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
袁忠咬牙切齿,心中暗暗祈祷:“袁氏的列祖列宗,你们谁能告诉我,不孝子忠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次日清晨。
雄鸡报晓,朝霞满天。
袁忠将写好的信笺,交给自家仆从,叮嘱道:“你速速赶往南阳,务必将此信,亲手交给棘阳令袁涣,明白嘛?”
家仆将信揣入怀中,肯定地点点头:“家主放心,交给小人便是。”
袁忠恩了一声:“快去吧!”
家仆拱手:“喏。”
……
南阳,宛城。
皇帝行宫。
暖阁。
刘辨端坐上首,手持着信笺,不由惊诧:“你是说,这封信是由相县令袁忠,递给棘阳令袁涣,又从棘阳令袁涣那里送到了你校事府?”
“没错!”
郭嘉肯定地点点头,一脸的不可思议:“而且陛下,袁忠的帛书是分两层的,最上面一层是给董卓的刺奸看的,下面一层才是给袁涣看的。”
“董卓的刺奸在看过上层信笺内容后,确定袁忠是在联络袁涣,这才彻底相信袁忠会答应他们的计划,因此才未阻拦。”
“也同样因此,袁涣在看到下层信笺内容时,才能将信笺成功给到校事府,给咱们充足的时间准备。”
“陛下!”
郭嘉揖了一揖,饶有兴致地道:“这个袁忠可不简单呐!他宁肯背上袁氏叛徒的骂名,也要保住袁家,也要向陛下表忠心,必定是想更进一步。”
说真的。
即便是刘辨本人,也没有想到。
袁忠居然会出卖董卓,向自己这个诛杀袁氏近半数族人的皇帝表衷心。
如此反常的举动,可着实令刘辨吓了一跳。
虽然,这封信蕴含着一定的道理,但实在是让人感到惊悚!
刘辨深吸口气,思索片刻,试着问道:“奉孝是何意思?”
郭嘉倒也没有遮掩,当即给出答案:“消灭董卓刺奸,然后权当此事没发生过。”
“哦?”
刘辨皱了皱眉:“那袁忠呢?要不要提拔?”
郭嘉摇头:“不可提拔,这是对袁忠的保护,更是对陛下您,最有利的措施。”
“恩!”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
如果刘辨提拔了袁忠,就相当于告诉了董卓,是袁忠泄露了机密。
虽然,这样做可能会激怒董卓,但依旧不会让袁隗受到损害,充其量只是让袁忠背上叛徒的骂名而已,意义不是很大。
可反过来讲,因为刘辨提拔了袁忠,相当于让袁氏在南阳汉庭的力量,获得了实质性的加强,恐怕这才是袁隗真正的目的。
而如果不提拔袁忠,权当是校事府的刺奸,发现了贼子的踪迹,然后顺藤摸瓜,将其全部消灭,这样就可以保护袁忠。
甚至,因为没有提拔袁忠,从而以某种方式,暂时遏制了袁氏在南阳汉庭的发展,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反而对皇帝更加有利。
牛逼!
郭嘉这人的确牛逼!
刘辨将信笺递给郭嘉,当机立断道:“既如此,这件事便交给你来处理,切记要将其一网打尽,不要露出马脚。”
郭嘉揖了一揖,朗声道:“陛下放心,此事交给臣便是,保证不连累到袁忠,更不会让董卓的刺奸,察觉出半点异常。”
“很好!”
刘辨肯定地点点头。
对于郭嘉的办事能力,刘辨还是非常信任的:“趁此机会,可以将校事府的刺奸,向外扩张到豫州、徐州。”
郭嘉顿了顿,终于还是言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
刘辨轻声道:“朕知道你有何顾虑,如果发现不错的人,尽管上报,朕会酌情考虑,将其纳入校事府。”
郭嘉大喜,赶忙揖了一揖:“多谢陛下!”
以前,刘辨对于这种神秘的机构,有些不太感冒。
但经历过这段时间以来的接触,忽然发现它大有裨益,是非常重要的机构。
因此,即便目前官员不足,刘辨依旧不会放弃对校事府的发展,甚至反而会更加重视。
毕竟,敌人是狡猾的,他们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哦对了。”
正当郭嘉准备离开时,刘辨忽然想起了什么,从书案上取下一本书:“这是朕写的情报体系搭建,以及常用的情报传递方式等,你拿回去,或许对你有些帮助。”
郭嘉双手接过书卷:“多谢陛下赐书,臣必好生研读。”
刘辨摆手:“下去吧!”
