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案迷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案迷踪-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我们将纽扣和衣物两件证据同时放在色鬼面前时,他立即崩溃,交代了全部罪行。因此,对发现这颗纽扣也必须严格保密,只能我们三个人知道,明白了吗!”

    “明白!”国庆和建军这才醒悟过来,理解了于心远讲这个案情的真正含义。
………………………………

第20章 再现证据

    “叮铃铃!”电话铃声急促响起。国庆抓起电话:“你好!‘2。15’专案组。你是哪里?”

    电话里在说些什么,国庆越听脸色越严峻。最后,他说:“好的,我马上向队长汇报!”

    他放下电话,对于心远说:“队长,翠云乡派出所刚才报告,发现重要线索!”

    建军驾驶着吉普车,风驰电掣,很快停在了翠云乡派出所门前。派出所所长一行早在门口等候。

    派出所长是个50多岁的老民警,头发花白,操着浓重的本地口音:“于局长,清早翠云庵了因师太派人前来报案,说有人恶意亵渎翠云庵,我们派警员去查看,发现了可能是你们要找的东西~”

    派出所长上了车带路,十多分钟,就到了翠云山脚下。说是翠云山,实际上是典型的丘陵,海拔不过190多米,但却满山翠竹。秀美无比。更有特色的是,从山脚到山顶,树立着一座座牌坊,如同雷江的悠久历史,绵延不绝。

    古牌坊、古院落、古石桥,是整个雷江的历史瑰宝。有的牌坊是用花岗岩和青岗岩细琢堆砌而成,显得巍峨厚重;有的是用高大楠木精雕架设而成,显得气韵流华。有的孤孤零零,突兀地架在村口街旁路边,有的相拥成群,在山野里耸立,一路比肩而去。'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如同颗颗珍珠,将广袤富饶的雷江大地点缀的熠熠生辉。尽管在“**”期间,一场史无前例的“破四旧”浩劫,不少牌坊横遭灾祸,成为一堆断壁残垣。但更多的牌坊被当地百姓拼死保存了下来,因为这是雷江人民世代的精神家园。

    山脚下,几个乡民正在修缮一座木质牌坊,从横躺在地上宽厚的木板来看,这里也遭到了红卫兵的洗劫。于心远不仅心里一沉,很可能翠云山同样难逃浩劫,那些牌坊也惨遭厄运。但很快他就释然了,稍往上走,一座座牌坊依然巍然屹立,木质、石质牌坊虽经岁月的侵蚀,大都已是斑驳陆离,苔痕遍身,历经风雨,仍然保持着原有风貌,与周边的溪流、野花、翠竹浑成一体。

    “这边没被‘破四旧’吗!”于心远问。

    “当然有过!”派出所长答道,“本地红卫兵是没这个胆子的。一次,一帮外地串联来的红卫兵在本地几个红卫兵的带领下,为显示自己革命热情,想趁着一个雨夜里来砸这里的牌坊,由于夜黑路湿,这帮红卫兵一个个又头脑发热,大干快上,上去对着山脚下的那个牌坊就是一顿刀砍斧凿,结果,突然一道闪电,一个炸雷,厚重的牌坊匾随着霹雳之声轰然倒塌,当场将一个红卫兵砸得**迸裂,两个拦腰砸断,都死于非命。这才让这帮无法无天的红卫兵畏惧起来,从此以后,没人再敢打这些牌坊的主意。当然,那几个带路的本地红卫兵回去后都被他的长辈们好好地请吃了一顿‘竹笋烤肉’,好几天都不能出门。”

    “您怎么知道这么清楚?”建军奇怪地问道。

    派出所长笑道:“当年我就是负责处理这件事的警察!”

    翠云山名不虚传,尽管还只是初春,微风料峭,但整个山峰依然青翠欲滴。渺无人迹的竹林高低错落,由于巨石杂陈其间,生生多出几分疏朗之美。竹林多是未经破坏的处女林,竹林里嫩笋萌发,万竿吐翠,阵阵清幽的竹香沁人心脾。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山道上,一路浓荫,清流潺潺,鸟鸣婉转,有如人间仙境:山道上依山而建的一座座牌坊,如同一座座路标,引领着游人向前,而牌坊下蕴藏着的故事,或凄美、或哀怨、或壮烈,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情思。

    快到山顶时,只见翠竹间露出一点黄墙红瓦,翠云庵到了。

    早有人等在庵门口,派出所长问:“现场在哪里?”

