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锦华-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三十一年前2



    二奶奶性子刚硬,又一直端正守礼,是最为看不得这种卖女儿为妾、攀附富贵的行径的!

    反正,不管从哪儿说,这门亲都不合适,亏得这李大少爷怎么想来着!

    “可是,咱要是一口回绝了。。。”二爷迟疑着,一边屈指敲着桌子,很有些发愁。他一向谨小慎微,又在李家做了那么多年的工,李茂林平时积威甚重,所以他对东家始终存着很深的敬畏心理。

    “回绝了也是个麻烦。那个人看着可不太好惹,说不定会给咱们家下什么绊子呢。起码,你那个账房的差使是保不住了。”二奶奶也是忧虑重重。这有钱有势的人家,随随便便一出招,也不是平头百姓能招架得了的。

    二奶奶性子虽傲,对外边的世情百态却比一般的内宅妇人们看的清楚明白。

    而且,虽然二爷和二奶奶都瞧不上账房的行当,可眼前,这份工钱可是一家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来源呢。生存比天大啊。

    “不管了,还是得想个办法糊弄过去,总不能真格的就把闺女给卖了吧!”

    这事孰长孰短,二奶奶很快就做出了决定,转身又嘱咐二爷,“下回你见了他,适当的暗示一下,如果能让他知难而退,两家各自保存了颜面那是最好的。。。”

    二爷忙点头。女儿可是他的宝贝疙瘩,他可不舍得让她进那种深宅大院里吃苦受罪。

    两口子唉声叹气,相对无言。正屋的烛火几乎亮了一夜。。。

    因了这事,腊月初一的进香娘两个谁也没去,连提也没提这个茬儿。

    没过几天,田静怡就写了信来,埋怨锦华初一的时候为何没去进香,又热情的邀请她去看她们家新开的腊梅花。

    信里还提到张四小姐张婉蓉的亲事已经定下了。据说明年年初就完婚。只听张家的人透露说,她的夫婿是个大财主,家有良田千亩,奴婢成群,却不在本地,而是远在繁华热闹的省城。总之,简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亲事啊。

    至于其它的,就打听不到了。

    田静怡愤愤不平的猜测,张知县夫人是不会这么好心把张婉蓉嫁个好夫婿的,定是这男的有什么隐疾什么的。外表光鲜,内里还不知烂成什么样呢。另外,张家一定得了那人不少的聘礼。他们家就指着卖庶出的女儿过日子呢!

    先前张家就瞅准了她表哥家资雄厚,如今这回亲大概也得值个好价钱吧。

    锦华看完信,只觉得浑身一阵冰凉,把信“啪”的一声就拍在了桌子上。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本来,她心里还心存幻想。觉得冥冥中自有天定,有些事情是改变不了的。可是,看样子,张婉蓉果然不能像前世一样嫁给那个人了!

    至于什么赏梅花的事儿,她哪里敢去啊!那个人正在一边虎视眈眈的看着呢。

    没办法,锦华研磨提笔。给田静怡回了一封信,推说身体不适,婉拒了邀请。

    她心里烦躁着。却还得先暂停了绣经文的活儿,把五彩的丝线重新捡起来,精心的配了色,日夜赶工,给张婉蓉绣了一个好看又实用的香囊。

    毕竟相交一场。刘锦华对张婉蓉印象还不错,她的遭遇也很是令人同情。因此总得送点东西表示一下。

    这香囊跟原来准备给田静怡祝贺及笄之喜的香囊款式相仿,只是花色不同。给静怡的绣了红梅报春,看着就透着股子喜庆和蓬勃之意。给张四小姐的则绣了一丛空谷幽兰,淡雅出尘,恰是符合了张婉蓉的喜好和性子。

