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篇章一经发布,在读书人的群体之中,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比曹洪犯事影响更大。
    其中以三句话最为震撼人心。
    其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其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何等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啊
    不会因为得到什么赏赐而高兴,也不会为了失去什么身外之物而感到悲伤。
    要在天下人都没有忧虑的时候,首先为天下人感到忧虑,而要在天下人都快乐以后,才会为天下人感到快乐。
    这难道不是古代贤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吗?
    郭鹏在最后询问了所有人一句谁能与我走上同样的道路呢?
    于是顿时就涌现出了一大批想要和郭鹏走上同样道路的人。
    满宠看了,热泪盈眶,觉得自己一身的才华和理想都有了可以托付的人。
    曹操看了,连连叹息,觉得郭鹏的思想觉悟比自己高的实在是太多了。
    荀彧看了,激动不已,口称明公果然是我要寻找的贤主啊。
    郭嘉和戏忠看了,顿时感觉自己的选择并没有错,激动的多喝了几杯酒。
    程昱看了,内心十分喜悦,他发现郭鹏已经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进化,执政手段越来越纯熟,越来越高超。
    将道德和自己的目的融为一体,居高临下,降级打击任何试图违抗他的人。
    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把持舆论阵地,几乎立于不败之地,这一手,太漂亮了!
    而且这几句话说的实在是太有水平了,反正程昱自己是说不出来的。
    用这样的方式讲述自己的志向,很多人会被骗过去,就算是内心依然怀有疑虑的人,也不能反驳了,因为道德高地已经被抢占了,政治正确已经确立了。
    真不愧是海内大儒卢植的亲传弟子啊!
    正如程昱所想的,这篇章一经传播,引起了士林震动。
    蔡邕在学宫内当堂朗诵这段话,对着追随自己学习的弟子们发表演说,说一定要以这段话为终身行事的准则,这是真正的贤人所必须要追求的道理,是最为高尚的情操。
    能说出这段话的人,一定是心怀天下,内心有安定天下志向的伟人!
    蔡邕又开始为郭鹏免费吹,大吹特吹,天天都在学宫里吹,逢人就吹,还给自己的好友写信,隔着千里万里的吹。
    郭鹏站在了道德高峰之上,以古之贤人的姿态俯视众生,谈笑间,就让尚未到来的政治危机瞬间消弭于无形。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们追随了一个了不起的人,而这个了不起的人一定会做出一番了不起的事业,青史留名。
    而他们跟随这个了不起的人,也一定能创下了不起的事业,跟着一起青史留名。
    郭鹏麾下武集团的凝聚力再一次获得了提升,郭鹏对他们的吸引力再次获得了提升。
    于是,除了赫赫威名之外,郭鹏大幅度提升了自己在道德方面的形象,逐渐将自己打造成不败金身。
    军力,道德,两手抓,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不能成就王师。
    至少现在一个都不能少。

三百六十三 幸亏世人不识字
    在这篇文章发表三天之后,几近崩溃的曹洪被从小黑屋里面放了出来,在郭鹏面前痛哭失声。
    郭鹏请来了曹嵩,曹嵩以曹氏当家人的身份痛斥了曹洪,使得曹洪更加大声的哭了出来,抱着郭鹏的双腿就不愿意放开。
    嘴里连连喊着『大兄我错了』『大兄我再也不敢了』之类的。
    而郭鹏则以宽容的姿态宽恕了曹洪的罪过,没有进一步惩罚他,令他回到府中认真思过,就此禁足,一个月之后才准自由走动。
    曹洪跪在地上认错,然后被带走了。
    想必他会很认真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并且再也不会犯错了。
    郭某人笑了。
    在乱世争霸的时候,为了胜利,为了人心,霸主们和平时期难以忍受的事情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怕挑战自己的权威,威胁自己的地位这种事情都可以等闲视之,一笑而过。
