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匹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匹夫- 第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钱进老实地拱手:“阿耶,这是朝廷的人,奉命宣郎君入朝。”

    钱旺鼻孔里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百骑校尉看了眼王恶失神的双眼,再问过几个郎中,郎中们异口同声地保证这是痹症,校尉转身跑出了蓝田侯府。

    都病得如此严重了,还征召个屁啊!

    李世民得到回报,大吃一惊,立刻派太医与御医组队去小王庄诊治,得到的消息都是痹症,需要慢慢调养。

    这就是不懂基本医学常识的弊端了。

    痹症包涵的范围很广。

    其中,四肢痹包括而不限于关节炎、类风湿、痛风、肩周炎等病症;

    五脏痹包括心痹、肝痹、肺痹、脾痹、肾痹,其中的肝痹症状为头痛,夜睡多惊梦,渴饮,多尿,腹胀,腰痛肋痛,足冷。

    肝痹算是五脏痹里相对好受一些的病症。

    准确地说,王恶就是有些头痛、惊梦,看上去才格外无神。

    问题是皇室也好、朝廷也罢,对医学本就不太重视,无论是尚药局还是太医署,品级都低得令人发指,而王恶却是赠送显微镜的善人,帮谁还用说吗?

    不过是口中少解说了那么一点,王恶的病情听起来就完全不一样。

    专业的词汇,让人听得晕晕乎乎的。

    即便你日后回过神来翻旧账,保证你找不到半点纰漏。

    颈是颈,椎是椎,颈椎是颈椎……

    专业的,才是最能忽悠的。

    百骑为火药之事四下奔走,忙得焦头烂额,还是挡不住低配版本的火药问世。

    虢州传来消息,深山中有爆破的痕迹,虽然效果远不如正版手雷,却也初具威力了。

    吐蕃,混迹在僧人中的百骑传回消息,桑野寺附近的山谷,被第三东岱封锁,并隐隐传出了爆炸声。

    整个世界,开始进入了火药时代。

    当然,那些盗版的火药威力还极弱,与大唐不能相提并论。

    明白了原料成分之后,比例就只是个试错过程,拿不到正确的配比也无所谓了,大不了多花点时间试呗。

    ……

    萎靡了许久的松赞干布突然精神起来了,指挥着各如的兵马,在觉木岗进行操练,似乎又开始雄心勃勃了。

    一直在外游走的噶尔·东赞,毅然返回了吐蕃,接手了吐蕃的所有政事。

    苏毗国主芒波杰孙波慌了神,赶紧把大臣旦丹赶到长安去,请求增兵。

    否则,只能提桶跑路了。

    旦丹跑到鸿胪寺,可耻地当了一回嘤嘤怪,结果发现能给自己做主的左少卿辞官了。

    典客署署令盘常接了苏毗的国书,按正常流程送到鸿胪寺卿张行成的案头。

    张行成翻了翻,眉头皱起:“为甚没有典客署批注的意见?”

    盘常若无其事地回答:“蓝田侯任鸿胪寺左少卿期间,因苏毗情况特殊,特将典客署对苏毗的权限收回了。另外,即便是现在放权给典客署,因为苏毗承担着大唐与吐蕃屏障的重任,典客署也不敢轻易批注。”

    盘常的话没有一丝水分。

    不光是典客署给不了批注,连张行成都头疼。

    苏毗的局势很微妙,大唐要维护这个屏障,避免吐蕃完全占据了高原,居高临下,对大唐形成高压态势。

    论打,大唐即便不用火器,也完全不虚吐蕃。

    可是,苏毗被占的话,大唐就得被动防守。

    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松赞干布可不是个愿意困守高原的主儿。

    可是,人家吐蕃只是在觉木岗演练啊!

    增兵,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可是,如果提议拒绝,真发生战争,苏毗被吐蕃拿下的话,罪责就大了!

    张行成抱着苏毗国书,冲进了两仪殿,递上了李世民案头。

    “鸿胪寺为甚不批注……”

    李世民不悦地嘀咕了一声,才想起王恶已经不再任职,张行成坐衙、办公的能力还行,对涉及兵事的国政总归欠缺了,不如王端正那厮用得顺手。

    可惜,王端正那厮,年纪轻轻的就犯了痹症。

    不对!

    朕难道得的就不是痹症?

    一帮混球!

