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净土宗大致相同,崇奉阿弥陀佛,要求信徒念佛持着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戒律,以期往生西方净土。茅子元采用天台宗教理,以佛像、图形和比喻解说佛土的高低。
初期的白莲教曾遭到官方禁止,茅子元被流放到江西九江。
不得不说,江西还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就连造反这种事情也是一波接着一波的,出了个朱宸濠,现在又出了个白莲教,只不过朱宸濠运气不太好,赶在了白莲教前面。历史上朱宸濠的造反应该是在白莲教的后面的,只不过是李吏一手的推动,才让朱宸濠造反的事情提上了议程而已,可以说朱宸濠的造反完全是成就了李吏,若是朱宸濠再修养两年,李吏平定朱宸濠绝对不会这么顺利。
白莲教落于江西,但因教义浅显、修行简便而得以传播,得不到世人的推崇。迄南宋后期,虽仍被一些地方官府和以正统自居的佛教僧侣视为“事魔****”,但已到处有人传习,甚至远播到蒙古统治下的北方。元朝统一中原后,白莲教受到朝廷承认和奖掖,这才进入全盛时期。庐山东林寺和淀山湖白莲堂是元代白莲教的两个中心。
白莲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为号召,形成了一大批有家室的职业教徒,称白莲道人。因其“在家出家”,不剃,不穿僧衣,又被称为不剃染道人或有僧。元代由白莲道人组成的堂庵遍布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数十,规模堪与佛寺道观相比,上为皇家祝福祈寿,下为地方主办佛事,也有一些修路筑桥之类的善举。堂庵多拥有田地资产,主持者往往父死子继,世代相传,堂庵的财产实际上是主持者世传的家产。有些头面道人勾通官府,交结豪强,成为地方一霸。
但是时间总是无情的推手,什么都抵挡不住时间的加工,经过长期流传,元代白莲教的组织和教义都起了变化,戒律松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崇奉弥勒佛,宣扬“弥勒下生”这一本属弥勒净土法门的宗教谶言。有的教徒夜聚明散,集众滋事,间或武装反抗元廷统治。至大元年,朝廷忌白莲教势力过大,下令禁止。宋仁宗即位后,曾恢复合法地位。但十年后英宗即位,活动又遭限制。因此,许多地方的白莲教组织对官府抱敌对态度。加之其信徒以下层群众居多,故当元末社会矛盾激化时,一些白莲教组织成为率先反元的力量。红巾起义领导人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邹普胜等都是白莲教徒,他们以明王即阿弥陀佛出世和弥勒下生的谶言鼓动群众,产生很大影响。
明初严禁白莲教。洪武、永乐年间,川鄂赣鲁等地多次生白莲教徒武装暴动,有的还建号称帝,均被镇压。
直至后来,白莲生分裂民间宗教名目繁多,有金禅、无为、龙华、悟空、还源、圆顿、弘阳、弥勒、净空、大成、三阳、混源、闻香、罗道等数十种,有的一教数名。它们各不相属,教义颇多歧异,组织、仪轨和活动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或多或少地带有白莲教的印记。统治者认为它们实际上仍是白莲教,民间也笼统地称为白莲教。
由于派系众多,信奉的神祇极为繁杂,有天宫的玉皇、地狱的阎王、人间的圣贤等等;而最受崇奉的仍是弥勒佛。
直到朱厚照继位,朱厚照也是个倒霉催的,他继位之后就几乎没有消停过,先有鞑靼,后有朱宸濠这个造反的叔叔,现在又有了白莲教。
从朱厚照继位开始,白莲教出了一位红阳圣女,这位圣女手段狠辣,一上位就用铁血手段统一了整个白莲教,让四分五裂的白莲教重新归于完整,不仅如此,这位红阳圣女还重新定义了白莲教,主张信奉无生老母,整个白莲教都唱颂“真空家乡,无生老母”这所谓的八字真言。
……
…………
这边,白莲教刺杀李吏的计划已经如火如荼,皇宫里面,早就乱成了一锅粥,大臣们都冲着朱厚照一直嚷嚷要李吏别占据那么多人才呢。
“陛下,你就说吧,这件事情你给不给臣等处理?你不处理?好,那臣就拉下这张老脸,在这金殿里面住下了!”
