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个大明太凶猛-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司马身为督师,大局尚有可为,不应如此灰心。”
  王楚秀劝说道。
  “大司马麾下十万大军,东虏才区区三万人马而已,万不应该如此灰心!”
  在王楚秀看来,现在的局势大有可为嘛,有什么好怕的。虽然说,东虏是兵强马壮。可是,咱们这边也不弱呀。毕竟有十万大军啊!
  他怎么也瞧不出来,有什么地方会让人灰心。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你我面前的那可是几万精锐。可是我麾下不过只是十万弱旅。边军尚且不敢于东虏野战,况且是南方弱旅?不瞒你说,我从今而后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至于成败之说,付之天意了。”停一停,史可法不放心地问道,
  “呈吉,你说德世子会驰援南京吗?”
  当初把怕德世子夺兵权,把他踢到扬州的是他,现在南下时要德世子驰援南京的,同样也是他。不过,他要是知道德世子领兵在辽东,不知道又会作何感想。
  “德世子心急国事,必定会领兵驰援的,毕竟,那里是孝陵所在,祖宗灵寝在,德世子必定不会坐视的。”
  王楚秀的话说的极是在理,他德世子怎么可能不救南京呢?那里有他们家祖宗的坟,就是对大家有怨言,自家祖宗的坟总不能不保了吧!
  “但愿吧,要是德世子能驰援南京,待到东虏退兵时,史某人便上书保他便是,他于扬州勒索商民、甚至过江强抢民女,实在是非贤王所为……”
  其实大明的王爷真不能当贤王,要不然肯定会有御史弹劾他“储名养望”,在大明当贤王也是一种罪过。就像德世子那样,忠心耿耿杀虏报国,又是什么结果?
  当贤王是“储名养望”,勒索商民,强抢民女,鱼肉百姓……一样有人弹劾,好嘛,反正大明的王爷,一句话说白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随后,史可法与王楚秀他们又谈了一些别的问题,不时地发出叹息。约摸到三更时候,史可法又令人端来了酒菜,与王楚秀饮了几杯。原来他的酒量也不错,但是自督师以来,就滴酒未尝,今天心情沉重的史可法,却想喝上两杯,酒到浓时,他朝着北方摇揖道:
  “天地为鉴,此次督师驰援南京,我史可法决不会辜负主恩,必以死报效天下!”
  清晨,浩浩荡荡的大军再次开拔南下……


第208章 十面埋伏
  其实,史可法压根就不知道,当他领兵南下的时候,在阿巴泰同样也盯住他,看似统领浩浩荡荡数万大军过江的他,其实只领了万余人马,其它的不过都是掠来的百姓。
  而这也是他大大方方的同意南京诸人,给他们五天时间,任其拖延时间的原因。
  阿巴泰一早就盯上了史可法的这支明军,其实,他之所以敢以两万打十万,是因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双方遭遇,明军往往都是一战即溃,南直隶的明军,远远赶不上边军。只要击溃了这支明军,也就断了南京诸人的念想。
  从离开定远后,沿途所见尽是满目疮痍,沿途村镇市集,全都沦为一片鬼域,地上到处都是尸体,见此惨状,史可法每每总是痛苦不已,唯恐南京沦陷的他,恨不得立即领兵杀到南京。
  在史可法的督促下,大队人马立即加速行军,原本每天行军六七十里,变成了每天行军百里,一时间军中官兵无不是怨声载道。
  “军门,这样不行啊!再这么赶下去,万一路上要是遭遇东虏,弟兄们可就没力气杀敌了!不能再这么赶下去了吧!”
  骑在马上的马得功瞧着弟兄们累的气喘吁吁的模样,便对总兵劝说道。
  “是啊,是啊,军门,这样赶下去,不等东虏把咱们杀死,咱们就让史部堂给累死了!”
  听着下属的抱怨,黄得功大声嚷嚷道。
  “督师有令,难道我等还能抗命不成!”
  丢下这句话后,心里憋着团火的黄得功,从马鞍旁拿出酒袋,深饮一口。过去每当要奔赴战场,他就喝上几斗酒,深入敌方军营,不顾生死,不计利害,人们喊他“黄闯子”。
  可是这两天,他的心里实在是憋曲,驰援南京,他不反对,可从部堂选择定远、全椒再到西江口起,他就觉得部堂不会用兵,于是他立即劝说部堂,应该先去六合,与德世子合兵一处,再驰援南京。
  可史可法一句“救兵如救火,不舍近求远”便回了他,现在加速行军,也是“救兵如救火”,这么救下去,不等救人家,指不定自己就先死了!
