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张兆钾也是有苦说不出。他不是没警惕,但吴安平要钱给钱,甘当肥羊,他也不好一刀杀了,何况,对于收服吴安平他已有计划,只是部署兰州大战将之耽搁,根本没来得及用上。还有,西峰根本藏不了兵,谁能想到吴安平居然不知在哪里训练了一支军队,趁他不备,竟然狠狠在背后插了他一刀呢?
甘督几乎到手又飞了,老窝也被抄了,张兆钾对吴安平的恨意之深,用咬牙切齿都不足以形容。
虽然孔繁锦对张兆钾有些许不满,但张兆钾提出剿灭吴安平后,会将陇东集团五成的财富送于他,以此作为他一起出兵剿匪的酬劳。这个交换条件不可谓不大方,孔繁锦二话不说,当即答应了下来。
于是,在兰州、榆中、定西盘踞的陇东军,在通渭、陇西、渭源盘踞的陇南军,加上韩有禄、黄得贵、宋有才所部甘军,叫嚣着“东进剿匪、西峰发财”的口号,纷纷动员起来。
………………………………
第八十章 截孔打张 武装红妆(1)
在平凉,左纯庵、余铁鹏、李章、安柄朝抵达后,一来行军疲累,二来需要安置队伍,与吴安平当晚并未多聊。等安排几人歇下,吴安平回到自己屋中,发现夏听白竟然没睡,正屈膝靠墙坐着,双臂环住膝盖,下巴搭在交叉的小臂上,那条睡袋则被她用来盖住了双脚。
吴安平道:“离天亮还有几个小时,怎么不睡了?”
夏听白缓缓抬头,一双眸子里蓄满忧伤,泪水正从脸颊无声滑落,顺着精致的颌骨线条汇于下端,一滴一滴渗入她的袖口。月光透过窗楞的缝隙,正照在她的脸上,呈现出一种虚幻的凄白。
吴安平心神大震,急忙问道:“怎么了?”
夏听白抬起袖口,抹一下眼角,勉强笑道:“没什么,我以为你悄悄走了,只剩我一个人在这陌生的时代。”
吴安平做到她身边,轻轻道:“放心吧,不会的。等过一阵,我总要想办法把你送回去。”又故意玩笑道:“要是真关你在这里,难道我不怕你们警察大军盯着我不放吗?虽然在那个年代,我待的时间很短,但有句话我恰巧听到过,说**一般不认真,但只要认真就不一般。我就那么点胆子,可不敢招惹他们认真对待。”
夏听白忍不住轻笑一下,又逐渐收敛住笑容,极认真地道:“不管你说的是真是假,总之,谢谢你安慰我。”
吴安平忍不住挠了一下头皮:“这好像还是你第一次对我好言相向吧?”
夏听白白了他一眼,道:“那个皮包工程局不就是我给你出的主意?现在被你这么一说,好像我多不懂事。”
吴安平笑道:“那件事还真忘了。”
夏听白看着他片刻,叹口气道:“我很抱歉。不过,在没来这边之前,我对你确实抱有很大的敌意,而且我其实在上海见过你一面,但那一面也给了我平生仅次于这次的惊吓。”
吴安平有些摸不着头脑:“要是你见我使用引擎,肯定会受些惊吓。但是,之前我根本不认识你,怎么会让你有那么大敌意呢?”
夏听白便将几次调查遭遇对吴安平讲述了出来。一些感受她一直憋在心里,从没跟任何人说过,如今受时空影响,她看吴安平既像相隔万里永见不到的陌生人,又像同处异世彼此相依的同行者,防备就此卸下,这些曲折心事便如竹筒倒豆般一一倾吐了出来。
吴安平也很想知道其中究竟,毕竟这些调查对他的发展影响很大。如果不是因担心而跑去乌克兰,就不会有战争公园计划和烽火公司,也不会遇到**涅夫,那么26式坦克就不会出现,那些系统完备的军工技术资料也不会如此轻易得到。
从夏听白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去脉来龙,吴安平登时知道她为何紧盯着自己不放。应该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她自信而偏执的个性有关,只要确定目标,哪怕不断碰壁,也非要做出个样来,决不妥协。另外,黄启西、于坤及支队领导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夏听白,使她更下决心要将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吴安平道:“你看,我还是被迁怒了。”
夏听白笑道:“我不是跟你道歉了嘛。不过,事实证明,我当初的判断正确无误,你这个‘黄启东’果然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吴安平道:“我也是没办法。你学过历史,肯定知道中国在民国这时代,国家和民众的苦难有多重,有了引擎,能自由穿梭于两个时空,我只恨步子还不够快,力量还不够强,哪顾得上多想行为是否太异常。”
夏听白点头表示理解,随即又问道:“你老说引擎引擎,但这样的技术即便八十年后也难以想象,它怎么会出现在这个时代?”
