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革秦-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您尽管放心。”陈矩点了点头:“只要农会还有一人丈夫活着,您就不会死!”

    李斯觑着陈矩脸上半分玩笑也无的神色,莫名觉得有些沉重。

    他于是点了点头,玩笑着说道:“希望永不会有验证你这话语的一日。”

    “说的也是。”陈矩跟着笑起来:“在当今,如何能有这样一日呢?”

    他们笑着,慢慢就放弃了这样的沉重话题。

    秦国这样的一个国家,如今谁人也不知道它究竟会是如何的走向。

    但所有人都有的一个共识是它要遵循秦王陛下的意志而走下去。

    而秦王陛下

    秦王陛下自己其实是很有些迷惘的。

    因为面前的事情,面对的问题,以及所见到的矛盾的形式,都是陌生的。

    嬴政面前跪坐着一群人。

    这群人,有经受过训练的老卒,有累代血脉尊崇的贵族、有以军功攀上的新贵。

    身份的异同,所代表的是不同的诉求。

    而矛盾,便存在于这些人的诉求之中。

    他们都是来要求利益的。

    而很不巧,这些人的利益要求是相违背的。

    这大约是这世间最寻常的事情了。

    做做样子,听完他们的诉求便使他们回去。

    了解问题是很重要的。

    但是比起了解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不过,是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动手解决问题之先,嬴政很明白,世界上处处地地都是存在问题的。

    而真正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问题。

    也没有人有能力同时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些问题大多数时候以基础矛盾的形式存在着,问题始终存在,但矛盾因为并不激化,因此而显得不那么明显,也就没有当前必须要去费时费力的解决它的必要。

    目下所最需要做的事情其实是,找到那个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去解决它。

    这个问题,在嬴政看来并不是破灭六国的问题。

    六国迟早都要破,而且以当前的强弱形势对比嬴政觉得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展开安陆县之中那个楚人李斯加急递过来的一封书信,嬴政多少有些欣慰。

    这是一封关于韩国情势分析的章,辞考究,笔力卓然,读来有浩然江河,滔滔直下的快意。

    而更令嬴政感到快慰的,是这个叫做李斯的人,言辞之间透出的那股子透彻感。

    除却徐青城,嬴政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如此透彻的人物了。

    臣知韩人如此,颇有蹊跷,便使人探寻。

    韩地之中,地势平坦,天赐沃土,颇多平原,地脉交汇之处,有名山镇卧;山川丛集之所,则雄城盘踞。实宝地旷达,更教昌荣。

    韩地之力,亦多胜秦地,岁亩所产,理当益甚。

    而韩人来秦,所贩之物,尽皆诗书礼乐之书,无非丝竹布帛之器。

    于国,均无益处,于民,一时贪鲜。

    韩人购秦者,以麸面、豆饼、铁器,为数众多。

    卖优而购劣者,中有反常。

    于是问询者,韩人自答:嘻,麸麦、豆饼者,代食者也,贵人不齿,购置之,将以售贱。

    问之,则曰:器优者,恐贱人用之则不换,徒留繁琐。

    劣者,一则价贱,二则易损,贱人用之则坏,更可屡屡添置,便我赚钱。

    依臣愚见,或可与韩人结成同盟,薄利而广销国中劣器,以换粮食物产之余,将其分化

    李斯的这一篇章,是很典型的劝谏。

    他根据了来到安陆购置铁器的韩人们的需求,挖到了韩人们赚钱的小妙招,随即反应过来,觉得这件事情或许是可以利用起来的。

    这些来到安陆县的韩人,都是兵士,而且都是韩王等一众大贵族派来的。

    那些大贵族们联合了起来,发现秦国有些东西可以购置到国内去贩卖。

    他们占据了垄断地位,将低价收购来了的器具高价迈出去。

    这样的行为,一般的庶民肯定是不满的,但是他们没有然后反抗的能力。

    所以打落牙齿和血吞。

    一面不满这些劣质铁器的高价,一面又不得不去进行额外的走私。

    时日稍微久一些,大家也都能看得出来这一切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

    而李斯的计策,便是想要让秦国对韩国进行针对性的降价出售。

    一则是,秦国现在技术成熟,铁器烂成安陆县城那样才少见,所以针对性的降价倾销是有利于秦国国内的物资投入再生产的。

    另外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激化韩国内部的矛盾。

    至于有没有其他的心思,嬴政看着竹简。

    他知道是有的,但他同时知道,李斯并不直接写出的原因李斯在试探自己!

