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革秦-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会疼的吗?

    不会怕的吗?

    那样的伤势,马上就要死了吧?

    一个人产生畏惧,随后是周围的人。

    他们主动的后退,减少与钢锥的接触。

    于是这一小块儿的阵型彻底散乱。

    雉这样悍不畏死的家伙,军中不止一个。

    而是遍地都是。

    所以很大的接触面积里面,敌阵崩坏。

    在远处看去就是。

    钢锥攒入之后,敌阵迅速被瓦解。

    阵型瓦解之后,就是溃败。

    后放的兵无法得知前方的情况,他们见到前方的人害怕,于是跟着害怕。

    群体之中,绝望与恐惧在迅速蔓延。

    在某一刻,士兵们齐齐地转身逃跑。

    于是山崩。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神话故事 (六)

    战场之上的局势转变是非常快的。

    因为作为战争主体的人的体力本来就是有限的,所以真正的,可以称之为“交战”的时间其实不会太长。

    而在此基础之上,人对于环境的感知也是会影响战争的结果的。

    通俗来讲,就是,大家都是怕死的。

    任何人都会怕不要命的人。

    尤其是当对方身上插着剑或箭,仍然毫无所觉一样,一脸狂热地要与你拼命的时候。

    那时候,人的理智真的相当脆弱。

    所以,一触,即溃。

    战阵被攻陷的那一刻,败局就定了。

    秦越坐在营帐之中,没能等到自己期待的秦业传来的信号。

    战争开始时候,他就觉得要糟。

    但是凭过去的战争的经验,他觉得,自己所带的这些精兵,即便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也还是可以撑住一段时间。

    起码,这段时间足够让自己撤退。

    然而兵败了。

    溃兵甚至比秦越自己跑的还快。

    后面追兵追杀缓慢。

    他们保持着队形,所以行动迟缓。

    秦越心中满是惶恐。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带来的军队忽然之间就崩掉了。

    按照经验来看,他所带的兵士,都是各族中花了大价钱常年蓄养的家兵,是可以为自己效死的。

    虽然很少有真切的上过战场,但是平素里吃用不曾亏待,训练也不曾懈怠。

    即便战力对比一些上过战场的老卒,可是总也不应该这么快就被人击溃啊。

    这无论如何都不合理。

    他这么想着,一路向着咸阳逃,不敢有片刻耽误。

    咸阳城,是秦国大义所在。

    也是嬴秦一族的跟脚所在。

    那里,还有相当一部分可用的战兵。

    只要逃回去,那就还有机会。

    正面战争结束之后,军队之中按例由无伤的人进行追击,而带伤者则退回养伤。

    冲阵死者不少,这些人也都是要熟人去收尸的。

    另就是裹伤。

    裹伤在战争之中是最重要的后勤工作之一。

    很多战兵经历了战争,侥幸没有什么十分要命的伤势,但是因为裹伤不利最终惨死或者不得不截肢的情况是很多的。

    这些人的伤亡,都是巨大的损失。

    所以作为将领,首先教给兵士们的事情里面就有裹伤。

    王翦之前训练兵士时候,课程上,裹伤更是与逃跑的训练并重。

    如今嬴政去看,这样的裹伤和创伤处理,也都是十分简陋的。

    虽然是比没有强一些,却也并没有强到哪里去。

    “以后记得要配上足够的医师啊。”嬴政看着正在伤兵群中忙活的十来医师,叹了一口气。

    他走下了高台,朝着王翦吩咐道:“去计一下,看看伤亡如何。”

    “唯。”王翦不敢有丝毫怠慢。

    打了胜仗之后,王翦其实觉得自己是很有能力的,自己的能力起码可以算得上是一流。

    于是他的心态有些变化。

    看待嬴政时候,也有些倨傲。

    然而身边亲随,加上有亲戚关系的族叔王难的表现都是那样……

    王翦心里乱糟糟的。

    ……

    雉正在接受伤情处理。

    医师在他面前用清水洗血,然后拿了小刀将他的脸颊割开。

    箭头钉进身体里去之后,取出来是很麻烦的事情。

    直接拔,是会扩大伤口的。

    因为箭头上是有倒钩的。

    这种倒钩,在拔的时候,会像树木的根茎一样,一拔就带出大片泥土。

    也就是,血肉。

    所以,通常的处理办法只有割开伤口,将箭头取出,而后缝合。

    身边的同袍按住了雉的四肢和脑袋,以防止他因为疼痛而挣扎。

    但是其实,就算不按住,雉也没有多少力气了。

    “医师,他怎么样?”

