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大公-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切似乎等待着一个值得宣泄的宣泄口,如山洪爆发一般,宣泄出巨大的爆发力。

    ……

    …………

    终于,在一次早朝之后,群臣终于爆发了,将苗头率先指向了刘谨。

    这天李吏难得的来上早朝,因为自己即将出任锦衣卫指挥使,每日也应该来朝进行朝会,这也算是先习惯一下。

    一上早朝,李吏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心下顿时一惊,这群老家伙要开始出招了!

    果然不出李吏所料,这群大臣果然憋着一肚子坏水儿,现在才从肚子里倾倒出来。

    “陛下,臣二人有事启奏。”为首的依旧是刘健谢迁,只见这二人齐头向前走了一步,不等日值的小官宦说出每日的提示,便异口同声道。

    刘健谢迁二人说话掷地有声。

    朱厚照揉了揉还略微有些朦胧的睡眼,愣愣的看着二人。

    “唔……两位爱卿有事请说。”朱厚照打着哈欠。

    “陛下,臣等今日有两件事情启奏,还望陛下准许。”

    “恩?两位爱卿有话且先说来,朕听听是什么事情。”

    朱厚照话里不留痕迹的婉拒了刘健谢迁的请求。

    闻言,二人也不在意,只见刘健看了谢迁一眼,点了点头,然后再次上前一步,沉声低喝。

    “陛下,刘谨等人祸乱朝纲,以莫须有之事迷惑皇上,如今证据已经确凿,所以这第一件事情,便示驱逐刘谨等八名东宫太监……”

    “什么?驱逐刘谨他们?”还没等刘健说完,朱厚照就从龙椅上一跃而起,指着刘健连连惊讶道。

    “刘谨他们怎么了,你们就要驱逐他们?”

    闻言,刘健冷哼一声,沉声答道。“就凭刘谨等人欺瞒圣上,以旁门左道诱惑,导致东宫一片萎靡之色!”

    刘健冷眼相看,群臣无不嗤之以鼻,纷纷出言拥护刘健,肯定朱厚照驱逐刘谨。

    李吏皱了皱眉头,原本以为今天他们这是朝着自己来的,没想到刘谨这货躺着也中枪了。

    朝门外摆了摆手,身后的一个小官宦立刻明白了李吏的意思,急忙跑了出去。

    “东宫哪里萎靡了,再说你们有什么证据就说刘谨那老奴祸乱朝政?你们……你们分明就是无理取闹,想要害那刘谨,你们……你们来当这个皇帝好了!”

    朱厚照脸色一下子变了又变,最后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不肯再起来。

    见状,刘健脸上冷色更加浓郁,在他看来,朱厚照如今变成这样,刘谨那东宫八虎‘功不可没’……

    “陛下,今日,臣等必须要将刘谨等人驱逐出宫,陛下请不要为难臣等。”一旁,谢迁也出来插言。

    大臣们的态度很强硬,就连朱厚照一贯的招式……撒泼打滚都不好使了,事到如今,朱厚照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他们这是要将刘谨往死里逼啊!

    刘谨是看着自己长大的东宫老人了,从自己小的时候就开始伺候自己,朱厚照还记得,先皇在位的时候,自己一不小心将一个珍贵的砚台打碎了,还是刘谨替自己承认了下来,被先皇狠狠打了二十大板,疼的好几天都没起来炕,事后自己去看望刘谨,刘谨硬撑着爬了起来,还连连说是他的错,没有接住那砚台。

    东宫八个人之中,朱厚照对刘谨的感情是最为深刻的,如今这些大臣们要将刘谨驱逐出去,皇宫里的太监,在皇宫里还有一点能耐,但是真的被驱逐出了皇宫,这些大臣会放过刘谨那老奴吗?刘谨那老奴如今都快要六十岁了……

    “诸位大人,你们的话恐怕有些不妥吧?”这个时候,李吏突然站了出来,虽然是说诸位大臣,但是眼神却一直停留在刘健的身上。

    “哦?李千户此话怎讲?”

    “此话怎讲?呵呵……”李吏笑了笑。“证据呢?”

    见李吏出来为刘谨说话,朱厚照脸色这才轻松了不少,朝李吏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然后直直的看向这群大臣,是啊,证据呢?你没证据在这里说什么啊?

