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时的港口的士兵不过是几百人而已,至于其余的,正流连于烟花之地,乐不思蜀呢!
一只舰队悄悄地驶入了长州港,没有任何一个士兵察觉道危险在靠近,因为行驶在前面的赫然是他们的船只。
“仗打完了吗?运送援兵的船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两个正在吹牛逼的守军看了一眼战船,有些纳闷的说道。
“看!那上边有好多士卒,看穿着是我们的兄弟,如此说来,仗定然是打完了,看那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定然是捞了不少油水,走,赶紧给他们接风去,说不定,今晚的快活钱又有了!”
两位守军拍拍屁股,朝着码头走去。
战船靠岸后,守军还上前帮忙,结果从上边走下来的宋军忽然扯下了身上的衣服,露出了里面大宋军人的制服。
“有敌。。。。。”
守军震惊的低头看了一眼插进自己胸前的刀,而后朝海中倒去。
一艘接着一艘,靠岸的船越来越多,从上面涌出成千上万的大宋军队,原本还想负隅顽抗的守军见此,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了。
杨怀恩等人很快就控制了港口,而后稍作整顿,直奔长州城去。
宣武元年,六月十六,杨怀恩和狄咏趁夜奇袭常州城,而后分兵而行,杨怀恩率五千余人南下,相继攻克长安府、清华府、义安府。
狄咏率一万余人背北上,与宣武元年六月二十攻破李日德大本营藤州,继而进攻应天府,威胁升龙。
还在富良府打算据城而守的李日尊听闻后,吃惊不已,他没想到宋军进攻的如此之快,竟然攻下了南王李日德的大本营,如此说来,只怕李日德也是凶多吉少了。
李日尊再三犹豫之后,留下一万士卒驻守富良府,率领四万余人连夜撤回升龙。
没成想,他刚走不到三日,王德用令细作与富良府城中散播消息,说大理国和南王李日德已经兵败被俘,驻守富良府的守军听闻后,军心动摇。
王德用一面命人猛攻,一面又差人招降,不出三日内,富良府就被拿下了。
李日尊不想后路被断,派两万余人与狄咏战于细江步,不成想狄咏是骑兵指挥天才,数度交锋后,交趾军队丢盔弃甲,两万余人仅剩三千人狼狈逃至升龙。
三日后,狄咏率军同王德用汇合,共计五万余上四军将升龙团团围住,然而却只是围而不攻。
一者,王德用在等待赵昕的命令,二者升龙城内还有三万交趾军在,升龙城墙很高很厚,若是强攻只怕会损失惨重,而且上四军骑兵较多,拿骑兵攻城,王德用断然不会做出这么蠢的决定。
王德用同众将商议之后,打算暂且围而不攻。
升龙是交趾国国都,城内有三十余万百姓,每日消耗的粮食都是足以惊人的,本来升龙也是屯粮基地,毕竟是一国首都,岂能不屯点武器装备,军粮什么的。
但是先前李日德率军围攻升龙,结果被李日尊捡了便宜,李日德自然不愿意,最后还是李日尊册封李日德为南王,又拿出国库一半的钱财军粮,李日德才同意奉他为帝,转而进攻南方的世家大族。
升龙城,皇宫内,李日尊也是慌了,因为在宋军有意放水的情况下,各种战败的消息纷纷传来,升龙的一众世家大族也坐不住了,纷纷逃离升龙,李日尊见此,命令亲卫朝这些世家大族挥起屠刀,收缴钱财分发给守城的士卒,除此外又将城内的粮食全部集中起来,统一发放,打算做困兽尤斗。
在李日尊看来,照目前这种情况,升龙守上三年不成问题,而宋军劳师远征,后勤补给线非常长,每日的消耗也多,而且交趾国即将进入酷暑时节,到时候,宋军多有不适者,必定撤退。
历史上,宋太宗也是由于士卒水土不服,被迫放弃了占领交趾,而李日尊打的也是这个主意。
。。。。。。。
与此同时,王凯率三万禁军围困大理国都,大理君臣上下震惊,大理国皇帝段思廉同城内豪门商量之后,连夜铲除了高家,并且准备了大量财货请求宋军原谅,段思廉亲自写了一封忏悔书送给王凯。
王凯起初还犹豫不绝,但后来收到朝廷的加急文书后,连夜命令禁军攻城,因为赵昕在旨意上写的明明白白,灭大理国,而后大理国皇氏及城中所有的大臣豪门通通迁到开封。
宣武元年八月一日,大理国都东门被破,而后段思廉放弃抵抗,打开宫门投降于宋军。
皇宫中,段思廉同一众皇族子弟跪在大殿上,颤抖不已。
王凯和随后赶来的余靖,种谔二人前来受降。
“你就是段思廉?”
