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动不动就拿命来作担保,子瑜为人忠厚,我是一清二楚的,若是子瑜徇私枉法,那我不如自毁双目,看人如此走眼,要这双眼睛做什么?”
诸葛瑾闻言又惊又喜。
“主公言重了,属下属下惶恐!”
郭鹏笑了笑。
“哈哈哈,子瑜人品我是相信的,好了,这件事情我知道了,此番论才大典,也是我们第一次用这样的形式选拔人才,重要性之大,谁都清楚,子瑜不是会徇私的人,我是明白的。”
“多谢主公。”
诸葛瑾再拜,然后缓缓退下。
退出魏公府邸,诸葛瑾心中暗喜但是面色严肃的回了一趟家,在家里面把诸葛亮和他的几个伙伴都叫了来,向他们说明了此番论才大典的一些特殊之处。
“此番论才大典,在魏公说来,叫做考试,考其德行,试其才华,魏公会出一些问题,令你等作答,你等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答,然后交给魏公审阅,由魏公选择优秀者进入魏公府中办事。”
诸葛瑾将这次考试的特殊性说了一下:“因为这是魏公直接管制的事情,所以旁人不得插手,到时候你们的策论说不定都会经过魏公的眼,只要魏公欣赏,就给你们进入魏公府的机会,而且原则上是不限人数的。”
“不限人数?”
徐庶听了很高兴:“那可好,咱们若是能一起进入,岂不美哉?”
石韬也觉得很高兴,然后看向诸葛瑾,低声道:“子瑜兄长既然是负责此事的,那可知道魏公策论的问题都是些什么?可否透露一二?”
这话一说,徐庶和孟建也有些期待的看着诸葛瑾,唯有诸葛亮对此连连摇头。
于是诸葛瑾果断摇头。
“我乃魏公属吏,参与此事之中,若我透露此事,岂非监守自盗?尔等也是饱读诗书之人,怎么会想到做这种事情?”
诸葛瑾严厉的斥责几人,几人低下头不言不语。
“非是我等欲取巧,实在是同行者太多,若想脱颖而出,不做些准备怕是不行。”
孟建轻声道。
“你等就对自己的才学那么没有信心?那何必来这里参加论才大典?论才大典就是给天下士子一个同台比试的机会,看看到底谁强,谁弱,我倒是感觉这比举孝廉茂才要好得多。”
诸葛瑾又看了看诸葛亮:“孔明,你说呢?”
诸葛亮抬起头,放下了手里的竹简,开口道:“要我说,魏公才不会想不到有人会徇私舞弊泄露策试试题,必然准备了大量试题,绝非只有兄长所知道的那些,所以兄长就算说出来,我等也未必能遇上那些试题。”
“”
诸葛瑾有些意外地看着诸葛亮,徐庶等人也有些意外的看着诸葛亮。
嘿,你他娘的还真是个人才!
诸葛瑾忽然觉得诸葛亮说的很有道理。
郭鹏那么精明的人,他做事情向来都是滴水不漏,如此人杰,就算相信诸葛瑾,怕也信不过其他人,怎么会只准备那区区十道策论题目?
