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这个家伙,我一年也见不到来你这里一趟,何苦这么挖苦我?”杨廷和不满的回道。
“你?你是一年也不见得拎着东西来我家一趟吧?平日里蹦饭可没见你这么客气过。”李东阳撇了撇嘴,但是手里已经将茶叶拿水洗了一遍,准备冲泡。
“这可是好茶,你别放太多。”杨廷和显得有些肉疼,不由得提醒道。
“家子气……好茶现在也是我的,你说什么?”李东阳很没品的将茶叶放了起来,不让杨廷和看见。
“茶怎么样?”茶水沏好之后,作为客人的杨廷和先给李东阳这个主人倒了一杯,然后才给自己倒满。
“恩,不错。”李东阳点了点头,然后斜了一眼杨廷和。
“可是有些人今天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若是问不明白,这茶我喝的可是无功不受禄了。”喝着茶,李东阳话里有话。
“哈哈,就知道什么都瞒不过你个老家伙。”杨廷和笑了笑,然后凑到李东阳耳边。“陛下复开西厂了,你知道么?”杨廷和小声的说了一句。
“你们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估计整个京城都沸腾了,我想不知道都难。”李东阳晃了晃脑袋。
“那是我的门生做的,我并不之情,等我知道的时候刘瑾就已经成了西厂的厂公了,还多出了个什么监察之权……”
杨廷和说到这里,语气有些不太自然,没有继续说下去。
“恩?怎么不说了?是不是给刘瑾做了嫁衣?西厂开不得,一开必定大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次李吏没有阻拦?”李东阳显得乐见自然,但是说到后面也开始喃喃自语了。
……
…………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先是京城内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着又有一个妖道李子龙用旁门左道蛊惑人心,甚至网罗了很多太监,意图不轨。虽然李子龙和他的党徒最终被锦衣卫一网打尽,但宪宗由此深感侦刺力量的不足。于是他身边机灵的小太监汪直被选中,派往宫外打探消息。汪直抓住了这个机会,到处捕风捉影,搜罗了不少所谓的“秘密消息”报告给了宪宗。宪宗认为这些消息很有价值,对汪直的表现也十分满意,要他继续做下去。
几个月后,宪宗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领便是汪直。西厂厂址设在灵济宫前,以旧灰厂为厂署总部。西厂的军官主要从禁卫军中选拔,这些人再自行选置部下,短短几个月内,西厂人员极度扩充,其势力甚至过了老前辈东厂。
西厂成立,本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为了升官财,拼命的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过了东厂和锦衣卫。西厂在全国布下侦缉网,主要打击对象是京内外官员,一旦怀疑某人,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经由皇帝同意,之后当然就是严刑逼供,争取把案件弄得越大越好。对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会被西厂以妖言罪从重处置。
在这种情况下,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学士商硌为的辅臣集体上书,向宪宗痛陈西厂之危害,并将汪直办下的不法之事一一举报。宪宗收到奏章后为之震惊,于是撤销西厂,遣散了西厂的人员。
但没有西厂的日子总让宪宗觉得没有安全感,一个奸臣戴缙在得知皇帝心思后,主动上书,大肆吹捧汪直。宪宗大喜,立刻恢复西厂,废与开之间,只相隔一个月。汪直复出后,更加严酷地办案,戴缙也得以升职。
在此后的五年里,汪直领导西厂又办下了无数“大案”,将反对自己的朝臣如商辂、项忠等一一剪除,他的权势也达到了极点。但俗话说:“物极必反”,汪直极度膨胀的权力不能不引起皇帝的警觉,在其后的权力角逐中,汪直失败,被调出京城,东厂也随之解散。几年以后,汪直在失意中死去。
直到现在,西厂又被复开了,而且领导西厂的依旧不是什么心境通明的大人物,都是一个心胸狭隘想要借此铲除异己的太监。
……
…………
李东阳喃喃自语,为何李吏对刘瑾的所作所为不加以阻止?显然在李东阳看来李吏的不作为无疑于玩火。
玩火……李东阳突然一把扔下茶杯,在目瞪口呆的杨廷和的注视下衣衫不整的就跑了出去。
“哎!李大人,你去哪里?”杨廷和还以为李东阳受了什么刺激,在后面不由得大声喊了一句。
“我去找李吏!”李东阳头也不回。
“找李吏……?等等,我也跟你去!”一听说是去找李吏,杨廷和心里飞快的思索一下,也扔下茶杯,跟着跑了出去。
……
…………
而这个时候,锦衣卫镇抚司衙门,锦衣卫正在进行传说兄的‘月底考核’
。
“如果遇到有人打家劫舍,你该怎么办?”