    现场是在庵后一个僻静、不起眼的佛龛旁,现场还有几个穿蓝制服的公安在忙碌,拍照的拍照,问话的问话。于心远走的旁边一看,佛龛前面放着一个黑糊糊、臭哄哄的东西,缩成一团,于心远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割下来的**和睾丸黏在一起的阳物。这是对佛门最大的不敬和亵渎,难怪尼姑要前来报案!于心远戴上手套,轻轻翻动着这个物证,从大小和形状来看,不像是动物的。如果是人的,那么这个人受如此重伤,很难活着。

    于心远问派出所长:“最近有死亡案件报案吗!”

    “没!”派出所长回答得干脆利落。

    一道道灵光在于心远脑海里闪现:

    最有可能的是,这是山田次郎尸体上丢失的东西…

    应该是派出所意识到这一点,才向专案组汇报的,不然仅仅作为一个治安案件,不需要于心远亲自出马…

    如果这样,这里应该也是一个犯罪现场,至少犯罪嫌疑人来过,肯定留下过什么蜘丝马迹…

    他仔细观察佛龛,佛龛里是一尊悲天悯人的白衣观世音菩萨像。菩萨像前还插着香杆,应该是燃过香。但谁也不会用这个肮脏的东西供奉神灵,那只有另一种可能,是作为祭品祭祀!

    如此说来,凶手肯定与山田次郎认识并有血海深仇,用他的生殖器来祭祀,很有可能是山田次郎在性方面,造下了深重罪孽。

    那么,“2。15”专案基本上可以排除激情杀人和偷窃财物杀人,可以确定是仇杀。而且,基本可以确定是为情仇杀…!

    山田次郎来雷江才不到三天,又住在县委招待所,大岛美智子在被问询时曾说过,山田次郎没怎么单独出去过,不会是现在的仇人,最有可能,应该是40年前那场战争的遗恨,那么,这个人至少应该50周岁以上…

    知道翠云庵这个地方,并且来到这里祭祀,证明这个人是本地人,熟悉雷江的情况…

    案发第一现场离这里有大概有20分钟车程,按照当时的大众交通工具自行车,至少要骑一个小时以上,凶手应该身体较为强健,或就在翠云庵附近。

    从不经意的蛛丝马迹中,推断出完整的证据链,这是于心远多年办案积累下来的一个主要经验。再加上纽扣提供的信息,凶手的形象在于心远脑海里慢慢清晰起来:男性,50周岁以上,本地人,有一定社会地位,熟悉翠云山,身体强健。侦破的方向和思路逐渐明朗了。
………………………………

第21章 翠云古庵

    “国庆、建军,再到附近看看,是不是能发现点什么线索。”于心远对他的两个助手说道。

    扩大搜索一圈,果然有了新的发现。

    国庆在一个牌坊下,发现左右各插着三只香,香头已经燃尽,剩下香杆。

    这也是一个木质牌坊,和以前的没什么不同,但看上去较新,牌坊上写着:“万古流芳”,左右两个楹联:上联是:“兰馨蕙质,娥眉高洁随水去”;下联为:“梅香霞影,桃花颜面亦千秋”。落款是:“中国民国34年12月,雷江县全体父老乡亲敬立。”

    这个牌坊一定和嫌疑人有关!于心远掏出笔记本,将这副对联工整地记载在笔记本上。

    建军的发现更为惊人:在后山竹林的草丛中,发现了一个沾满血污的枕巾,而且上面还清晰印有“雷江县委招待所”五个字阴文!

    基本可以判断,这团污物是山田次郎身上东西。那么,凶手费这么周折,将山田次郎这团污物带到清净的翠云庵,证明山田次郎一定和这个翠云庵有什么瓜葛。于心远决定进庵一探究竟。

    翠云庵面积并不算很大,杏黄色的院墙,砖红色的殿脊,苍绿色的菩提古木,都掩映在竹海之中。入口处也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门前一副楹联:“毕竟水须朝海去,到头云定觅山归”。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楹联和门板都有几分斑驳。因为没有大法事,大门紧闭,只开了两扇边门,按照佛门规矩,左进右出。