    曲看着雉困顿的模样,紧张问道。

    他们在军中,见过很多一睡不起的人,所以对于受伤之后的困顿,格外敏感。

    医师瞅了一眼,摇摇头:“没什么大碍,就是困了。”

    “不会死吧?”数人这么问话。

    医师摇头。

    他是随军的医师,自然理解兵士们的心情:“不会,就是因为亢奋和脱力才会显得疲惫,睡一会儿也好,伤是不重的,不会坏了性命,不过,右臂以后可能就没法儿继续这么用了。”

    “什么?”

    “伤着筋脉了,以后没法儿提剑杀人了。”

    “不会坏命?”

    “不会。”医师轻描淡写,用炙烤过的刀子,一刀将雉的脸割开,露出鲜红血液之下的森然白骨。

    这个过程,很疼!

    雉嘴里咬着布团,四肢都有些抽搐,不过因为困顿,他的反抗和挣扎并不是十分剧烈。

    肌肤被刀子划开,脸上犹如小虫爬过,重重撕咬。

    小片区域里似乎感知麻木,但是旁边又格外清晰的感受到痛楚由表及里,深入骨骼。

    一阵一阵的,似乎锤子敲击骨头,整个大脑因为痛苦而显混乱。

    困意在此时消失。

    身体好似不听话,在剧烈挣扎。

    但被外力按住,因而在位置上没有发生变动。

    四肢蜷曲,肌肉绷紧,脑海里没有了作为“雉”这个人的思考,而纯然是一种近乎野兽的痛苦哀嚎。

    想要反抗,想要咆哮,想要中止痛苦。

    然而外力束缚着。

    脑海里仅存的一点清明也在高速这个身体“这是对我好的。”

    身体的本能压倒作为人的意志。

    喉咙里挤出不成语调的细碎。

    同袍们满脸庆幸。

    命能保住!

    雉不知道这个过程是怎么结束的。

    但痛苦的余韵和脸上的僵硬告诉他,一切都是真切发生了的。

    胸口的火焰仍然存在。

    脑海里却想不起什么。

    困意也是不存在的了。

    雉唯一能够回忆起来的就是“饿”。

    那是他曾真的切身体会到过的痛苦。

    那种痛苦比如今的痛苦,更加痛苦。

    先是肚子嗡嗡的叫。

    随后腹肠空旷,犹如搅动般的抽痛。

    再然后是身体逐渐乏力,大脑混沌。

    那时候思考和感知都会迟钝许多,不再是平日里的清晰和敏锐。

    五感也会慢慢透明。

    脑海里满是哀嚎,作为“雉”而存在的神智会慢慢模糊,随之而来的,是一点点力气的复苏。

    身体也会有些痛,但仍是空洞的。

    似乎身体里被掏空了,急需填充。

    那时候,看任何事物,都会想要将它塞进嘴里,咽下肚里。

    看猛兽,看庄稼,看青草,看人,看自己。

    任何事物和概念都会消亡。

    存在的只有食物。

    任何事物都是食物。

    雉就曾感受过。

    军中的大部分人,也都是感受过的。

    因为切身体会,所以格外清晰。

    那是人一辈子所能够体会到的,最深切的痛苦,和最恒久的绝望。

    一旦体会过,就完全不会再想体会。

    那是存在于雉心底最深沉的恐惧。

    比起那个……眼下的痛苦,或者听说过的所谓“死亡”,都是小事。

    “我饿了。”雉小声说道。

    他是不怕死的,痛也不怕再经历一回或者几次。

    但唯独饿,一次也不能再有!

