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大公-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来皇后则穿着皇后礼服,戴凤冠霞帔,跪受金册、金宝,吉时到后,一行人吹吹打打回到紫禁城,皇后被送到坤宁宫去拜天地,行大礼。皇帝大婚正式完成。

    ……

    …………

    明朝的仪式有些繁琐,所以在李吏看来这些都应该是删减的部分,至于怎么做么……

    李吏认为,在这些仪式中,最为隆重的是“册立礼”和“奉迎礼”。

    册立皇后这一天,举国上下都要穿上节庆盛服,张灯结彩。宫中御道上都要铺设红毯,门神、对联焕然一新;午门内各宫门、殿门都要红灯高挂;太和门、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都要悬挂双喜字彩绸。

    册立礼前一天,皇帝派遣官员分别祭告天、地、宗庙。

    到了册立礼当天,太和殿内设节案、册案、宝案,殿外陈设皇帝法驾卤薄。皇帝先赴慈宁宫向太后行礼,再到太和殿阅视册、宝,然后升座。正、副使持节带着迎亲队伍前往皇后府邸。

    以后就吹吹打打,将皇后给迎娶回来得了,等到朱厚照照例宴请过诸位大臣之后,李吏决定给朱厚照来一个只有在

    民间才有的闹洞房。

    但是给皇帝闹洞房……真的合适吗?

    李吏有些纠结,一方面他是想给朱厚照一个惊喜的,但是……那些文官肯定不干啊!人家成亲的大好日子,大半夜的你跑人家屋里干什么!!!?

    (本章完)


………………………………

这章请假

    “如果遇到有人打家劫舍,你该怎么办?”

    “奶奶的!那还用说,光天化日的敢打家劫舍?当然是揍回去!”

    “如果这种打家劫舍是劫富济贫呢?你该怎么办?”

    “大爷的,这还用寻思?当然是一起劫富济贫了!”

    “如果劫富济贫的对象是宁化候李吏你该怎么办?”

    “当然是帮……哎呀?奶奶的,谁敢劫咱家大人?我先灭了他!”

    ……

    …………

    当杨廷和一路小跑儿跟着李东阳来到锦衣卫镇抚司衙门的时候,愕然发现先自己一步的李东阳不知道为什么呆呆的愣住在这里,而且看迹象还隐隐有继续在风中凌乱的趋势……

    “李大人你这是……?”杨廷和忍不住多问了一句,然后便看见李东阳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生怕杨廷和会看错一般,还拿手指了指。

    “这是……嘶?李吏这是在做什么?”杨廷和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然后便听见了让自己这辈子估计都难以忘怀的话来。

    “我可以准确的告诉你们,只要不涉及底限,天大的事情我都能给你们抗下来,不过……你们若是有谁犯了规矩,锦衣卫的手段你们是知道的,三刀六洞!”李吏背着手在众人面前走来走去,身上的一身绸衫被他生生穿出了一种土匪的感觉。

    不得不说,李吏的这一手委实太震撼了,这次来锦衣卫应召的明朝才子们一个个都快要噤若寒蝉了,再加上李吏特意安排混在他们中间锦衣卫的老人在一旁起哄,几乎就将这些涉世未深的才子一个个吓得恨不得立刻跪拜在李吏的前面,不过李吏显然不太喜欢动不动就跪拜的家伙,这些人即便有小心思也只能埋在心里,这时用了反而不美,等到时机到了再用也不迟,

    锦衣卫里面的考题显然是独树一帜的,说是大明朝第一份也毫不为过,不涉及圣人名言,不包含四书五经,没有任何八股文的痕迹,完全是李吏随意发挥,各种临时的场景随意搭建,彻底颠覆了这些才子修养了多年的内心世界。

    不过这也是有好处的,他们都听话了,相比于之前的不羁,现在就都好像一个乖乖孩子一般,李吏一句话之后他们恨不得小鸡啄米一样点头哈腰。

    ……

    …………

    “咳咳……宁化候果然好性质,西厂都踩在了头上,宁化候居然还有心思在这里训练?”李东阳在一旁咳嗽了一声,捋了捋胡须,故作高深。

    “呦?这不是李阁老吗?还有杨阁老?儿郎们,给两位阁老喊一个,表表决心!”李吏看见李东阳还有杨廷和,眼珠子一转,想要搞出点动静来。

    “力争上游,干掉东厂。”

    “哈哈,好!来人啊,给我把银子都给抢……咳咳,那个啥,口误口误。”李吏一得瑟,直接喊出了一句山大王的口头语,不过还好急时刹车,避免了尴尬。

    “两位阁老空手来的?”李吏脸不红心不跳将话题辙到了一旁。

    李东阳老脸一黑,突然觉得自己今天来这里似乎并不是太好的决定,总感觉来了一个土匪窝子一般。

    李阁老表示自己很不安,一旁的杨廷和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这老头正直的很,脾气也暴躁的很,看了李吏这么训练锦衣卫的新人之后,胡子差一点没有翘起来,只不过他也觉得这里像一个土匪窝子,忍在心里没有发火。

