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喊我去盗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操喊我去盗墓- 第3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

    吴良虽不是植物学家,对植物也从来没有过深入的研究,但他却十分肯定,这绝对不是一种应该生长在沙漠中的植物,哪怕沙漠的下面真有水源,也不应该。

    而在几百米外这片绿洲靠近中心的位置。

    吴良等人看到了一片已经被这种植物包裹起来的略高一些的地方,这些地方大多有着方方正正的形状,有高有低有宽有窄,上面还有一些或方或圆的缺口,看起来似乎便是一片建筑遗迹,只是比正常的建筑低矮了一些。

    “你们留在外面不要轻举妄动。”

    吴良沉吟了片刻,依旧觉得这片绿地与这些植物很不寻常,于是回过头对众人说道,“典韦与我先进里面探查一番,若没有异常情况你们再跟随进来不迟。”

    ……

    不久之后。

    吴良与典韦已经来到了中间那片疑似建筑遗迹的东西前面。

    这种奇怪的植物并未给他们带来任何阻碍,就像普通的植物一样,任由吴良与典韦踩在上面亦是没有任何反应。

    不过吴良依旧是在戴好了手套的情况下,才小心翼翼的拨开了遮住一个“建筑”部分入口的藤蔓状根茎。

    “公子,我先进!”

    典韦立刻挤了过来,抢先将手戟探了进去。

    “谨慎一些。”

    吴良也并未逞强,点了点头给典韦让了个位置。

    这入口方方正正只是略有些低矮,大概也就只有1。5米高的样子,莫说是典韦,就算吴良也需要猫着腰才能勉强钻进去,好在宽度倒是足够。

    说话之间,典韦便已经弯腰钻入其中。

    大概几秒钟之后,里面便传来了典韦的声音:“公子,安全!这里面看起来应是一处民居,不过修建方式和使用的物料与扦泥城有着不小的区别,这里面的东西看起来也比如今古老许多,不像是近几百年所用,恐怕只会更早。”

    跟随了吴良这么长时间,典韦亦是有了不小的长进,已经能够对一些古物做出一个简单的描述与评价,只是平时不怎么爱开口说出来罢了。

    吴良紧接着钻了进来,环顾这个“建筑”的内部构造。

    那些奇怪的植物并未蔓延到建筑内部,因此里面的情况一目了然。

    这竟是一栋使用平整的石头垒出来的石屋,只是石头与石头的缝隙之中,抹上了一些细腻的泥浆加以固定与填补。

    而石屋的屋顶,则用了一些粗壮的梁木与略细一些的木条树枝组合搭建而成,接着再在上面盖上一层掺有干草的泥浆进行填补。

    正常来讲。

    这样的石屋墙壁应该能够保存较长的一段时间,但这样的屋顶,最多有个几十年的时间无人居住与修理便会垮掉,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吴良暂时也无法确定这石屋究竟存在了多长的时间,只是那现在看起来依旧完好无损的屋顶,还是颇令吴良感到惊奇。

    不过转念再一想。

    他所在的这个奇异世界本就不可以常理审视,这个细节自然也可以暂时不去计较。

    除此之外。

    这栋石屋墙壁上的壁龛中还摆放着一些比较简陋的石器,其中有打磨的相对比较锋利的石刀,几枚细小的石叶子,几颗椭圆形的石核,还有几个疑似箭头或是矛头的尖利石条。

    而在另外一个壁龛中,则摆放着几个大大小小的陶器。

    这些陶器大致保持着碗或是罐的形状,不过却并不怎么精细,看着像是手工捏制出来的,另外,陶器的表面和内里也十分粗糙,放在后世应该可以直接当做磨脚石来使用……吴良知道,这种陶器应该是使用加了沙子的泥土烧制而成,毕竟沙漠中想找到细腻的陶土可不容易。

    而这样的陶器,与这些石头制成的器具。

    如今早就已经不再用了,哪怕扦泥城也找不到,所以典韦说这里的东西比如今古老许多,没有任何问题。

    “若从这些石器与陶器来分析,这个建筑应该属于比‘楼兰古城’更早的‘罗布泊文明’……而‘罗布泊文明’与我这次寻找的太阳墓正是属于同一时期。”

