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宋朝当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宋朝当太子-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廷烨抱拳道:“回殿下!军营都已搭建完毕,敢问殿下,下一步我们该干什么?要不要在各部族面前立个威呢?”

    杨怀恩苦笑道:“殿下!由于士兵中多有不适应者,所以末将以为眼下还是应以休养生息为主。”

    呼延守说道:“殿下!我们水军三千余人,只有少数不适应此地环境的,绝大多数都是精神抖擞,不若有我们水军来值班,上四军的兄弟们也好安心歇息几日。”

    “如此甚好!传本宫的命令,没本宫的手令,各军中将领不得擅自侵犯当地部族,若有违令不从者,严惩不待。”

    赵昕想了一下又道:“除此外,催促军中,抓紧时间搭建几所寨子出来,等运粮船队将粮食等物资运来再做打算!”

    “诺!”

    几位武将赶忙抱拳道。

    几位武将离开后,赵昕又召见了十余位懂当地话的沿海渔民和先前带了的十几位先生,不是他不想带官员来,而是没有官员愿意来这蛮荒之地,索性他给这些先生们承诺,愿意跟随而来的,会授予官职,这才有了这十几位先生。

    先生们的身份很尴尬,虽然先生有品级,待遇也很优厚,但在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里,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还是金榜提名,为官一方,这些先生们大都是科举考试的失败者,不得已成了军中的先生,眼下有机会成为朝廷正式官员,自然是欣然前往。

    赵昕对他们说道:“本宫知晓流求各部落今岁都缺少食物,本宫率军前来是为了帮助这些部族的,其实说到底,这些部族的本身都是历朝历代为了躲避战乱,人祸,天灾等等原因,而迁移来的普通百姓,所以说到底他们也是我大宋的一员。”

    “殿下所言甚是!小的也一直这么认为!”

    黄师宓顶礼膜拜道。

    “所以各位先生,你们明日的任务就是和沿海渔民们一起前往流求各部落做税客,当然也不能空手而去,每人都带上十石粮食。”

    赵昕笑道。

    “殿下!这是何意?”

    黄师宓问道。

    “各部落正闹饥荒,这十石粮食虽是杯水车薪,但却能解燃眉之急,尔等将粮食送上后,需要严明,这十石粮食是白送的,若想要更多的粮食,可携带各部落的特产前来营寨与本宫兑换,本宫定会做到公平交易。”

    赵昕笑道。

    “臣等谨遵殿下之令!”

    众人赶忙拜道。

    。。。。。。

    广南南路,正值大丰收,不知道是不是上天保佑,今年的粮食产量特别高,范仲淹为此还多建了好几处粮仓,用来收购百姓手中的余粮,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当范仲淹接到赵昕的手令之后,没有耽搁,就派人一车车地将粮食运往泉州,随同运粮队一同前来的还有被赵昕喊来的王安石和冯京。

    。。。。。。

    军营内,赵昕正在看着流求地图,时不时的圈画着,心想:朝廷总计82万禁军,排除上四军6万人,还剩76万人,这76万人裁撤之后,大体上应该会被裁撤至少16万人,这16万人按照五口之家来算的话,那就是得近80万人。

    以十万人为一个县的话,需要在流求建立八座县城,所需要的物资,口粮,民房,等等都是需要计算的,当然禁军裁撤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他眼下也只需要准备三座县城就好了。

    赵昕根据后世那模糊的记忆,圈了三座县城建设基地,命名为宋北,宋中,宋南,三县。他打算将流求化为府治,王安石任第一任知府,这位历史上的变法能臣不是很厉害吗?

    眼下流求也没有那些世家大族,王安石有何想法都可以拿来实验一下,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就知道了吗?

