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天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龙天棺-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好的我和元宵就收到了明显的影响,而你们心理素质好一些,情况就会轻的多。”
  我说完这些,元宵也点了点头,笑了笑,然后看了看我说道:“我可不是心理素质不好,我是让你气的。”
  我也笑了,“去你大爷的!”
  既然我们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于是我们并不在以墓墙和石柱为参照物,而是借助指南针和罗盘来确定行走方向。
  我们再次确定了墓室中心的位置,可是当我们确定自己已经走到那里的时候,现实却再次狠狠的给了我们一巴掌。墓室的中心仍旧什么都没有。
  元宵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文墨,“文墨,这回怎么办?难道指南针也偏了?”我瞪了元宵一眼,怎么跟谁都那么嘴贱呢!
  文墨并没有理会元宵,而是蹲在地上看了一下,然后猛然的一抬头,把手电向墓顶的方向照去。然后文墨指着墓顶说道:“咱们要找的东西在那!”
  我们顺着文墨手指的方向向上一看,顿时全都惊呆了,只见在墓室的顶上,倒吊着一口盘龙云纹鼎、一个石台,以及一块石碑。
  我们全都张大了嘴巴,这个发现让我们简直不敢相信,本来那些胡服灯奴、那些散碎的骨头,以及奇怪花纹的石柱,就已经让这里显得很不合常理了,没想到刚才见到的那些都是小巫见大巫,更加颠覆的在这里,墓主跟我们玩起了空中楼阁!
  我们不约而同的抬头仰视,我问道:“二叔,你以前见过最这种情况吗?”
  二叔摇了摇头,“这里完全不符合规矩啊!好像墓主完全是反着来的,越是不合规矩,就要这样建造。这里完全不像个墓室!”
  元宵抬着头说道:“那现在怎么办?咱们要不要上去看看?”
  二叔点了点头,“看,这么反常的事,一定要看看!我到底要看看,墓主在搞什么名堂!”


第五十一章 镜花水月
  二叔指着墓顶上的东西说道:“上面的三样东西,是陵墓种祭祀殿里最常见的,分别是:云台、盘龙云纹鼎、以及功德碑。仅仅从墓室中放置这三样东西来看,确实是战国到秦末之间,中原地区常见的大型陵墓建造格局,可是如果这是中原的格局,那么那些铜制灯奴造型服饰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二叔皱着眉叹了口气,“这座墓怎么成了混搭风格的,修的不伦不类的,好歹也是秦王朝宫廷的手笔啊!最奇怪的是把这三样东西掉在墓顶,我他娘的今天也算开眼了!”
  二叔旁边的文墨忽然开口说道:“我觉得这里应该是被人改动过。”
  “改动过?”听了文墨的话,二叔也有些吃惊的看着他。
  文墨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我就更加奇怪,如果这里被人改动过,为什么把这些东西倒吊起来?也许答案真的就在那上面。
  于是我问二叔:“二叔,咱们怎么上去啊?”
  二叔看了看顶上吊着的三样东西,又看了看旁边,恰好九根石柱中间的那一根,离墓顶上的这些东西不远。
  二叔从包里拿出飞爪,指了指旁边的石柱,“先从这里爬到顶,用飞爪勾住云纹鼎,再把另一头固定在石柱上,然后爬过去。”
  听完二叔的介绍,我心中一沉,我去!这是高难度啊!这得有杂技演员的功底吧!
  而做这件事的人,毫无悬念的落在了文墨的身上。论身手,再加上倒斗方面的造诣,文墨无疑都是最佳人选。
  文墨身形矫健,犹如狸猫一般,而且石柱上的花纹很丰富,能够借力的点也很多,于是三下两下,文墨就爬到了石柱的顶端。
  而我却被石柱上的花纹所吸引了,从刚才开始,我就觉得这些石柱上的花纹有些不对劲,似乎这些不仅仅只是普通的花纹,更像是某种记录,只是我一时间还没看明白,况且,此时我更加关注的是墓顶上的文墨。
  这个时候,文墨已经用飞爪把云纹鼎和石柱连接了起来,这种飞爪采用纯钢打造,内部有机关,你越拉,钢爪抓的越紧,包括后面的飞爪链也都是纯钢的,非诚坚固。
  文墨双手抓住飞爪链,几下就荡了过去,稳稳的落在了云纹鼎上。文墨先稳定了一下身形,然后确认了一下四周并无异常,然后开始观察旁边的云纹鼎和石碑。
  文墨先是仔细的看了一下鼎身和内部,然后又照了照石碑的上面,我们在下面能够清晰的看到文墨脸上的变化,此时他的脸上呈现出一种疑惑不解的神情。
  这个表情让我们有些意外,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是文墨看不明白的。
  元宵在下面轻声喊道:“哎!老大,你发现什么啦?”
