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下,冢上依然草木青青,犹如梅霞生机勃勃的生命。本来,按照他和鲁思侠的关系,于心远应叫“嫂子”的,但梅霞生命永远定格在19岁的豆蔻年华,他这个半百老头这么称呼似乎不太合适,还是随着思侠叫“霞儿”吧!
鲁思侠这才明白了于心远拉他来梅亭的真实用意。
“我该代我父母、岳母和霞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揪出了‘鼹鼠’,为他们报仇雪恨了!”鲁思侠眼圈湿润了,动情地说。
“是我们!为她们报仇雪恨了!”于心远突然强调地说。
鲁思侠猛地楞了一下,很快,他就品听出了于心远话外之音。
于心远不敢与鲁思侠眼睛正视,说这些话时,他的眼睛直勾勾盯着“青冢”,他多么希望此时梅霞能和蝴蝶一样,从冢内翩然而出,妍笑着过来化解当前的尴尬;但他眼前幻化的,却是梅霞那哀怨的眼神,如同他梦中所见的那样,凄婉、冷艳、怨恨、无奈,让人心生怜惜。
于心远突然下了很大决心,扭头看着鲁思侠,从内口袋里拿出一只纸证物袋:“思侠,你那件料子衣服掉了一只纽扣。我无意间捡到了,现在送还给你,你再钉回去,那样就不会为那件名贵的衣服留下缺憾了!”
听了于心远这段意味深长的话,鲁思侠似乎并没有大吃一惊,好像早已预先知道结果,他伸出右手,慢慢接过纸袋,倒出一看,正是自己那套海军蓝毛料中山装袖口上掉的扣子。
鲁思侠淡淡一笑:“心远,我早就知道,什么都蒙不过你的眼睛,你会查明一切的!”说着,同时伸出左手,两只手并排放在石桌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个姿势于心远太熟悉不过了,那就是罪犯认罪服法、等待手铐铐上手腕的样子。
于心远心里一阵酸痛,他迅速伸出双手,牢牢握住鲁思侠的双手,眼睛直直盯着他:“思侠,我依法查了我该查的,做了我该做的。而且,真凶已经伏法,案件已经结案,专案组已经撤销,上级已经认定。今天,我只是向你送还扣子!”然后,站起身,将鲁思侠伸出的、等待手铐的双手坚定地推了回去。
鲁思侠心里一热,刚说了声:“心远~”
于心远连忙摆摆手,“今天,我就是来找你来喝酒的,不要浪费了这些好东西,是我跑遍雷江城,一份一份搜刮来的。来,喝酒!”
“好!”鲁思侠也放下了刚才的拘谨,恢复了固有的豪情:“好,不要浪费了这些美味佳肴!”
风扫残云。很快,于心远带来的食物所剩无几,两瓶“封缸酒”也已下肚,鲁思侠和于心远都有了几分醉意。
………………………………
第131章 诉说衷肠
“思侠,”于心远思忖再三,借着三分醉意,问道:“在‘牛棚’、在劳改农场,那么艰难的环境,多少次,我都忍不下去了,是你,像一位兄长,一直告诫我,‘制怒’、‘忍耐’!还跟我讲,孔圣人曾经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以为你早已心胸如海,平静如镜,但为什么,有时也会出现惊涛骇浪呢!”于心远不知是酒醉还是真情,两眼通红。
尽管问的是极其严肃的话题,但鲁思侠还是被这于心远段文绉绉的问话逗笑了:“心远,你越来越会说话了!”鲁思侠看着于心远,认真地说:“忍,固能成大业,忍名让利,忍败求胜。‘牛棚’、劳改,只不过是一场政治斗争,说白了,一场闹剧而已,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够成熟的表现之一,终有曲终人散那天。所以,我们要忍,还要学习,出来后用更好的知识和能力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孔子的确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但孔子还说过:‘是可忍孰不可忍!’有些事,是不能忍。当年日本侵华,南京30万人几天之间身首异处,血海深仇,怎一个‘忍’字了得!这时,“忍”字,就万万不可取。
当年,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2000多年前,先贤就已经说的非常明白。这个‘直’,我认为就应该是人类公理和良知。
对于当年的日本鬼子,如果我们一味‘以德报怨’,恐怕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鬼子投降后,国民政府忙于内战,扔掉了那根‘直’的复仇宝剑,没有依照国际法认真清算鬼子的****行和战争罪行,以至于很多身负血债的鬼子逍遥法外,没有让这些杀人犯付出足够的代价!
