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烽火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烽火岁月- 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帅,事情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么?会不会是您和那小子都想多了?”

    既然被张作霖阻止了,张松也就把心思放了回来。同时,问出了一个连他都不怎么相信的问题。还好的是,似乎张作霖也需要自我说服。所以,并没有不满张松的这个提问,反而是仔细的为他解释了起来。

    “你也明白,这些年我也遇到了好几次刺杀,而谋划者是谁就不用多说了。还好的是,这几次的刺杀,显然都是出自于日本民间势力之手,即便是有关东军的身影在背后。但是,这也仅仅是个人的行为。不然的话,我应该早就命丧黄泉了吧。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对你们的清理的建议置若罔闻。毕竟,我需要考虑日本人的反应,他们能够时时刻刻知道我在干什么的话,会让他们对我放心许多,和他们扯皮的时间也就会少了许多。

    毕竟,我很清楚,只要不是日本人的军方直接插手其,这些小丑的行动,对我来说只是有惊无险而已,而如果日本军方真的插手其间的话,我也许已经死了不知道好多次了吧。所以,我又何必自己吓自己?凭白的让人看扁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那个经济危机啥的,我们不是很懂。当然了,杜历显然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他即便是解释了那么多,我们依然是云里雾里的不甚了了。但是,有一点儿算是明白了,那就是和日本的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了。

    这样一来的话,日本人的军方对待我的态度显然也就值得琢磨了。显然,杜历是认为日本人会对我采取措施,而且他认为我没有任何机会逃离,所以他的言语当,等日本人开始攻打我们之后,我张某人也就只是一个死人了。

    其实,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我也明白,如果日本人想要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东北的话,那么也唯有让我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

    虽然述说的是和自己生死有关的问题,但是说到最后的时候,张作霖的语气里依然包含着无可比拟的自信。当然,他没有自信到有他在,日本人就别想染指东三省,但是,有他在肯定会让日本人付出巨大的代价就对了。而这,才是他们忧心的原因。

    “好了,别摆着这幅臭脸了,也别怪小历,还记得吧,他一开始见面就给我提过,让我注意自身安全的问题。而那次,他似乎就想提醒我。当时,我被他说动了,当时就作了孔大牛。

    只不过,也仅仅是限于孔大牛而已,对其他人并没有任何作。虽然按理说,他并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其他人,但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不止他一个人。

    而也许,这落在他的眼里,就是我的不作为,或者是觉得我对他的意见不重视,他就不在这个问题上面纠缠了。

    所以,你给我记住,别去找他询问这事儿,没什么好说的,想通了事情就这么简单。也就是说,我们以后小心点儿,先把大帅府给清理了,一待局势有变之后,再加强防卫,同时再把关键位置给清理了,我应该就没事了,别拿这事儿去烦他了。如果,引起了他的误会就不好了。”

    面对张作霖的特别叮嘱,张松也唯有闷头答应了。确实,事情非常的明显,而且这类事情需要的是自身做好防备工作,同时自己要警惕起来。如果,张作霖还和以前一样大大咧咧的话,即便是杜历说得再多,也没什么效果。

    所以,杜历的这种放弃行为,虽然在他们这些死忠份子看来,简直是不可原谅的事情,但是,放在杜历头上,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毕竟,如果抓着这件事情不放的话,说不定给张作霖留下一个他胆小怕事的印象。

    “好了,你也该去准备准备了,明天一早做火车去北平吧。既然杜历不愿意出头,这事儿就全都算在你的头上吧,也让北平好好震撼一下。另外,今天剩下的时间,你还是去找一下那些个所谓的经济学家吧。虽然,他们只擅长理论,对实际工作没有半点儿好处。但是,那个经济危机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你得给吃透了,至少给人讲解的时候,要让人能够听得懂。”

    看到张松点头应下了,张作霖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对自己这个参谋的脾气,他也算是了解了,如果不给他说明白了,他肯定还得去找杜历要说法去。而现在他答应了,事情也就到这里结束了。

    而自己,显然也是俗人一个,面对死亡还是不能真个置身事外啊。不然的话,这些话闷在心里,不就没这档子事情了吗?