  尽管心里明白,可他却不敢明说,毕竟,史可法里有尚方宝剑,但是他却留一个心思——为大军垫后——一旦有不测,到时候撤下来也容易一些。
  “照这么用兵,这十万大军,非得让他史可法带上绝路不可!”
  就在黄得功小心翼翼的为大军垫后时,大军安全的通过了琅琊山清流关,似乎真像史可法说的那样——东虏主力皆在江南,江北只小股游骑,似乎事实也是如此,在过全椒县时,他们同东虏相遇,打了一个胜仗,割了十多个首级。这虽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胜利,但使他非常高兴,多天来在一部分将士中存在的畏敌怯战情绪开始有一点儿扭转。
  又过了两天,一路星夜驰援的大军,终于赶到了位于江畔的西江口,可到了这,史可法又傻眼了——江边没有船,于是他只能命令大军在西江口安营扎寨,一边命人到对岸寻船。
  盯着弥漫着一层江雾的长江,史可法的心绪有些纷乱,心焦非常。
  “对岸必定会有船的!船肯定都撤到对岸去了!”
  还不等对岸传来消息,那边就在探子匆匆禀报道。有几千清兵快到附近了。
  “快,立即点齐兵马,布阵迎战!”
  原本正准备安营扎寨的明军,立即开始准备迎战,似乎史可法的部署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明军一举一动落到阿巴泰的眼中时,换来的却是一阵轻蔑。
  “临阵手足无措,明朝皇帝以其为督师,明朝可真是无人……”
  摇头感叹之余,阿巴泰冷笑道。
  “一会待到明军合布阵后,让曹尔玉以红衣炮糜烂之!”
  这只明军摆出的阵形与阿巴泰在辽东,在北直隶遭遇的“野战能力正常”的明军用的三叠阵不同,而是极为稠密的阵型。南方的明军一直以流寇为作战对象,对数量众多的流寇,如果阵营太疏敌人就会乘隙而入,所以于流寇作战时,他们都是以密阵应对。现在同样也是如此,而他们显然忽视了,流寇既没有多少火器,也没有多少的弓箭,更没有什么骑兵,而清军越是骑步炮俱全的重步兵。
  一步错,步步错!
  从背水扎营,再到匆匆集结,再到战术……但是作为督师的史可法,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切。
  “东虏全是骑兵,我等需以密阵迎敌!”
  观察着远处的清军,史可法又命令道。
  “再派探马联络黄杨两位总兵,令他们快速行军至此,与我一同合围这股东虏!”
  因为黄得功率领的部队在后方垫后,而杨御潘率领的三万人马,仍然迟迟未到,所以他身边只牟文绶、王宪两个总兵率领的五万人马。在史可法派出信使的同时,又对身边的将领说道。
  “诸位将军,现在正是大家为我大明立功的时候,只要把这股东虏全歼于此,朝廷几定不吝惜赏银……”
  只有数千东虏而已!
  史可法在心底暗自想道,不过没来由的,他又想到了堂中悬挂的《正气歌》,这似乎是不祥之兆,但他随即又深吸口气,立于江边土丘上的他,手按腰间宝剑,盯视着疆场,尽管是第一次置身沙场,但是他倒非常镇静,只是在心中颇有些可惜的想到:
  “也不知道黄杨两位总兵离此地有多远,要是他们能星夜驰来的话,兴许能给这股东虏来个内外夹击,那该多好啊!”
  江风吹拂间,天地间似乎静寂非常,突然,清军那边有了动静!一团团白烟从清军后方侧翼升腾出来,滚滚白烟大有一副要遮天掩日的势头。
  下一瞬间,炮声传来了!
  炮声!
  隆隆的炮声打破了天地间的宁静!
  在炮声响起时,甚至都不等那些明军有所反应,数十个黑色的,拳头大小的铁弹就呼啸袭来,铁弹所惊之处顿时便是一片腥风血雨……


第209章 我辈当为国尽忠
  尽管明军同样也有佛郎机,但是射程却远逊于红夷炮,根本无法还击。在东虏的不断炮击下,密集的队形很快就被打成了筛子。
  与此同时,号角声从四面吹响起来。置身在土丘上的史可法,听着四面传来的号声,知道已经被敌人四面包围。他甚至能够看到东虏从西边又来了一万多骑兵,连上先前的那股东虏,差不多有两万以上。
  东虏的主力不是在江南吗?
