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原本打算前往救援兴庆的各部落纷纷停滞不前了,有的已经派人开始同赵昕接触了。
西夏是党项民族发源地,各部落林立,占领夏国后,妥善的处理各部落同宋朝的关系为重中之中,这也决定着宋朝能否长久的占领夏国。
宣武四年,五月二十日,赵昕率军姗姗来迟,赵昕刚到来,夏国就派了使者前来议和,但赵昕不但拒绝了,还下了最后通牒令,要求夏国无条件投降。
兔子急了也是会咬人的,当夜,没藏讹庞令各将从四面八方突围,而他则是见机率领三千铁鹞子突围,却不想遭遇了郭谘统领的神机营,在独辕冲阵无敌流星弩的强大杀伤力之下,勘为夏国最精锐的铁鹞子也只能惨淡收场。
几轮扫射之后,没藏讹庞身负重伤,三千铁鹞子只剩下不到百人狼狈逃回城内。
………………………………
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妃的愿望
没藏讹庞突围没成功,反而还落得一个身负重伤,赵昕见此鸣金收兵,没有在发动进攻,只是将夏国都给团团围住。
大营内,赵昕聚集众将议事。
“官家!没藏讹庞身负重伤,想必城内此时定然是群龙无首,我军再进攻几次,肯定能攻破兴庆,为何官家选择在此时鸣金收兵?”
王韶不解的问道。
赵昕没有回话,而是转而朝着狄青问道:“狄卿!我军截止今日,伤亡如何?”
狄青抱着拳头行了一礼,而后回道:“官家!具不完全统计,我军截止目前已经伤亡了近十万人。”
“十万将士战死沙场!朕痛心啊!”
赵昕叹了一口气,扶着额头说道。
“官家体恤士卒,士卒因此而舍命报效国家!现今虽然我军阵亡十万,但夏国覆灭在即,在末将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狄青拜道。
赵昕这才说道:“没藏讹庞虽然身负重伤,但兴庆城内还有近四万士卒,如果我军强攻的话,即便能拿下兴庆,那也是损失惨重,而且难保敌军不会做困兽尤斗,眼下我军粮草充足,除了留下十万大军围困兴庆外,朕打算分兵扫荡其余不肯臣服的城池,兴庆之所以还在苦苦坚守,是因为夏国东部大片城池都还在他未投降于我军,朕打算把这些城池通通拿下来,让兴庆成为一座孤城!”
夏国西部的城池知道兴庆被围,救援的道路又被切断了,赵昕采取招安政策之后,十之八九都投降了宋朝,用他们的话来说,夏国本来就是对宋称臣,所以投降宋朝也是实至名归。
而西部同辽国接壤的大部分城池都是选择了作壁上观,虽然赵昕派人前去招安,但肯投降宋朝的了了无几。
而据锦绣卫的密保显示,有些城池的官员开始同辽国接触,想要投降辽国用来换取荣华富贵。赵昕一开始很不明白投降谁不是投降,为何偏要选择辽国?
后来猜想明白辽国和夏国是有共同点的,那就都是游牧民族,投降辽国后,依旧是牧马放羊的生活,可若是投降宋朝后,那就不一定了,以宋朝那些文官的性子,指不定让这些游牧民族当一个安分守己的农民。
纵观历朝历代,汉人同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几乎从未断绝过,汉人占据上风的时候,就会选择招安游牧民族,而后采取同化政策,但同化了上千年,也未见取得什么成果,究其原因是生活的环境和天性不同。
蒙元占领华夏之后,蒙元大臣别迭等人建议元主窝阔台:“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即杀光汉人,从而把耕地都变成牧场。
这个政策初期施行,但后来又被废除,因为有汉族大臣劝服了元帝,说是如果全天下的人都去放羊了,那谁来耕种粮食茶叶之类的东西呢?所以元朝统治者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
中国历来游牧民族占据中原后,无一例外都是采用的圈占土地来放牧,因为牛羊对他们来说就是财富的象征,多牛羊就多财富,相当于地主眼中多粮食就多财富一样。可是历史总是有他的惯性和循环,在圈占土地放牧后,总是会被高明的统治者给废除,并兴农业。
在赵昕看来,农业和畜牧业同等重要,宋朝即便占领了夏国,也不会让原本放牧的牧民变成农民的。因为赵昕明白,在随后的近八百年中,骑兵依旧是制敌天下的神兵利器。
军营内,赵昕的话落后,在场的武将都在思考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狄青率先出言道:“官家!末将请求领兵征讨各地不肯臣服的逆贼!”