    (明天请个假,要回老家一趟。)
………………………………

第二九三章 张松入京

    第二九三章张松入京

    “少川,来的时候,拿到大帅的条件,我就觉得事情不大妙。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但是,觉得他应该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现在想来,大帅应该是早有准备吧,这不,来电报了,让我先不要签字,一切等张松来了再说。”

    虽然,这种谈判桌上突然变卦的事情做得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那都是被动的接受,因为那些变卦者都是老外。那时候,他就狠了,有朝一日,他也会来一次变卦,狠狠的出一口恶气。没想到,现在他突然变卦了,可惜他的心情显然没有他自己认为的那么爽就对了。

    “呵呵,不是吧,你怎么会这么上心?要知道,真按照这个协议的话,东北可没有好处不是?再说了,如果没变化才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呢。而我们,也早有这个思想准备了。”

    虽然,早就有这个思想准备,但是顾维钧还是有些小不爽。没办法,这给人的感觉确确实实就是被玩弄的感觉,会爽那才叫一个怪呢。

    这两人的不爽,张松是感觉不到了,他这会儿正在感受水深火热呢。为了演好这出戏,他也不得不听从张作霖的吩咐,早早的就离开了大帅府,然后找到那些个搞经济,向他们询问和经济危机相关的问题。

    为张松的这个举动显然被东北的那些个经济学家们解读为大帅即将开始重视他们的意思,所以一个个的拉着张松开始云里雾里的给他讲解起来。虽然,似乎他们讲解的挺像回事儿的。但是,张松就是没有弄明白,给他的感觉似乎还没有杜历说的清楚呢。也就是说,杜历让他明白了多少,现在听了好几个专家的轰炸之后,还是明白多少,没有丝毫的增加就对了。

    弄到最后,张松都已经准备放弃了。虽然他也明白,凭他现在这点儿水准,想要以这个为理由说服吴佩孚他们还真是有些难度,不过只要意思传达到了,他们自不然回去找人询问。只是这样一来,他张松也就只能是一个传话之人,而不能成为出谋者了。虽然,他对于这种占据杜历想法的打算不是很感冒。

    最后,还是他的一个朋友听到他在打听经济危机的事宜,让他去找苏俄人试一下。按照他这个朋友的话说,苏俄人干的就是反对资本主义的事情,对资本主义肯定了解甚多,由他们出面解释肯定比这些个浪得虚名的经济学家来得实在。

    也是病急乱投医,张松也就找到了苏俄驻奉天的领事契尔哈夫。要知道,这个地方,对他们来说虽然谈不上什么禁地,但是,由于对赤色的恐惧,反正除非必要,他们是不会来到这里的。

    显然,对张松的来访,这个老毛子显然有些准备不足。他这个领事馆,虽然谈不上门可罗雀,但是以前来往的全都是华夏的**者,其他人对他基本上都是采取一种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

    当他听到张松的来意之后,更是兴奋不已,对他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宣扬**的最好时机。不说多的,只要能够让张松不再对他们布尔什维克抱着那种躲避的态度,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绝大的成功。

    要知道,国内派遣他来奉天,可不仅仅是为了为东路的谈判而已,也未尝没有通过华夏打开局面的意思在里面。但是,如果每次见面的时候都是一副公事公办,对他们布尔什维克也不了解,这个局面又怎么能够打开?所以,张松的到来对他来说,还真不亚于福音呢。

    其实,杜历所说的那些东西,根本就是他后世学来的。而他后世所接受的教育,和苏俄人现在的认识,都是出自同一个东西。而这个契尔哈夫,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显然比杜历深得多。

    所以,他在讲解的时候,让接受了杜历某些观点的张松觉得非常的熟悉,理解起来也就没有太多的难度了。至少,对经济危机这个东西的危害等等解释起来并不会有太多难度就是了。当然了,契尔哈夫不会光给他讲经济危机的表现,危害之类不是?还得给他讲起源,这个过程其实就算是给张松来一个**的启蒙了。