心远,你以为这些老鬼子回日本后,会良心发现,幡然悔悟、痛改前非?不会!他们骨子里还有一种对中国的轻视,内心深处还有一种对中国地大物博的觊觎,只要有机会,他们还会再咬中国一口!中国千万不能学骆驼,君不见‘沙漠之舟’负重忍耐,到最后还落得过割脖取血、杀肉烧烤的厄运!”
鲁思侠这么一篇滔滔大论,于心远听了似懂非懂,并没有完全理解。但他明白的是,这个改名为山田次郎的原侵占雷江的日军头目,这么迫不及待地来到雷江,可不是良心发现,真心悔悟,为雷江投资造福,弥补过去对雷江人民犯下的罪行,而是牵挂那些30多年前他掠夺的财宝,尤其是觊觎中国的国宝—那只镇江玉龙!
“2。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15”案件具体案情,鲁思侠不会知道。于心远想对他挑明,那样会减轻鲁思侠的内心犯罪感。但转念一想,如果说得更加明确,就意味着自己内心认定鲁思侠是凶手。捅开了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双方都会很尴尬。他将快到嘴边的话又深深咽了下去。
两个人都有一肚子话想向对方说,也有一肚子话想向对方问,但都无法开口。只是相对无言,趴在石桌子上,望着对方傻笑。
不知不觉中,太阳偏西了,冬日的残阳将贞妇烈女碑的阴影拉的老长。
鲁思侠首先站了起来:“心远,时间不早了,你也该走了!”
于心远说:“临走我想为霞儿和伯父伯母烧束香!”
收拾好残局,鲁思侠和于心远来到“青冢”之前。
于心远恭恭敬敬的点燃19支线香,将其均匀插在冢的四周,成为一圈。一种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清香在冢边氤氲,那种带着甘甜、清凉的香味,是鲁思侠记忆深处的味道:是父亲书房的香味、是母亲、岳母衣袂的香味,也是霞儿鬓发的香味。
由此看来,那次在“梅萱斋”门口与于心远不期而遇,不是偶然,而是于心远查到了线索追踪而至。否则,于心远今天不会刻意燃起这种线香,更不会唤起鲁思侠内心的思念和隐痛。
望着袅袅的香烟,于心远心里默默发誓:梅霞,我答应你,我会永远恪守这个秘密,保护好思侠,并终身照顾他!
鲁思侠也默默祷告:霞儿,岳母,你们大仇已报,我也再无牵挂,等着我!
回到雷江城内时,已是华灯初上了,经过改造的凤凰街,尽显古朴繁华。临近元旦,尽管是冬日,凤凰坊附近,还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月光和灯影下的雷江竟然是如此的动人,新改造的路灯那昏黄的灯泡,散出柔柔的气息,倒影在雷江的柔波中荡漾,像褶皱的五彩颜料画,斑斓粼粼。
于心远再次点燃线香,随着香烟,他仰望牌坊,对着晓林瑞萱的英灵心里默默说:伯父伯母,你们一家满门忠烈,我决不会让你们唯一的骨血再受伤害!
思侠扶着牌坊,心里也是五味翻腾:父亲母亲,我已为你们手刃了仇人,你们的沉冤也已昭雪,我再无牵挂了,父亲母亲,孩儿想你们!
于心远从口袋里摸出另一个纸袋,倒出里面那九根香杆—那是思侠遗留在翠云庵的证物,他随手往牌坊边的雷江里一扔,香杆随着雷江向长江缓缓流去,很快就不见踪影。
鲁思侠扶着于心远的肩膀,动情地说:“心远,难得你这么用心!”
于心远什么也没说,只是用手轻轻按住了鲁思侠搭在肩膀上的手。
在巍峨的凤凰坊下,两个大男人就这么静静地伫立着,一动不动,雷江水反射的迷离灯光,将他们塑造成一副剪影。
突然,“吱”的一声刹车声,打破了这个宁静。
国庆从车里跳了下来:“队长,你让我们好找!局里来电,要求我们立即返回行署,有下一步工作安排!哟,鲁县长也在!”