    吴良心中惊喜。

    这足以说明他找到了方向,只要继续在骆驼坟中找下去,太阳墓应该也不会太远了……

    而就在吴良仔细查看这些东西的时候。

    “公子,我脚下似乎有什么东西,踩在上面感觉略硬。”

    典韦忽然又指着脚下的沙子道。

    顺便一提,吴良也是进入了这栋石屋之后才发现,原来并不是这石屋的门太矮,而是日积月累之下沙子已经自外而内灌了进来,将屋内屋外的地面都抬高了不少。


………………………………

第四百四十八章 遗迹中的连环画(4000)

    “下面有东西?”

    吴良回头看向典韦脚底厚厚的沙子,而后将工兵铲拿在了手中,“你先退后,我挖开瞧瞧究竟是什么东西。”

    “诺。”

    典韦也并不自告奋勇,只是应了一声便退到了边上小心戒备。

    一起发掘了那么多陵墓,他早已对吴良的习惯了如指掌,每当遇上类似的情况,吴良通常都会亲自动手,用他那如同对待情人一般的温柔手段一点一点的进行清理,生怕一不小心弄坏了那些东西。

    对此典韦其实并不是太理解,不过只要是吴良要做的事情,典韦便会无条件配合,从来不问为什么。

    吴良先是趴在地上,用手轻轻按压了一下刚才典韦所踩的沙地,大概估计了一下硬物的深度。

    而后用工兵铲轻轻的将最上面的一层沙子铲了出来,接着又从一个建议的工具包中取出一个用高粱糜子捆扎出来的小扫帚,一点一点的将里面的沙子向外扫。

    如此大约清理了几分钟的样子,吴良终于在十几公分之下的地下发现了一点东西。

    那东西看起来像是一个石器,因为只露出了很小的一部分,暂时还没办法判断这石器究竟是什么造型。

    而比较奇特的是,此刻这个石器的表面不知为何竟长出了一层白色的绒毛。

    这种绒毛大概也就几毫米长,隔着手套轻轻触摸上去,感觉还比较坚硬,吴良的皮质手套从这层绒毛上划过的时候有十分明显的阻尼感。

    “公子!”

    看到这一幕,典韦立刻紧张了起来。

    在他的认知中,这种地方只要是生了毛的东西,便都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不必太过担心,这层绒毛可能是盐析现象的产物。”

    吴良耐心将自己看出来的情况说了出来,不过说完之后他又觉得典韦应该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便又特意解释了一下,“盐析是一种极为普通的自然现象,时间比较久的石器与陶器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当年他上学的时候便学过相关陶器与石器文物的处理养护知识,其中有这种盐析现象的相关介绍。

    具体的表现与眼前这个石器表面的情况一般无二,而要处理这个问题,则需要对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并且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脱盐处理。

    “公子确定无事便好。”

    典韦看样子依旧没有完全明白吴良所说的这些知识,不过见他这么说倒也稍微安心了一些,至少没有刚才那么紧张。

    吴良则继续清理着掩盖着这个石器的沙子。

    这些沙子比较松散,清理起来并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

    但随着掩盖这个石器露出的部分越来越多,吴良却是越来越心惊了起来。

    因为很快他就发现,他正在挖掘的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石器,而是一个人的脑袋……此刻他已经可以清楚的分辨出这颗脑袋的头发、额头、眼睛与鼻梁!

    这颗脑袋上面的细节极为逼真,看起来与此前方琼的那尊“石像”乃是同一种东西,莫说是这个时代的雕刻工艺,便是后世的雕刻工艺恐怕也极难做到这种程度……

    “石像……”

    吴良已经不想再继续挖下去了。

    方琼曾经说过“石像”复活的事情,楼兰始王的列传中亦是提到了“石像”复活的事情,而现在,他又在这种地方挖到了这样的“石像”……

    如果只有一个人说起此事,吴良可以怀疑事情的真伪。

    但两个相距几百年的人都说到了此事,其中的细节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吴良还真在这个疑似方琼与楼兰始王都到达过的奇异世界中发现了这样的“石像”,吴良若是再不好好想想,那就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