    “打完仗了,该给肉吃了!”雉这样说着。

    身边的受伤同袍也开始说这样的话。

    他们是差不多的。

    家境和处境,都差不多。

    所以感受相近。

    痛,只在痛的时候难熬。

    死,是向来不怕的。

    他们要吃饭。

    要吃肉!

    所以他们有肉吃。

    军中支起了锅。

    他们杀了一些牲畜,支起大锅,开始煮肉。

    打完仗了,该吃肉了。

    革秦

 第一百二十章 神话故事 (完)

    一部分兵士在追剿溃兵。

    按照以前的情况,这些溃兵很有可能再一次聚集起来,为祸一方。

    又或者,在附近占山为王、剪径为贼,祸害附近的庶民。

    这些人往往会欺软怕硬,专盯着穷苦而无反抗能力,又不会被官寺在意的那些庶民欺侮。

    而如今的情况又有不同。

    庶民们聚集在一起居住。

    也就是,集体化的农会。

    这样的集体化原本是为了管理的方便。

    如今对于溃兵的情况,却也有意料之外的奇效——因为聚居之后,溃兵就不能再侵扰庶民以获取他们所需的物资了。

    ——农会里面的巡逻队里全部都是过去训练过并且真正实战过的兵士。

    这些人,因着训练时长的问题,许多人,个人能力都比现役的这些新兵士要强。

    因此,溃兵基本上不可能给附近的庶民带来太大的危害。

    嬴政决意要清扫这些溃兵的原因也很简单——他需要人。

    需要那种年轻力壮,可以投入到劳动生产中去的人。

    而这些过去被各家蓄养着的私兵,就是嬴政所需要的人。

    至于这样的大胜之后为什么不趁势回到咸阳,底定乾坤……

    呵,这又不是什么侵略别国的战争。

    而且战争也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件事,究其本质,是政治问题。

    政治问题所需要用的,是有别于直接的战争手段的。

    所以,战胜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

    最重要的是,执行“秦王政”的意志。

    叫全秦国的人都知道,秦王政还在。

    他还好好的或者,还在坚定不移地执行着他的意志。

    他还是原本的那个不为艰难险阻而停步,不会被任何挫折绊倒的,战无不胜的秦王政。

    办到这一点,那么目下所遇到的这种叛乱,才能够真正的,从根源处瓦解。

    否则的话,即便消灭了这一茬叛逆,也只不过是扬汤止沸。

    十四日,月圆时候。

    秦王政居玉县,劳军。

    兵士换防,吃肉。

    十五日,登骊。

    秦王政祭天地,敬祖神。

    清晨,日出的第一缕光明绽放于天边。

    秦王政登祭坛。

    天色由暗转明时刻,天东薄薄暗暮转换橘色,又转而赤红。

    太阳跃升。

    嬴政在台上宣祭文。

    他穿着还很隆重。

    身上是华丽的冕服,头上也还戴着冕冠。

    很久没有穿过这样的正式,嬴政一时有些不喜欢。

    他歪了歪脖子,昂首看向稍稍昏暗的天空。

    流云染火。

    “朕,秦人政,敬祝天得其清,地得其宁。”

    “敬祝祖神广寿无边,鬼神天命无穷。”

    “朕位为秦王,尊为秦人之主。列位八年,有分田之功,活人之德,谅天地众神、往古诸祖悉知。”

    “囿往圣垂徳,孚历君雅意,朕有革法之锐意,特草此命,共我秦人,宣诸众神。”

    “谓,破往妄之乱法,拨来正之大道。”

    ……

    辞工很是狂悖。

    语气好似并不是在向祖宗和神灵说些作为后辈的讨巧话语,而是在炫耀和轻蔑地昭告,宣扬自己的命令。

    这就是嬴政的风格。

    什么天地众神,什么祖宗之法,先君良政,什么利益交换,他都不会在乎。

    有益于时局,有益于自己的目的,他就拿出来用一用;但若要对于他的事情有所违背或者更甚的阻碍,他就毫不留情地将其打破。

    就像是顽童打破花瓶。

    管你多少年的历史,碍着我走路,你就该进垃圾堆。

    这样独特的祭祀之后,嬴政紧接着召集了兵士们,向他们简单宣示了这一战的伤亡情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