眼下,夏国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他留在这里捞一点灭国之功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他在皇家军事学院学习过一段时间,懂得了一定的谋身道理,身为武将,可以有点小毛病,但绝对不能贪功,不论是什么功劳,都要想方设法的推给官家,如此一来,才不至于引火烧身。
众将见狄青都这么说了,也纷纷上前请求领兵出征。
眼下围困兴庆的军队已经达到了近二十万人,没藏讹庞数次突围,夏国军队损失惨重,赵昕同众将商量一下,打算留下十万人马围困夏国都城,剩下的十万人马分成五路大军,由将领们统率征讨夏国各地。
赵昕分配好任务后,众武将都下去整备士卒,携带好粮草,准备出征。
一身戎装的杨凌薇忽然朝着赵昕说道:“官家!臣妾也想领军出征!”
“爱妃别闹!打仗是男人们的事情!爱妃还是乖乖在朕身边当个侍卫就好!”
赵昕看了一眼英姿飒爽的杨凌薇说道。
“官家!臣妾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有朝一日,成为一名女将军统领大军出征,眼下正好有这个机会,希望官家能成全臣妾!”
杨凌薇满是期待的看着赵昕。
赵昕很是为难,一方面他不舍得自己的女人领兵出征,另一方面又想杨凌薇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思忖良久,让人把侬智高喊来,任命这一路的统帅为杨凌薇,侬智高从旁辅助。
赵昕此次出征,李媚儿和侬蝶舞本来也是要跟着来的,但战争持续了这么长时间,国库早已消耗的差不多了,之所以能撑到现在,大都是赵昕的内藏库在坚持着,而内藏库的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大宋皇商的收入,所以李媚儿是脱不开身来。
侬蝶舞想来,但是四公主突然换上一场感冒,她只得留下来照顾。
杨凌薇得到赵昕的答应后,很是兴奋,收拾了一下行囊,准备搬到军营内。
赵昕看着收拾行囊的杨凌薇,突然很是不舍。
他从忽然趁杨凌薇不注意,从后面抱住了她。
“官家!你这是干什么呢?”
杨凌薇红着脸问道。
“朕突然有点不舍得爱妃!这样!爱妃今晚陪陪朕,明日再领军出征可否?”
赵昕试探性的问道。
官家答应了她领军出征,等同于开了一个先例,这样的隆恩,杨凌薇自然是感恩在心。
“好!既然如此!臣妾下去换身常装,今晚好好服侍官家!”
杨凌薇柔声道。
赵昕在杨凌薇耳旁轻轻地说道:“别换了!朕就喜欢爱妃这身戎装!”
杨凌薇的耳朵瞬间红了,官家的爱好还真的是特别啊!
当夜,赵昕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出来,他想要征服这个女人,让其第二天下不了床,但他显然低估了女武将的战斗力。
几度颠鸾倒凤之后,二人双双陷入梦乡,但没成想,第二日赵昕醒来的时候,杨凌薇早已领军出征了。
………………………………
第二百七十五章 灭夏
夏国皇宫内,一片惨淡景象。
相国没藏讹庞由于受伤过重,最终不治身亡,但在其临终之前将军政全部托付给了大将仁多瀚,并且嘱托他一定要带李谅祚突围出去。
然而这却引起了西夏大将漫咩的不满,仁多瀚不过是一年轻边将而已,论资历还是军功都不如他,虽然外头宋军围城,但夏国还有东部十几座城池在,若是突围了出去,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
漫咩便在李谅祚面前说坏话,但李谅祚并不为所动,因为他虽然年幼但却并不蠢,他知道眼下这种时候,只有仁多瀚才能守住夏国国都。
俗话说得,上梁不正下梁歪,李谅祚此时已经十三岁了,越发萌生骄矜之心,他不但继承李元昊的狡诈凶残,同样继承了他的好色。