    闻言,刘健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没有想到李吏会出来替刘谨说话。

    “哦?李千户要证据?证据我有,带人上来!”就连冷笑几声,然后拍了拍手,门外立刻有人被带了进来。

    见状,李吏也是颇为无奈,这群家伙做事还真是滴水不漏,自己反驳几句,人家还真带证据上来了。

    不过这也在李吏意料之中,毕竟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能够将这件事情翻过去,只是为了拖延一下时间而已。

    只见来人不是宫中的侍卫,是宫外的官兵,这些官兵押着一个身穿道袍的人,此人五六十岁年纪,但是皮肤白皙光滑,根本就没有任何衰老的迹象。

    见到这个人,李吏眉头不易察觉的皱了皱,事情大条了……

    此人名叫张三丰,跟历史上某个著名人物同名同姓,衣着打扮也差不多。

    这个人是前几日刘谨给朱厚照找来的,此人自称是道家鼻祖张三丰,见皇城龙气冲天,故此特来拜见。

    这个张三丰找到了刘谨,刘谨也不知道该不该将张三丰介绍给朱厚照,于是就去请示,朱厚照是个看什么都好奇的人,一听见这件事情,那必须得见啊!

    于是,这才让这个自称张三丰的家伙进宫了。
………………………………

正文卷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刘谨哭情

    ?    张三丰并不是什么人物,据说其是武当山道教的创始人。

    之所以这个张三丰被传的玄之又玄,是因为这个张三丰有两点神异之处。

    其一,他登山如履平地,隆冬季节躺在雪地里也可以安睡如眠。

    其二,史载洪武初年,他在武当山建立了几个道观,而这个时候,张三丰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

    不得不说,这老头这么大岁数了还能上山瞎折腾,搞建设,这一点委实难得,若是搁在李吏身上,别说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就算是自己八十岁都不待这么去折腾的……

    这两点结合在一起,使得张三丰被世人推崇,并且被各代老朱家的领导人不住寻找。

    张三丰这老头挺能折腾,在武当山建设完道观之后,便“拂袖长往,不知所在”。

    张三丰一甩袖子一抬屁股走了,不知去了那里。

    但是你这么走了不行啊,你有长生之法,不上交给国家你就想走?这不是不尊重我们老朱家的人吗?

    所以没过多久,大明朝便掀起了一个寻找张三丰的热潮。先是朱元璋派人到武当山找张三丰,结果好几次均不得见。有人说他可能去了山东青州的云门山洞窟中。朱元璋的马仔们行色匆匆追到青州,根本没看到什么张三丰张四丰。

    朱元璋找张三丰,据说是为了整理一下参差不齐的道教人员编制,朱元璋原话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张三丰先生,若是你有时间,就过来一趟,我有事找你。

    朱元璋找寻的心情还不是很迫切,属于有一搭没一搭的那种。但是到了他儿子――永乐皇帝朱棣的时候,一下子高调起来。

    永乐登基以后,马上派侍读学士胡广去武当山访求仙人。胡广来回数次,问遍了所有人,弟子们要么回答说去了那里,要么说去了这里,总之就是没在武当山。十多年时间都没什么结果。

    后来,永乐皇帝等的不耐烦了,告诉胡广:要么你就给我找到张三丰,要么你就去死。

    不论什么事情,只要一关系到生死,肯定立马就给你办得好好的!

    自己办事不力,胡广一听到永乐皇帝要收拾自己了,眼珠子一转,没过几天就向永乐皇帝禀告。

    称自己这次见到了张三丰,但是张真人最近有些忙,这不天庭有个宴会,张真人去参加宴会了,不能来这里,以后有机会肯定会来的。

    李吏也知道这个典故,不过按照李吏认为,这纯粹就是那个胡广的胡说八道。

    没有人知道永乐皇帝是不是知道这个胡广是在胡说八道,但是永乐是个明白人,既然你给了我回复,我也要给你一个准信啊,于是,永乐皇帝派人回复张三丰,告诉他我也不是太着急,你有时间过来就行。

    为讨好张三丰,永乐皇帝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为张三丰建造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