鲁思侠拍拍于心远肩膀:“回去吧,有空我回去宜城看你和孩子们。也随时欢迎你们来雷江!”
吉普车载上于心远,还有鲁思侠送的两瓶酒,很快就消失在雷江的阑珊灯火处。
国庆和建军两个兴高采烈回城的小伙子没有发现,就在于心远转身登车的一刹那,于心远、鲁思侠,两个饱经沧桑的坚强男人,却都已是老泪纵横!
………………………………
第132章 晴天霹雳
回到行署公安局的于心远工作并不轻松。(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除了“2。15”大案还有大量案卷要整理、归档外,一些积压在刑侦大队的大案疑案也牵涉了他不少精力。虽然这些案件都各有专人负责,于心远不必亲力亲为,但他作为局党组成员和刑侦大队长,参加案情分析会,听取侦破进展情况汇报还是少不了的。
更让于心远忧忙碌的是培养新生力量。十年浩劫,社会秩序被完全破坏,政府职能基本瘫痪。公安部门更是首当其冲,在“砸烂公检法”的疯狂中,大批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刑侦人员被批斗、被打倒,有的甚至被虐待致死或不堪**而自杀,新进来的刑侦人员还需要一段时间历练,一些案件的明显疑点都没有进行深入挖掘。作为资深刑侦专家,于心远一方面对案件提出建设性侦破方向,一方面循循善诱,引导队员发现并扩大案件疑点,在侦破实践中锻炼年轻人才。
一晃眼,在每天的早出晚归中,一个多月又过去了。积压的一些大案疑案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一批年轻力量也逐步成熟起来,这让于心远很欣慰。他终于可以没有顾虑地去新单位上任了。在繁忙工作中,于心远对“2。15”案件也渐渐有些淡忘了,心情也轻松释然了很多。
女儿高考成绩不理想,正在复读。妻子一直要求他找个好老师再补习一下。于心远几次想到了鲁思侠,但一联想到那颗纽扣,他的心情又沉重起来,尽管外面看起来,他和鲁思侠还是密友,但其实他俩都知道,在他们内心深处,已经有了一座无形的篱笆了。事后于心远也很后悔,当时直接将纽扣、香杆等证据暗暗毁灭掉就行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告诉鲁思侠这一切呢?
这其中的缘由,于心远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
但在夜深人静之时,于心远还是深深牵挂着鲁思侠。即使是相知多年、患难与共的挚友,但鲁思侠身上,似乎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作为一名刑警,于心远对探寻未知有着一份职业的执拗,他在期待着,能和鲁思侠推心置腹、开怀畅谈的那一天,能释然自己一切疑惑的那一天。
这天晚上,于心远又梦见回到了雷江。
整个街道空旷旷的,显得很冷清。正在于心远东张西望之际,他突然发现鲁思侠正和一个穿着旗袍漂亮年轻女人手牵手走在雷江凤凰街上,有说有笑,亲密无间。女人的背影很像大岛美智子,
于心远心想:好你个鲁思侠!你和大岛美智子好上了,竟然也不和我说一声。好歹还是我为你们穿针引线的!他于是快步追上去,想调侃鲁思侠一番。鲁思侠似乎发现了他,冲他回头一笑,然后拉起那个女人快跑起来,于心远在后面边追边喊,很快,他们来到一座亭子旁,于心远认出了是梅亭。这时候,那个女人也扭头对他笑了一笑,于心远这才看清,面容不是大岛美智子,倒应该是梅霞~
错愕间,突然,于心远看见鲁思侠和梅霞手牵手,一起跳入了卧冰湖!于心远顿时急的大叫:思侠思侠!连忙向湖边奔了过去。于心远是旱鸭子,不会水性,他环顾四周,湖边却一个人没有,正在他手足无措之际,湖里满满升起两片硕大的荷叶,把鲁思侠和梅霞托了上来。还没等于心远从惊慌中缓过来,荷叶却一直向天上升去,鲁思侠和梅霞一起端坐在翠绿的荷叶上,微笑着向他挥手作别!
于心远急得大叫:思侠,快下来!但鲁思侠似乎没有听见,荷叶越升越快,渐渐消失在空中。
“心远心远!”于心远猛然惊醒,眼前是妻子焦虑的脸。
“我怎么了!”于心远问道。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淑芳回应说:“刚才你双手一直在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