王凯朝着一个四五十岁,身穿龙袍的人问道。
“朕,不,罪臣段思廉!拜见将军。”
段思廉战战兢兢的说道。
“陛下!你身为大理国皇帝,岂能如此没有骨气!”
一旁一位身着华丽,容貌不凡的女子大声说道。
“爱后!别说了!保命要紧!”
段思廉赶忙阻止道。
“你是何人?”
王凯拔出剑来直抵在这个女人面前。
“哼!本宫大理国皇后,沐清婉!要杀就杀,本宫绝不皱一个眉头!”
木清婉骄横的说道。
“既然如此!本帅就成全你!”
王凯说着就要挥剑而起。
木清婉无奈的闭上了眼睛,一丝清泪滑落,她此时只恨他所嫁非人。
“当啷!”
种谔用剑抵挡了王凯的剑。
“种副将,你这是何意?莫不是看上了这不知好歹的女人!”
王凯皱着眉头说道。
“将军!且听在下几言!”
种谔小声的在王凯耳边低语几句。
“真的!”
王凯不敢相信的说道。
“将军!末将跟随在官家身边好几年了,官家什么喜好,末将一清二楚!”
种谔拍着胸脯说道。
“你多大了?”
王凯围着木清婉转了一圈,发现此女不但丽质天成,而且成熟丰润,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成熟美。
“哼!”
木清婉头一扭并没有回答。
“回将军!罪臣的皇后今年三十了!”
段思廉小声的回道。
“好!年龄正合适,来人命本将亲军将此女连夜押送至开封,不得有误!”
王凯朝着手下命令道。
“你要干什么?”
木清婉疑惑的问道。
“你这样的成熟美人,自然只有我朝官家才配拥有!”
王凯轻蔑地看了一眼老实地跪在一边的段思廉。
“你痴心妄想!本宫就算死也不会从了你的!”
木清婉脸色惨白,有些决绝的说道。
“你若是死了!本将就屠了大理皇族!本将劝你还是乖乖的好!我朝官家英明神武,天命之子,能侍候官家,是你八辈子的福分!”
王凯抱拳道。
“带走!”
。。。。。。
一起看书网 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秋后算账
大宋战胜交趾国和大理国的消息传来,天下百姓无不为之兴奋,最重要的是接连三两天都是雷雨天气,久旱甘霖逢雨路,田地的收成有了着落,连带着普通百姓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开封城内,这些天最为热闹的就属茶馆,酒楼了,闲下来的百姓都会前往这些地方,要上一壶茶水,几个简单的点心,听说书先生讲述大宋军队如何破敌的英雄事迹。
每当说书先生讲到宋军大破三千象骑的时候,底下的人无不拍手叫好。事实上是五百象骑,说书先生为了彰显大宋军队的英勇,进行了人为的艺术加工。
朝廷内,群臣们一连数日的逼迫,最终随着两份战报和一场及时雨化成了歌功颂德,谁也没再提什么天人感应,上天降罪于新君之类的话。
朝堂上,群臣没有提,赵昕也没有秋后算账,看起来是就此揭过,大家各自安好。但私下里赵昕还是命令锦绣卫彻查此事,本来他打算动用锦衣卫的,但锦衣卫在明面上,一旦有什么动作,朝廷大臣们必将有所察觉。
先前大臣们上书时,赵昕并没有一口拒绝下罪己诏,他只是在找各种理由推脱,后来见推脱不掉了,才开始焚香祷告,祭天求雨。
但不知为什么,到了开封百姓的口中时,竟然演变成了他不愿下罪己诏,紧接着大臣们开始上书请求他下罪己诏,后来演变成开封百姓跪在皇宫城楼外,请求赵昕下罪己诏。
这被后若是没有人推波助澜的话,那就实在是太奇怪了。
。。。。。。
“查清楚了没?”