第334章 卢植震惊!造纸术+活字印刷,推行教化之神器也!
沛国,相县。
县府正殿。
五日后,秦浩复来,入殿拱手行礼:“不知正甫兄,可曾想好,是否要为袁家蒙冤奋起,我辈志士仁人已然整装待发,随时听候号令。”
秦浩早已见过袁忠写给袁涣的信笺内容,因此对于这次邀请,他有近乎百分之百的把握,这才说得如此的慷慨激昂。
可是……
这压根不是袁忠的本意,他只是想借此机会,向南阳皇帝陛下表忠心,然后借此功劳,爬得再高一点。
毕竟,袁氏子孙在南阳汉庭的力量太薄弱了,即便顶着家族叛徒的骂名,他也必须要爬得更高,让袁氏族人在南阳汉庭占据一席之地。
“子瀚兄。”
袁忠赶忙揖了一揖,轻声道:“实不相瞒,在下已经写信给陈郡出身的袁家子弟商议,但时至今日,尚未有回信,咱们可否再等等消息。”
“在下虽然是汝南袁氏子孙,但毕竟位卑言轻,难以与陈郡同族兄弟相提并论,若是能多找些袁氏子弟,或许效果会更好些。”
“恩。”
秦浩点点头,面带微笑地道:“正甫兄如此想,在下大为感动,那咱们便再等上一两日,且有曜卿兄消息时,再议不迟。”
“等等。”
秦浩方才站起身来,尚未行礼告辞,便被袁忠挥手打断:“袁某未曾提过是曜卿兄长,你又是如何知晓?”
“呃……这个……”
秦浩急中生智,随口给出解释:“如今在南阳汉庭的袁家子弟,仅有正甫兄与曜卿兄二人而已,在下细细想来,正甫兄必是寻其商议,因此这才试探一二。”
“原来如此。”
袁忠缓缓点着头,可这心里却是更加笃定。
眼前这位男子,必是董卓派来的刺奸,绝非真正的袁家子弟。
“没错!”
袁忠倒也懒得遮掩,尽可能安抚对方:“在下正是给曜卿兄长写信,希望他能帮忙拿个主意,咱们要么不做,既然要做,就必须声势浩大。”
秦浩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再次拱手:“正甫兄明智,既如此,在下暂且告辞,等过两日,再来拜访。”
“好!”
袁忠颔首点头,亲自将其送出县府,方才返回自家。
且说秦浩离开县府不久,立刻有小厮迎了上来,神色紧张道:“秦首领,大事不好了。”
秦浩走向马车,皱了皱眉:“发生了何事?”
小厮赶忙掀开车帘:“咱们在汝南安插的人,被校事府给抓了。”
“恩?”
秦浩不由震惊,上马车的动作猛地一顿:“校事府?”
小厮肯定地点点头:“没错!一定是校事府。”
“该死!”
秦浩暗自嚼碎一声,皱眉紧蹙:“校事府这么快便渗透到南阳了嘛?郭嘉此贼的动作还真是迅速。”
小厮试探性道:“秦首领,你说会不会是袁忠泄的密?”
秦浩摇摇头:“应该不会,他若是泄密,就不该是别人遭殃,而是我遭殃了,速速返回,莫要迟疑。”
小厮应声承诺,旋即策马扬蹄,离开相县。
而在其离开的背后,一个男子从侧方消失,隐入了巷道。
相县郊外。
茶肆。
等待的两日中,噩耗接连不断。
秦浩怎么也不敢相信。
自家刺奸竟然接连落网,每一次对方都是精确打击,分毫不差。
短短两天时间,汝南方向的刺奸便被清除过半,他们甚至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首领,会不会是袁忠?”
“应该不会!”
秦浩依旧非常笃定:“我想校事府一定是抓到了活口,然后迅速侦破,从而找到下一个突破口,以雷霆手段再次出击。”
“可是……”
“绝不可能是袁忠!”
