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吴良微微颔首。
那仆人则又多看了吴良一眼,而后同样脚步匆匆的向司马府内兴趣,剩下那些守门的兵士显然认得他,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并未阻拦。
显然,他肯定是要跑回去尽快将此事禀报司马懿……
……
大约只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便有人从司马府内走了出来。
竟是杨丑亲自出来迎接,可见对吴良等人的看重。
“请问哪位是……”
可惜杨丑并没有见过吴良等人,因此在吴良等人身上扫了一圈,也没确定谁才是“太史令”印绶的所有者。
毕竟吴良的面相还是年轻了些。
而曹纯的年纪其实也并不大,杨万里的话又不像是个领头的人,再加上这次吴良带的人也是不多,于吉、诸葛亮、白菁菁、甄宓与察木王子都被他留在了住处。
“正是在下,吴良,字有才,见过杨将军。”
吴良施了一个平级礼,笑呵呵的道。
“你便是……对不住对不住,我还以为太史令都得是读了许多书、已经上了年纪的老者,想不到竟如此年轻……见过吴太史,快快里面请。”
杨丑的确不似士族子弟那般圆滑世故,说起话来十分朴实,倒给人一种说不上来的亲切感。
“杨将军请!”
吴良亦是做了个请的手势,便与杨丑结伴而行进入司马府。
至于曹纯、杨万里以及几名虎豹骑兵士,杨丑亦是没有太过在意,将他们也一同带了进来,一直到了司马府前院的一处较大一些的房子里面。
这房子的摆设显然已经经过了变动,变成了一间类似于客堂的厅堂,暂时作为这支军队的军机要处。
而在这处厅堂的北墙之上,则还悬挂着一张羊皮地图,上面所画正是河内郡与河南尹的缩略地图,地图将目前张杨所部驻扎的“温县”与曹老板大军当前驻扎的“偃师”囊括了进来,并且还在“偃师”一带画了几条通往温县的线条,应该此前曾分析过曹老板若要攻打偃师,将会采用怎样的行军步路线。
如此看来。
张杨忽然率军前来温县驻扎,正是对曹老板大军驻扎偃师做出的反应。
而此时此刻,那张地图上却多了几抹溅射上去的血迹,并且在厅堂的墙上与一些案几之上,也有一些血迹与刀劈斧砍的痕迹,正无声的证明着此地不久之前曾发生过的血案。
“吴太史,你既适时现身见我,那么此前的那封帛书……”
杨丑还是个直性子,刚坐好连茶水都还没有上,便看向吴良直接了当的问道。
“正是我命人暗中送给杨将军的。”
吴良点头承认道。
“那么这印绶……”
杨丑又将此前与那帛书一同收到的中郎将印绶拿了出来,笑着问道。
“的确也是大将军(曹老板)的意思,如今杨将军行如此义举,使得温县百姓免于生灵涂炭,使得诸多将士不必血流成河,如此功劳天地可鉴,杨将军当得起中郎将一职,并且这还只是大将军的初步决定,待杨将军率军前往偃师见到了陛下,陛下定然还会追加封赏,届时杨将军可就今非昔比了。”
吴良当即慷他人之慨道,还不忘拱手一脸羡慕的补了一句,“到了那个时候,杨将军可莫要忘了我,有些事情上还需要杨将军多多帮衬提携。”
“哈哈哈,吴太史说的哪里话!”
杨丑大喜笑道,“吴太史既然将那帛书交给了我,便是对我有知遇之恩,常言道‘好马仍需伯乐识’,吴太史的这份恩情杨某记一辈子,他日定有所报……只是杨某去了偃师才是初入朝廷官场,早听说这官场之上勾心斗角之事颇多,杨某初来乍到只怕难以服众,吴太史今后亦要多多指教才是。”
“杨将军谦虚了,杨将军既善于审时度势,做事又果决雷利,又怎会应对不了,只怕是绰绰有余。”
吴良又是一记不要钱的马屁献上。
“哈哈哈哈,吴太史不愧是博闻强记的太史令,这话一出口便极有水平,令人听了便浑身舒泰。”
杨丑笑的更加大声,多少带了些暴发户的味道,毕竟哪怕他去了偃师便只做了个中郎将,也照样算得上是一飞冲天。
“杨将军谬赞。”
吴良笑了笑,又道,“不知杨将军接下来打算何时动身?”