养心殿内,赵昕朝着锦绣卫指挥使李谋问道。
“回官家!臣已经查清楚了,涉及到此事的所有调查结果都在此内!”
李谋恭敬地从怀里掏出一本厚厚的类似账簿的东西。
赵昕接过来看了半个多时辰,方才全部看完,脸上挂着阴云。
“通知调查此事的人,不要留下任何痕迹!若是传了出去,别怪朕翻脸无情!”
赵昕威严的说道。
“回官家!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此事绝对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李谋忽然跪下斩钉截铁的说道,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伴君如伴虎啊!
“起来吧!你是兰妃保举的人,朕信你!此事办的很不错,锦绣卫的功劳,朕都记在心里!下去领赏吧!”
赵昕的威严瞬间消散,露出淡淡的笑容。
“谢官家!”
李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施了一礼,躬着身子退出了养心殿。
“怀吉!你亲自去监察院把王举正请来!”
。。。。。。
“臣,监察院长王举正拜见官家!”
监察院没有设立在宫中,而是设立在锦衣卫的附近,这两个部门,一个负责审查官员,一个负责抓人,相辅相成。
“起来吧!”
“谢官家!”
赵昕看了一眼王举正,方才说道:“前些日子,监察院马遵,吴中复等给朕上了劄子,弹劾宰相梁适贪赃昏庸,任情徇私,不约束子弟,可有真凭实据!”
监察院虽然失去了在朝堂上直接抓大臣小辫子的权利,但是上疏的权利却还是有的。
王举正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官家先前不是将此事给压下来了吗?怎么眼下又提及此事,难不成是对梁相有了成见。
“回官家,光禄少卿向传师,前淮南转运使张可久,曾因贪赃废官,梁适却授予左曹郎中,身居高位却胡乱用人,此为其罪一。据监察院调查,梁适收留豪民郭秉,在家乡从事贩卖,而梁适曾上奏请求官家对其施加恩泽,据监察院调查结果显示,郭秉的产业实则为梁家产业。。。。。。”
王举正不偏不倚的将监察院的调查结果说了一遍。
“你且下去吧!”
赵昕挥了挥手。
据锦绣卫的调查结果显示,传出不实的谣言,煽动京中百姓,幕后主使有两人,其中一人就是梁适。
先前梁适虽然会和赵昕唱反调,但赵昕曾来都不当一回事,一件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朝廷推广的新政也是如此,赵昕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推广的新政也非全都是正确的,能听听反对意见,查漏补缺,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而且梁适是三元及第,放在古代就是学霸级别的,为人也是才华横溢,对于有才华的人,赵昕都是抱着友好的态度的。
可自从梁适当上参知政事之后,所言所行于以往都有了不小的差别,变得功利起来,先前弹劾庞籍一事中就有他的身影,赵昕起初并没有在意,毕竟在他心中,文官奋斗的最高目标就是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之位,更何况梁适只差一步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在赵昕眼里,不想当宰相的文官也不是什么好文官,文官有追求,才会有竞争,如果都是一团和气的话,那么朝政必将是一潭死水。
所以赵昕对于底下大臣们的小动作都是比较容忍的,但是这次不一样,梁适竟然煽动百姓,百姓是赵昕的底线,而梁适恰巧触碰了这条底线,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
梁府,梁适正在同梁氏一族在朝的几位官员商量事情,因为先前煽动百姓,也是出自这些人之手,范仲淹成立义庄以来,范氏家族就如同坐了火箭一样,已经隐隐约约的威胁到了梁氏家族在士林之中的地位,而且现今范仲淹官拜吏部尚书,主持科举改革,而且极为得赵昕宠幸。
梁氏家族几位大佬商定之后,打算先煽动百信,而后逼迫赵昕下罪己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