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们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今日是边郡之人,明日是否就是他们这些内郡之人呢?
后天楚人是否就要剑指秦王,将一切秦人又变回过去那样的奴隶人?
一辈子浑浑噩噩,打了粮食优先将最好的上缴给主子,就因为他们是“土地”的主人?
所有的秦国农民都是不懂得曾经的那位秦国太傅鞠子洲的高妙理论的。
但秦王政给了他们另外一个选择。
这个选择叫做合作。
农会之中,大家相互合作,政策上给出支持,大家打了粮食,首先留出自己等人要吃的预算,而后以余粮的数量开始计税。
官吏虽然依旧态度不好。
可他们这些农民已经是自己的主人。
官吏再是态度恶劣,敢对他们这些卑微的穷人谩骂、侮辱,那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种得的粮食再是缴税,他们也可留出最好的中的很大一部分给自己享用。
他们可以吃的饱。
所以就算缴税缴得更多,又有什么关系?
数学他们不会,难道重量的变化他们还感知不到吗?
他们一直都是知道的。
由现实的变化而得来的主观感受的变化其实一直都在。
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时代,与交通靠车,通讯靠什么别的东西的时代里,人的情感不会有本质区别。
落后者吃到了他从未吃过的美食的喜悦与先进者吃到了从未吃过的美食的喜悦也是一致的,甚至情感会更加浓烈。
这一切的变化,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所以他们真的是宁愿死。
宁愿死,
宁愿死都不愿意回去过去。
想都不愿意想!
所以在与赵人作战时候,那些被关内秦人调侃的关外秦人,是真的卯足了一口气,拼上了那条命愿意去作战的。
如今,更是如此。
士气未经鼓舞便已经到达了一种叫人看不懂的境地。
将帅在营帐里们讨论着战术,兵士们在营帐外磨着剑。
三十二年春,秦楚交战于丹阳之野。
前锋对撞,楚人以战车五十,侧翼冲击;秦人两千人骑兵纵横。
血肉撞在一起,天地之间,喊杀不断,血光盈野。
一战,秦人死一千四百人。
楚人大溃。
楚将项燕从没见过这样的军队。
不过他已经有所准备。
战车一百,作为撤退的掩护,还是不错的。
尽管有些可惜,但只要最后赢了,那么一切的损失都可以弥补!
楚人退兵。
战死者,包括溃败时候见势不妙转为逃兵的人数共计有一万三千人。
元气大伤。
整合过手中的兵力之后,项燕便知道,他已经失去了主动进攻的可能性。
一战,他向来没有想过,世上还有这样打仗的人。
或者说,世上还有这样愿意用命去完完全全执行军令的人。
孙儿项羽、项庄、项裘三人皆为难得一见的武勇过人之人。
但即便是他们,也从来没有那样与人拼杀的。
没有深仇大恨,怎么会有那种战斗方式呢?
他只能感慨秦人有惑心妖术。
也只能这样向
三月初,第一次战斗结束之后,楚人龟缩,避战。
秦人于是开始在楚国大地上建筑村落,帮助当地贫苦庶人。
所有人都知道这不可能再是攻打韩国、赵国那样的迅速可以解决的战争。
韩国,是以有心算无心。
请报上的绝对优势铸就了那种闪击办法。
而赵国……说实话,那时候的情况,连秦人自己都是没法儿事先预知的。
谁会想到世上竟有那样舍着一条命不要,也要争一口气的人呢?
而且还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偶然性太强,只能出现一次。
项燕有了防备,坚壁清野,那法子就再没法儿复制了。
如今楚人的做法如此,战争注定了是要长年累月地摩下去。
经过重重考虑,最终,王翦请示过秦王政之后,将三万战兵遣返,十二万民夫就此解散。
留下两万步卒与五千骑兵、八万人民夫以备楚人。
这样一来,这十万五千人的掌控权,就要完全的落入王翦手中。
所有人都替这位老将军捏了一把汗。
可秦王政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
最终抽调遣返之后,统兵者,王翦、李信、陈矩、韩缜、王贲。
后勤:杨端和、蒙毅、秦琼。
医疗编制照旧。
物资供应每季一结,提前给一季粮食。
秦王给出的人手和钱粮太过充足,甚至可以直接帮助韩国复国了。
然而王翦没有任何推辞。
他接下了这一切。
楚人借机散播王翦欲要自立为王的说法。
魏国、齐国、偃国纷纷来贺。
风云似起。
第二百一十九章 斩神圣 (二十九)
坚壁清野的应对策略一般是围城或者强攻。
极少数的盘外招是攻心、内应。
一般策略对应的是“外”。
譬如说,坚壁清野比作一个龟壳,对方使用这种策略,便是把头和四肢都缩入龟壳。
这时候你要么是把这缩头乌龟吊起来,断绝其粮食,等它饿了渴了,或者想要出来看看你走了没有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他。
要么就是用铁锤敲破龟壳。
这是外。
而盘外招则对应的是“内”。
也就是让这缩头乌龟自己选择把头伸出来给你打。
要么就是想办法策反这壳里的某一个点。
譬如我把这乌龟的尾巴策反了,让着尾巴为我把龟壳从内部打开。
战场上,一般应用的招数是“外”类的。
消耗大,见效快,干脆直接,毫无花哨,也不会有变数。
而历史上真正经常应用的,反而是“内”类。
也就是,想办法从内部瓦解这龟壳。
秦人与楚人的战争,也是如此。
楚将项燕眼光老辣,在第一场战争失利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应该坚壁清野,以应对秦人。
秦人这边的将领、包括很多士卒,其实都清楚,自己战斗能力再强,想要强攻,也是需要扎扎实实的把人命砸进去的。
问题就在于,不能砸人命。
如今秦国的这些兵士大多是王翦一手训练出来的。
秦王委命,将他们交托王翦。
所有秦人都知道他们家里的孩子是跟着国内大肆宣扬过名声的那位不败之将王翦去与楚人作战的,
无论攻伐韩国,还是赵国,秦人自身伤亡不是太多,官方口径会告知国内的所有人,咱们打了胜仗,咱们自己伤亡不多,敌人死伤惨重。
不幸为国捐躯的人,他的家人会有大额补偿,他的尸身可以入大陵中,与秦王陛下同在,他的子女可以优先成为官吏、医师,可以读书,可以吃用以往贵人才能够吃用的东西。
物质和精神的补偿,加上一点信仰因素,这才能够把原本不多的伤亡家属的怨恨压下去。
可若是大规模伤亡呢?