李谅祚比较早熟,他不满七岁就偷看了宫女洗澡,十一岁的时候就强行宠幸宫女,十二岁的时候,没藏讹庞便将其女儿嫁给了李谅祚。
但李谅祚自成年后,性情简易而喜怒无常,喜好妄为,他时常闯进部族之家,奸其妇女,因此各部族对其多有怨愤。
他有幸见了一次没藏讹庞的儿媳梁氏,惊于其姿色,一直想染指梁氏,但是由于顾忌没藏讹庞的权势,一直没敢下手,眼下没藏讹庞去世了,他便想宣梁氏入宫,体验鱼水之欢。
但梁氏还没进宫,就被大将仁多瀚知道了,仁多瀚便进宫面见李谅祚,言眼下宋军围城,夏国朝不保夕,大王岂能还有夺他人之妻的心思,更何况国舅没藏讹庞刚刚为国捐躯,大王就图谋其儿媳梁氏,若是传了出去,必定军心涣散,到时候我等沦为宋朝阶下囚,还有何颜面活在这世上。
李谅祚这才如梦初醒,亲自前往城墙鼓励守城的士兵,并且将宫内的金银财货拿出来劳军,一时之间夏国军心得以安稳。
夏国军心安稳自然是赵昕不想看到的,但是赵昕又不想士兵出现更大的伤亡,索性每隔两三天就让神机营炮击夏国都城,但是炮打完之后却不见进攻。
虽然宋军不进攻,但仁多瀚却不敢不往城墙上派兵,因为没准哪次宋朝就真的进攻了,所以一连半月来,宋军是零伤亡,而夏国却又阵亡了几千士卒。
赵昕让炮击只是作的佯攻,他早已派锦绣卫打入了夏国都城内,而锦绣卫此时正在忙着劝降漫咩。
漫咩由于心中对仁多瀚不满,便在李谅祚面前进谗言,结果却被李谅祚当众责罚,并且令其在家中面壁思过。
“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眼下夏国已经是日薄西山,像将军这样的能人还是早日做出选择才行!此时归顺我朝,待我军攻破城池之后,将军摇身一变就是我大宋的功臣。”
锦绣卫的间谍李多智循循善诱道。
“如果本将率部归降宋朝!宋朝真的能兑现诺言吗?”
漫咩受了训斥,很是不甘心,虽然他不在统军,但是从军多年,亲信遍布军中,让全部的人跟随他投降不大可能,但他有信心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士卒是愿意跟着他的。
“这是我朝官家的亲笔书信,你看这龙印,是官家特有的,岂能有假?”
李多智指着信上赵昕的落款说道。
赵昕从锦绣卫那里得知西夏大将漫咩受了训斥,便派遣锦绣卫的人去招揽他,如果他能里应外合的话,那么宋军将以很小的损失就占领夏国都城。
漫咩沉默不语,因为宋朝官家开出的条件很是诱人,如若他率军策应宋军的话,事成之后,他将被封为郡公,但区区郡公并不能让他心动,最让他心动的是赵昕答应他赐予其封地,封地之内准其自治,且世袭罔替。
。。。。。。
宋军军营内,赵昕正在看各路大军传来的捷报,各部进展顺利,已经占领夏国大部分领土,想必不出两月就能占领夏国全境了。
“官家!臣不辱使命,仅凭三寸不烂之舌,终于将漫咩给说服,漫咩决定归降于我大宋,臣同其约定今日子时三刻其将率部反叛,届时我军可以进攻,同其里应外合!”
李多智报道。
“好!立即召集众将前来议事。”
赵昕高兴的说道。
军营的伙食实在是太差了,且杨凌薇走后,身边没人侍候,那真是孤枕难眠啊!听闻夏国皇宫不错,朕也到了去看看的时候了。
。。。。。。
是夜,兴庆城墙上的士兵正在打瞌睡,漫咩率领亲军前来后,想要出其不易的占领北城门,但被守城将领给识破了,双方兵马当即厮杀在一起,但架不住漫咩人多,且其在军中素有威信,不少士卒见此纷纷反水,弃暗投明,北城门渐渐失去了控制。
仁多瀚听闻后,忙率领五千禁卫军想要将北城门重新给夺回来,但还没到他来到城门时,一道红光冲天而起,埋藏在黑夜下的宋军瞬息间亮起成片火把,而后如同潮水一般涌进了城内。
仁多瀚虽然奋力抵挡,但奈何宋军人数众多,连日守城,夏国人力疲乏,而宋军以逸待劳,每天都是放空炮,所以夏国军士渐渐溃败下来。
仁多瀚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