    一起看书网 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孙诞生

    几日后,两三座简易的城寨拔地而起,除此外就是建了不少储存粮食的仓库,赵昕修缮了一下破旧的港口,给起取名为基隆港。

    赵昕派出去的十几路前往各地的使者,也都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并没有出现被蛮族部落袭击的情况发生,赵昕起初还有点担心,因为蛮族一言不合就拔刀相见的场面实在太多了。

    赵昕采取的是先礼后兵的做法,如果这些蛮族收下粮食,并且携带物资前来交换更多粮食的话,那么他的安抚计划就成功了一半,若有蛮族对大宋军队抱有敌意的话,那么他也不介意兵戎相见。

    当然结果是好的,并没有发生什么流血事件,已经陆续有离的比较近的部落携带各种奇珍异宝前来兑换粮食,当然更多的还是皮毛之类的东西。

    宋朝商船前往南洋贸易,有时偶遇大风大浪,或者需要补充一些淡水等,偶尔也会停泊在流求,所以这些蛮族部落也会同宋朝的商船交易,但由于宋朝盐铁官营,所以换取的都是丝绸,瓷器,茶叶之类的东西,除了口粮之外,宋朝商船出了口粮之外,也不会携带粮食前往南洋贸易,所以流求各部落也换不到粮食。

    今岁四五月份,流求下了一场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雨,持续了近一个月,引来了山洪爆发,不但影响了狩猎,也影响了各部落的种植业。

    本来种植技术就差,产量也少,这也限制了各部落人口的发展,今岁又遭遇天灾,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各部落为了各自族人的生存,开始对其他部族发动战争,用来转移部落缺粮的问题。

    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所以为了争夺粮食,在赵昕来到之前,各部落已经打了七八次仗了。

    当各部落收到白送的粮食后,自然是以诚相待,更有甚者拿出本部落最好地吃食款待宋朝使者,晚上在派去两个别有风情的本族女子让宋朝使者体验一下异域风情。

    出乎意料的是,各部落拿的出手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因为皮毛这个东西,他们自己也得穿啊,虽然也有拿金子之类的东西前来兑换粮食的,但那都是偶尔在山中见到的,他们也不具备开采的条件。

    。。。。。

    城寨内,赵昕站在城墙上看着零零落落的部族人携带物品前来兑换粮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殿下!有几个部落使者想要见你!殿下看?”

    一个先生走上前来恭敬的说道。

    “让他们进来吧!”

    赵昕回道。

    议事厅内,赵昕正襟危坐在太师椅上,一旁皆是武艺高强的侍卫。

    几位身着奇装异服的部落使者走了进来,看到全副武装的侍卫之后,心中不免有些胆颤心惊,

    自有翻译朝他们说了几句话后。

    几位使者都恭敬的朝着赵昕行了一个礼,而后是吐露出各种方言出来,赵昕聚精会神的听了,有的部落说得好像闽南话,而有的又像广西话,甚至像四川方言的都有。

    当懂各部落话的渔民们翻译后,赵昕才明白这几个部落使者的意思,那就是他们没有太多的物资用来换取粮食,但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女人换粮食。

    各部落使者来到城寨后,见到那一座座装满粮食的仓库,说不心动那是假的,但看到周围装备精良的大宋士兵之后,都收起了那些小心思,规规矩矩的交易起来。

    由于先前各部落发生了几次冲突之后,每个部落的情况都差不多,那就是女多男少,平均一个男的得分七个老婆,所以这些部落酋长便想要用女人来兑换粮食。

    赵昕本来也想答应下来,但随即想了一下又觉得不妥,他担心若是后世某本史书上记载,某年某月某日,太子赵昕前往流求,用粮食换取各部落女人,那就真的遗臭万年了。

    赵昕婉拒了各部落的这项提议,各部落使者听到后,都不由的耷拉着脑袋,有些萎靡。

    赵昕见此提出了另一个方案,那就是各部落出人帮忙建造城池,而他将按照每个部落所出的人数来给予粮食作为报酬。

    据福建路转运使蔡襄传来的消息表明,第一批迁移的百姓已经到了江南东路,再有半月就至福建路,那么估计一两个月内就能到达泉州了,如果在福建路雇佣人力前来流求造房子,那绝对是划不来的,所以赵昕一早就将主意打到了流求各部落头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本地的部落在流求生活的时间长,知道哪些木材更适合造房子,且长期奔走于山林之中,即便是女人,那体魄也同大宋男儿不相上下,一个能顶三个用。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廉价的劳动力。