郭鹏怕是准备了一百道策论题目都不止,然后随机分配给参加考试的士子,到时候策论开始,连他自己都不一定知道什么人拿了什么策论题。
或者说,同样的策论内容和考察目的,但是题目本身却完全不同,令人防不胜防。
答题人和出题人作斗争,这种游戏还蛮有意思的。
诸葛瑾期待的看着家里的四个年轻后生,不知道他们之中究竟有几人可以成功进入魏公府,成为天下之巅的属吏。
那可真是前途无量啊。
论才大典是在九月份上旬进行。
不过八月份下旬,郭鹏就授意属下将选择平原王刘硕之孙,年仅十岁的刘健为新皇帝的公示放了出去,并且在召开大朝会宣布此事的同时,就派人去平原迎接圣天子去了。
六百五十 内部的敌人比外部的敌人更严重
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还是挺震撼人心的。
新皇帝终于选出来了,大汉皇帝之位又有了着落,大汉朝眼看着就要继续维持下去了。
如此一来,也不至于让大家心里空落落的。
之前汉室宗亲们闹腾的一幢幢丑闻都暴露出来,使得天下人对汉室宗亲们大失所望,为此感到极其不满的人为数着实不少,感到天下将要易主变色的也不在少数。
眼下新皇帝出炉,一切算是有了定论,之前天下人的种种猜测也都落了空。
不过这个皇帝人选年仅十岁,倒是颇有些耐人寻味。
但是大多数人要么是坦然接受,要么漠不关心,要么皱着眉头自己思考,却没有什么人选择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对意见的。
当然了,这样的人自然是有的,比如荀彧。
荀彧似乎是打算头铁到底,当一个彻底的反对派,就算被郭鹏流放到了车骑大将军府也是一样的头铁,不断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断的上表反对郭鹏作出的一系列的决策。
之前的反对魏公,现在的反对天子年幼,说当今天下局势不安,天子年幼的话主少国疑,不利于大汉重建,建议寻找成年天子,可以执政。
反正就是要和郭鹏唱反调唱到底,一点也没有妥协的意思,被丢到冷宫里那么久,坐冷板凳那么久,饱尝人情冷暖,居然还不改初衷,这不由得让郭鹏产生了一点挫败感。
正如之前得不到周瑜一样,看来无论自己的权势多大,总是有无法得到的人,也总是有不畏权势的人。
要是按照一般人看来,自己就是那个邪恶的掌权者,而荀彧这般不畏权势所动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了吧?
可是怎么就感觉有点不对味儿呢?
我都那么强悍了,却还是有不愿意臣服于我的人,我都那么厉害了,却还是有想要和我作对的人,我都那么权势滔天了,还是有要头铁到底不和我合作的人。
我怎能不怒!
荀若!你这是在找死!
郭鹏满腔怒火,愤怒的火焰熊熊燃烧,几乎将他的理智燃烧殆尽。
少倾,郭鹏深吸了几口气,恢复了理智。
不在愤怒的时候做任何决定,这是郭鹏控制自己情绪的最后一道阀门。
这道阀门要是突破了,恐怕结果就不是太美妙了,所以郭鹏一直都恪守这样的原则,把持自己的最后一道理智的阀门,不让它被突破。
这份奏表看上去着实生气,为了平复自己的心情,郭鹏一甩手就把他的奏表扔到火堆里烧了。
眼不见为净,现在还不是大开杀戒的时候。
大部分和荀彧一样的观点的人,郭鹏对他们的态度都是想杀却又不好动手的,一来因为现在的确不是时机,而来,也是因为他们的确无法掀起任何波澜。
他们被郭鹏流放在车骑大将军府里,什么权力都没有,什么职责也没有,就相当于是官场的冷宫,被关在那边,无人问津,正常人看到他们就和看到瘟神一样,避之不及。
他们背后的家族也都抛弃了他们,转而推出新的代表和郭鹏和解,以荀攸为首。
他们是掀不起波澜的。
不过有三个人的意见郭鹏不能忽视。
一个是曹操,一个是臧洪,另一个有点意外,是兖州刺史鲍信。
郭鹏麾下的几个刺史级人物里面,除了青州刺史糜竺和豫州刺史满宠是亲信之外,其余几个都是顺理成章任命的。
比如并州刺史臧洪,魏国相曹操,兖州刺史鲍信,还有幽州刺史鲜于辅。
比起其余几人,鲜于辅和鲍信因为不是亲信亲族出身,所以一直都十分老实,不会在各种层面上挑动郭鹏的神经。
所以历来郭鹏所做的任何事情他们都是举双手赞成,从不和郭鹏唱反调。
这一回鲜于辅还是一如既往的老实,双手赞成不唱反调,可郭鹏没想到鲍信居然上表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说天子年幼可能不利于国家,希望郭鹏可以重新考虑。
郭鹏看着他的奏表,思虑片刻,写了一封信给鲍信,心中讲述了自己选择这位天子的原因。
包括血脉啊亲族啊伦理啊之类的理由,说的天花乱坠,还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也就是陈纪忽悠蔡邕的那一段,说天子年幼还有重新教育改正的机会,要是如海昏侯一样的成年天子,就任二十七天做了一千多件坏事,搞的国家乌烟瘴气,难道他还要做霍光一样的事情吗?
这段时间汉室宗亲们为了做皇帝闹出来的丑闻他难道还不知道?