    按说像张三丰这么大岁数的人,用脚丫子猜也该猜到他或已不在人世,为何还要苦苦寻觅?原来,民间一直流传着张三丰在全国各地的行踪。

    根据野史记载,张三丰曾经在陕西宝鸡死而复生。

    河南柘城县人张某,声称自己在一个道观见过张三丰。那年他十三岁,张三丰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他一一回答,对方告诉他:“我就是张三丰,当年曾在你家吃过饭。”张某后来入朝当官,跟永乐皇帝提起此事,永乐便派他跟随胡广一起到武当山找张三丰。

    还有人在笔记中称张三丰正统间犹在,正统是永乐帝的曾孙,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

    亦有人说他“天顺末,或隐或现”,这就更远了。

    ……

    …………

    这些真假难辨的消息像兴奋剂一样刺激着皇帝们的神经。若能找到如此一位仙人,向其当面请教长寿之道,岂不可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明朝的历代皇帝坚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三丰还活在世界上,并纷纷给其封号。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按照李吏上辈子学过的知识,三四百年中,有好几个叫张三丰或名字跟“张三丰”发音相同的人出现过,都有文字记载,按照李吏自己的估计,人们是把这些人混同为一人,炮制出一个叫做张三丰的神仙。

    朱厚照的祖辈亦是如此,朱厚照也不能免俗,但是朱厚照找这个张三丰却不是为了长生,纯粹就是为了好玩儿……

    这件事情朱厚照也跟李吏说过,只不过李吏听了一会儿便没了兴趣,李吏的知识存储量多高,随便问了这个张三丰几个问题他就直接歇菜了。

    李吏也没有点破,既然朱厚照高兴,就让这个张三丰陪着朱厚照去玩儿去了,更何况这个假的张三丰的确有两下子,寒冬腊月的,就穿一件单薄的百纳衣,就冲这点,李吏就很佩服。

    李吏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没有揭穿,居然间接导致了刘谨被这群大臣揪住了小辫子……

    人生还真是大起大落啊……李吏现在已经开始为刘谨祈祷了。

    ……

    …………

    “陛下,你可还认得这个人?”刘健斜了一眼李吏,见李吏不吱声了,然后看向朱厚照。

    “认识啊,他不是张三丰吗?”朱厚照眨巴眨巴眼睛。

    此言一出,顿时所有人都是议论纷纷。

    “陛下真的是被刘谨给欺骗糊涂了,张三丰早就已经辞世,若是活到现在不是成了神仙?”

    “哼!这刘谨以一人而骗天下,好大的胆子!”

    “兀那张三丰,我且问你,你是不是刘谨请来欺骗圣上的!”

    群臣言辞激烈,李吏吧唧吧唧嘴,这么卖力,看来这群大臣是想把刘谨直接活撕了啊!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一阵脚步声传了过来。

    闻声,李吏心下一松,人总算是来了。

    果然不出李吏所料,这人刚跑进大殿之内,就一下子扑倒在朱厚照脚下,连连哭嚎不已。

    “陛下,他们这是要置老奴于死地啊!陛下,你一定要救救老奴啊!”

    (本章完)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坑蒙拐骗

    刘谨哭的特别伤心,跟小孩子似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蹭的朱厚照龙袍上哪里都是。

    李吏嘴角抽了抽,这斯这次装的也未免太像了吧,朱厚照的龙袍看样子今天过后也就可以直接扔了……

    其实这次李吏是误会刘谨了,刘谨嚎啕大哭不是装的,他是真的委屈啊……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自己主子朱厚照好奇而已,这……关自己什么事儿啊?

    自己还有事情没做呢……自己还有伟大的理想抱负……自己还要做司礼鉴的掌印太监呢……自己,不想死啊!

    想到这里,刘谨这老奴哭的更加伤心了,简直就已经到了闻者伤心的地步。

    啧啧……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刘谨公公泪满襟,李吏忍不住想到。

    对于刘谨被诸位大臣们弹劾,李吏其实是乐见其成的,但是一想到这群不要脸的对付完刘谨就要对付自己,李吏心里也开始委屈起来……我不就当个官儿吗!招你们惹你们了!

    想到这里,李吏突然欲哭无泪,一脸的生无可恋。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