    各部落使者觉得这方法也不错,因为对于他们来讲,眼下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

    与此同时,皇佑四年,八月秋社。

    这一天,各家都用社糕点、社酒互相赠送,达官显贵、皇亲国戚之家及宫廷中,都用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姜等,切作棋子那么大的小片,加上各种调料搅拌均匀后再蒸熟,铺在饭上,叫做“社饭”,邀请宾客一同食用。

    普通百姓人家的妇女都要走娘家,晚上回来的时候,娘家的父亲及兄弟姐妹都会拿出一些葫芦儿或者是新枣儿作为礼物送给她,这也就是俗语里人们常说的“宜良外甥!”

    学堂里的教书先生也会举行秋社的有关活动,至于活动经费,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后,每个学生都会提前上缴一定的钱。

    曹皇后今日也与延福宫设宴,邀请大臣们的女眷前来宫中赴宴,东宫几女自然也再邀请的范围之内。

    酒宴正酣之际,高滔滔突然捂着肚子,面部表情极为痛苦,一众女眷都是过来人,见此,便知这是临产的征兆,高皇后见此赶忙屏退众人,命人将高滔滔抬至暖阁,又喊来产婆、太医等人,方才将此事告知赵祯。

    时值赵祯在垂拱殿同众位大臣商议政事,听闻此事,不由得急了,也顾不上什么宫规了,率领一众大臣一路小跑到延福宫。

    所以短短不到半个时辰内,延福宫暖阁外,聚集了一票文臣武将,皇亲国戚。

    一个时辰之后,暖阁内一道红光冲天,随即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

    产婆随后跌跌撞撞的跑出来说道:“恭喜官家!恭喜娘娘!太子妃娘娘母子平安!”

    “可是母子平安?”

    赵祯忽然问道。

    “回官家!太子妃娘娘诞下小皇子,重六斤六两。”

    产婆大声说道。

    “好啊!好啊!朕有皇孙了!我大宋江山后继有人了!”

    赵祯顿时手舞足蹈的说道。

    “天降祥瑞,皇孙诞生,我大宋江山千秋万代,臣等为官家贺!”

    。。。。。。

    一起看书网 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

一百四十二章 月亮真圆

    高滔滔产下皇孙之后,赵祯一高兴之下,自然是普天同庆,大宴群臣,并且大赦天下。

    赵祯给其取名为赵景泽,并且刚满月就加封为承平郡王。

    流求。

    在有了流求各部落的族民们加入后,在工匠们的指挥下,第一座县城台北县,正在快速的建设着。

    不得不说,本地的土著即便是在烈日炎炎之下,那干劲也是十足,赵昕先前担心他们中暑,还让人准备了酸梅汤用来解渴消暑,却没想根本派不上用场。

    赵昕见此,便让伙房准备了肉食,用来款待这些吃苦耐劳的好“工人”!好家伙,一个个吃饭的时候,都跑到赵昕的寨子面前来磕头,这倒是让赵昕没想到。

    而这个万恶的资本家,此时正在海滩不远处一颗椰子树下,仰躺在竹椅上,命两个部落女人各自持着一扇硕大的芭蕉扇在不停的煽动着。

    “多少次梦想到三亚旅行一次,却不曾想穿越后,竟然实现了!只是这地方,真特么热啊!”

    “两位大姐,用点力气啊!本宫都要热死了!”

    赵昕美美地喝了一口椰子汁后,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珠,朝着身后两位孔武有力的蛮族女子说道。

    一丝凉风吹过,赵昕不由得舒服的哼了一声,而后沉沉地睡去。

    “殿下!。。。。。。殿下!”

    不知何时,杨怀恩走到前来轻声的喊道。

    赵昕缓缓睁开眼皮,看了一眼眼前的杨怀恩,起来伸了一个懒腰,说道:“这几天实在是太累了,本宫竟然不小心睡着了!怀恩,可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不?”

    “回殿下!王大人和冯大人来了。”

    说着指向不远处,候在侍卫外面的二人。

    “让他们进来吧!”

    赵昕整理了一下衣衫说道。

    “臣王安石,见过太子殿下!”

    “臣冯京,见过太子殿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