吴安平道:“传承我引擎的黎伯曾经说过,作为引擎的驾驭者,因为独守秘密,要承受最可耻的孤独。不过,你既然知道了这个秘密,我倒是可以不用孤独了,正好可以把来龙去脉和你说一下。”于是,他便从上广州备考黄埔第三期开始,顺着回忆的历程,一点点讲述起来。
无论夏听白,还是吴安平,这种彼此分享对于讲述者本身,也是令人愉快的经验。这种事情本来很难或者根本不会发生,但两人受时空影响形成的奇特关系,使这一切顺理成章地发生了。这就像是一个有心事的人,或许不会跟身边的人分享他的心事,但对千里、万里之外的陌生网友,却极为容易打开心防,主动倾诉自己心中的秘密。
越说越多,越说越热络,慢慢地,两人又开始分享彼此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各自社会的看法,理想、现实、欢喜、悲恸等等无所不谈。而随着交流的深入,吴安平和夏听白对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多,那些个人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特征,通过不经意间与同时代人的对比,逐渐凸显并拥有了越来越致命的吸引力。
一夜闲谈,误解冰消,一颗奇异的种子就此播下,等待萌芽。
第二天上午八点,吴安平顶着黑眼圈,带着同样熊猫眼的夏听白,前后进入了临时司令部的作战室。左纯庵、余铁鹏、李章及安柄朝已经在座,正议论下一步的战事走向。
夏听白作为总司令屋里的女人,被战士们多有谈论,左纯庵几人虽刚到平凉,但也有耳闻。不过对此事,几人的态度各有不同,这时见吴安平、夏听白一起进来,这种态度便立刻在脸上显露出来。左纯庵的脸沉下来,余铁鹏是咧着嘴高兴,李章在挤眉弄眼,而安柄朝则目光闪动,不住朝夏听白打量,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其实吴安平也很尴尬,他红着脸介绍:“这是我的机要秘书夏听白。”
余铁鹏笑道:“安平,夏小姐这么漂亮,你真是好福气。”李章调侃道:“人家是金屋藏娇,你吴安平倒好,将夏小姐带到战场上来了。”安柄朝却问:“夏秘书是哪里人?”吴安平看了夏听白一眼,道:“她是苏州人。”安柄朝“哦”了一声,默然不语。左纯庵则冷哼一声,没给什么好脸色。
在这种不尴不尬氛围中,会议逐渐转入正题,大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战局之上。
自董志塬誓师到今日,短短四天时间,趁张兆钾将兵力抽调往兰州前线,解放军发动攻势,已占据了十多个区县,待余大成的第二师攻占陇县后,便会形成两翼齐飞、中央突进的攻击态势,就目前来说,居于两翼的**旅和第二师面临的压力其实不大,但在中路平凉以西,解放军却要与甘军打一场决定甘肃命运的决战。
兵力差距虽然巨大,但兵力不足火力补,对于胜利,无论吴安平还是左纯庵等人,都有绝对的信心,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伤亡和取得最大战果。
安柄朝在分析敌情的时候指出,虽然张兆钾、孔繁锦的联军有八万人,但分散在兰州、榆中、定西、渭源、陇西、通渭这些区域,而且大致上,分布在北部兰州、榆中、定西一线的甘军多为陇东军,兵力超过六万,而分布在南线渭源、陇西、通渭的甘军则多为陇南军,兵力在两万左右。
甘军这种兵力部署,是先前进攻驻甘西北军时形成,却对解放军的进攻很有利。而且,飞行支队的侦察报告中提到,虽然甘军各部都已动员,但并没有发现其有将兵力集中使用的迹象,也就是说,即便我中路大军在平凉按兵不动,敌军也不会集中八万兵力一路压来,而是会以不同批次、不等规模与我军遭遇。
这说明张兆钾、孔繁锦对我军的实力根本没有概念,估计他们认为这只是一次规模稍大的普通叛乱。敌军这样做简直是不知死活,我军只要抓住时机,吃掉几部甘军,兵力就能拉平,到时候就是张兆钾有再大本事,也难逃败亡之局。