“吴太史认为应何事动身最为妥当?”
杨丑止住笑意,开口问道。
“越早越好。”
吴良道,“杨将军如今虽有麾下将士数千,但如今军心尚不稳定,倘若遭遇袭击只怕战斗力要打些折扣,而河内乃是张杨的地盘,其他地方仍分布有一些张杨旧部,倘若消息传到他们那里,恐怕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而一旦杨将军率军出了河内抵达河南境内,与王师便只有一步之遥,那些张杨旧部就算意欲寻仇,恐怕也不敢与王师抗衡,杨将军自可安枕无忧。”
“嗯……”
杨丑沉吟了片刻,终是点头道,“吴太史所言极是,那咱们便明日一早动身?”
“全凭杨将军的意思。”
吴良拱手笑道。
“就这么定了!”
杨丑当即拍板,接着又道,“我与吴太史一见如故,不如今日吴太史便暂时在这里住下,我设下美酒美食与吴太史痛饮一番,今夜咱们不醉不归!”
一听这话,吴良立刻提高了警惕。
这里可是司马府。
司马懿已经生出了害他之心,一计不成吴良不相信司马懿会没有后招,就算如今情势因为杨丑发生了巨大改变,司马懿此心依旧不会死。
而杨丑若要宴请于他。
只怕酒肉八成需要司马府提供。
如此便给了司马懿暗下杀手的机会,没准儿司马懿发起狠来,还有可能直接将杨丑一并除掉,而后借机将这三千兵马收入自己麾下,再以“为张杨报了仇”的名义将那些分散在河内其他地方、忠心于张杨的旧部一并收拢起来,顺势成为盘踞一方的豪强。
毕竟。
司马家、尤其是司马懿野心一点都不小,只是比一般的豪强更加稳健一些,情势尚不明朗的时候明哲保身罢了。
若是有这样的机会,他们未必便不会去抓。
“杨将军,此举万万不可!”
吴良连忙苦口婆心的劝道,“还是我此前所言,如今军心尚且不稳,杨将军需时刻保持清醒,莫要因一时痛快而放松警惕,落得一个乐极生悲的结局……若杨将军真要不醉不归,等到了偃师与王师汇合,一切板上钉钉之后,吴某自当舍命相陪。”
杨丑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自是点头称是:“还是吴太史想的细致,也对,越是到了这个时候,便越应该处处谨慎,那便等到了偃师再与吴太史痛饮,咱们可约好了啊,吴太史到时可不能再推辞。”
“自然。”
吴良微微颔首,又道,“还有一事,这其实是大将军的一桩心事,若是杨将军顺势办了,也算是给大将军带去了一份贵重的见面礼,届时杨将军与大将军之间的交情立刻便能更近一层。”
“哦?请吴太史明示!”
杨丑身子前倾问道。
“司马家二公子司马懿年纪轻轻便名声在外,大将军求贤若渴,早有招揽培养之心,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若杨将军能够成全,大将军必当心怀感激。”
吴良笑道。
“?”
听了这话,曹纯已经面露疑惑之色。
孟德哥哥对司马懿有招揽培养之心,这事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话说吴太史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前两日他还断言司马懿救他其实是设下了毒计害他,如今怎么又说出这番莫名其妙的话来,真是令人费解……
还有。
那祖坟选址便可看出司马家野心不小,吴太史此刻却要将司马懿带回去交给孟德哥哥,又是何居心?
