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是派了伏波旅的两个军过去,而且不是投入苏州战场,是直接去了杭州城。
有了这样一支劲旅,虽然人数并不多,却是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杭州路行营诸将决议反攻衣锦军,其实是有一点被南唐军调动的意思,但是在伏波旅强悍的战斗力面前,这种小谋略终究还是失算了,南唐军林仁肇所部在衣锦军根本无力牵制太长的时间,而伏波旅第三军却以自身的重大伤亡拖住了南唐军皇甫继勋所部,最终使得周、吴越联军主力得以及时回援。
内线作战而且战斗力强悍,所以即使一时被南唐军所调动,最终实现了各个击破目标的仍然是周、吴越联军。
反攻衣锦军和千秋岭之战,韩重赟率军从四月初六自杭州城出发,到四月十三日攻下千秋岭的南唐军营寨,实际作战六天,一共歼敌数千,重创了林仁肇所部,将其一直逐退至宁国县,而自身的损失不过是吴越军两千余。
战后韩重赟将杭州路行营陆军都监王班留下,率吴越军数千守御衣锦军和千秋岭,大军仅仅在衣锦军休整了半天,十四日韩重赟就率领伏波旅第五军和两万吴越军迅速回援丘林渡。
然后就是伏波旅第三军都虞候钱守俊获悉主力回师,双方通过信使快速交换意见,最终决定吸住南唐军皇甫继勋所部,意图实现在獐山与浔溪之间打一个歼灭战。
十六日傍晚,韩重赟就已经率领大军抵达了丘林渡,给钱守俊留下了一万吴越军以防万一之后,只是休息了几个时辰,韩重赟又率领大军连夜启程,向东绕过獐山迂回至皇甫继勋所部的身后。
在吴越当地作战,有民夫辅助,有向导引路,沿途毫无顾忌地点起火把赶路,虽然是绕山长途迂回,韩重赟他们还是做到了不到一天时间就进抵獐湾南侧。
只可惜南唐军也不是信息完全隔绝的,根据战后俘虏的口供已经知道,伏波旅第三军在吸住敌军方面并没有犯错,只是林仁肇的信使及时赶到了皇甫继勋面前,带给他衣锦军方面的吴越军主力可能回援的情报。
或许是具备敏锐的战场感觉,也或许是单纯的贪生怕死,这种心理活动是审讯不出来的了,不过由此导致的结果却是没有差别的——皇甫继勋当机立断,放弃了攻克第三军阵地的幻想,毅然领军回撤。
南唐军启程北行比韩重赟他们晚了有大半天,不过却是走的直路,路程要短得多,而韩重赟率军是从丘林渡出发,并且需要绕过獐山,这多出来的大半天基本上都用在了绕山上面。
于是两军几乎是在同时抵达南唐军大营附近,然后又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的踪迹,于是就此展开了争夺隘口和大营的赛跑。
争夺隘口的赛跑是南唐军赢了,伏波旅第五军从一开始就判断出抢占隘口无望,立即就将目标改到了南唐军大营。
争夺大营的赛跑差一点又是南唐军赢了,几乎丢弃了一切的南唐军跑得要比第五军快那么一些,而后来脱队抢先的皇甫继勋及其亲从骑兵又比第五军的前哨骑兵要快那么一些,这场争夺似乎就要以南唐军进入营寨坚守,第五军转入攻坚而结束。
但是第五军前哨骑兵的英勇无畏改变了这一切。
不到十骑的第五军前哨,在皇甫继勋和慕容英武的数十骑亲军面前毫不退缩,而且在稍迟一步的情况下辅之以手铳拦截,将突前的皇甫继勋打落马下,然后以马刀拚杀将南唐骑兵拖在了营寨门口。
即使是这样,南唐军的步军本来也应该会比第五军更早到达大营的,不过皇甫继勋的离队、落马和周军的奋勇拦截让他们的心理崩溃了,他们没有选择抢占大营然后负隅顽抗,而是纷纷投水往浔溪当中的船队逃去。
当苻俊终于率领伏波旅第五军进占营寨的时候,不到十骑的前哨已经尽灭,不过皇甫继勋也没有被他的亲从抢回,南唐的神卫统军都指挥使、湖州路行营都统就此成为俘虏。
只是全歼南唐军湖州一路的打算还是没有成功,湖州路行营副都统慕容英武在关键时刻放弃了骑马南逃的计划,丢下了皇甫继勋和上不去船的万余部下逃上了船。
