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就是近身作战,赵云率领骑兵端着长矛冲击袁术的骑兵,将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挑落马下,战况相当激烈。
    东汉末年枭雄志

四百一十二 大决战(下)
    这边赵云迅猛突进,而另一边,郭烈率领着自己麾下的骑兵队和袁术麾下大将乐就的骑兵展开对决,双方互相对射,又近身接战。
    郭烈手持一把环首刀在战场上左冲右突,他的腿部力量和腰腹部力量很强,可以施展一些常人无法完成的高难度战术动作,连斩三名袁术的骑兵,一时间威猛无敌。
    在鲁国镇守相当长一段时间,郭烈错过了讨伐吕布的战役和讨伐袁绍的战役。
    这一次讨伐袁术之战是郭鹏给他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出兵之前,郭鹏叫来了郭烈,告诉他无论如何都要抓住这个机会,获取足够的战功跻身高级军官集团。
    这是他的目标,也是郭鹏的期待。
    作为从小跟随郭鹏一起长大的亲信,最具有军事天赋和才能的人就是他和郭栋,郭栋被郭鹏在北地委以重任,现在就是郭烈大放异彩的时候,两人一南一北,要撑起郭氏本家的军事威望。
    为了回应这份期待,郭烈奋勇作战,身先士卒的冲锋,带动了麾下的士气。
    乐就一看不行,立刻带着自己的亲卫骑兵冲上来要遏制郭烈的冲锋。
    两人的亲兵集团冲撞在了一起,那就是一阵人仰马翻,而郭烈和乐就也对上了,捉对儿厮杀,你砍一刀我砍一刀,刀刀朝着对方的要害砍去,拼的那叫一个惊天动地。
    郭烈从小陪郭鹏一起打群架,一起接受骑马的训练,骑术精湛,后来又在长水骑兵队学习骑射,骑术进一步提升。
    之后成为军队里有名的骑兵将领,从一开始就帮郭鹏和赵云一起统领骑兵。
    驻守鲁国期间,他也没有放下自己的骑兵训练,经常带兵在山野之间做骑术训练,不荒废自己的功力,长时间的苦练换来了战场上的优势。
    尽管如此,乐就也十分勇猛,面对郭烈的迅猛攻击不落下风,与之拼的旗鼓相当,双方的亲卫也拼杀的旗鼓相当战局一度十分胶着。
    等到郭烈好容易想到了一个战术,故意卖了一个破绽给乐就,两人面对面拼杀的时候郭烈佯装气力不支身体不稳,将将要摔下马去。
    乐就一看,大喜过望,挥刀就劈,结果郭烈双腿夹紧马腹身子后仰,险之又险的避开了这一击,挥手一刀劈在了乐就的右腰侧。
    这一刀劈开了乐就的右侧身体,顿时鲜血喷溅,乐就面色惨白的晃了几下,摔下马,死了。
    主将战死,有的亲卫顿时大为慌乱,四散而逃,有的亲卫目眦尽裂,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和敌人同归于尽,从马上一跃而起扑到了自己的敌人,两人摔在地上扭打在一起。
    但是总体来看,失去主将的骑兵队还是很快溃散并且被追击歼灭了。
    而赵云则相对轻松一些,未曾经历郭烈这般的苦战,而是一开战就选择直冲对方主将所在地,冲的近了甩手扔出一把短斧。
    正正好好不偏不倚,一斧头把对方主将放翻了,然后这支袁术的骑兵很快就溃散了。
    只能说运气太好。
    然而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率领着各自的骑兵击溃了袁术的骑兵,赵云和郭烈按照既定计划开始从两翼包抄袁术的后路。
    郭鹏得知情况后,立刻下令成廉和侯成各自带领一支骑兵加入了赵云和郭烈的队列,听他们的指挥,协同包抄袁术的后路,以经典骑射战术袭扰对方的后军。
    失去了骑兵的保护,袁术的军队基本上只有步军,在这种情况之下失去了机动部队,他们的状况可想而知。
    除了结阵自保当缩头乌龟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只要对方的骑兵被击溃了,那么他们就将失去后退时的掩护,一旦失去秩序,就会面临血崩的局面。
    所以这个时候,注意到本军不可能战胜郭鹏这个事实的陆勉立刻苦劝袁术率领精锐撤退。
    他说他愿意留下来指挥军队为袁术殿后,给袁术安全撤退争取时间。
    “郭贼势强,已经占据优势,我军骑兵溃散,在这样下去,退路会被截断,会被两面夹击,那将大事不妙,在那之前,请陛下立刻率领精锐后退,末将愿为陛下殿后,保护陛下撤退!”