 第四百九十七章 彪

    痹症是真的,只是没那么严重。

    御医、太医的话,此时细细咀嚼,就是那么个意思。

    李世民有点心慌。

    大唐还是那么能打,大唐还是天下无敌。

    可是,其他势力也掌握火药,就让他们增添了对抗大唐的成本,让大唐的将士伤亡增加。

    要是甚么时候因为敌人的火药而吃了败仗,那可真丢了老军头的脸。

    好强了一辈子,李世民不想晚节不保。

    但是,唯一能在火药上有发言权的王恶,却借着痹症推托不来。

    李世民知道,之前还只是闹别扭,此刻的王恶却是真的心寒了。

    处置稚奴吧,真舍不得。

    父母偏爱幼子,李世民也不例外。

    思来想去,李世民决定当甩锅皇帝,让李承乾处理此事。

    谁让他是太子呢?

    李承乾当然不是省油的灯,立马召见李治:“晋王须将功补过,去小王庄请蓝田侯出山。”

    李治满脸的别扭:“大兄,弟弟没那能耐请他出来。”

    李承乾淡淡地扫了李治一眼:“若不能请出蓝田侯,晋王准备就藩吧。”

    李治的脸皱成一团。

    就藩,就意味着与争储彻底绝缘了。

    请人,就更难了,毕竟自己还散播了蓝田侯的谣言。

    李治才不相信,蓝田侯会对此一无所知。

    这是大兄在为难本王啊!

    ……

    小王庄护卫队虽然不待见李治,却还是无法阻拦他的步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理论上,小王庄也属于他李家的土地。

    蓝田侯府自然得中门大开,却只有陈诗语率一众奴仆奉迎王驾。

    李治怒火中烧,却不得不挤出一副笑脸。

    “蓝田侯沉疴难起?”

    陈诗语微微福了一礼:“劳大王挂念,外子之疾,需要调养,不可过于劳累,此时已喝了药汤睡去。”

    李治随着陈诗语进入卧房,入鼻一股浓烈的药汤味,王直、杨政道在一旁小声地讨论着修改药方,小王庄学院医学班的学生正轮流给王恶把脉,床上的王恶鼾声如雷。

    所有迹象表明,王恶是真的睡了。

    李治不知道的是,他的车驾入小王庄,得到消息的王直立马一碗安神汤给王恶灌下去,便是神仙来了,此时也唤不醒王恶。

    苦着脸的李治苦苦守候,那浓烈的药汤气息刺激得他的肠胃不断地翻涌。

    苦熬到晚膳时节,终于见王恶蹒跚地走出来,李治急忙拱手:“李治见过蓝田侯。奉朝廷之命,请蓝田侯入朝解忧!”

    王恶无力地摆手:“大王所言差矣!大唐忠臣良将无数,又岂是王恶一介病夫能比拟?若是衮衮诸公都解决不了,王恶就更无能为力了。”

    李治急了:“各地火药陆续失窃,恐怕番邦已经弄明白火药的成分了!请蓝田侯以国事为重,勿以龃龆阻碍之!”

    王恶疲惫的面容上现出一丝惊讶:“龃龆?臣与谁有龃龆?”

    一个揣着明白当糊涂,一个死活不肯将龌龊心事公诸于众,鸡同鸭讲了老半天,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李治终于明白,无论自己说甚么,王恶都不会离开小王庄。

    该死的家伙,本王难道就不配你重视、不配你辅佐吗?

    王恶同样在冷笑,知道宽仁大度王端正的名声,在坑过自己之后还想自己卖情面,脑袋里装的啥?

    豆腐渣?

    待李治悻悻离去,王恶持箸,挟了一片青菜,不情不愿地塞进嘴里,对同桌的王直嘀咕:“好歹给吃点肉嘛。”

    王直板着脸:“不行,你这段时间饮食得清淡一些,痊愈得更快。”

    杨政道轻笑:“师兄灌安神汤的动作真的帅。”

    陈诗语咬了一片香肠,鼻孔里冷哼一声:“想污蔑便污蔑,想起用就起用,一个交待都不给,凭甚?”

    ……

    甘露殿内,李治抹着眼泪,将自己小王庄一行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没有半分添油加醋,也不敢玩阴阳话术,因为李世民身边的宦官当时就在他身边。

    李世民叹了口气。

    曾经引以为傲的稚奴,因为自恃聪明,总觉得别人是傻子,总想玩弄他人于股掌之间。

    可惜,他不明白,除了世所罕见的妖孽之才,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

    做错了,除非你势大、拳头大,否则最好老实认错。

    偏偏稚奴自作聪明,高明给了他机会向王端正当面认错,他却要耍心眼、

    王端正就是个猴精,跟他玩心眼?