由于包抄部队没有船队,韩重赟率领一万吴越军赶上来的时候,就只能目送近万南唐军乘船北遁,所幸岸上还有万余南唐军束手就擒。
随后的战争就只剩下了行军,慕容英武不敢以一万残兵坚守湖州城,只能将这场战争的前功尽弃,裹挟着湖州的仓储逃回了广德县。而率军顺利收复湖州全境的韩重赟手下只有两万多兵力,也无力反攻入南唐境内,更何况又没有得到郭炜的成命,于是自衣锦军方向之后,湖州方向也恢复了战前的边界。
获悉中路和南路的两路大军均告失败,担负着佯攻任务的北路南唐军自然不可能在苏州外围空耗钱粮,在苏州路行营都统陈德诚和副都统卢绛的率领下,只能毫无声息地返回了常州。
当然,周军抓住了皇甫继勋,郭炜心中的疑问在侦谍司随后的汇报中就得到了十分完整的解答。
“慕容英武?是慕容彦超的子侄?在淮南之战中目睹我锦衣卫亲军作战之后,这人居然自出机杼搞出来了火药和慕容铳?目前在金陵、洪州和鄂州都有相关的军器作坊?镇南军还有一支五千人规模的使用慕容铳的新军?”
这一连串的消息给郭炜带来的震撼绝非一般。
………………………………
第二十二章 善后
第二十二章 善后
失误啊……失误啊……
大周终归还只是一个农业社会,郭炜也就是在军器监和禁军等少数部门引入了一点工业社会的种子,对敌国的谍报工作虽然比一般的农业社会要强上许多,但是距离工业社会的要求还是差得很远的,能够脱产从事情报工作的人数还是远远不够。
对各国朝堂的渗透,郭炜其实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虽然都难以直接渗透到他们的核心层,但是很多一般性的战略情报都是可以得到的,譬如李弘冀登基的时候摆出来的帝王排场,就有人偷偷地告诉大周使者么……
就连李弘冀后来在背着大周使者的时候都不使用帝王排场,大殿顶上的鸱吻真的废弃不用了,郭炜也是了解得到的。
当然,依据各国对中国认同的亲疏远近,依据各国民间对大周的观感差别,侦谍司和兵部职方司对各国朝堂的渗透程度是有差异的,大理国与西域那边暂时还鞭长莫及,契丹这边只能接触几个后晋的旧臣与燕地出身的汉儿,北汉高层大多与大周和郭家有仇,不过在南方各国却都渗透得不错。
可是谍报和招募的人手还是远远不够,在进入不了核心层,得不到核心情报的情况下,覆盖面又不够广,如果不是郭炜命令他们定向搜集的话,有些重要情报侦谍司和兵部职方司的情报分析人员根本就感知不到。
关于慕容英武这个人物和南唐弄出来火药、火铳的情况,就是最新的一个例子,由此导致的伏波旅第三军的惨重损失,则是一个重大的教训。
慕容英武这样的小角色,如果不是这次涉及到了火药和火铳的问题,还造成了周军的重大损失,又是抓住了南唐军的主将皇甫继勋,那么即使慕容英武最新担任了南唐湖州路行营的副都统,那也顶多就是在侦谍司那边备一下案而已,根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迅速而准确地查出他的履历来。
慕容彦超的子侄投奔了南唐,如果没有蹿到高位,即使是做到了什么南唐枢密院的承旨,又有谁会巴巴地跑去报告大周使者或者侦谍司的上线?这种等级的官员也太多了啊,哪里忙得过来管,真要是管到这么细致的地步,那情报部门就得体会一下什么是信息轰炸了。
各种地方情报同样是这样,后蜀在栈道和长江沿线的通道、隘口和兵力部署以及守将配置这些情况,南唐在长江沿线以及金陵、洪州等要点的布防,还有长江的水文状况,那都是在有了郭炜的具体交代和枢密院的具体要求之后,各部门有了定向搜集的目标,情报部门这才搜集得比较清楚。
至于镇南军那些兵力里面有五千人是比较特别的新军,使用了比较特别的装备,还有金陵、洪州与鄂州突然多了几个奇怪的作坊,林仁肇手下或者南唐枢密院那里多了一个奇怪的人,没有郭炜吩咐下来的定向搜集,又缺乏一点运气的话,仅仅凭着侦谍司和兵部职方司的少数驻点人员却又哪里探听得到?