“陛下,臣跟你说,我们也是需要人才滴!李吏这么做还怎么让我们处理公务?”
“陛下,这件事情你必须给我们做主,不然……不然我也在金殿里住下了!”
“对!不走了!不走了!”
朱厚照目瞪口呆,今天正在东宫里面玩乐呢,自己正在放风筝,没想到突然冲出一堆大臣来,二话不说直接将自己的风筝给拽了下来,拽下来不说,还直接几脚踩个细碎,然后还没等朱厚照脾气,这群大臣就将朱厚照给硬生生拽到了每天早朝的金殿里面。
之后倒好,还没等朱厚照怎么样呢,他们就开始哭天喊地的抹上眼泪了……
“这个李吏,真是太过分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让朕一个人来背黑锅,分明就是事先一起商量好的!”朱厚照恨恨的想到。
“唉……诸位爱卿快快起来啊,这可使不得,宁化候这件事情其实做的也还不错……额,好吧,确实有一点过分,朕这就去宁化候家里跟他好好理论一番,你们先在这里等朕一会儿,朕去去就回!”说了半天,朱厚照突然眼珠子一转,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抬腿就往外跑……
……
…………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复开西厂
陛下……跑了?
众人有些疑惑,陛下这到底算不算是跑了?看陛下的神色并没有一般的狡桀,隐隐约约还有一点凝重呢?
果然极度的自信还是不太好的,人总是需要一些自我批判以及批判他人的精神大臣们完全没有想到现在的朱厚照已经是影帝级别的人物了,跟着李吏在江西呆了这么长时间,朱厚照这小昏君也逐渐磨练出了自己的套路,跟任何人都能合得来,当然……这个前提是文官除外。
文官里几乎没有人懂朱厚照,即便是有人懂得,也会将这种理解深深的埋藏在心底,因为这是很危险的,他们自认为是朱厚照人生路上的指路灯,结果跟着朱厚照上了船,天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朱厚照急急忙忙的跑到了李吏这里,当然,朱厚照这次还叫上了刘瑾,仅仅也只是叫上,或许朱厚照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好像不像以前那样重视刘瑾了,尽管不是耳濡目染,但是也隐隐听其他小宦官在私底下议论过,刘瑾已经不是之前的刘瑾了。
朱厚照也是清楚的,为什么自己身边原来被评为‘八虎’的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现在只剩下了高凤还有张永两个人了,而且张永还被贬去了孝陵主持香光,高凤则是因为先皇的庇佑才得以苟活今日,原本负责机密的事物也被刘瑾寻了个由头给撤掉了。
朱厚照怎么能够不清楚?就算是个小昏君,也会明白的吧?
不仅如此,朱厚照还隐隐听别人说刘瑾如今已经成了‘立皇帝’,立皇帝什么意思?站着的皇帝?而自己是坐着的?
朱厚照不愿再想这个问题了。
……
…………
“陛下,你也太不给力了,明明就是你同意了的,怎么又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回来了?”锦衣卫镇抚司衙门里,李吏很没品的给朱厚照扔过去一根香烟,撇了撇嘴有些不满。
“切,你还好意思说我,我要不是为了帮你,今天会被这群老头给围在金殿里?”朱厚照反驳。
“这就是你帮我的结果?”李吏淡淡的指了指镇抚司衙门外围着的一大堆文官。
“……这不是没有帮到你嘛。”朱厚照弱弱的解释了一句。“而且他们现在根本就不相信我,我一出来他们就跟出来了。”
朱厚照指了指外面意正言辞面红耳赤的文官们,有些无奈。
“嘿嘿,宁化候爷,不如杂家给你出个主意?”刘瑾突然在一旁插了一句嘴。
刘瑾一脸笑模样,看起来完全是为了李吏考虑的模样,李吏嘴巴不易察觉的一撇,这老太监又要给自己搞事情。
都不用怀疑的,刘瑾什么时候站在自己的角度想过问题?恐怕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着如何坑自己吧!
