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匹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匹夫-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想就能明白,他虽然是高力士的义子,可高力士守献陵去了,他的日子,即便是没有人刻意针对,也好不到哪里去。

    外放出来做监军,那是何其畅快的事!

    整个队伍里,不涉及专业事宜的话,他还可以冒充一下头领。

    要漂洋过海,可能会死于风浪?

    你以为比宫中如何?

    义父能去守献陵,已是侥天之幸!

    历朝历代,多少宦官,有几个得善终了?

    耿国公资历老、还与蓝田侯交情甚笃?

    有甚么关系呢?

    额这监军就带了张嘴来吃饭而已,饭可以乱吃的哦。

    “见过耿国公,见过蓝田侯。”眉开眼笑的高延福行礼到位。“咱家以前没出过海,耿国公是行家,可得找人教教咱家规矩。”

    高延福姿态已经放得够低了,冯盎脾气再不好也不会找他麻烦,礼多人不怪嘛。

    不要搞行业歧视,宦官这个群体,固然有赵高、边令诚、鱼承恩、刘谨、魏忠贤一流人物,也不乏唐玄宗时期的高力士、郑和之类万古流芳的英杰。

    王恶对高延福的态度,只能用“自然”来形容。

    总而言之,如对待正常人一般就行。

    不会因人家的职业与身体残疾而歧视,也不会去蓄意亲近。

    至少,现在的王恶,不需要仰仗谁。

    套用某人一句话:耶耶就是豪门。

    倒是高延福对王恶展现了几分巴结之意。

    与官爵无关,与王恶诸多匪夷所思的功劳有关,与王恶所受的圣眷有关。

    “请蓝田侯念在义父情面上,给额一点警言。”

    高延福很有眼色地套近乎。

    王恶顿了一顿。

    高力士虽然没有对自己施恩,态度却一向都不错,勉强也够得着谈情面了。

    王恶站起身子,挽起袖子,试图给自己多吹一丝海风,多享受一丝难得的凉意。

    “既然你有这一说,额就厚着老脸瞎说几句。”

    冯盎瞪大了眼睛,好好盯着义弟,看他怎么有脸用这个“老”字。

    “世间最忌讳的事,就是外行指引内行,海上尤其如此。礁石、飓风、冰山、淡水、燃料,都可以成为远航船队致命的威胁,作为主将的冯老哥对船队自然是责无旁贷,可你作为监军,更需要辅助他,将整个船队捏在一起。”

    “关心关心淡水够不够用、石炭能不能有补充、药材及医师能不能到位、大家的利益能不能做到相对公平、安抚一下陷入低迷的士气。”

    “远海,于耿国公尚且是一个陌生的命题,于你就更是如天堑一般。所以,要慢慢掌握相应的知识,监军需要从最低的职位了解起,万一哪天你也能独自领一船呢?”

    “人心,是监军最需要掌握的一点。大海茫茫,久不见陆地,船员焦躁、闹事、甚至造反也不罕见,这时候主将不一定能分心处置,监军就需要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

    有用的、没用的、毒鸡汤,王恶一股脑灌输出去。

    说完了,王恶才发现,嘿,自己这是在培训政委呐!

    然后,谦虚谨慎的高延福与冯盎上了挂满帆、开足蒸汽动力的宝船二代,虽然不至于被甩到海里去,却吐得眼泪汪汪的。

    “没事,吐啊吐的,就习惯了。”

    冯盎得意地掌舵。

    再叼个烟斗,形象就更丰满了。

    高延福晕乎乎地倚在船楼上,一只手死死抓住扶梯。

    碧海蓝天、游鱼沙鸥突然间不香了。

    不是高延福身体虚,反正他一个宦官也没啥可虚的。

    咳咳,如果帆船的速度是一,蒸汽机船速度是二,此刻两样都加满了的宝船二代就是三。

    那些常年在水上讨生活的人都未必能立马适应,何况是高延福?

    冯盎倒不全是整人的意思,高延福新手上路,要想跟上航海的节奏,吃苦是在所难免的。

    苟延残喘的高延福,看到水手们忙碌地扯去炮衣,露出一架架滑膛炮,并迅速地装填炮弹,动作行云流水,一看就是操练了无数遍。

    这样的宝船,还有甚么可以阻挡的?

