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阵间隔很短的连续强弩攻击后,还未冲到眼前的三千余匪众,就已经损失过半。
郑三炮一看,这还了得,只怕没冲到眼前,就得全军覆没了,立马打马就要往后退。
王韶见此,拿出一张强弓来,张弓搭箭,瞄准郑三炮。
“嗖!”
一只羽箭准确无误的射中了郑三炮的后颈,郑三炮到死都没想到,他这个京西北路一霸就这么草草收场了!
“大当家的被杀了!快跑啊!”
忽然一个土匪大声喊道。
“骑兵团出列!”
王韶大声喊道。
“殿下曾言!凡是手上沾染百姓鲜血的土匪,一律杀无赦!”
“儿郎们!随本将冲锋!”
王韶拔出战刀大喊一声。
一千装备精良的骑兵朝着一群如同丧家之犬一样到处逃窜的土匪们杀去,几乎每一刀挥出,都会有一个土匪当场毙命。
“别杀我!我投降!”
不少土匪见此,纷纷放下武器,祈求活命,但等待着他们的不是宽恕,而是骑兵将士们锋利无比的刀锋!
夕阳西下,王韶蔑视的看了一眼三千余具匪徒的尸体。
“把他们的首级割下来,送到附近的州城去,此外打扫山寨,被掳掠而来的妇女们,都好好的安置了。”
第一旅的将士们打扫完战场后,一把火将山寨焚毁,而后继续踏上剿匪的征程。
一起看书网 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巧妙回答
十二路大军摧古拉朽般的在大宋境内各处扫荡,遇到沾染百姓鲜血的匪徒们一概是杀无赦,结果各处匪徒要么四散而去,要么望风而逃,当匪首们的首级由官兵送至各州府县的时候,各州府县的百姓见此,都被吓了一跳,心想朝廷这次是玩真的啦,一时间风声鹤唳,连平时在大街上吊儿郎当的地痞流氓都少了很多。
而一种官员们看到这几千具首级的时候,都不由地直皱眉头,心想大宋的禁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打了!但如此杀戮,难免有些过重了,一时间弹劾的劄子一个接一个地送往开封。
皇佑三年,十二月,大庆殿最后一次朝会。
梁适出言道:“官家!朝廷十二路剿匪大军出征后,仅仅几天京西北路的匪患就一扫而空,然而臣收到不少知州,知县的弹劾,言十二路剿匪大军杀伐过重,截至今天各州县已经收到近万具尸首,朝廷以前剿匪皆是安抚为主,此次杀伐是否太过于重了?”
赵昕回道:“敢问梁相,我大宋立国近百年来,为何匪患一直不绝?”
梁适回道:“朝廷对待各路匪患,以招安为主,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如此一举两得岂不是更好吗?”
赵昕笑道:“梁相所言,正是我朝冗兵之始,也是我大宋军队战斗力弱的原因之一!”
而宋朝的冗兵就起源于此,当什么三教九流都能进入军队后,势必就加大整个军队的管理难度,如贪生怕死、贪污腐败、欺上瞒下等事情的发生频率都会大大提高,从而直接降低宋朝军队的战斗力。
若是将军治理得好,其实也还能消除这个负面影响。但问题就在于,将军没那种客观条件来治理。宋朝政府为了防止自己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那种情况,实行了将兵分离制度,也就是说,一个将军无法长时间呆在一支军队当中。
赵昕扫了一眼众位大臣回道:“父皇!现今大宋境内匪患丛生,朝廷安抚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又死灰复燃,儿臣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思来想去,只有两种原因。”
“哪两种?”
赵祯好奇的问道。
“第一种!朝廷赋税过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最终揭竿而起,落草为寇,占山为王。
然则,我大宋之赋税比之历朝历代都是最低的,而且每逢天灾,父皇都减免百姓赋税,甚至拨内藏库已安抚流民,如此仁政之下,各处匪患竟然丛生,所以儿臣认为不大可能是这个原因!”
赵祯虽然自己很是抠门,但对天下百姓那是真的没话说,每逢天灾人祸,必定减免税收,甚至连私房钱都拿出来贴补,今岁流民多,赵祯就一次性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四十万贯,绵二十万匹用来安抚流民。
“那第二种呢?”