    袁术大怒,根本不听,强令全军向前。
    “我军不可能战败!天子之兵不能后退!孤若后退了,才是真的战败!向前!给孤向前!!”
    然而他们还怎么向前呢?
    被摧垮的陈军前军已经开始了溃散,各军将领难以控制局面,被彻底摧垮了阵型而不得不四散逃命的溃兵们掉头就跑。
    他们身后,郭鹏的军队步步向前,依然维持着整齐的军阵追击,使得逃兵更加慌乱。
    他们的溃散狂潮摧垮了跟在他们后面的军阵,恐慌的气氛和冲撞的行为让中军大为震怖。
    从第一个人跟着他们一起逃跑开始,这场大规模的溃散就完全制止不了了。
    军队人数越多,不仅战胜的时候难以控制,战败了也一样难以控制。
    而且人数太多,真的不一定是好事,尤其当大多数人都是乌合之众的时候。
    袁术把几乎所有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并且依然不承认自己的溃败,看到军队溃败的浪潮逐渐从前线向他所在的地方波及而来,他甚至下令精锐的皇帝亲卫队张弓搭箭射击溃兵。
    不仅如此,还要列阵屠杀溃兵,强逼他们回去战斗。
    而比起凶残的郭军来说,他们似乎感觉还是同僚更好对付一点。
    于是他们和皇帝亲卫队扭打在一起,很快就冲垮了皇帝亲卫队的防线,继续向后逃窜。
    “给我拦住!拦住!全部拦住!给我回去战斗!战胜之后免税六年!七年!八年!十年!!给我回去战斗!!”
    袁术声嘶力竭的高声喊叫,拔刀指向前方拼命的嘶吼着,试图用自己的意志影响全局。
    但是似乎并没有用。
    近在咫尺的死亡和远在天边的免税,怎么比较也不会得出另外一个结论。
    溃散狂潮一旦开始就无法遏制,更别说郭鹏的军队全面压上大肆屠杀。
    为了扩大战果,郭鹏派出了所有的骑兵追击溃兵堵塞道路,想要一举生擒袁术,而步军也纷纷压上,杀敌的杀敌,俘虏的俘虏,都想捞点好处。
    赵叡、朱灵、蒋奇、马延、夏昭、曹休、李典和李整等各路将领纷纷带着自己的部下,遵照郭鹏的命令出发追杀敌军,给敌军致命一击,也为自己捞点功劳。
    于是胜利到手了。
    东汉末年枭雄志

四百一十三 惶惶不可终日的陆勉
    首功毫无疑问是属于率先出击的将领的,但是肉被他们吃了,其他人跟着喝口肉汤到底也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这块肉太大太肥,煮出来的汤足够很多人享用了,连肉都能喂饱不少人。
    胜利已成定局,军心昂扬士气高涨,人人的脸上带着自觉或不自觉的亢奋,仿佛已经看到了属于大家,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郭鹏挥刀向前,无数勇士朝着他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向前,斩杀敌军,砍下头颅,获取功勋,然后建功立业,走上人生巅峰。
    从这一刻开始,郭鹏称霸天下的结局已然不可逆转。
    兴平二年十一月二十九,征北大将军郭鹏率讨伐军七万在沛国蕲县附近击溃了伪陈帝袁术率领的十万军队。
    斩首一万,俘获溃兵五万余,辅兵、民夫共被俘获六万余,只有不到一万名溃兵得以逃跑成功。
    陈军全部的军械物资都被郭鹏缴获,堆积如山的物资看上去十分喜人。
    袁术到底没有被抓到,在皇帝亲卫队还有大将军陆勉的拼死保护下成功撤退,但是为此付出了几乎全军覆没和数名重要将领战死的惨痛后果。
    伪陈车骑将军张勋率军为袁术殿后,结果被于禁和张郃两人夹击,战死,功劳被两人平分。
    于禁得以晋升为忠武中郎将,张郃则被升职为建武中郎将。
    伪陈卫将军纪灵被射伤一只眼睛后抢救而走,射伤他的曹性受到了郭鹏的嘉奖,得晋升为鹰扬校尉。
    伪陈后将军李丰,左将军乐就和右将军梁纲战死,前将军桥蕤受伤之后侥幸逃跑。
    曹休和曹纯两人联手杀死了梁纲,平分了功劳,曹休晋升为建德校尉,曹纯升职为讨逆中郎将。
    之后朱灵率军包围了梁纲,逼得梁纲战死,获取了功劳,获封征虏中郎将。
    乐就被郭烈杀死,战后晋升郭烈为镇军中郎将。
    随后郭鹏在整顿军队打扫战场的时候,又派破虏校尉夏侯渊率军五千南下追击袁术。
    夏侯渊率军一路猛追,追到了龙亢县的时候轻松取下了龙亢县,逼的袁术不得不继续南下越过淮河逃回寿春。