  文墨摆了摆手,示意我们不要说话。他用手抓住云纹鼎上的青铜锁链,然后尽量的把身子弹出去,使自己靠近石碑。
  而他这个动作,把更多的力量全都压在了云纹鼎上,使得与墓顶连接的青铜锁链,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音。尽管这些锁链至少都有小腿粗细,但是我真的害怕它们会突然断掉,云纹鼎会直接拍下来,想到这我不由的向后退了两步。
  云纹鼎在文墨的动作下开始晃动,突然,咔哒一声,云纹鼎猛然一阵,然后忽然向下沉了一下,与此同时,在手电光的照射下,我们忽然紧张的发现,青铜锁链和墓顶的连接处,忽然飘出了一阵白烟。
  我们大吃一惊,急忙提醒文墨。文墨反应神速,急忙撤回身子,同时单手闪电般的抓住飞爪,并按动绷簧。
  这一按下去,飞爪卸力,松开了云纹鼎,文墨抓住飞爪,眨眼间荡回了石柱,解开飞爪,几下就回到了地面。
  文墨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及时的躲避了那些白烟的袭击,我心中暗想,这也就是文墨,换做在场的其他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会中招。
  一缕缕的白烟从墓顶飘出,很快我们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有些异香,但又有些腥味。我们害怕中毒,急忙后退,一直退到了另一根石柱的旁边。
  我们死死的盯着墓顶上的变化,可是除了冒了几缕白烟,云纹鼎还有微微晃动之外,在没有其他任何变化了。
  元宵说道:“这是怎么回事?冒了股白烟没有后续啦,会不会是机关年久失修,已经失灵了?”
  二叔点了点头,“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总之大家要特别小心一些。”二叔转头问文墨:“刚才在上面发现了什么吗?”
  文墨摇了摇头,“很奇怪,上面什么都没有!”
  我一时间没听明白,“什么都没有,这有什么奇怪的吗?那些东西都倒吊着,有东西也放不上啊。”
  文墨接着说道:“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除了云纹鼎上有些简单的纹路之外,上面的东西在没有任何的雕刻,甚至是石碑上,都没有半个文字。”
  “竟然是这样。”这下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了,竟然是个无字碑,难不成在武则天之前,早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玩无字碑这一套了?就算是这样,云纹鼎上也不可能只有一些就简单的云纹啊,根据墓主的生平,必然会有一些相关的雕刻。
  否则,这里场面弄得这么大,往墓顶上吊石碑这么无聊的事情都做出来了,往鼎上做雕刻反而没有,这也太糊弄事了。
  我的转头看了看旁边的石柱,因为听了文墨的叙述之后,我越发觉得,这些石柱有问题,主要的石碑和云纹鼎上什么都不刻,反而在这些个石柱上雕刻上了这么复杂的花纹,是也太顾此失彼了吧。
  我想,既然修建这里的人,能够利用九根石柱,使得闯入其中的人产生错觉,这样的心思缜密,绝对不会犯那样低级的错误。
  我回头去看文墨,发现他看着墓顶上的云纹鼎,皱着眉头若有所思。于是我问道:“文墨,你是不是还发现了什么?说出来听听。”
  “确实还有,不过我自己不太确定,”文墨沉吟了一下,“就在白烟出现,我正要撤回来的时候,我转头间发现在云纹鼎的底上,刻着几个字,我不知道是我恍惚间看错了,还是确实有。”
  我们一听赶紧问道:“刻的什么字?”