秦浩摆手打断,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他可是袁氏子弟,咱们可是在为袁氏子孙卖命,他绝不可能出卖咱们,否则必会背上袁氏叛徒的罪名。”
“速速切断与汝南刺奸的联系,绝对不能让其蔓延至沛国,否则咱们在这里的辛苦部署,同样会保不住。”
话音刚落。
外面响起个声音:“来碗茶水。”
秦浩慌忙起身:“客官稍后,这便过来。”
此刻的他穿着一身粗布衣裳,拎着水壶走出来,但见两个健壮汉子,身穿锦衣,桌案上摆着两柄剑,明显非比寻常。
秦浩将烹好的茶水斟满,笑脸相迎,递了过去,试探性问:“二位应该是外乡人吧?我在这里已经数月有余,还未见过你们这般打扮者。”
“恩!”
锦衣男子淡笑着,点点头:“我们是奉命前来抓叛乱者,听说这相县有长安方向的刺奸,其首领非常狡猾,极善伪装。”
“哦?”
秦浩心中虽然巨震,但面上依旧冷静:“竟有此事?我等平头百姓,可从未听过,官家最好将他们全部缉拿,保卫我沛国百姓平安呐。”
“当然,这不是来了嘛?”
锦衣男子扭头瞥了眼掌柜,轻声道:“你是自己跟我们走,还是我们带你走?”
秦浩神色骤变,抬手便要泼水,但他动作才起,便被锦衣男子打断,蓬的一声,水壶跌落一旁,滚烫的开水咕嘟咕嘟淌出。
秦浩急忙转身,快速从袖中滑出一枚丹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入口中,可锦衣男子动作更快,直接将其放倒在地,同样一枚丹药,塞入口中,以茶水咕噜噜灌下。
“哼!想要服毒自尽?”
“别做梦了!”
“老林,剩下的便交给你了!”
“放心吧。”
……
司隶,长安。
丞相府。
董卓瞪眼盯着下方李儒,怒火噌得窜到了嗓子眼里:“文优,已经过去这么久,汝南方向为何没有一点动静?”
“若是再这么拖延下去,便要开春了,汝南的百姓对于此事,便要忘却了,你难道不知兵贵神速的道理嘛?”
李儒神色忧忧,赶忙一礼:“丞相,弘农王明显早已预料到咱们会如此,因此命校事府秘密介入汝南,打了我等个措手不及。”
“属下在汝南安排的刺奸,损失过半,甚至蔓延到了沛国、陈郡等地,原本袁忠、袁涣便要答应起事了,可谁能想到,竟出了此等事情。”
“该死!”
李儒暗骂一声,咬牙切齿。
董卓瞪着眼,一脸的不敢置信:“弘农王即便早有准备,怎么可能在这么段的时间内,便达到如此效果?是不是咱们内部出了告密者,或者是袁忠、袁涣泄密?”
“这……”
李儒皱着眉,摇了摇头:“或许是内部出了告密者,但绝不可能是袁忠、袁涣,毕竟他们是袁家子弟,一旦如此行事,必定会背上袁氏叛徒的骂名。”
“况且,如果当真是袁氏告密,如此重大的功劳,弘农王又岂能视而不见,其必趁此机会提拔二人,从而激怒丞相,对袁隗动手。”
“但偏偏……”
李儒极其确定,拱手行礼:“弘农王没有这般行事。”
董卓皱眉,缓缓点着头:“有道理!难道当真是自家出了泄密者?”
李儒怯生生道:“此事乃是属下审查有误,还望丞相责罚。”
“罢了。”
董卓大手一挥,心中虽然愤怒,但却没有责罚李儒。
毕竟,李儒是他目前唯一能依仗的智囊,他岂敢随意责罚:“汝南的事情过去便过去了,但是徐州的事情,务必谨慎行事,不得再有纰漏。”
李儒暗暗松了口气:“喏。”
董卓怒气冲冲:“袁家人自己都不想复仇,我等干着急,又有何用?袁隗老匹夫,还真咽得下这口恶气啊!”
“这……”
李儒本想开口纠正,但终究还是没有张嘴,只是含糊其辞道:“或许,袁隗已经老了,懒得再跟弘农王斗了,他只想保全族人性命。”
董卓暗骂:“灭族之仇,竟也能忍,怂!”
……
太傅府。
袁隗捧着信笺,发出悠悠一声长叹:“倘使我袁氏子孙,皆能如正甫这般,不管这世道如何变幻,必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是啊。”
一旁的袁基捻须点头。
即便是他,在接到袁涣信笺的时候,也不由为之一愣:“正甫不愧其表字,宁肯顶着袁氏叛徒的称号,依旧要为袁家在南阳汉庭的势力而奋斗。”
“佩服!”
袁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