    幸亏陆勉放火焚烧桥梁和船只,让夏侯渊无法渡河,这才止住了追兵的势头。
    袁术和陆勉一起逃回寿春的时候,身边只有数百名士兵追随。
    经此一役,袁术失去了淮河以北的全部土地,退守寿春,锐气尽丧不说,还失去了全部的军队,将本钱全部赔光,一蹶不振。
    其后,他再也不能正面和郭鹏相抗衡。
    郭鹏一战俘获了十几万人,收获极其巨大,直接将袁术的主力吃掉,让袁术想东山再起都做不到。
    他的直辖地的元气已经被他打完了,一点不剩了。
    不过对于郭鹏来说,到也不算轻松,那么大的缴获量,那么大的俘虏人数,想要全部消化掉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如何处理这帮数量巨大的俘虏,意见倒也相对统一。
    收纳之,为己所用,拿出粮食给他们吃一顿饱饭,使之安稳下来。
    有人以为不该这样做,那是在浪费大军的粮食,郭鹏则不这样认为。
    “他们都是被袁术强征的黎庶,本身都是农户,在家务农,一朝被抓成了兵,连自己到底是在干什么都不清楚,怎么能因此而问罪他们?”
    所以郭鹏下令,善待这些俘虏,查清他们的户籍,为下一步分流做准备。
    郭鹏这边大胜,颇有春风得意的感觉,而袁术回到寿春城内就吐了一口血昏迷过去,数日不醒。
    袁术的太子袁耀威望不足,掌控不了大局,陈帝国朝廷乱作一团,新建立数月的陈帝国瞬间落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之中。
    多亏大将军陆勉还在,勉强维持了局面,
    他派兵紧守城门,宣布宵禁,进入战时紧急状态,抓捕斩杀闹事者三百余人,城中方才慢慢安定。
    随后,陆勉以大将军的身份调动寿春城内外仅存的兵马在淮河南岸到寿春城一线布防。
    因为主力全部折损在了淮河北岸,眼下陆勉可以掌握的兵马满打满算也就两万,根本不能和郭鹏抗衡。
    为了凑足守城兵马,陆勉于是强令城中权贵官员献出自己的家奴和私兵参军,用这样的方法增加兵马,对抗郭鹏的南征军。
    因为非常时刻必须要行非常之办法,陆勉下令城中男丁全部参军,壮年女子也全部征调为军队服务,不得有任何反对。
    为此,不仅是黎庶,城内官员、豪门大族也被陆勉给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生。
    为了凑足更多的人,陆勉甚至下令亲卫精锐出城抓捕黎庶入城协助防御,短时间内扩充了两万兵马,征调了民众近十万加入了城防之中。
    忙碌的过程之中,陆勉忽然感觉袁术昏迷过去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自己想做的事情全部都能做了,袁术不会下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命令给大家了。
    好像一切都变得有条不紊了起来。
    这可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与此同时,陆勉再度派人去庐江强征壮丁,试图凑到更多的兵马,又派人去了解南征孙策的刘勋有什么动态。
    若是刘勋的军队能回撤,想必对于寿春城防是非常重要的帮助。
    不过很快他就得知刘勋被切断了退路,难以回撤,而他现在也是完全没有兵力可以南下协助刘勋,只能派人送信给刘勋,让他自求多福了。
    现在寿春自身难保,哪里还有办法去帮助陷入困局的刘勋呢?
    陆勉眼下的任务就是确保寿春不失,这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
    和惶惶不可终日的陆勉相比,郭鹏就很有余裕。
    在蕲县附近整顿战场,打扫战场,纵火焚烧尸体防止传染瘟疫,然后开始收编整顿俘获的败兵和民夫。
    每打下一地,郭鹏都会派成熟的基层政权团队来到新近占领的地方,以县城为中心,招募流民,安抚民众,重新确立新的规则和新的统治。
    这才算是真的占领,而不是占领一个县城就算是占领该县的全部土地了。
    村庄要建立,乡也要建立起来,皇权不下乡,但是郭某人的权力必须要下到每家每户。
    从占领青州开始就实施的教育黎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