李章提醒到,虽然现在张兆钾、孔繁锦联军一处,但开打后,我军实力必然暴露无疑,张兆钾因平凉之事与我军已成死仇,姑且不论,孔繁锦见势不妙则很可能南逃,为尽早平靖甘肃,需得将孔繁锦南逃之路截住才行。
左纯庵也提出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西北地区雨季逼近,甘肃山高路险,人烟稀少,决战应尽量提前,推迟则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第二,在打击张兆钾、孔繁锦的同时,要防范其他势力卷入战局,尤其是甘肃回镇军阀势力。
余铁鹏则指出,在作战计划制定前,必须先明确我军在甘肃现阶段的作战意图。在打垮张兆钾、孔繁锦联军之后,甘肃基本上就落入解放军控制,这时,是要继续进军,扫平盘踞在河西走廊、宁、青的其他军阀,还是要暂时休战甘肃,解放军移师攻陕?不先明确这一点,就无法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作战计划。
五人经过反复讨论、权衡,终于就甘肃下阶段的作战计划达成一致意见。这个作战计划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截孔打张,只占半边。
………………………………
第八十一章 截孔打张 武装红妆(2)
所谓“截孔打张,只占半边”,听起来似乎很有内容,其实说穿就两个意思。截孔打张,就是要防孔繁锦南逃,要趁机将他和张兆钾一起消灭在平凉以西、以南;只占半边,就是在消灭张、孔后,战线推进到兰州即止,暂不进攻河西走廊、宁、青,而将移师攻陕。
对于“只占半边”这一点,其实五人的意见不尽相同。
李章和余铁鹏是倾向连河西走廊及宁、青一起拿下的,由于宁、青未分制建省,只有扫平所有甘肃八镇,才算真正意义上控制了甘肃。透过电台联系,在固原的尚纪元、萨都刺也持同样的看法,认为要做就做彻底些,留下尾巴日后也免不了麻烦。
吴安平与左纯庵、安柄朝的意见一致,都觉得暂时还是留下河西走廊及宁、青不动更为有利。一来以陇东集团及解放军的力量,暂时来说,难以形成对广大地域的有效控制,何况这些地区地广人稀,不利于集中投放人力物力;二来,在这些地方,汉、回、蒙、藏多民族杂居,少数民族甚至占主体,如果没有充足准备,暂时还是不要进入为好。
在第二师余大成发来的电文中,他也赞成吴安平、左纯庵、安柄朝的意见。
余大成认为,目前陇东集团及解放军对自己主张的宣传还差得很远,对各族民众一时还难以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还不如以兰州为中心推广政策,加大建设,这样会与河西走廊、宁、青形成强烈对比,影响所及,民众自然拥护推崇。待时机成熟再派军队进入,这样才更顺利成章,避免被人以各种借口挑起民族争端。
最终,“只占半边”的作战规划还是得以通过。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李章、余铁鹏、尚纪元、萨都刺的意见,也作为备选项被记录在案。这就是说,虽然暂时不准备对河西走廊及宁、青动手,但要是那些镇守使自己找死,非要凑上来挑衅,解放军自然也不会含糊,顺手收拾就是。
为贯彻“截孔打张,只占半边”的作战方针,吴安平决定,以尚纪元的西北**旅为北路,分兵攻占西吉、彭阳,并以主力驻兵固原,防备及钳制马鸿宾的宁夏军,保障我军后方的安全;中路集中警备师、第一师、第三师、第四师共四个师兵力,主动出击,力争将张兆钾、孔繁锦的甘军主力歼灭于平凉以西;以安柄朝第五师、余大成第二师为南路,在陇县附近汇合后,直扑天水,并向西截断孔繁锦南逃之路,同时分兵攻略陇南。
左纯庵断定,只要能在平凉以西歼灭张、孔甘军主力,甘肃战局即可基本上解决,往后占领兰州东线广大地域,基本上只是走路和接管的问题。不过同时他也告诫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