是去吓唬人,正因为如此,我才让你们穿上明光铠,虽然明光铠很沉,但是为师不得已而为之。”
 说着一指自己身上,大声道:“我自己领个头,也穿着明光铠,你们都知道我有轻若鸿羽的宝甲,但我依旧选择穿着明光铠甲。”
 五个徒弟郑重点头,端着架子大喇喇表示明白。
 虽然表示明白,其实压根不明白。
 但见程处默忽然凑了过来,小声讪讪道:“我说师傅啊,您到底打的什么算盘?你可不要蒙我,我现在脑子很好使,你这一手肯定别有目的,根本不似嘴上说的简单。”
 李云看他一眼。
 程处默明显在自作聪明,略带得意又道:“百姓压根不认识明光铠,所以穿与不穿都是一个样,还有这杆大旗上的两个字,哼哼哼,百姓很少有人认识字……”
 李云再次看他一眼,轻轻道:“你说的这些都对,但你还是猜错了我的用心!”
 说到停了一停,接着道:“我这次什么谋算也没有,我是实实在在要让百姓认识这一切,他们以前不认识明光铠,可以,他们以前不认识字,也可以,但那是以前,今后不会了,我让你们穿着明光铠带着大旗,就是要走出这最为艰难的第一步,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百姓慢慢就会熟知,无论明光铠还是大旗,以后会慢慢深入人心!”
 说到这里再次一停,语带期盼道:“等到那个时候,河北道将会欣欣向荣,只要明光铠和大旗出现,百姓就会觉得生活有奔头……”
 程处默抓了抓脑门,这些道理他听的有些吃力。
 李云手臂一挥,沉声道:“世家欠我一百二十万石粮食,我等了足足半年才等来五百车,再也不能拖了,必须分发下去,眼下正是青黄不接之季,多拖一天就要饿死很多人。咱们别再闲话,现在立刻出发。”
 程处默连忙点头,满脸肃重道:“师傅你放心,这事我懂得。如果事情办不好,徒儿提头来见你。”
 李云伸手一指车队,沉声再道:“别啰嗦,立即动身,你们五个人各自带领一支车队,然后按照事先分好的路线前行,遇到村庄,给粮,遇到城池,给粮,如果遇到逃荒的灾民,也要给粮……”
 程处默答应一声,然后把大旗高高举起,这货正要催马而行,李云忽然又将他喊住,沉声问道:“给粮的方式你还记得吗?”
 “记得!”
 程处默回头看来,毫不迟疑道:“由于第一批粮食不多,所以救济也要节省,妇孺给一半,老幼给三分之一,壮年汉子给两倍,基层官吏也要给两倍……”
 说到这里忽然一停,忍不住道:“师傅啊,我们始终弄不清楚您的意思,救济应该先救老幼妇孺啊,为什么您要给壮汉和官吏两倍粮食?”
 李云李云没有回答,只是沉声一喝,道:“毋庸置疑,立刻动身。”
 程处默乖乖‘哦’了一声,策动坐骑转身而去。
 很快,五个徒弟各自带领一支车队,浩浩荡荡向着某一个方向出发。
 原地还留下五支车队。
 李云将目光看向这五支车队的首领,出声又道:“程处雪,你往西,玲珑,你往北,卢出水,你往西北……”
 一连点出三人,然后又道:“你们三人各带三支车队,剩下的两支我亲自带领,咱们也立刻动身,救济之事万万不可耽搁。”
 那三人点了点头,程处雪忽然开口问道:“我们发放粮食的方式也一样吗?妇孺减半,壮汉加倍?”
 “对!”
 李云郑重点头。
 程处雪明显也有不解,忍不住道:“刚才我弟弟问你,被你呵斥,可我仍旧要问,为什么?”
 李云看她一眼,忽然苦笑摇了摇头,他仍旧不做回答,策动大龟向南而行,后面两支车队急急跟上,浩浩荡荡同样向南进发。
 程处雪气的攥了攥拳头。
 这时玲珑忽然开口,出声解释道:“你们中原有句古话,救急不救穷,救穷没有用,想要改变河北百姓的生活,光靠救济粮食是不行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