    把驾驶室丢给舵手,冯盎稳稳地站在船头,双臂大张,敞开胸襟,任激烈的海风吹拂胸膛,看上去格外张扬。

    此时此刻,王恶很想配上一口蜀腔,来上一句:“噢,肉丝……”

 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年轻

    呸,是露丝!

    李逵版的露丝!

    鸡皮疙瘩掉一船!

    海面上遇到一艘大唐远洋水师的宝船,冯·露丝·盎立刻指挥宝船二代,在宝船旁边,一会儿扭个S字,一会儿扭个B字,玩得不亦乐乎。

    随后,宝船二代以一骑绝尘之势,把宝船远远甩在后头。

    半躺在甲板上的高延福看看被甩到身后的宝船,苍白的脸上第一次露出自信的微笑。

    凭这超越同辈的速度,还有这船舷上均匀分布的滑膛炮,除了老天爷,就问一句:还有谁?

    至于老天爷,那就不在情理之中了,撞到只能怨自个儿命不好。

    想来,咱家虽然偶尔下个小绊子,却没真害过人命,老天爷应该会赏脸的……吧?

    接下来出大唐海疆,王恶就不便随行了。

    虽然李世民宠信有加,但是,曹植《君子行》说: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当然,风流倜傥的曹植压根没做到,不然就不会燃豆萁了,不过却不妨碍这首诗立场正确。

    可惜了,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能弄出三艘全钢的宝船二代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冶炼炉可以增加,也得原矿的挖掘速度跟得上啊!

    大唐没蓝翔的。

    ……

    高延福难受地扶着栏杆,看着冯盎神采飞扬地在船头上吆喝,感受着甲板上越来越高的温度。

    分不清东南西北,眼前海天一色,到处的景色都相似,没有参照物真不习惯啊。

    “督统,这是去何方?”

    劲风倒灌进嘴里,咸的。

    如果不是宝船二代行进速度太快,顶多,海面上是微风而已。

    “去见见老夫的几个孙儿,然后补充水、石炭,向新世界出发!”

    冯盎大笑。

    好几年没见过这些孙子了。

    宝船二代出现在一块陆地之前,岛上的居民看到宝船,欢呼雀跃。

    “看到没?那个体态丰腴的女子,就是这个部落的女王,老夫的儿媳……之一。”

    冯盎下船,骄傲地介绍着。

    虽然当地语言比较小众,来的次数多了,冯盎还是基本能交流了。

    “黑娜,老夫的孙子呢?”

    知道孙子在与隔壁大部落对打,冯盎怒眼一翻,立刻召集五十名火枪手、十名迫击炮手、百名刀盾手,跟着黑娜冲过去。

    部落与部落之间,规模也是不一样的。

    黑娜部只有万人,能抽出来随着冯梗出战的不过千人。

    隔壁的爪哇族有十万人,随随便便就能抽出万人出战,要不是黑娜部有冯智章当年留下的千把横刀,还真未必干得过对方。

    即便如此,强壮的冯梗也陷入了困境,爪哇族人不知何时变得精明起来,近百人将冯梗隔绝,然后进行搏杀。

    即便是冯梗强壮如牛,即便是冯梗手持锋锐的横刀、而爪哇族人只有骨矛,但猛虎难敌群狼,身上已经挂了彩,眼见支撑不了多久。

    密集的爆裂声响起,冯梗身旁的爪哇族人接二连三地倒下,倒让冯梗有些不知所措。

    “憨呐!还不过来!”

    冯梗激动地跳出来,用别扭的唐话回应:“阿翁!他们欺负额!”

    别看冯梗身子强壮,可岁数真不大,也就是热带地区,人成熟得早而已。

    好不容易有自家阿翁来撑腰,那可真是久旱逢甘霖,委屈的眼泪瞬间就流下了。

    冯盎心头难得有一丝柔软,更兼觉得亏欠这孙孙,闻言立刻叫道:“把对面给耶耶轰平了!”

    靠十门迫击炮歼灭万人是不现实的。

    但是,对于初见迫击炮的爪哇族人来说,可怕的不是杀伤力,而是那恐怖的响声!

    天雷一般的响声!

    纯粹的降维打击!