    等到最后获胜,坐稳了自己的天下人的地位,然后,再去算总账。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未免会给人一种卸磨杀驴的感觉。
    郭某人不想这样做,也不愿这样做。
    他就觉得有些霸主的姿势水平不到家,修炼的不到位,不懂得利用道德制高点对不听话的部下进行降级打击,不懂得利用道德作为武器实现自己的目的。
    当然了,也不是每个霸主都和郭某人一样有练习二十多年的时间,时代也不同,道德也不是那么有用,情有可原,情有可原。
    道德这个东西,用的不好,能把自己玩死,用的好了,就可以成为杀人不见血的利刃,杀人于无影无形。
    正如同鲁迅从仁义道德的夹缝之中瞥见了『吃人』二字那样,道德,很恐怖的。
    郭鹏是越来越喜欢这把武器了。
    这把武器使用的好,统治手段才能被称作高明,要是用不好,那统治能力就很值得忧虑了。
    比如凉州集团那群肌肉壮汉,从小到大沉浸在汉羌战争的修罗场中,脑海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根深蒂固,不懂得做修饰,不懂得用道德做遮羞布,直接把一切都赤裸裸地呈现于世人眼前,当然不会被主流社会所接受。
    身为统治者的大家都是要脸的人,穿着华丽的服饰在历史的舞台上翩翩起舞,营造出歌舞升平的假象来粉饰太平,掩盖幕后肮脏的交易。
    结果你们一来就把大家的衣服扒光,丑陋的真相呈现于世人眼前。
    幸亏世人不识字,写不了史书,否则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祸端。
    所以他们才谋划了很久,利用了厌倦反贼的身份急于洗白的马腾和韩遂,催动马腾和韩遂的兵马和李傕集团狗咬狗,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
    结果没成想李傕集团很牲口,韩遂和马腾还是差了一点,被打得大败,狼狈的逃回了老家。
    李傕集团大怒,诛杀了一批和马腾韩遂联络的大臣,果断出手夺权,将长安朝廷的权力夺了一大半过来。
    结果长安朝廷就真的变成了傀儡了,一切都以凉州集团的意见为准。
    但是,这对于凉州集团来说也并非就是好事。
    原来朝堂上还有一些人可以和凉州集团抗衡,商量着办事,现在忽然间这些人倒台了,凉州集团掌握了实权,但是这份实权并非掌握在一个人手里,而是掌握在三个人手里。
    最早,杀死了王允之后,凉州集团的领头羊是李傕,李傕就是最高领导者,代表凉州集团和长安朝廷明争暗斗。
    而这场战争之中,郭汜和樊稠立功很大,紧随李傕之后,抢占了李傕不少的威望。
    凉州军人以威望为权力来源,谁的威望大,谁的权力就大,樊稠立功最大,郭汜立功也不小,在权势上都追上了李傕。
    李傕看似很乐意和他们分享权力,但是内心并不一定是这样思考的。
    权柄在手,谁乐意和其他人分享?
    于是李傕、郭汜和樊稠三人的矛盾就变的很大了。
    三人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各自操控朝廷给自己的亲信加官进爵,为了先后次序还经常吵架,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就差一点就要爆发武斗了,这让贾诩心力交瘁,忧心忡忡。
    不过一个消息及时传来,暂时遏制了这种趋势,让贾诩重重的松了一口气,随后又忍不住的担忧了起来。
    袁术指使郭鹏北伐,消灭了袁绍集团,袁绍被俘虏,活生生气死,现在袁绍的势力灰飞烟灭,河北被郭鹏占据。
    这下可好,河北,中原,包括淮北淮南一带,大汉的精华部分全部都在袁术集团的掌握之下了。
    被吓得够呛的凉州集团赶快停止想要武斗的想法,抱在一起商量这件事情。
    李傕郭汜和樊稠一起把贾诩请了过来,想要听他的分析。
    “眼下的情况的确很紧张,但是,未必就到了那个时候,事情还有转机。”
    贾诩看到他们停止敌对,顿时大为放心,开始给他们陈述利害。
    “郭子凤打败了袁本初,则袁公路占据了关东,成为关东霸主,直接拥有了威慑我们的势力,声威整天,非常可怕,乍一看上去是这样的,但是细细一看,未必如此。
    打败袁本初的是郭子凤,郭子凤本来占据青兖二州,现在更是占据了冀州,虎视河北,整个河北几乎可以说是郭子凤的囊中之物,占据五州之地,郭子凤还会那么干脆地听从袁公路的调遣吗?