    如果,张松现在的身份不是大帅府的参谋,而是一个青年学生的话,他肯定会对**产生兴趣。没办法马恩确确实实都是大家,对资本主义的描述也是入骨三分,他们的语言也极具煽动力。饶是张松一直保持着警惕,他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这个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在脑海里面琢磨着,是不是得把其的一些东西介绍给张作霖。

    如果,契尔哈夫知道张松这会儿的想法,恐怕就不会想着浅尝辄止,而是继续给张松上课,务必要让他产生绝对的兴趣了。

    “来了。”

    当张松风尘仆仆的赶到北平,在火车站来迎接他的也就这么两个字而已。要知道,在以前见面的时候,傲气如辛秋建,也会称他一声张参谋不是。当然了,张松也明白辛秋建为什么如此对他,也知道辛秋建私底下就是这么一个人,也不甚在意,也就是笑笑而已。

    “辛厅,一般说来,要约见曹锟和吴佩孚的话,什么时候最合适?”

    自己来北平究竟是干什么,张松可是相当的清楚,这一趟来,可是关系到东北以后的策略问题。所以,他也没有计较那么多,坐上了辛秋建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汽车之后,悄声问道。

    “你可不是我们大帅,你可不能说约见,你得说求见,别因为这些小节,让对方认为我们看不起他们。以至于把事情办砸了。”

    “好吧,好吧,求见行了吧?你就给我一句准话儿吧,什么时候可以吧。”

    “这得看他们的空闲,你又不是没有见过大帅会见其他人,除了日本人外,其他的谁能够说啥时候见就啥时候见的?总得让他们排排日程,有空闲再说。”

    当然了,还有一句话辛秋建没说。虽然,顾维钧给他说过了,这是在他们意料当的事情。但是,很显然,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失信,是对他们的调戏。没准儿,也就会在接见张松的事情上把面子找回来。

    要知道,曹锟可是华民国的大总统,吴佩孚也不是闲人,他们每天的行程基本上都是安排得满满的。原本,为了早日把这事情解决,他们也许会把日程重新安排一下,时间就挤出来了。但是,这么一来,他们也许仅仅来一个公事公办,就能够把接见张松的日期安排到至少一周之后去。

    虽然辛秋建语焉不详的,但是张松是什么人?虽然,在大帅府他并不负责这一块儿,但是其的猫腻自不然有人会像他吹嘘。所以,辛秋建为难的是什么他当然知道,无非是担心他鲁莽行事,把事情搞得不可开交而已。当然了,这些仅仅是他们的猜测,也许为了显示气度,反而会尽快安排也不一定。

    而张松虽然对这种有可能生的事情,有些不爽,但也仅仅是不爽而已。反正,来的时候,张作霖又没有给他期限。而他这段日子最主要的负责的事儿,就是筹备杜历提出来的那个什么全军大比武。而这档子事情,现在又有庞献忠暂时替他打理。

    所以,他完全可以等待,趁这个机会,在北平好好游玩一下也不错。毕竟,他不能表现得太过的急不可耐。反正,这种活儿急不得就对了,一急的话,就会让人觉得有空子钻就对了。所以,张松仅仅是让辛秋建把求见的意思传达过去就算了,然后成天在北平转悠,完全看不到一丝焦急的样子。

    而这两天他在北平去过什么地方,那里待的时间过长,哪里又和什么人说过话,事无巨细都送到了总统府。当然了,曹锟显然不会盯着他的这些琐事,自不然有蓝暴安排人打理这一切。很显然,张松并不是特别在意北平方面什么时候接见他,至少从他的表现,是这么回事儿。

    所以,在张松到达北平的第三天的晚上,也就是民国十三年的六月二十三日晚,曹锟在总统府亲自接见了张松和辛秋建,作陪的有吴佩孚和顾维钧。应张松的要求,整个会客室里,就这五人,所以堂堂的两个大外交家,辛秋建和顾维钧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