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五代当皇帝-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指点方向、提点要害,还有关键的时刻由郭炜进行决断。不过这些忙碌丝毫也没有妨碍梁王府中的温馨,工作日的晚间和休沐日,这府里的小日子也是很不错的,后园经常传出柔和清亮的乐声,让偶尔听到的人回味良久。

    郭荣只会比郭炜更忙,他几乎就是要把自己整个都燃烧起来去推动国家的建设,制定颁行《大周刑统》、治理河堤、均定田赋、编订《大周通礼》《大周正乐》、制订雅乐《律准》、疏浚汴水五丈渠与蔡水以通各地和东京的漕运。当然,这些繁忙同样也没有妨碍郭荣的后……宫生活,他和符昭琼生下了第二个女儿,还和李昭容、林婕妤各生下一个儿子。

    在郭荣忙碌的这许多事情当中,枢密使王朴担任了一个重要角色,制礼作乐、考定声律、正星历作《大周钦天历》、修刑统,这些事务当中王朴都是担纲的,更不用说之前扩建东京也是王朴进行的规划和主持。

    这君臣二人都是在燃烧自己的生命,郭炜在与二人的频繁接触当中充分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两个人都是性情刚烈、为人敏锐、智略过人的,做起事来也都是事必躬亲算无巨细的,不是将漫长的人生浓缩到几年之内爆发出来,真是难以想象他们居然可以做到这种程度,要知道郭炜之所以显得这么天才,可是浓缩了上千年的人类集体智慧放到几年之内发挥出来。

    譬如当初在围攻楚州的时候挖通淮水和漕渠之间的北神堰,需要凿楚州西北的鹳水以通其道,郭炜派水利专业人士跑去观察了一下,结论就是“地形不便,计功甚多”,但是郭荣自己过去看了看,对照着地图和几种地形测绘仪器,将工程规划交代下来,结果征发楚州本地的民工十来天就修成了。这一方面固然说明郭荣真的是天才通才,另一方面也说明郭荣真的是管得太多操心得太多了,这样的人身体累,心更累,精神一直都是紧绷着的。

    王朴同样是如此,他担纲的事情是如此之多,任务是如此重要而繁冗,可是他又是事事力求尽善尽美,最后几乎都要自己上手来做。在考订声律制订雅乐《律准》的时候,根据众口相传“皇长子梁王精擅音律”,王朴就多次登门拜访过郭炜,就十二律定准的事情和郭炜多次切磋,在被郭炜折服以后又迅速在三分损益法的基础上学习掌握了十二平均律,并且很快将其应用到了最后的工作当中去。

    这样的天才干才,想到他们按照历史走过来的话很快就要燃烧殆尽了,郭炜是极想找到挽救他们的办法的,可惜郭炜的前世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了解主要就是自己的老婆,她是一个护士,郭炜父子俩的日常医疗护理都是她说了算的,所以郭炜对此基本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按照郭炜的水平,他根本就看不出郭荣的健康有什么问题,至于问题出在何处就更是茫然了。不过对王朴的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观察,郭炜倒是形成了一些猜想,为了这些猜想和王朴那迫在眉睫的危机,郭炜已经是在高度的医疗需求和极为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争分夺秒了。

    做过工程的人都知道,一旦将工期提到了争分夺秒的程度,安全要求就有可能被降低,事故就有可能会不期而至。所以当显德五年十一月冬至刚过没几天,郭炜在梁王府邸接受开封府判官吕胤汇报工作的时候,李崇矩带着两个楚待诏急匆匆求见,看到他们脸上惊魂未定的样子,郭炜就知道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

    虽然郭炜是开封尹,开封府的日常事务却是判官吕胤在处理,只有吕胤无权决断的事情才会交给郭炜,不过判官隔几天向府尹汇报工作也是定制。好在这些天也没有什么需要郭炜亲自处理的问题,看到李崇矩等人很是急切慌乱的样子,郭炜让吕胤把相关的文案留了下来,就将他打发走了,然后平静地看向李崇矩。

    “大王,军器监开发署在炼丹的时候炸了,炸得很厉害,比一般的震天雷还厉害。”

    “嗯,不必慌张,坐下来慢慢说。”李崇矩毕竟是个外行,只是负责各个工作班子的统一协调和物资调度,所以也就只能说到这种程度了。好在郭炜对爆炸早就有思想准备,军器监开发署最近进行的一些试验,爆炸是正常的,一直不炸才是古怪的。现在看来炸是炸了,损失应该不算很重,至少楚云飞和楚天舒两个人还是完好无损的嘛,于是郭炜依然冷静地挥挥手让三人各自坐下,继续温言问道:“伤人没有?你们前面都是严格按照我定的规程去做的么?”