    于心远一进门,就有一座小桥,一道山泉自桥底而过,桥的左边是放生池,右边是龟池。过桥后,甬道幽寂,爬藤绕墙,阳光青青;无论亭筑池圃,皆灵珑小巧,布局雅致,更显得院中的那棵菩提树硕大无比、挺拔苍翠。观音阁里供奉的是白衣观音,大士神像左手持开敷莲花,右手扬掌,立于莲台之上,双目向下凝望,面容圆润端庄,衣纹褶皱分明,似乎迎风摇曳,栩栩如生,于庄严肃穆之外更有亲近祥和之态。

    佛教禅宗有着“农禅并重”的传统,翠云庵也不例外,后山就是一大片鲜绿的茶园,是佛茶“翠云佛手”的产地,这也是翠云山别名“香茗山”的缘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于心远说明来意后,一个清丽的小尼姑领着他们,七拐八转,引入当家师父的禅房。

    禅房面积不大,因年岁悠久,故显得老旧昏暗,散发着一股幽幽的檀香味。门口有一副木质对联:“剑破虚空利、月照无间明。”当家师父是个老尼,正在打坐,看她年纪,在70开外,应该就是了因师太了。小尼姑轻声说了句:“师太,客人来了!”了因师太眼睛微睁,一丝精芒爆出,于心远心想,这是位得道比丘尼。

    随乡入俗,于心远尽管是无神论者,但还是按照佛门礼节合掌胸前施礼:“师太好!”

    了因师太淡淡一笑,“不必客气,今天是我烦劳各位施主了!请坐!”

    于心远一行坐定,于心远问道:“师太,请问你们是何时发现……那东西的?”

    了因师太说:“今年是‘**’后翠云庵重新对善男信女正式开放的第一年。整个春节期间,翠云庵人来人往,翠云庵每天祈祷法事不断,也无瑕巡庵清扫。直到近日,善男信女登门的少了,我才让尼众洒扫庵内庵外,一早小尼慌慌张张来报,说在后山佛龛发现了那个东西~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于心远接着问:“师太,斗胆问一句,翠云庵是不是与什么人有结怨?”

    “结怨?”了因师太说道,“翠云庵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涅槃经》称:‘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观音菩萨也同样具有这种神通,即以目观尘世苦难众生的呼救声,而前往解救。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拯救一切苦难众生,深受广大民众的虔信和膜拜,何来结怨一说?”

    于心远接着说:“师太误会了我的意思,我是问贵庵师父们是不是~”

    了因师太顿时一副愠怒之色:“今天请各位施主前来,实在是万不得已。我翠云庵自绝缘师太开坛以来,历经500年,除了当年外寇鬼子玷污以外,一直是清修干净之所。即使‘**’期间,造反派也未动翠云庵分毫。各位尼众谨守戒律,积善积德,与世无争。不想今日被人如此侮辱,我想有劳各位早日查清此事,抓住当事人,还翠云庵一个清静!不然的话,我去找赵会长讨个说法!”

    于心远知道,了因师太口说的赵会长是当今佛教协会会长,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生在宜江城区,是个著名的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书法名家,与很多中央领导私交甚好。虽然他于心远本人不信佛,但在劳改农场和鲁思侠在一起的日子,常常听鲁思侠讲一些浅显佛理。所以于心远知道,佛家讲究“戒定慧”,最忌讳“贪嗔痴”,尤以“嗔”为恶缘之首。了因师太修炼了这么多年,应该早有“四大皆空“的觉悟,今天还当外人发这么大火,可见心里是愤怒到了极点。

    于心远还想问什么,带他进来的那个小尼姑赶紧说:“师太马上要做午课了,请各位施主跟我到外面用斋饭吧!”

    于心远顺水推舟,告辞出来,小尼姑轻声对他们说:“各位施主,对不起,这件事对师太伤害太大,可能勾起了师太的一些往事,对施主们无礼了,我这里给各位施主赔罪了!”边说边合十行礼。

    于心远鞠躬回礼:“小师父言重了,保一方安定,是公安的职责所在,贵庵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们理当觉得内疚,会尽力查清此事,还贵庵一个清静!”突然一个疑问从他脑海闪过:“小师父刚才说勾起了了因师太一些不愉快往事,能说说吗?”

    小尼姑欲言又止,迟疑片刻,最后说,“施主还是去问问县里面的方正武居士吧!”

    方正武还真是雷江的百科全书!于心远会心一笑。
………………………………

第22章 观音神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