    “着,允准。”嬴政在竹简上打上了标记。

    这个楚人,意外的有才学!

    想一想,其实徐青城也应当算是一个楚人吧?

    嬴政思考一下,在竹简上写下几行字。

    一:疲。

    使韩国上下的精力集中在用秦国的产品来赚取本国的钱财,疲其子民。

    二:辱。

    以倾销为媒介,促进韩人对于韩国的东西、进而对于韩国的国体、政治、化全面的不相信。

    三:离间。

    以无厚入有间,扶持起一批韩人与现在的那批韩人对抗。

    这便是李斯的全部意趣了,有些地方李斯没有写明白,是嬴政自己补全的内容。

    不过嬴政觉得,写的出这样开篇和整体思路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没有能力写剩下的。

    之所以不写出来,还是觉得自己这位上位者的能力不一定足够啊。

    嬴政看到这一切,没有生气,只反手将这个问题又抛回去,交给李斯。

    朕同意了你的计划,并且将你的计划列为执行项目。着专人配合,如果再失败,那便是你的能力不够,以后也别想着在实事方面了,老老实实的做做章,跟朕的那位师兄一样吧。

    嬴政将李斯的计划完全的吃透,又派人将竹简递交给鞠子洲。

    看到这样的人,嬴政觉得,鞠子洲应该会是比较喜欢的。

 第七十九章 竞劣 (下)

    “在下李斯,忝居农会会长一职。”李斯笑眯眯,看着十分开心地向着韩人商贾拱手一礼。

    韩人同样还礼。

    从他的礼,李斯看得出来,这是一位贵族。

    “贵人是哪里人?”李斯这么问道。

    这是一句废话。

    因为李斯在见面之前,必然就已经了解了韩人们是韩人。

    不过有些时候,废话也是很重要的话。

    就像李斯这一句话。

    他其实不是在问韩人们来自哪里。

    他说的是“贵人”。

    他看得出那礼仪代表的身份。

    这也就意味着,李斯是拥有着与韩人贵族对话的身份的。

    韩人贵族的眼神温和许多:“我是韩国南阳人,敢问李先生贵姓。”

    “在下姓蔡。”李斯一礼。

    “楚地上蔡人?”

    “正是。”李斯点点头:“敢请问阁下贵姓。”

    “卫。”

    “卫国宗室?”

    “遗族而已。”

    “卫朋友叫什么名字”

    “卫浮屑,字块垒。”

    “身如天地细屑游离,心若块垒安沉,好名字!”李斯眼前一亮:“在下李斯,李通古。”

    “通今博古,于以斯。”卫浮屑同样赞叹。

    这样几句客套话,两人基本上确定了对方的贵族身份和血脉渊源,于是对话可以进一步的向下进行。

    李斯拉着卫浮屑的手,将他拉到席间:“卫兄请安坐,未曾远迎,着实是斯的不对,你请千万恕罪。”

    卫浮屑笑呵呵:“通古兄何必如此客气,你我今日初见,前面又不知对方,这等境况,不相远迎,何罪之有?不知则无罪嘛!”

    “哈哈,多谢块垒兄海涵。”李斯深深一揖。

    卫浮屑连忙对拜:“通古何必如此。”

    “块垒兄此来秦地,若是有什么用得上斯的地方,请尽管开口!”李斯诚恳说道:“为谢块垒兄如此胸襟广博,我也应当为块垒兄办好你所想要做的事情!”

    “何必!“卫浮屑正色,义正言辞:“原本通古兄便是无咎的,我又何忍以此为借口要挟通古兄这般诚人为我办事呢?”

    “块垒兄!”