    李世民目光移向同去的宦官:“你觉得如何?”

    宦官低眉顺眼地回应:“奴见蓝田侯身子确实虚弱了许多,卧房内的药味也非一日所积,可见痹症非虚,虽未必到不能上朝的地步,也确实不轻。”

    “蓝田侯与晋王的对答,奴已尽数记录。只是,二人俱是答非所问,奴愚钝,隐约觉得蓝田侯似乎是坚持要一个交待。”

    换一个人,李世民立马一个胶袋甩过去。

    可是,王恶这头倔驴这里,真不行啊。

    “你明日随朕去小王庄。”

    李治的小脸瞬间惨白。

    还要去丢人现眼一回?

    ……

    王狼是很想把李世民给堵在庄外的,奈何那是皇帝。

    只不过,李世民感受到了小王庄的冷漠。

    行到蓝田侯府前,御辇却不得不停了下来。

    陈诗语布衣木钗,手托一个盘子。

    盘子上是御赐的诰命服饰。

    “蓝田夫人这是何意?”

    “民女不敢当此称呼,请陛下念在外子于大唐有微末之功的份上,收回诰命,收回夫君爵位,放民女全家一条生路!”

    此时的王恶又被王直灌了安神汤,看不到自家婆姨的威风,否则铁定得赞一声“彪”。

    李世民觉得自己的脸有点肿:“夫人误会了,此事朕会给个交待。请夫人让朕与蓝田侯议事……”

    陈诗语果断拒绝:“外子已然致仕,不再是朝廷官员,承担不起议政大罪。陛下今日要进去,便踏着民女的尸体而入。”

    李世民没奈何,使出了绝活:“晋王,出来赔罪!”

    李治不情不愿地出来躬身行礼,陈诗语立刻叩拜以还,坚决不受礼。

    跟王恶做了多年夫妻,陈诗语别的倒还好,就是宽仁大度这一点深受王恶渲染,哪里会轻轻揭过此事?

 第四百九十八章 你师从何人

    “老夫是尚书右仆射、民部尚书高士廉,夫人应当听过此名。无论蓝田侯有多少怨怼,总需要谈一谈,寻求解决之道。”

    没奈何,李世民只能使出另一招——召唤高士廉。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高士廉算是外戚里最年长、最睿智的,与王恶平日交情不错,还善于讲道理。

    偏偏此刻的陈诗语恰恰处于不讲道理模式:“民部?明白了,是要关闭女人花,还是要关闭所有作坊?外子所有的大唐皇家钱庄、铁路署份子,民女会上缴朝廷。”

    高士廉哭笑不得,老夫是贪图你家的财物吗?

    但是,遇上明显发泼、连皇帝都敢拦的陈诗语,甚么道德文章、三韬六略,此时都是无用功。

    陈诗语这架势,明显是连性命都豁出去,即便是皇帝,又能奈其何?

    除死无大事。

    李治很想借机吼一嗓子,让阿耶给陈诗语治罪,奈何他不敢。

    喊了,也是白喊,如今皇帝正在扮演礼贤下士的戏码,捣乱除了挨揍,还可能被赶出长安。

    李世民只能使出终极手段。

    秦叔宝出列,只说了简单的三个字:“秦叔宝。”

    中门大开,陈诗语也让开道。

    王恶不是不识好歹之人,陈诗语也是恩怨分明。

    秦叔宝在太极殿硬顶着为王恶讨公道,不管他之前是否受过王恶的益处,都是值得深交之人。

    李世民突然觉得酸溜溜的。

    堂堂天子,在陈诗语面前好话说尽、姿态放低,竟不如秦叔宝自报家门。

    卧房依旧是几名郎中在熬药、把脉、开处方,王直与杨政道依旧在嘀咕要不要修改方子,药味依旧浓郁如初,王恶依旧躺在床上,身形看上去消瘦了许多。

    “朕这次换了一批御医,且与蓝田侯诊断一番。”

    李世民一声令下,三名御医无奈地上前把脉,一番讨论之后,得出的结果是,蓝田侯确实有恙,但不至于如此严重,应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