韩琦问道。
赵昕回道:“第二种则是各路官员巧立名目,加收各种税收,以便中饱私囊!”
梁适回道:“殿下!大宋官员皆是饱读诗书之人,岂会做出如此有辱斯文之事,且朝廷的俸禄也不低,何至于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呢?”
“敢问梁相,剿匪是谁的责任呢?”
赵昕反问道。
梁适回答道:“自然是各处地方官员的分内之事!”
赵昕笑道:“既然是各处官员份内之事,为何不见各地匪患减少,反而日益增多呢?本太子开辟广南南路,迁移流民近六十万,可以说,各地官员几乎不用在为流民一事而伤脑筋,按理说,各处匪患应该减少才对,可现在不但没减少,反而愈演愈烈,这难道不是地方官员昏聩无能而导致的吗?”
欧阳修起身拜道:“官家!太子之言,臣深表赞同!昔日范相公新政期间,朝政清明,吏治整肃,说明精贡举这一治国方针是正确的,因此,臣斗胆请官家召回范相公,重新实施精贡举和择长官!”
欧阳修这位猪队友终于发挥了一次神补刀的作用。
赵昕在内心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
赵昕出言道:“昔日范相公曾言,我大宋科举制度沿袭唐朝而来,然而按照其方法选出来的官员,与治理国家所需要的才能产生严重偏差,应试的学子只知道死记硬背、堆砌词藻,等到为官一任的时候全部抓瞎,是故儿臣也认为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才是我大宋真正所需要的官员。”
庞籍出言道:“一直以来,朝廷委任路、州、县的主官,往往随心所欲的成分比较大,哪里出现空缺,不问贤能,不问才干,点到谁算谁,能够胜任官职的官员自然没有多少,所以臣也建议,选贤与能,要从资历、功过等方面全面考察,方才能使才配其位!”
韩琦也忙出列拜道:“官家!臣附议!”
一众原本就支持新政的官员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而反观梁适,心里就很是纳闷,他明明说得是朝廷剿匪大军杀戮太过重的原因,可怎么经过太子三言两语后,就变成了改革官僚制度的事情了?
梁适重新审视了一下面前这个十五岁的年轻太子,方才幡然醒悟,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个太子的能力啊!
赵昕忽然感觉到有一道很不舒适的目光盯着他,迎着梁适的目光,微微一笑,而后说道:“至于剿匪大军杀戮过重的原因,也只是奉命而行,各路大军剿匪之前,本太子曾经说过,凡是手上沾染平民百姓鲜血的土匪,一概杀无赦,这样的人即便接受安抚,他日定会再重新祸害百姓!如此反复不如快刀斩乱麻,斩草除根免为后患!”
赵祯思索良久,方才说道:“梁卿之言发自肺腑,然而太子之言也不无道理,所以即日起传令各路剿匪大军,惩处首恶即可!至于其余的匪众,招安后,免费服徭役三年,方可重新化为良民!”
“至于召范卿回京一事!太子怎么看?”
赵祯转而朝着赵昕问道。
“父皇!儿臣以为只要治国的策略是对的,那么是谁来实行并不是太重要,儿臣认为此等小事,庞相和梁相就能代为处理了!”
赵昕恭敬地回道。
“二位相公!你们怎么看?”
赵祯笑问道。心下对太子则是越发的满意了,为人君者,事必躬亲乃是大忌,只有深谙帝王心术,用人之道,方才为明君。
“臣等领命!必不负官家之意!”