    再说袁公路自己,害死马日磾之后,袁公路的名望下降的很厉害,现在全靠军威撑着,之前传来消息,说袁公路部将孙策打败了庐江太守陆康,斩陆康,占据庐江,虎视江东,威胁到了刘繇。
    看上去是很可怕,但是袁公路也就此得罪死了江东士族,江东四姓里陆氏很有名望,杀死了陆康,也就等于和江东士族为敌,江东士族一定会和袁术作对,袁术的南面就不会安稳。
    而另一边,荆州刘表一直和朝廷联系尚好,而且和袁术有很大的仇怨,袁术的实力大增,恐慌的不只是我们,还有刘表,这个时候我们遣使去荆州给刘表加官进爵,刘表一定会答应与我们联合。”
    说完了国内的情况,贾诩又开始讲述外部状况,着重讲述了前南匈奴单于之子於扶罗的事情。
    “於扶罗当初为朝廷征调用兵,事后朝廷不准其归还本国,其父于内乱之中被杀死,於扶罗想要回国,却被拒绝,不得继承单于之位,现在统兵数万与白波、黑山贼合流。
    我们可以遣使去联络於扶罗,以让他回到南匈奴继承单于之位为回报,促使於扶罗对郭子凤用兵,此时我们再联络刘表出兵关东,南北钳制,难道不是最好的对策吗?”
    贾诩对待局势的分析非常得体,让李傕郭汜和樊稠三人非常喜悦,一下子没有了忧虑,然后便操控着朝廷做出了符合贾诩预期的安排。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三百六十四 跟不上时代的陶谦
    按照贾诩的建议,李郭樊三人操控朝廷,以朝廷的名义联合刘表、刘繇和於扶罗。
    给他们加官进爵,予以大义名分的支持,又试图从内部分化瓦解袁术集团。
    之前那一次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这一次,贾诩小心了很多,再次使用了计谋。
    下令郭鹏为河北三州总督,总督河北三州的军政事宜,然后以陶谦为青州、兖州和徐州的总督,总督河南三州的军政事宜,然后依然不给袁术任何地方上的职位。
    做两手准备,一边从外部打击,一边从内部分化,你还能扛得住吗?
    做出了如下安排之后,贾诩就一脸得意的等着看袁术集团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势掀起一场关东大战。
    关东大战一旦兴起,则必然会给他们机会。
    只要关东重新混乱起来,他们就有机会,就能继续掌控朝政,在乱世中生存下来,甚至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为了生存,贾文和会不惜一切代价。
    虽然玩权谋很6,但是贾文和也有办不到的事情。
    农业生产不是他的专长,他全部的精力都用来算计都用来保命,他也不缺吃喝,所以他不关注,可是仅仅只有他不缺吃喝是不够的。
    兴平元年春,关中大旱,因为预见到了秋收的失败和粮食的匮乏,关中谷价飙升,豪强大族囤积居奇,试图大赚一笔。
    豪强地主无所谓,但是黎庶百姓得不到多少粮食,所以饿殍遍野,甚至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
    而面对这样的局面,李傕郭汜和樊稠三人虽然不至于饿肚子没吃的,但是他们底下的士兵却没什么吃的,他们本身也不事生产,只知道吃饭杀人,现在没的吃,只能变本加厉的杀人,抢着吃。
    由此,引发了户口百万的关中之地大量的人口外流,大量的人口为了逃避灾荒而从关中逃向了汉中、益州和荆州,关中人口大量流失,生产停滞,民生凋敝。
    贾诩这才注意到了很不妙的事情,但是事已至此,他一个人无力回天,他的专长也不在民政上。
    因为肚子饿不是人力所能扭转的事情,李傕郭汜和樊稠的部下因为肚子饿,甚至要去抢刘协的太仓粮。
    刘协为了赈济长安城内的灾民放太仓粮出来,结果李郭樊三贼的军队连这些粮食都要抢夺,让刘协十分恼火。
    凉州集团和朝廷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凉州集团内部为了粮食也爆发了激烈的矛盾,贾诩难以阻止,心力交瘁。
    他甚至无暇关注自己所使用的计谋的成效到底如何。
    成效是有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郭鹏在濮阳得知了长安朝廷封他为河北三州大都督的事情,又得知长安朝廷封陶谦为青州兖州徐州的大都督,顿时大怒。
    他痛斥李傕郭汜樊稠为『三贼』,霸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