    “通古不必如此。”卫浮屑拍着李斯的手背。

    好片刻,李斯这才平复了心情,收敛脸上的期盼和眼中的诚挚:“块垒兄可以在我这里待多久呢?请务必让我带你领略安陆的风光。”

    “这”卫浮屑有些为难:“这我却是不知的。”

    “为何不知?莫非块垒兄有什么要事么?”李斯疑问。

    卫浮屑思忖良久,叹气道:“唉,本来不愿说的,但我与通古你一见如故告知你也是无妨。”

    “我此来,乃是受了韩王令,来秦地采购一些好物,带回韩国,以利韩国之民。”

    “利民之事?”李斯挑眉:“这是好事情,为何不愿说?”

    “这唉。”悠悠长叹。

    李斯与为浮屑这样说着话,一边陈矩根本就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东西。

    明明每一句话都很清楚的知道说的是什么。

    但是连起来,就很莫名其妙,听得人很困。

    而且,莫名其妙的,陈矩就觉得,这俩人脸上的一切表情都是虚假的。

    卫浮屑身后的两名侍卫看了陈矩一眼,六只眼睛里透露出来的情绪都是一样的。

    他们齐齐苦笑,而后将目光移开。

    “通古有所不知啊。”卫浮屑感慨着:“韩王之爱民,犹如秦王之爱民,自古以来,天下之王,无有不爱民者。”

    “方今之韩王爱民,犹甚于古之王者。”

    “而今之韩民,躬耕田亩之内,汗出若浆,是其劳累之故也。”

    “韩王见之,不忍见其辛劳,遂有寻觅简便法门之意,于是便派遣了为兄我来此地购置农具、食料与民。”

    “这是好事情!”李斯颔首咏叹:“韩王之爱民如此,天人共鉴!韩国之国祚,必然因之而绵长悠久!”

    “正是如此。”卫浮屑点了点头,似乎深以为然:“然则通古,若只是如此,为兄便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

    “请细说。”李斯一拜。

    卫浮屑回礼:“是这样。”

    “秦国有能够省却许多力气花耗的铁器不假,可是这等铁器,毕竟是贵重的物事,秦国自己恐怕都没有太多,于是韩人来购置,着实是一件难事”

    “这一点请放心!”李斯听了卫浮屑的话,便知道了这家伙,以及这家伙背后的那些人对于秦国的了解他们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秦国如今的铁器已经几乎遍布全国。

    咸阳之外,几遍铁器没有咸阳城的大炉里冶炼的那么好,但也基本上不缺铁器用。

    最多是,质量差些。

    这玩意儿早已经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了。

    但韩人似乎并不清楚这些。

    秦国并不禁绝交游,然而在秦国交游、游行,去真切的深入到这已经发生了奇怪变化的基层之中了解真实情况的人,又有几人呢?

    李斯心底偷笑。

    他自己,若不是因为当初实在贫穷,也不会有今日如此的机缘和境遇。

    韩人不清楚是正常的。

    李斯收敛心神,假装仔细听着卫浮屑的话。

    “是故,为兄要在秦国购置合同的铁器与好食,着实是一件难事啊。”卫浮屑说着。

    “我可帮助块垒兄。”李斯拍了胸脯:“块垒兄,我今是秦国安陆县农会会长,总理安陆县城之中大小生产事务,这事情,我帮定你了!”

    “这如何可以?”卫浮屑抓着李斯的胳膊。

    手劲真大!

    李斯低头瞥了一眼卫浮屑。

    演技也不错。

    这是属于实力派演员的肯定。

    李斯郑重点头:“自然是可以的!”

    而且毫无压力。

    “只是”

    “没有只是!”李斯严辞说道:“块垒兄莫非是并不信我?“

    “通古兄我自然是信的”

    “那便吃酒。”李斯昂首,摆出一副东道主的姿态:“吃酒,一切事情,等吃完酒再说!”

    “这也好。”

    “对了。”李斯顺口问了一句:“你们块垒兄需要多少的铁器和食料?”

    “这,自然是越多越好。”卫浮屑有些不安。

    因为事情有些脱离他的掌控了。

    “越多越好?”李斯用手摩挲下巴。

    他的胡须梳理得很好。

    “这样,为兄助你在韩地之中建立一个铁厂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