庞籍和梁适相视一眼,内心五味杂粮,这得罪人的差事还是落到他们头上了。
一起看书网 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财
东宫内,赵昕正在接见前来的商人们,由于各路剿匪大军斩获颇丰,些许时日,京西北路、京东西路、京西南路、淮南西路的匪患基本上被一扫而空。
这些商人们也很不容易,除了要花钱打通各路官吏外,货物在运输途中还要提心吊胆的担心被土匪给打劫,更有甚者会提前向土匪缴纳一定的钱财,称为买路钱。
眼下好了,朝廷新军出征剿匪,效率非常的快,不到半月,已经剿灭匪患108处,俘获一万多人,斩首近两万,一时间海晏河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旅们再也不担心会被打家劫舍了。所以一众大商人们经过商议后,决定携带一些财货前来慰劳新军。
这些商人们以往对官府的孝敬,对各路驻扎禁军的孝敬从来都没有断过,无非就是希望他们出兵剿匪,以保证他们的财货畅通无阻,可各路官兵及官差往往都是应付了事,更有甚者趁机大开狮子口。
久而久之,这些商人很多时候,宁愿提前拿出一部分钱财来给各路土匪,也不愿再在官府上面多花一分钱了,反而想着各种偷税漏税的法子。
这倒是出乎赵昕意料之外,他派新军剿匪,除了提高各地的治安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练兵。
东宫暖阁内,火炉四起,对比外面的寒冬酷暑,暖阁内却是非常暖和。
每一路都选出了一个商人代表携带财货前来慰问新军。
京西北路的商人代表起身道:“殿下!小的石财恭,仅代表京西北路的商人们感谢殿下剿匪之恩德,现今带来,钱30万贯,绵5000匹,各类五谷杂粮共计五千石用来以资军用,聊表心意。”
京东西路的商人代表起身道:“殿下!小的张源喜,仅代表京西东路的商人们感谢殿下出兵剿匪,现今带来,钱30万贯,绵4000匹,面粉三千石,用来劳军,以聊表我京东西路商人们对殿下的感激之情。”
京西南路的商人代表起身道:“殿下!小的胡广发,仅代表京西东路的商人们感谢殿下出兵剿匪,现今带来,钱20万贯,粟米3000石,羊1000头,猪800头,用以劳军。”
淮南西路的商人代表起身道:“殿下!小的钱进财,仅代表淮南西路的商人们感谢殿下出兵剿匪,现今带来,钱40万贯,大米5000石,酒1000坛,用来劳军,一点心意,还望殿下切莫推辞!”
赵昕听完后,心里算了一下,有了这些钱财,此次出兵的军费就有了着落了,而且各路剿匪大军也都有所斩获,剿匪所获得的的财货也是一车车地运往开封来。
有人送钱来自然是好事,赵昕当即安慰了一番,又令东宫御膳房准备酒宴,已彰显自己对他们的感谢之意。
酒宴正酣之际,赵昕举杯道:“世人皆道,无商不奸,然而本太子今日却看到了诸位的爱国之心,在此,本太子仅代表朝廷各路剿匪大军感谢众位慷慨解囊。”
“请!”
“谢殿下!”
当今太子亲自敬酒,几人哪敢坐着啊!连忙起身,毕竟这样的荣耀拿出去可以吹一辈子了。
待几人重新坐下后,石财恭皱着眉头问道:“殿下!朝廷新军剿匪进程之快,实在是令我等震惊不已啊!然而就怕他日新军一旦离去后,不出半载,匪患死灰复燃,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石财恭说出了所有商人们的心声,一众商人们都怕朝廷是鲜血来潮,只剿完这一次就不管日后的匪患了,那么也只能保一时安宁,而不是保一世安定。
赵昕自然知道众位商人担心的是什么,便说道:“诸位放心,以后朝廷剿匪之事会形成定制,每年都会有军队下去剿匪,诸位不必担心这些匪徒会死灰复燃!”
俗话说得好,攘外必先安内,剿除匪患,稳定治安,是赵昕发动对外战争的基础,他可不想日后自己率兵出征在外之时,大宋境内各处匪患丛生,拖自己的后腿,在他的计划中,上四军将会分成两批先后前往各地剿匪,毕竟军队的战斗力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四人异口同声的说道:“有殿下此言,我等感激不尽!”
临别前,赵昕又每人送了一副自己亲笔书写的字,上面写着八个大字:爱国商人,天下表率。
士农工商,自古以来,商人的地位十分低下,即便是在商业发达的宋代也不例外,赵昕不但设宴款待几位商人,而且还亲笔题字,这可把几位商人给感动地无语伦次,一个个信誓旦旦地说回去定要劝说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