所以他决定选择稍稍年幼的天子,在天子尚未亲政之事,请鸿儒予以教导,确保天子可以成为明君,顺利执政。
把信送出去之后,郭鹏就开始查看自己麾下诸多臣们的履历条件,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最终,郭鹏选定了很早就跟随自己创业的亲族官、赵郡郡守郭瑞出任兖州刺史,等新皇帝即位之后就给鲍信来一手明升暗降,把他调到中央来,让郭瑞取代他的刺史职位,剥夺他的职权。
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心念汉室的人不少,但是愿意在这个时候和自己唱反调的,在未来自己篡位称帝的时候,也一定会和自己唱反调。
这个时候不唱,未来唱反调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因为人的下限总是在不断的突破之中。
曹操和臧洪因为和郭鹏的关系一直很好,所以就自以为在有些事情上和其他人的尺度不同,别人说不得的,可以说。
曹操身在邺城,所以得知此事以后也不写信,直接来到了魏公府和郭鹏就近商议此事。
“天子年幼,在这个时候选择年幼的天子,可能并不利于国家,子魏公以为呢?”
“大兄啊,我不是怕别的,就之前那些汉室宗亲闹腾的模样,选一个成年天子,你不怕选一个海昏侯出来吗?”
郭鹏面带嘲讽的表情,曹操面色一滞,想起之前居然有汉室宗亲托门路行贿到了自己这里,不由得感到一阵烦闷。
“国家大事,居然被他们当作求田问舍的途径,可恨!”
曹操一锤案几,显然是对汉室宗亲们的丑陋表现非常不满。
“所以,选一个年幼天子,好歹还有教育改正的机会,可是成年的,就难了,到时候惹得天下动荡不安,难道,还要我们行伊霍之事?”
郭鹏伸手指了指自己和曹操,曹操悚然一惊,连连摆手摇头。
“不不不,此事此事还是算了,唉就这样吧。”
曹操对那些汉室宗亲颇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于是放弃了谈论此事,再也不提这件事情了。
最后就是臧洪了。
臧洪的意见和其他人如出一辙,也是担心天子年幼不利于国家,然后额外说了一句。
他说,主少国疑,他担心有人有不轨之心,到时候可能损害郭鹏一心为汉室着想的真心。
这就有点意思了。
荀彧提到这一点了,但是郭鹏不在乎。
鲍信虽然提出反对意见,但是没说到这一层。
曹操虽然也有反对意见,但是也没提到这一层。
臧洪却提出了这个让郭鹏无比忌讳的层面。
损害我的真心?
你知道什么是我的真心?
这就给我戴高帽子了?
子源,你到底想到了什么?
你这未免有点太放肆了。
郭鹏冷着脸放下了臧洪的奏表,翻了翻并州官员和尚书台官员的履历表。
查阅了一番,决定待天子登基之后,以现任汝南太守夏侯惇取代臧洪出任并州刺史,将臧洪调到中央来,废掉他的权力,就近处置。
一场政治行动可以揪出这些往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异端分子,郭鹏还是很开心的。
等这帮人全都忍不住露了面,就能把他们全部用皇帝的名义调到雒阳去,呆在小皇帝身边,方便自己到时候一锅端。
郭鹏同样用对付曹操和鲍信的说法搪塞臧洪。
然后表面上继续推进此事,无动于衷,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以此勾出更多心怀不轨的人,暗中将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记下来,按照情节轻重缓急,定下了一个政治清洗的名单。
黑名单和红名单,上了黑名单的人,必死,红名单的人,看看情况,或贬斥,或撤职,还能活。
内部的敌人比外部的敌人更严重。
外部已经没有人可以威胁郭鹏了,内部的这些,说到底,也并不能威胁郭鹏的根本,但是天天在耳朵边上嗡嗡嗡,很烦。
郭某人是如此认为的。
六百五十一 不读经典,却读《九章算术》
掌握了足够多的人口和军队的郭鹏想要做皇帝,实际上已经不需要太多士人的认同了。
他已经有资格了。
哪怕明天就做皇帝,他也能坐稳皇位,但是他所图谋的东西更多,所以要做的准备也更多。
外部的豪强士族势力可以借助战争摧毁,内部的,就只有政治清洗行动可以光明正大的摧毁了。
可以参与政治讨论政治的人口,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