黄鼠狼给鸡拜年,肯定没安好心。
“哦?不知道刘公公有什么好办法,若是能解决眼下的问题,李某可是肯定会感谢刘公公的。”李吏笑着问了一句。
闻言,刘瑾老脸上笑容遍布,差一点就要乐出褶子来了,李吏皱了皱眉头,果然,自己就知道这货没有好主意,但是李吏没有点破,看了看朱厚照,抬手指了指。
“陛下,这刘公公可是轻易不开金口的,我们听听?”李吏朝朱厚照问道。
“恩,难得刘瑾这老奴有心,听听吧。”朱厚照也是随口回答道。
其实朱厚照原本是不想听的,但是李吏既然想听,朱厚照也就听听,按照朱厚照的想法,这群文官,干脆不搭理他们就得了,看见人家的东西好就眼红,这算什么仁义之德?这圣贤书读的还不如自己学的有用呢。
“陛下,李大人,杂家认为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让这群文官闭嘴,一个办法即可。”刘瑾微微笑道,但是眼中却是暗暗闪过一丝阴谋家才会有的光芒。
此刻刘瑾的心里决计已经乐开了花,李吏跟陛下既然同意让自己说出自己的办法,那么自己就有把握将自己的最终目的给说出来,而是有很大可能会付诸实践。
刘瑾很开心,当然李吏也很开心,因为刘瑾的智商现在又上了一个台阶了,公公的智商上了一个台阶对李吏有什么好处?
……那就是刘公公马上就要飘飘然了而已。
“陛下,李大人,这些文官之所以抓住李大人的这件事情不放,无非就是因为李大人的举动使得他们无法继续拥有人才,大明朝的人才全部都进入到了锦衣卫这里,文官们自然不乐意了,如果我们可以把大明朝的人才平均分配,那么奴才敢保证,这些文官就都一个个的消停儿回家了。”刘瑾媚笑着。
“哦?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到底要怎么实施?”朱厚照不满刘瑾说话只说了一半,皱了皱眉头。
刘瑾见状,也不再私藏了,立马就开始补充。“陛下,臣的办法就是为何陛下不复开西厂?让西厂拥有评论分配人才之权利,这样即可以让锦衣卫好过,又可以让文官闭嘴,若是陛下不放心,西厂还可以同时监察锦衣卫还有东厂,这样那群文官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刘瑾边说边看朱厚照的脸色,直到确定了朱厚照并没有不开心之后,刘瑾这才松了一口气。
闻言,李吏撇了撇嘴,这不还是把好处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复开西厂?”朱厚照喃喃自语。
“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李吏你认为呢?这是不是对锦衣卫有些不太公平了?”
朱厚照刚刚说完,刘瑾脸色便是一变,不等朱厚照再说什么,立马上前。“陛下,其实监察之权只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记,并不会影响锦衣卫什么的。”
“哦,权宜之计……好吧,那就复开西厂,堵住那群文官的嘴!”朱厚照直接拍板定论了。
“那这个西厂由谁来领导?李吏你来?”朱厚照问了一句。
“啊?陛下,西厂是太监来领导的啊!臣愿意为陛下分忧!真的!”刘瑾都快要哭了,这个陛下,自己说了这么多。怎么还没明白呢?
……
…………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
………………………………
第三百六十四章 风中带雨
听到刘瑾主动请缨,李吏微微冷笑,看了看朱厚照,果然朱厚照有些迟疑,想了想,半晌才做出这个决定。
“好吧,那就由刘瑾你来领导,不过朕有言在先,东厂的事情你自己做主,但是必须要方便锦衣卫。”朱厚照想了想,才道。
闻言,刘瑾大喜,叩谢朱厚照之后,急匆匆的朝外面走去。
然后便听见刘瑾故作平静的宣布。“今诸位爱卿与锦衣卫事件,特复开西厂,着刘瑾为西厂长公,监察锦衣卫并东厂,平均分配我大明济济人才,以彰其用。”
复开西厂?闻言,一个个文官顿时大惊失色,完全没有想到事到如今居然弄出这么个局面!
……
…………
李东阳府,杨廷和拎着几两茶叶过来做客。
“哎呦,好茶,杨大人这可真是让李某受宠若惊啊。”李东阳拿起茶叶放在鼻子下闻了闻,不由得惊喜。
“哈哈,你这个家伙,我一年也见不到来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