  文墨一字一顿的说道:“镜花水月,而且字体是秦朝时通用的小篆。”
  我们一听都有些费解,鼎的表面都懒得多刻一些东西,反而在鼎底刻这四个字。
  元宵猜测道:“有没有可能是,占据这里的北方部落,当时由于资源不够,所以在附近汉人的地方抢来的这口鼎呢,下面刻的这四个字,也许是做鼎的作坊的名字。”
  二叔摇了摇头,“这样应该不会,这里远离海岸,抢夺不便。况且从那些胡服灯奴就可以看出来,这些人来到这里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二叔他们的讨论,我几乎全都没听进去,因为就在我听到镜花水月这四个字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了一个念头。我开始在大脑里,重演刚才的一系列的怪异事情。
  很快,一个念头在我的脑子里出现,镜花水月,展开说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它们指的是什么呢?刹那间,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两个字:倒影。
  紧接着我看向了墓顶上倒挂着的云台、云纹鼎和石碑,我觉得我已经抓住了事情的关键,我再次把视线转向,旁边的石柱,难怪我一直觉得石柱上面的花纹很奇怪。我弯下腰,把头倒过来看向石柱,豁然间我茅塞顿开,石柱上一副清晰的叙事画,呈现在了我的眼前。
  原来这些石柱上的花纹雕刻,都是倒着的!
  我急忙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其他人,他们也都把都倒过来看向石柱,果然如我所说。
  我们采用这个方法,快速的重新看过每根石柱,我们记下石柱的内容然后按照顺序整理出来,就这样,一个掩埋在历史中的事件,重新浮出了水面。
  石柱上雕刻的事件,仍旧和徐福东渡有关。第一根石柱上,是徐福东渡出海的场景,船头一人长袍纶巾,应该就是徐福。
  第二根石柱上,是登岛的场景,在岛上可以看到一处类似祭坛一样的东西,这倒是和安爷给我们讲过的校尉墓里的发现不谋而合。对于这个祭坛,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这也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部分,这个祭坛一定早于秦朝,先秦的东西流传下来的相关文献资料不多,因此先秦文化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第三根石柱上,是修建陵墓的场景,很多的工匠在忙碌,一些士兵在守卫,而最高处的站着的一个人,也是徐福。
  第四根石柱上,从画面上看,陵墓已经完工,徐福和工匠被士兵们围了起来。我们推测这应该是士兵们奉命把所有知情工匠杀死,以保证陵墓的秘密不外泄。这也是众多皇陵通用的做法。
  而当我们看到第五根石柱的时候,我们一下子惊呆了,画面上从陵墓深处出现了很多人,但是这些人全都没有脸!


第五十二章 这里葬的到底是谁
  我们接着看第五根石柱的内容,那些没有脸的人和那些士兵以及那些被士兵围困还没来得及杀害的工匠之间发生了争斗。当时应该是比较惨烈,因为现场留下了很多尸体。
  第五根石柱上的内容,让我们极为不解,这些没有脸的人代表了什么呢?这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那些没有脸的灯奴,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
  周成说道:“有没有可能是,雕刻的时候忘记刻脸了呢?”
  “应该不会的,”我摆了摆手,“这些石柱的花纹精细有条理,显然雕刻的人技艺非常高超,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
  元宵靠近了那些石柱看了看,“难道是当时真的出现了很多没有脸的人?”
  这个问题,我们此时已经没有办法考证。
  文墨看着这些没脸人的雕刻,说道:“你们还记不记得,袁安讲的那段校尉墓的经历。”
  我们再次想到了安爷讲过的那个校尉墓里锦帛上的记载,当时那名校尉与其他人返回海岛的时候,看到的是很多两两面貌相同的人,他甚至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这似乎和这石柱上的雕刻有些出入。但是我又会隐约的觉得,这种两种记载之间,又有着某种吻合的感觉。
  元宵想了想说道:“这种没脸人,和校尉他们当年看到的和他们长得一样的那群人,这两种记录其实说得是一回事?”
  二叔点了点头,“确实很有可能,建造者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反映当时诡异的情况。”
  而当时的真实情况,我们却无法再知晓。
  我们走过第五根石柱,起身开始向下一根石柱走去。
  元宵揉了揉自己的脖子,“哎呦,这么倒着看太费事了,一会儿脑子都充血了!也不知道这建造者是谁,这也太折腾人了!”
  是啊!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这里的建造者会是谁呢?是谁带领着北方部落重返了这里,重修并改造了这个地方,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