    “伤了三四个躲得还不够远的,不过只有实际在搪瓷盆边上操作的陈举伤得重。”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李崇矩说起来还是心有余悸的,相关工程进入了关键时刻,即将面临重大的进展,所以他去了现场,亲眼看到了爆炸:“虽然大王早有吩咐,不过他们都参加过震天雷的试验,没想到爆炸会如此厉害,所以躲得还不够远。至于其他规程……”

    见李崇矩向自己这边看过来,实际负责该项工作的楚云飞马上接过了话头:“大王交代下来的规程,我们这些实际动手的人,识字的都是每人抄了一遍放到身上日日熟记,不识字的也安排了人给他们日日念诵,务求牢记于心。这次可以说整个过程都是严格按照大王定的炼丹方式,以前做烧碱、绿矾油等等都是很顺利的,不想今日还是出了万一。幸好是在河边砸开了冰面来做的,陈举看见那盆里开始冒烟,就赶快遵照大王的提醒,将整个炼丹器具和材料都扔进了冰面下的河水中,所以炸起来还没有大王说得那么猛烈,除了陈举也就只伤到了几个凑得过近的,就是陈举的重伤也不会致命。”

    “是不会致命,陈举扔了盆就抱头伏在了冰面上,所以就没怎么炸到他。不过那搪瓷盆被炸得穿过了冰面,正好砸陈举的小腹间了,他当时就晕了过去,醒来连着吐了好一阵的血。”楚天舒忍不住接腔,不过说到后来声音就低了下去,有些嘟囔囔的:“医官很快就把他给救了过来,事后说陈举并无大碍,卧床将养个把月就能好,就是……就是陈举恐怕自此再也不举了。”

    不会这么寸吧?虽然楚天舒后面嘟囔的声音并不大,郭炜的耳力还是极佳的,把楚天舒的小声嘟囔也全都听到了,于是心中不禁有些愕然。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不举比丧生也差不远了。这样,我请几位太医去看看,务必让他重振雄风。”

    虽然事前已经做了充足的安全防范,在这个年代的技术基础上强行上马某些东西,频繁出事也是正常,但是郭炜不得不狠下心来去做。只是为了更高的目标,有些事故和损失也就只能算进冷冰冰的数据里面去了,不过在出事以后的这类善后处理上,郭炜还是可以很慷慨的,毕竟他们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虽然郭炜可能见都没有见过,甚至在出事以前都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名字。

    “这个陈举有表字没有?”郭炜向楚天舒问道。楚天舒那么嘟囔陈举的事情,显见得是挺关心他的,或许三个人当中最清楚陈举状况的就是楚天舒了。

    楚天舒稍微一愕,这表字和伤残医疗似乎没什么关系吧,不过梁王的问题还是应该恭敬回答的:“没有,陈举是世代工匠出身,哪里会像读书人和富贵人家那样去取表字,能取大名还是因为被选进了军器监。”

    “既然如此,那么我给陈举取一个表字吧。陈举,字子昂,寓意不错吧,再加上太医的治疗,只希望他能够真正地昂起来……”

………………………………

第二十八章 神药

    

    第二十八章 神药

    太医们奉郭炜所请,上门去给陈举瞧过了伤,结论却莫衷一是,举或不举倒是成了一个问题。

    郭炜对这些太医也不是很熟,只是听说过其中的卫尉寺主簿、翰林医官刘翰在显德初向郭荣进献过数十卷医书,那些医书都被郭荣交给史馆了。见众翰林医官隐隐以刘翰为首,可是在具体的诊治方案上面又是各执己见,没奈何,郭炜决定信专家、信权威,对陈举的诊治就交给刘翰来拍板。

    将刘翰召到身边,郭炜拿出一个小琉璃瓶,这瓶子外观光洁圆润,琉璃晶莹剔透,瓶中装着一些水,水中似乎还有些油渍。

    “刘医官,那陈举于制取我手中琉璃瓶所装之神药有大功,万望医官鼎力相助,尽力救治其不举之症。”

    虽然因为手里拿着这么一个瓶子,郭炜没法躬身为礼,他对刘翰还是尽量做到了礼数周全,说话更是诚挚无比。

    刘翰看看那个琉璃瓶:“哦?大王将此物称作神药,不知微臣可有幸知道此药的神奇之处?”