“奶奶的!敢打家劫舍?当然是揍回去!”
“如果这种打家劫舍是劫富济贫呢?你该怎么办?”
“大爷的,这还用寻思?当然是一起劫富济贫了!”
“如果劫富济贫的对象是宁化候李吏你该怎么办?”
“当然是帮……哎呀?奶奶的,谁敢劫咱俩大人?我先灭了他!”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
………………………………
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也得听听
“如果遇到有人打家劫舍,你该怎么办?”
“奶奶的!那还用说,光天化日的敢打家劫舍?当然是揍回去!”
“如果这种打家劫舍是劫富济贫呢?你该怎么办?”
“大爷的,这还用寻思?当然是一起劫富济贫了!”
“如果劫富济贫的对象是宁化候李吏你该怎么办?”
“当然是帮……哎呀?奶奶的,谁敢劫咱家大人?我先灭了他!”
……
…………
当杨廷和一路小跑儿跟着李东阳来到锦衣卫镇抚司衙门的时候,愕然发现先自己一步的李东阳不知道为什么呆呆的愣住在这里,而且看迹象还隐隐有继续在风中凌乱的趋势……
“李大人你这是……?”杨廷和忍不住多问了一句,然后便看见李东阳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生怕杨廷和会看错一般,还拿手指了指。
“这是……嘶?李吏这是在做什么?”杨廷和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然后便听见了让自己这辈子估计都难以忘怀的话来。
“我可以准确的告诉你们,只要不涉及底限,天大的事情我都能给你们抗下来,不过……你们若是有谁犯了规矩,锦衣卫的手段你们是知道的,三刀六洞!”李吏背着手在众人面前走来走去,身上的一身绸衫被他生生穿出了一种土匪的感觉。
不得不说,李吏的这一手委实太震撼了,这次来锦衣卫应召的明朝才子们一个个都快要噤若寒蝉了,再加上李吏特意安排混在他们中间锦衣卫的老人在一旁起哄,几乎就将这些涉世未深的才子一个个吓得恨不得立刻跪拜在李吏的前面,不过李吏显然不太喜欢动不动就跪拜的家伙,这些人即便有小心思也只能埋在心里,这时用了反而不美,等到时机到了再用也不迟,
锦衣卫里面的考题显然是独树一帜的,说是大明朝第一份也毫不为过,不涉及圣人名言,不包含四书五经,没有任何八股文的痕迹,完全是李吏随意发挥,各种临时的场景随意搭建,彻底颠覆了这些才子修养了多年的内心世界。
不过这也是有好处的,他们都听话了,相比于之前的不羁,现在就都好像一个乖乖孩子一般,李吏一句话之后他们恨不得小鸡啄米一样点头哈腰。
……
…………
“咳咳……宁化候果然好性质,西厂都踩在了头上,宁化候居然还有心思在这里训练?”李东阳在一旁咳嗽了一声,捋了捋胡须,故作高深。
“呦?这不是李阁老吗?还有杨阁老?儿郎们,给两位阁老喊一个,表表决心!”李吏看见李东阳还有杨廷和,眼珠子一转,想要搞出点动静来。
“力争上游,干掉东厂。”
“哈哈,好!来人啊,给我把银子都给抢……咳咳,那个啥,口误口误。”李吏一得瑟,直接喊出了一句山大王的口头语,不过还好急时刹车,避免了尴尬。
“两位阁老空手来的?”李吏脸不红心不跳将话题辙到了一旁。
李东阳老脸一黑,突然觉得自己今天来这里似乎并不是太好的决定,总感觉来了一个土匪窝子一般。
李阁老表示自己很不安,一旁的杨廷和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这老头正直的很,脾气也暴躁的很,看了李吏这么训练锦衣卫的新人之后,胡子差一点没有翘起来,只不过他也觉得这里像一个土匪窝子,忍在心里没有发火。