  他们什么时候又到了江北?
  战场的形势不会因为史可法的念头发生任何改变。
  尽管在炮击中,明军的阵营被打成了筛子,但是在牟文绶、王宪两个总兵的指挥下,一时间明军还不至于溃散。尽管正值晌午,但是却是一个日色惨淡的阴天,空中刮着冷风。
  炮声、喊声在刺骨的江风中回响着,置身于土丘上的史可法,瞠目结舌的看着明军的阵营,每一次伴随着东虏的炮击,阵中必定会掀起一片红色的血雾,血雾中骨碎肉飞,血雾弥漫。
  糜烂数十丈!
  终于,史可法知道了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了。
  如果是朱国强在这的话,他必定会说出那句话“骑兵让步兵聚集,大炮让步兵分散”!
  对于从来没有面对过红夷炮的南方明军来说,这样的打击是他们不曾遭受的,他们曾无数次用佛郎机的挥弹如雨支轰击过流寇,他们也曾用密集的阵形,让流寇无机可乘,但是现在,密集的队形在红夷炮的轰击下,完全成为了靶子。
  牟文绶、王宪两个总兵也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在意识到危险之后,他们立即开始尝试着调整阵形,而一直虎视眈眈的东虏骑兵行动了,他们开始从两翼面向明军猛攻,他们并没有直接冲撞明军的本阵,而是相隔甚远的用漫天的散射迫使明军无法向两翼扩张。甚至还进一步压缩他们的阵型,以保证红衣大炮对密集队形的杀伤。
  牟文绶领兵守西面,王宪守东面,正面由他们的副将等官防守,尽管在东虏的打击下,他们的阵形已经开动陷入的混乱。不过他们仍然在四面紧要地方,架好佛郎机。面对东虏的袭射,牟文绶更是亲自下阵指挥。
  “大家伙注意了,炮不乱发,不要让虏骑钻了空子,要像鸟铳一样,循环有序,徐大牛,放……”
  因为这些炮手都是随他征战多年的关系,他们名字牟文绶全都记得,他叫谁谁就点放,盯着袭扰本阵,不让本阵散开的东虏,牟文绶尽管心里焦急,但是仍然试图用佛郎机击退东虏,但因为射程近,效果并不明显。
  当他正在指挥开炮时候,前队的炮手中流矢阵亡,一见到空子,那些东虏骑兵就像潮水似的涌了近来。牟文绶立刻跳下马,亲自操作佛郎机,连开两炮,打死了逼近的东虏骑兵。那些东虏眼见不能强攻,又一次撤了下去,炮手赶来,从牟文绶的手中接住火绳,这时候他才重新上马,赶往另一个最危急的地方督战。
  “爹,这样不行啊!东虏和流寇完全不同,红夷炮每出必中数十人,这么打下去,不等他们强攻,咱们人就被炮轰没了……”
  见本阵都快给打成了筛子,牟国卿焦急的对爹喊道。从正午开始,东虏就一直猛攻不退。营中的火药和铅弹都快完了,箭也完了,他的脸孔被硝烟熏黑,甚至就连棉甲表面也被流矢射中几次。
  “是啊,军门,督师不长用兵,再这么下去,咱们就完全了!”
  一旁的参将们也是纷纷大喊道。
  “督师呢?史督师在那?”
  牟文绶大喊道。
  “督师在丘上观战!”
  朝着丘上看去,牟文绶隐约能看到丘上的中军,看着从开战至今没有任何命令下达的中军,满目通红的他,立即策马冲去,待到了丘下,他就看到穿着一身品红官袍,腰佩宝剑的督师就立在那,似乎正在观望战场。
  见牟文绶过来了,史可法便说道。
  “将军辛苦,待击退东虏后,史某会向陛下给将军和众将士请功!”
  这个时候还提什么功劳不功劳的,牟文绶心里顿时有些气结,但是仍然恭敬地说道。
  “督师,眼下之局,战,必定会军覆没,撤亦是全军覆没,末将敢问督师,应该如何是好?”
  “自应该杀敌报国!”
  “督师,我等有心杀虏,可却不甘心这么白白送死啊!”
  牟文绶大吼道。
  “我等援军关系到南都能不能守住,要是在这里白白送死,南都必定不保。请督师下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