不提国家有没有能力对他们一一进行补偿。
单单是那无法向民众交代的伤亡数字,都能把国内的任何一位将领压死。
秦王政重视民众,真要是触动了那些人,是真的要死的!
死了连大陵都进不去。
所以兵士不能作为消耗品使用。
因此,对“外”的招数是没有用的。
但对“内”的招数同样没有用。
新任的楚王纠安乃是楚王黄歇最为出色的儿子。
他选择进攻秦国,并非头脑一热,而是故意为之!
秦国前番破国灭贵族社稷宗庙的行为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
这一点就决定了,所有的贵族都没法儿跟秦人和解。
也正是因此,秦人可以在破国之后的短时间内,对所占领的国家达到最深层次的掌控。
但也正因此,楚王纠安进攻了秦国,秦国选择报复的那一刻起,纠安便成功的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楚国创造了极大的外部压力,从而整合了内部混乱的贵族势力。
他们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团结。
各种装备、人手,不要钱一样的往外拿。
这不是以前闹着玩一样的战争了。
这真的是要命的。
无论贵族、还是贱民,都只有一条命!
贵族远远比负重前行,从未体会过世界美好的贱民们更加惜命。
为了自己的这条命,他们愿意拿钱出力。
纠安这个年轻人,时常诵读秦王政与太傅鞠子洲的事迹、著作。
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
所以他的心智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就是宁愿让项燕携带大军自立,都不愿意放弃对项燕的支持。
秦人的计策对这样铁板一块的敌人是没有用的。
奇袭也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即便是最骄纵恣意的李信,都知道这时候是没法儿强攻的。
于是在短暂的接触和试探之后,秦人选择了另外一种路线。
一种未曾出现过的路线。
他们将楚国大邑、城池之外的民众集结起来,由有经验的兵士帮助垦荒,帮助他们建造房屋、挖掘水井、养殖牲畜,甚至教授他们秦语、为他们的小儿上课,教授医药、历法和文字。
但秦人不对他们收税。
而是要求以一种比在秦国国内略低的价格收购他们的粮食、牲畜、盐巴、药材等。
并且,这种低价收购是事先就告知他们的。
就是直白的告诉他们,这价格比在秦国国内低一些。
这是一种“就食于敌”的办法,是秦人为了长久的拉锯而创造的。
他们已经不再寄希望于去截断楚人的粮道了。
风险太高,收益太低。
这种办法是很恶毒的。
恶毒就恶毒在,寻常的楚人完全没办法拒绝。
而城里的楚国贵族们,则是随时都可以去劫掠,去剥削这些为秦人提供物资和情报的楚人。
短短八个月的时间,秦人虽然未曾深入楚境,但秦式的楚国农会、村落便遍地开花。
最初只是项燕狩猎时候见到一两个。
其村落中的楚人生活变得富足一些,也更能够缴税了。
他原以为是好事。
但后来越来越多的这种农会、村落出现。
他才意识到大事不妙。
当世所有的正常国家,收税都是按比例收的。
农民一亩地收一百斤,那我朝廷就收五十斤。
你一亩地收三百斤,那我朝廷的税就要你一百五十斤。
穷的时候,民众都能接受。
因为不心疼。
也因为没有力气反抗,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反抗。
更是因为朝廷收了也是正常的,合理合法。
但秦人来了就不那么一样了。
他们干的是不合法的事情。
但这种不合理不合法,叫民众自己感觉是什么呢?
是吃饱喝足,是自己得到了人的自尊。
小孩子的气色肉眼可见的红润起来。
天冷了可以多扯一点布去做衣服,出门打柴没那么冷了。
这群不法分子,用他们惯用的骄奢淫逸,污染了楚人庶民的心灵。
这些人不再那么淳朴干净了。
他们变得狡猾了,变成了刁民了。
他们开始隐藏自己的收入,开始有规律的藏匿物资,开始逃跑,开始抗税。
唯独没有开始为国家着想。
第二百二十章 斩神圣 (完)
三十五年夏,楚国终于决定要主动出兵。
以项燕的考虑,再不出兵就没什么机会了。
——他的年龄已经很高,气力削减,但楚国有足够领兵经验和智谋的将领一直不多。
加上楚国境内的贱人已经开始变得与秦人一样的狡猾市侩,国家征税、征兵都已经变得举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项燕觉得,自己或者楚国,都像是被困在网里的鱼。
随着网不断地收紧,一点点丧失掉挣扎的机会和余地。
所以,趁着还有能力,挣扎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万一可以拼个鱼死网破呢?
楚国征调来了四万人。
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征调军粮和物资。
又花了大量的钱去收买战场当地的贱人。
夏七月,楚人袭秦人前线防卫,打了秦人一个措手不及。
九月,李信帅骑兵部队奇袭反击。
楚人迅速龟缩。
越十五日,在秦人放下警惕,重新布置封锁线时候,再度袭击。
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