“不空着手来的难不成还要拎点礼品不成?你这官做的越来越大,怎么人品越来越回旋了?”杨廷和不阴不阳的哼哼两声。
李东阳脸色有些不一样,大有深意的看着李吏。“一直以为宁化候只是表面上不羁而已,今日一见,才发觉宁化候果然不同凡响,做人做事不拘小节,颇有魏晋风范。”
李吏脸色有些不自然,这老头,果然来自己这里就没有好事,什么魏晋风范,听起来是夸人的话,但是这老头此刻分明就拐着弯骂自己呢,什么魏晋风范,这老头分明就是说自己不懂规矩,自己在这里瞎搞呢……
“咳咳,这个李阁老,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吧?怎么能叫魏晋风范呢,分明就是高手过招好不好,你看见谁考试像我们锦衣卫一样?保证只此一家,别无分店!都不是我说,就是你李阁老还有杨阁老,都不一定能够在这里及格毕业。”李吏撇了撇嘴,开始挖苦李东阳还有一脸冷色的杨廷和。
闻言,杨廷和脸色更加冷了,不过依旧忍着,不得不说,杨廷和忍耐的功夫还是不错的,现在都朝着李东阳发展了呢……李吏严重怀疑杨廷和是不是看过中医,毕竟气大伤肝,李吏感觉杨廷和也是想多活几年的,想到这里,李吏很灿烂的笑了起来。
“嘿嘿,你们今天不是来我这里偷食的吧?毕竟现在人才都被刘瑾控制起来了,你们内阁想要吸收新鲜血液也不容易,开个价钱吧,只要让我满意了,保证你们内阁之后人才大大滴!”李吏眨巴眨巴眼睛,一脸奸商的模样,甚至还拿出了算盘挨个算了过去。
“一个人才五百两,两个人才一千两,我一共欠国库二十万两,只需要……四百个人才就能还清了!”李吏越说越兴奋,挥舞着手中的算盘,简直就有一种自娱自乐的味道,不对,是疯子的味道,好人谁能干出这事儿?
是不是自己想多了,这货现在这表现还能干得过刘瑾?李东阳有心蒙蔽,显然现在的李吏给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隐隐有一种颠覆人生观的感觉。
杨廷和拉着李东阳转身就要走。“走,老夫才不想看这个小人在眼前晃来晃去!”
不得不说,杨廷和这老头就是快言快语,好好的一句话被他说的充满了杀气。
“走?怎么能走?我还没有弄明白李吏是怎么对付刘瑾的呢,怎么能走?”李东阳挣开了杨廷和抓着自己的手。
“啥?李吏对付刘瑾?”闻言,杨廷和也不走了,顺着自己刚才迈出去的步伐原封不动的又走了回来,自己找了个小板凳,很不客气的坐了下来。
(本章完)
………………………………
第三百六十六章 欲擒故纵
“咳咳,又到了本人讲故事的时间了。”李吏丝毫没有因为杨廷和搬了一个小板凳就严肃起来,反而更加自恋的将两位阁老给请进了屋子里,然后就这样颇为自我感觉良好的说了一句。
“咳咳……”
“啊?噗……”
正在喝茶的两位同时喷了……
李吏脸色隐隐有些绿,这群学究,难怪朱厚照不喜欢他们,一点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李吏我自犹怜的自己心疼了自己半天,然后在两个人愣愣的目光中突然问了一句。
“你们听过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吗?”
诸葛亮七擒孟获?二位同时一怔,诸葛亮他们听说过,但是这个孟获到底是何许人也,他们还真就不知道!
“你们没有读过《三国演义》?”李吏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
李东阳与杨廷和两个人同时摇头,他们没有听过。
李吏差异,不过同时脸上闪过一丝笑容,果然是只读圣贤书的好好先生,从来都不读话本一类的,没听过就好,没听过我才能让你们好好听下去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