    因为忙着绣经文赚私房钱,这些小东西她已经很久没做了,幸好很快她就找到了感觉,很顺利的把这两个香囊做成了,居然还得了二奶奶破例的几句称赞。

    二奶奶甚少夸人,锦华还是挺知足的。

    但是,二奶奶夸就夸吧,偏偏看着自家闺女的眼神里又带着忧虑,脸上也是心事重重,让锦华心里也很不自在。

    自己的事儿自己着急上火也就罢了,偏又害得母亲忧心,让她心里觉着很是难受。

    这辈子,她只想着让母亲过的开开心心的,哪成想,只为了自己的亲事,就把母亲给折腾的够呛。

    转眼到了腊月十八,也就是田静怡及笄之日。刘锦华左右为难,最后还是下定决心不去田家。也顾不上静怡乐不乐意了,还是躲着那人更重要一些。

    二奶奶知道女儿的心思,她当然不能去,自己却是非去不可的了。田夫人可不是别人,她对自家一向是敬重有加的,自己也不能为了躲人连正常的走动也绝了。

    锦华就把自己刚刚做得的两个香囊都取出来交给母亲。送给张婉蓉的香囊就由田静怡转交了。

    曾氏也不能孤身前往,就由锦年护送了去。

    锦年兴奋异常,一是因为自己可以跟大人一样出门应酬了,二是因为可以趁此机会出去走走,放放风。整日里读书写字,真是连头都搞得昏昏沉沉的了。再不出门透透气,他都怀疑自己撑不到下场的日子,就直接被他娘给憋死了!

    二奶奶走的时候脸色有些沉重,回来时反而看着像是轻松了些。

    刘锦华担心了一天,此时却先忙着给母亲斟了一碗茶水,把茶壶放下,想开口又止住了,转身坐回椅子上拿起了绣棚,一针一针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绣着,心里七上八下的暗暗观察母亲的神情,却愣是不敢张开嘴问。

    自己都觉得张不开嘴。

    那人不过是微微露意而已,确实没有明明白白的说些什么啊。

    再说了,万一,他要是明明白白的说了,自家又该怎么办呢?

    曾氏见她欲言又止,只好状若无意的随口跟闺女聊起闲天来,“今天田家很是热闹,去的宾客真是不少,可谓高朋满座啊。”转眼又想起自己女儿及笄时的冷清,曾氏便又不快的止住了话头。

    停了一下,曾氏又道,“我到了那里也不认识什么人,只在一边坐着,倒是少了跟人虚言客套的烦恼了。”二奶奶自嘲的笑了笑。

    刘锦华知道母亲这是受了冷落,心里不高兴了。她却无心安慰她,只低着头听着,一语不发。

    二奶奶也沉默下来,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话该怎么说。

    可锦华已经等不及了,她忽然放下了手里的针线,视死如归一般问道,“您这次去看见李家大少爷了么?”她的眼睛直直的盯住母亲的嘴,心里怕的砰砰乱跳。

    二奶奶看着闺女,正色的点点头,“见到了。”

    “那他。。。”

    “说起来,李家大少爷也真是个知礼的,见了我专门上前问候,竟是好生攀谈了几句,好多人跟他打招呼他都没怎么理呢。”二奶奶不动声色的平铺直述。

    屋子里顿时又静了下来。母女两人都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出起神来。

    好半晌,二奶奶忽然又打破了寂静,迟疑的问道,“他若是有心娶你为正妻,你可愿意?”

    锦华像是被吓了一跳似的,惊讶的回过头来看向母亲,片刻后便摇了摇头,认真答道,“不愿意。”

    二奶奶却并没有像她所料的那样问她为什么,只是沉默的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了一句,“不愿意就不愿意吧。你放心,娘是不会逼你的。而且,咱们还不知人家是怎么想的呢。”

    二奶奶叹息着起身往里屋去了。锦华却发了半天的呆,越想越觉得母亲的态度十分可疑,竟像是有些松动了似的,不禁暗暗心惊。

    看来,那人也是好手段,不知道说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竟让一向眼高于顶的母亲轻易的就动摇了呢。

    晚间,锦华睡得不好,半夜里起来一次,竟意外发现东厢房里依然亮着烛光。

    该不会是母亲背着自己又给锦年布置了很多课业吧。

    锦华顿时担心起来,也不顾深夜严寒,赶忙裹上了一件厚棉袍越过院子去敲锦年的房门,她低声询问,“锦年,你干什么呢?怎么还不睡啊?”

    房里的灯却立刻熄了,锦年的声音也低低的传过来,“没事,姐,我睡不着觉,看书呢!”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锦华见里头没了动静,便也只好转身回房睡觉,却觉得锦年的声音里透着股子心虚。这辈子她跟弟弟十分亲近,自以为对他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当下便有些疑心。

    第二天清早,锦年被曾氏揪到正屋去上早课,忙着背四书。锦华则打着收拾屋子的旗号进了东厢房,一边给他收拾料理,一边暗自寻找。

    她疑心锦年正值青春年少,可能是背着人看淫词艳书了吧。他只有十三岁而已,这还了得?!