    “这个暂且放在一边,咱们先去其他的地方看看。”

    吴良果断站起身来,用工兵铲将这颗脑袋重新掩埋了起来,而后对典韦说道。

    “……”

    典韦一直在旁边看着,对“石像”的事情亦是有所了解,自然知道吴良在担心什么,于是也没有说话,默默的跟在了身后。

    ……

    自这间石屋中钻出来,吴良环顾了一周,最终选择了这一片建筑中规模最大也最高的一座房屋探查。

    从规模与高度上来看,如果将这片建筑比做一个村庄或部落的话,那些小一些的房屋是民居,那么这座规模最大也最高的房屋便应该是社屋或社庙,通常村庄或是部落举行集会商议事务,又或是举办一些重要的祭奠,便都会在社屋或社庙中举行。

    这座房屋同样被那种不知名的古怪植物包裹了起来,它的门却比那些小一些的房屋大得多,就算被沙子淹没了一截,也至少还有两米多高,宽度亦是差不多有两米,并排走下三四个人应该不成问题。

    拨开垂在门上的古怪植物,典韦依旧抢先走了进去。

    “公子,暂时安全,只是这里的沙子下面,可能埋有更多的石像……”

    里面很快传来典韦的声音。

    吴良跟进去一看,心中又是一颤。

    这个大屋子的底部虽然也已经被沙子掩盖了一截,但与此前那个小屋子不同的是,这里的“石像”却并未完全埋入沙子之中,而是全都露出了胸口往上的部位。

    吴良大概扫了一眼,这里大概有二十多个“石像”。

    这些石像有男有女,有老有幼,这些“石像”围成了一圈,全都面朝圈内保持着虔诚的姿态,微微的低着头闭着眼睛,双手伏在胸口,看起来很像是正在进行某种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

    而在他们中间则是一个直径大约大米的圆形石台。

    在这个圆形石台上,吴良看到了一尊真正的石头雕像。

    这尊石头雕像的画风明显与吴良此前看到的那些“石像”截然不同,它身上的线条略微有些抽象,雕刻的痕迹亦是略显粗糙,一看就是生产力与工具较为低下的时代制作而成的石雕。

    不过从体型上吴良依旧可以看得出来,这石像的原型应该是一名站立的女子。

    从这石雕上的粗糙线条可以看出,这女子的头发很长并且卷曲,身材亦是比较丰腴,并且脸圆圆的很显富态,只是微微张开的嘴巴里面,不知为何竟又雕刻出了四颗与吸血鬼形象极为类似的尖利而又巨大的虎牙……吴良甚至觉得这样的牙齿已经不能叫做“虎牙”,确切点说应该叫做“獠牙”才对。

    “这是个什么造型……”

    可能是吴良孤陋寡闻,他在脑子里面翻了一圈,却怎么都想不出有哪个宗教信仰中曾经出现过这种女性形象的神明。

    “公子,这石台上面似乎刻了一些东西,看起来好像是一些图案。”

    典韦已经从那些“石像”的缝隙之间跨了过去,来到石台旁边仔细检查时,忽然又对吴良说道。

    “我瞧瞧?”

    吴良只得暂时将目光收了回来,跟随典韦来到石台前面查看。

    石台上确实有着十分明显的人为雕刻痕迹,整个石台被分成了六个扇形区域,每隔扇形区域中的图案都不尽相同。

    而在这些图案中,可以明显看到一些颇为抽象的人像。

    这些人像抽象到了哪一步……

    吴良觉得肯定要比简陋的火柴人要具体了不少,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通过图案也仅仅只能分辨出这些人像的脑袋、胳膊、腿以及一些简单的动作,连五官都刻的不怎么清晰。

    不过吴良依旧对这些图案充满了兴趣。

    起码图案要比此前石碑上发现的那些谁也看不懂的古文字更容易传递一些具体的信息。

    可惜这分割出来的六幅图案并没有像连环画一般标出次序,吴良无法确定应该从那一幅看起,也不确定应该从左往右看,还是从右往左看,因此只得随机挑选了一幅开始查看,将每一幅图案中的内容都记下来之后,再尝试拼凑一下,看看这六幅图案究竟是各自独立的,还是共同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