然而曹纯哪里知道。
这便是吴良展开的报复……
这也就是吴良不知道司马防已经设下了其他的计谋打算领他留在温县,只是如今杨丑忽然刺杀张杨夺权已经令其计划难以实施,否则吴良的报复手段绝不会如此温柔,他说不定会建议杨丑灭了司马家满门。
不过就算如此。
司马家的好运也就要终结了。
史书已经写明了结局,司马懿才是司马家篡魏的灵魂人物,而现在吴良将他绑到曹老板那里,曹老板再听曹纯回去说了那祖坟的事情,司马懿的下场可想而知……
………………………………
第六百七十五章 庸丘不太平(4000)
这才是真正的借刀杀人!
至于杨丑究竟要怎么实现此事,那便不是吴良的事情了。
他完全可以想象,只要杨丑非要将司马懿带上,以司马家当前的策略与作风,八成不会与其发生正面冲突,甚至哪怕是直接牺牲掉司马懿……吴良觉得司马家也未必便不能接受,毕竟除了司马懿之外; 司马防还有七个儿子,并且年纪都还尚小,至少对于不知道历史的司马防而言,未必便没有人能够超越取代司马懿。
而在整个家族与一个子嗣之间,以司马防的性格,做出决定应该并不算难。
“若果真如此; 此事我去与司马家主商议便是。”
杨丑并不知道吴良的真正意图,还以为这是一件对他、对曹老板、对司马家都有益处的事情,回头他还成了司马家的恩人,自是拍着胸膛应了下来。
“杨将军果然是个通透人,我仿佛已经看到杨将军自此于朝堂之上如鱼得水,扶摇直上的情景了。”
吴良笑呵呵的施礼道。
“多亏了吴太史慧眼识珠,若我果真有这一天,知遇之恩永不敢忘。”
杨丑亦是一副相见恨晚的模样还礼道。
……
接下来的事情全都在依照吴良的预想发展。
司马家果然将司马懿交给了杨丑,不知司马家的人是否因此事经过激烈的讨论,反正第二日吴良见到杨丑的时候,司马懿已经骑着马跟在了杨丑身边。
没有捆绑、没有看守,完完全全的自由身。
“见过杨将军,见过二公子。”
吴良带着人来到近前,分别向二人施了一礼。
“见过吴太史。”
司马懿直接叫出了吴良的官职。
显然司马家也已经得知了吴良的真实身份,再加上此前司马懿设计暗害吴良不成的事情,他们此刻将司马懿交出来,亦是有向吴良妥协示好,希望双方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的想法。
至于究竟是司马懿主动承担责任,决定站出来“牺牲”自己保住司马家。
还是迫于司马家的压力被迫出来“牺牲”。
这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也并不能排除他们还有其他的想法; 毕竟司马家大小也是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世家,吴良就算熟读史书,也未必便能够将司马家完全看透。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吴良只在意司马懿设计加害他的事情,至于之后曹老板将会如何对待司马懿与司马家,那也不是他需要关心的事情,反正大概率影响不到他的考古事业。
如此打过了招呼之后。
杨丑也不耽搁,很快便下令麾下兵马开拔南下,直奔偃师而去。
而曹纯亦是已经提前安排几名虎豹骑兵士提前返回偃师给曹老板报信,免得曹老板不知此事,见到数千兵马忽然前来以为是敌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
就这么跟在吴良身后,曹纯此刻依旧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他在曹老板刚刚起兵的时候便已经鞍前马后,曹老板经历了多少战事,他便一同经历了多少战事。
可似这次这般莫名其妙化险为夷、不费一兵一卒大获全胜的战事。
他却是做梦都不曾想过,总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
为此他甚至还特意用佩剑划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头,只有感觉到那明显的疼痛与看到手指上流出的鲜血,才能够令他相信这一切都在真实发生,如假包换。
事到如今。
曹纯已经许久没有向吴良提出自己的看法了。
回想起此前的种种,尤其是那几次对吴良生出的不满; 曹纯便羞愧的面红耳赤; 觉得自己是個自以为是的二货。
还好吴良是个大度的人,不曾与他计较。
这次回去,曹纯觉得很有必要因为此事向孟德哥哥请罪,好教孟德哥哥及时修复一下曹氏与吴良之间的关系,莫要因为自己令曹氏错失如此福将,那才是曹氏最大的损失。
……
两日之后。
杨丑所部毫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