    “不空着手来的难不成还要拎点礼品不成?你这官做的越来越大,怎么人品越来越回旋了?”杨廷和不阴不阳的哼哼两声。

    李东阳脸色有些不一样,大有深意的看着李吏。“一直以为宁化候只是表面上不羁而已,今日一见,才发觉宁化候果然不同凡响,做人做事不拘小节,颇有魏晋风范。”

    李吏脸色有些不自然,这老头,果然来自己这里就没有好事,什么魏晋风范,听起来是夸人的话,但是这老头此刻分明就拐着弯骂自己呢,什么魏晋风范,这老头分明就是说自己不懂规矩,自己在这里瞎搞呢……

    “咳咳,这个李阁老,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吧?怎么能叫魏晋风范呢,分明就是高手过招好不好,你看见谁考试像我们锦衣卫一样?保证只此一家,别无分店!都不是我说,就是你李阁老还有杨阁老,都不一定能够在这里及格毕业。”李吏撇了撇嘴,开始挖苦李东阳还有一脸冷色的杨廷和。

    闻言,杨廷和脸色更加冷了,不过依旧忍着,不得不说,杨廷和忍耐的功夫还是不错的,现在都朝着李东阳发展了呢……李吏严重怀疑杨廷和是不是看过中医,毕竟气大伤肝,李吏感觉杨廷和也是想多活几年的,想到这里,李吏很灿烂的笑了起来。

    “嘿嘿,你们今天不是来我这里偷食的吧?毕竟现在人才都被刘瑾控制起来了,你们内阁想要吸收新鲜血液也不容易,开个价钱吧,只要让我满意了,保证你们内阁之后人才大大滴!”李吏眨巴眨巴眼睛,一脸奸商的模样,甚至还拿出了算盘挨个算了过去。

    “一个人才五百两,两个人才一千两,我一共欠国库二十万两,只需要……四百个人才就能还清了!”李吏越说越兴奋,挥舞着手中的算盘,简直就有一种自娱自乐的味道,不对,是疯子的味道,好人谁能干出这事儿?

    是不是自己想多了,这货现在这表现还能干得过刘瑾?李东阳有心蒙蔽,显然现在的李吏给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隐隐有一种颠覆人生观的感觉。

    杨廷和拉着李东阳转身就要走。“走,老夫才不想看这个小人在眼前晃来晃去!”

    不得不说,杨廷和这老头就是快言快语,好好的一句话被他说的充满了杀气。

    “走?怎么能走?我还没有弄明白李吏是怎么对付刘瑾的呢,怎么能走?”李东阳挣开了杨廷和抓着自己的手。

    “啥?李吏对付刘瑾?”闻言,杨廷和也不走了,顺着自己刚才迈出去的步伐原封不动的又走了回来,自己找了个小板凳,很不客气的坐了下来。

    (本章完)


………………………………

这章请假

    “咳咳,又到了本人讲故事的时间了。”李吏丝毫没有因为杨廷和搬了一个小板凳就严肃起来,反而更加自恋的将两位阁老给请进了屋子里,然后就这样颇为自我感觉良好的说了一句。

    “咳咳……”

    “啊?噗……”

    正在喝茶的两位同时喷了……

    李吏脸色隐隐有些发绿,这群学究,难怪朱厚照不喜欢他们,一点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李吏我自犹怜的自己心疼了自己半天,然后在两个人愣愣的目光中突然问了一句。

    “你们听过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吗?”

    诸葛亮七擒孟获?二位同时一怔,诸葛亮他们听说过,但是这个孟获到底是何许人也,他们还真就不知道!

    “你们没有读过《三国演义》?”李吏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

    李东阳与杨廷和两个人同时摇头,他们没有听过。

    李吏差异,不过同时脸上闪过一丝笑容,果然是只读圣贤书的好好先生,从来都不读话本一类的,没听过就好,没听过我才能让你们好好听下去呢。

    “事情发生在……”李吏立马进入了说书先生的角色,扇子一扇,有模有样。

    ……

    …………

    其实李吏给李东阳还有杨廷和讲的只不过是现代人眼中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而已……而且是儿童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两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晋朝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有个部下名叫游统的,

    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一着,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这就是一出非常经典的欲擒故纵的把戏,诸葛亮将这个把戏玩的很好,堪称天花乱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李吏也想效仿一下古人,看看自己能不能像诸葛亮那样也来一出欲擒故纵,只不过李吏不想跟刘瑾玩上七次之多,一次就好。

    ……

    …………

    刘瑾现在得意极了,手下不仅拥有了东厂,还顺便来了个西厂,东西结合果然天下无敌。

    刘公公现在很想站在大街上牛气哄哄的喊上一句:两厂我有,谁敢不从?

    这几天投靠刘瑾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很多以前立场坚定的文官也都纷纷化作墙头草倒向了刘瑾这边,一个个阿谀奉承的模样让刘瑾受用极了,简直堪称大补,所以……刘公公现在又飘了。

    “来人啊,将陛下新赐给杂家的黄马挂拿出来!”

    “来人啊,将小六子给杂家从江南弄回来的茶叶给沏上!”

    “来人啊!给杂家看看这几天都谁给杂家送礼了!”

    “锦衣卫那边给杂家少分点,少点,再少点,哎对了,就这样!”

    ……

    …………

    刘瑾飘了,甚至连李吏的动向他都没有去查看,丝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