郭炜毕竟不是在玩开了全地图的战略游戏,也不是某省的驻防军发言人,却哪里真的做得到“一切尽在掌握”?随着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这个世界的人对郭炜带来的变化进行的响应,他能够掌握预知的未来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现在看来,郭炜根据历史知识掌握预知的情报减少的程度,已经超过了情报部门的进展速度,很多事情已经开始模糊不清了。
情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啊……没有天网,没有侦察卫星和间谍飞机,没有无线发报机,那也得有这个时代的kgb或者cia,即便是因为人手不足做不到他们那种水平,那在工作方法上也要尽量向他们靠拢,就算是比中统和军统还差,那也不能弱于锦衣卫和东西厂啊……
吴越这一战,让郭炜痛感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还是远远不够。
就是因为对南唐军的进步两眼一抹黑,就是因为对伏波旅的战斗力过于自信,虽然还没有让战事翻盘,但是第三军损失有多惨重?在一个军的五个指挥里面,最强的第一指挥全灭,两个指挥被打残,真正是伤筋动骨了,更何况连军都指挥使都报销掉了。
一战就阵亡了两个军都指挥使,虽然也有他们自己轻敌的缘故在里面,没有把南唐军放在眼里,自己直接顶到了第一线,只和一个指挥的兵力呆在一起,但是南唐军的战斗力大有进步却也是一个事实。
罗彦环和王彦升这两个人,郭炜还是略微有一点印象的,说实话,这个印象不怎么好——当然,不是他们现在的行为如何不好,是他们在另一个时空里面的后续发展让郭炜心里面不舒服,本来就不是赵匡胤的嫡系亲信,结果表现得比赵匡胤的一些嫡系亲信还要急切恶劣,有点像二狗子。
不过他们在这个时空里面毕竟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大周的事情,毕竟他们是两个军一级的指挥官,这个级别的军官阵亡,那可是更高级别的史彦超阵亡之后的第一次,更是郭炜登基以来的第一次,那是相当的打脸。
像在淮南之战中身亡的白延遇、王环、唐景思,总还是因伤因病,而且是在进攻性的胜仗中感染的伤病,而罗彦环和王彦升的阵亡,怎么说也是一次败仗,和史彦超阵亡的败仗差不多。
郭炜登基这么些年,哪里阵亡过军都指挥使和刺史一级的军官了?而且是一仗全灭两个指挥,一战损失千人规模和一战全灭两个指挥,这其中的差别可是相当大的。
教训啊……教训!
罗彦环和王彦升两个人的死后哀荣肯定是要有的,诏赠节度使是必须的,相关人员的奖惩都要尽快落实——当然,其实败仗的直接责任人也就是他们两个,这可没法追究了,嗣后接替指挥的第三军都虞候钱守俊那是无过有功。
需要检讨申斥的还是侦谍司和兵部职方司,当然,还有郭炜本人和枢密院军咨部运筹司也需要各自检讨。
伏波旅第三军在獐湾和燕湾的阻击战中,不光是第一次遭遇了南唐军的火铳部队,而且也是第一次碰上了防御工事与火铳在配合上的不协调。
火铳是纯粹的直射兵器,可以完美地替换弩,却不能真正完美地替换弓。弓箭的曲射能力,仅仅用士卒投掷霹雳弹是代替不了的,霹雳弹可不是手榴弹和手雷,更不是迫击炮和掷弹筒,因为黑火药的威力不足,霹雳弹必须做得足够大足够重,所以投掷距离太短了,根本就完成不了战场遮断的任务。
最起码的,霹雳弹的投掷距离不足以阻止南唐军的火铳进入它的有效射程开火,因为慕容铳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三十步,而霹雳弹却扔不出二十步去。
假如南唐军在随后对燕湾的攻坚战中拿出獐湾那一战的丧心病狂来,一样不分敌我地用他们的火铳乱射,钱守俊的麻烦也不会小,仅仅用霹雳弹是阻止不了南唐军的疯狂的。
以前按照纯粹冷兵器发展起来的防御系统,并不是那么契合火铳作战的,其他人不清楚不了解,其实郭炜是应该知道的。
但是郭炜对棱堡缺乏研究,对此没有足够的认知,又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敌方的攻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