    刘锦华心急如焚,一心要寻得引坏弟弟的“赃物”。她没天都会收拾锦年的屋子,对这屋里的东西放置也是清楚得很。

    稍稍费了一番功夫,却没寻到什么禁书之类的,只在书箱子底下寻到了一套怪模怪样的刀具。有的细如针,有的卷起来成三角形,各式各样,大小不一,居然有十几把的样子。

    这是做什么的?

    锦华拿起这些东西翻过来覆过去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想了想,便又放回了原处。
………………………………

三十二年前3



    用过早饭后,锦华把碗筷洗净装进了食盒里头,提着出来放在了院门口,方便麦子一会儿来收走。她瞅了个空,趁着母亲不注意,就把锦年拉进了自己屋,沉着脸审问起来。

    锦年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姐姐揪出来,懊恼的不行了,“姐,您怎么这样啊,我的屋子你也乱翻啊!我都是大人了!男女授受不亲,知道不知道?!”

    锦华给了他脑袋一巴掌,瞪眼道,“再大也是我弟!”

    只这一句话,锦年顿时就蔫了。

    锦华知道弟弟的“死穴”,也不多跟他废话,直接恐吓他说,“你赶紧跟我说实话,昨晚上你倒腾什么呢?箱子底下那套刀又是干什么的?若是不说实话,我就直接告诉母亲去!”

    锦华一听可吓坏了,连连抱拳告饶,麻溜儿的招认,“就是一套木雕刀具而已,姐您可别瞎咋呼,被母亲知道可就麻烦了!”

    锦华一听,心里咯噔了一声,那猜测成了真,脸色便有些变了。

    “那你哪儿得来的啊?”她已经有了数,却还妄想着再确认一下。

    “那天去静怡姐家恭贺她及笄的时候,李家大表叔送给我的。”

    刘锦华简直被气得没了脾气,这人简直无孔不入啊!他倒是好心机、好打算!

    这是想着把自己的家人全部搞定,最后便顺理成章的。。。

    那边锦年还咧着嘴笑呢,“大表叔人真的不错,见我对这个感兴趣,竟然就想的那么周到,大概也知道我没处去寻这些专门的刀具,居然就想着给我找了一套,还特意给我示范了一下用法。真是。。。”

    “好什么好啊!”他姐却突然压低了嗓子怒喝了一声,倒把锦年给吓了一跳,惊讶的睁大了双眼,“姐!”

    锦华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怕吓着了弟弟,忙深呼吸了几下,胡乱摆了摆手,“没事,没事。”

    她真想立刻冲进东厢房里,把那套刀具寻出来。一下子直接扔到那个人的脸上去!

    可转眼又见锦年一副担忧、害怕的样子,心想那人真是心细如发,竟然一下子就挠到了锦年的痒处。

    她还真就不舍的坏了锦年这小小的嗜好!看他昨晚兴奋的睡不着。真是少有的露出了痴迷的样子。她怎么忍心让一直闷闷不乐的少年连这唯一的消遣都没了。。。

    重活一世,只有对家里的这三个亲人,她觉得怎么忍让,怎么包容都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她又非常的不甘心!

    如果能另寻到一套刀具给锦年用就好了。这样就能寻个机会把这东西给人还回去。她可不想收他哪怕是一点点的东西!

    可是木雕刀具这种东西,希里古怪的,蹊蹊跷跷的,不是市面上长有的,就算她刘锦华再有钱,再不怕花钱。也没处淘换去啊!

    嗐!

    锦年疑惑的看着他姐跺了跺脚,转身恨恨的出了屋门,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过后锦华只能自我安慰。那套刀具虽然稀奇,也并不什么金贵东西,收了,嗐,也就收了吧。

    一进了腊月。年味就越来越重了。罗表哥那里也终于有了消息,说是被判了两年的苦役。就在县城里头服刑,说起来算是那一干人里边判的最轻的。

    姑母和锦秀婆媳俩又是哭又是笑的,好生闹腾了一番。

    笑是因为判的不算太重,熬个两年就出来了。哭是因为是服苦役可不是闹着玩的,罗敏成游手好闲惯了,四体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