    “此物乃丹道之士偶然所得。我早年得遇陈抟道长,曾经请益过数日,发觉外丹术炼制出来的东西多有益于国计民生之物,非止内丹术那样只是个人修行。于是我多方求取丹道之术,逐渐了解到了多种奇物,这神药就是其中一种。此药用于救治心疾痛僵仆濒死之人,速效而奇验无比。”

    这当然就是对皂化反应的副产品甘油再进行硝化之后的产物了,虽然郭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制药,但是制药显然也是一个很好的说法。

    在多种仪器设备逐步具备以后,郭炜以炼丹术的方式和名义搞出来了三酸两碱,其中有全新的制成品,也有仅仅是改进了炼丹师们的传统工艺流程从而使得产量大增的,譬如绿矾油也就是硫酸,就是炼丹师们的传统产品。

    当这些化工工业的基础产品进入了稳定的生产流程,并且开始有相当显著的产量,制皂以及对制皂的副产品甘油进行硝化就进入了快车道,干馏木材秸秆之后分馏出来的甘油当然更可以用来硝化。不过对于甘油的硝化过程,郭炜也不是很清楚熟悉,所以他只能依据自己前世听到过的一些故事传说,安排军器监开发署的工匠们去逐步摸索,郭炜只是尽力地制订了他能够想到的一切安全措施,可是疏漏那是一定会有的,所以出事其实也是难免的。

    虽然出了事,试验却还在继续地进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陈举的遭遇固然让人心惊,郭炜提供的优厚赏赐和事故抚恤还是让陈举后继有人。

    更何况,开发署也根据第一次重大事故的经验教训,再次完善了相关的安全措施。现在试验的第一线操作人员都是坐在一个滑撬上进行操作,一旦他们手中的搪瓷盆里的液体开始冒烟,操作人员就会依照条例将盆子扔进冰窟河水当中,自己则马上趴伏到滑撬上,由外围人员拉着迅速撤离现场。

    其后的试验是相当的顺利,虽然先后又炸了几次,却再也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伤亡事件了。经过了多次努力,详细的生产流程和规范也终于总结出来了,只是大规模的生产最后却还是没有进行,因为这东西实在是难以安全保存,现在开发署正在寻找将其钝化的方法。

    干馏木材秸秆之后分馏出来的甘油杂质较少,本来是完全可以满足郭炜的主要目的,可是为了安全起见,对其进行硝化的工作是被彻底地停止了。皂化反应的副产品甘油杂质更多,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没法满足郭炜的主要目的,但是那些杂质对人体却没有明显的毒害,反而真的可以作为医疗用途,所以这种甘油的硝化工作正在缓慢地进行着,做出来的产品被迅速地拆分稀释以保证其安全性。

    于是郭炜的手中就有了这么个琉璃瓶,里面装的正是用盐水稀释了的药品,其中的盐水是用蒸馏净化过多次的水和多次提纯的食盐配制而成,成本高昂得很,因此价格也就很配得上神药的美誉。即使是这么贵的东西,郭炜还是找了几个死囚来试用,虽然没能试出疗效来(实在是找不到恰巧犯病的人),至少知道了这东西没什么毒。郭炜在确知其没有明显毒性之后,试着按照自己知道的方法在舌下含服了一次,隐隐有烧灼感,确实是传说中的那个样子,想来疗效多半也有吧。

    刘翰听了郭炜的话十分动容,连两弯长眉都抖了几下:“居然是如此神药!微臣行医多年,历代医书本草看过不知多少,却从不曾见过听说过,大王能够自丹道之士处打听来,最后还能制取神药,足见大王的仁心和气运。只是为何这陈举试制神药居然会伤成那样?”

    “是药三分毒,神药自然更是猛毒,为了能够稍减其毒性,在炼丹的过程当中就要使其毒性稍稍发作出来,所以就爆炸了……”这当然是胡话,不过要让郭炜这个医药外行去向医药内行而化工外行的刘翰解释相关原理,那也忒为难他了。

    不过刘翰却用他自己的常识帮郭炜解了围,听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