    迫击炮、燧发枪也就是击毙了千人左右,爪哇族人便一哄而散。

    冯盎兀自意气难平,叫嚣着要调兵灭了爪哇族。

    冯梗缓过最初那口气,却阻止了冯盎。

    “阿翁,孙儿被欺负,自然要自己打回去。黑娜部人手不多,但个个能打,就是当年阿耶留下的刀枪少了点……”

    冯梗的脑子很好使,不会去算计那些够不着、也不知道该如何使的火器,只是讨要些刀枪,阿翁不会不给。

    要不然,这一次能倚仗神兵天降的阿翁,下一次呢?

    总不能每回都靠阿翁解围吧?

    冯盎怔了一下,随即咧嘴:“果然是额老冯家的种,下手扒拉家当都狠哩。”

    两千把横刀、一千柄长矛、一千张弓、三万支箭,就这么大手笔地留了下来。

    督统与监军的第一次争执也因此开始了。

    “耿国公,咱家虽是畸余之人,除了义父之外无亲无故,却也知道,照应一下自家人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如此大手笔,是不是太过了些?哪怕是打对折,咱家也无话可说。”

    高延福难得认真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冯盎罕见地萎靡下来:“当年大唐远洋水师初建,既不熟地头,耗费也巨大,更兼言语不通,吾儿冯智章与黑娜两情相悦,才使得大唐远洋水师度过最初的窘境。”

    “冯智章为大唐任了倭国租界总董事,继而任倭岛府府尹,倒是平步青云了,可归黑娜母子总是有亏欠啊!”

    “早年老夫心肠还能硬一硬,可如今面对孤悬海外的孙儿,有愧啊!”

    “火器是重中之重,万万不敢给他们。刀枪,便当是冯家暂借,回到东合州,冯家自然会想法补上。”

    高延福想了想,终于还是点头。

    反正,大唐不禁民间持刀枪弓箭,要补充上来应该很容易。

    然后,高延福欲哭无泪地发现,自己太年轻了。

    同样规格的赠送兵器,高达九次!

    每次的理由都一模一样,除了人名,愣是一个字都没改!

    偏偏高延福还知道,冯盎没有一字虚言,浪荡子冯智章,还真会处处留情!

    留下这些血脉,还都是不同肤色的!

    上万的兵器出入,那是会掉脑袋的!

    冯盎哈哈大笑:“监军不必担忧,这些状况,老夫会上奏折禀明原因,一切责任尽在冯家。”

    咱家信你个鬼!

    你个糟老头子坏滴狠!

    高延福只能麻木地抬头望天。

    老天爷啊!

    收了这妖孽吧!

    咱家只想平平安安地活着,怎么就那么难!

 第四百七十五章 君子

    回到长安,王恶到岳丈家走走。

    岳丈还是那么精明,就是发间多了几缕灰白。

    小舅子基本接起了三味书屋的担子,虽然略嫌生涩,却也在一步一步走入正轨。

    一家人也不用刻意安排,就是些家常菜而已。

    卤猪耳朵下酒,咬得咯吱响,满嘴流油的感觉,爽。

    “贤婿啊,老夫老了,准备慢慢退出这行当,全部交给你弟负责。可是啊,别的还好,《长安晨报》这东西,他太年轻,把握不住啊!”

    陈成抿了口闷倒驴,龇牙咧嘴地吐了口气。

    王恶无奈地看了眼瘾大人菜的岳丈,不能喝,可以喝中低度的闷倒驴么。

    “怎么?有人来找事了?”

    陈成叹气。

    倒不是有人找事,而是最近投的稿,大比例的倾向于给东宫造势。

    陈成好歹算个文化人,多少懂一点忌讳,不是甚么文章都敢接,所有稿子都需要亲自复审,哪怕《长安晨报》开了天窗也不敢登那些作死的文章。

    “岳丈舍得?”

    王恶咧嘴笑了,岳丈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呐!

    “舍不得也要舍。这几年,额反复想过很多次,《长安晨报》是个好东西,可也正因为太好了,未必驾驭得住,一旦脱缰,车毁人亡。”

    《长安晨报》的利益,陈成已经尽享。

    这不仅仅是钱财上的利益,还有更多隐形的利益。

    舍得将这利器送出,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也是,陈家现在守着三味书屋与印坊,也足够体面地养活几代人,没必要再去承受《长安晨报》带来的压力。

    “额来处理罢。”

    ……

    两仪殿中,处于清闲状态的李世民斜倚着龙榻,举着杯闷倒驴浅酌。

    “难得啊!蓝田侯还会入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