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战之王-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对了,至寒,我们现在去中山陵临时机场,那里新从美国来了几架轰炸机,暂时没有人会飞,所以还没等你休息好,就把你接来了。”毛邦初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飞机的资料,递给周至寒,“这些轰炸机刚到不久,美国的飞行教官暂时还没到来,所以我们先请你过去看看!”
  “是!老师!”
  周至寒接过资料。
  过了一会,轿车驶入市区通往中山陵的一段道路。
  又向前行驶了二公里,路上出现了执勤哨兵,见是毛邦初的副官毛敬岭亲自开的车,哨兵连忙放行。
  这个机场是建在中山陵附近,四周有高大的树木作为天然伪装,目前正在建造中,几近完工。
  道路逐渐变宽,接着一条12宽米的跑道出现在眼前,两侧有6米宽的慢车道,暂时还是为碎石沥青路面,方便将来改造,拓宽机场跑道。
  如果从外面看,谁也看不出这是一个军用机场。
  汽车在简易的机场里转了几个弯,来到一大片四处伪装好的空地上,不远处,有几个伪装很好的巨大机库。
  接到机场门口卫兵打过来的电话,知道周至寒快要到来,空军总司令周至柔领着一大批校官,以及十几名飞行员,在简易指挥塔门口等候。
  汽车到了指挥塔门口停下。
  周至寒刚下车,掌声就响了起来。
  如果换在两年前,周至寒现在可能已经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周至寒身形挺拔,向所有人敬了一个军礼。


第103章 首见高志航
  周至寒此前没有见过周至柔,但在刚才来的路上,毛邦初上校已经跟他说了,今天空军总指挥周志柔中将,也会亲自到试飞现场。
  从美国买来的九架马丁139WC轰炸机,到现在还没有人能飞,蒋校长对这件事询问了几次周志柔。
  周志柔也非常着急,十天前就眼巴巴的等着周至寒回国。
  大家都知道周至寒是伦道夫空军学院帕特·普罗夫少将的高徒,一定会飞这架轰炸机。
  之前,中国还没有这样大的重型轰炸机,处于安全慎重考虑,空军部认为,现有飞行员,在没有得到培训的情况下不能随意驾驶马丁139WC轰炸机。
  这九架重型轰炸机对中国空军太重要了,而且这些轰炸机都是民间集资购买,它的意义重大,绝对不能出一点差错。
  周至寒成为帕特·普罗夫校长的学生后,深得校长喜爱,不但飞遍了伦道夫航校里的所有飞机,校长还亲自带他到军队里去飞行各种各样的战机,其中就包括马丁139WC重型轰炸机!
  刚才来的路上,作为蒋校长非常器重的空军副指挥,毛邦初告诉周至寒,从七七事变后的那天凌晨,委员长就已经决定和日本人开战,因此,这九架重型轰炸机,对于准备和日本鬼子血战到底的国民政府空军意义重大。
  将校长曾询问过毛邦初,如果中日双方开战,中国的空军能否一口吃掉,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所有力量。
  虽然没有见过周至柔,但周致寒还是第一眼就看认出那名身材中等,面带微笑的中将肯定是周志柔。
  “我的高材生,千呼万唤,我终于等到你了!”周志柔面带微笑,说着朝周至寒走来,他右手食指伸出,用非常善意的、老朋友之间才用的手势连连虚点周至寒,“我们的轰炸机早就到了,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你这股强劲的东风了!”
  周至柔的话和动作,让周至寒有点受宠若惊,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总司令周至柔亲自过来迎接自己,这接待的级别是周至寒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
  看见周至柔对周至寒说“我的高材生”,站在一边不动声色的毛邦初嘴角抽了抽。
  当初组建空军时,毛邦初以为蒋校长会把空军总司令的职务交给他,谁知道最后总指挥的位置却被隶属陆军的周志柔拿去,他只得到一个副指挥,这让他心里非常不爽。
  周至柔刚来时还只是一个陆军少将,对空军一窍不通,来到空军部一年后就被破格提升为中将,这让毛帮初更加郁闷。
  不过,七七事变以后,蒋校长就把决定对日宣战的秘密先告诉了毛邦初,而不是周至柔,这让毛邦初又找到了心理平衡。
  “将军!”
  周至寒朝周志柔敬了个军礼。
  周至柔还礼,然后亲切地握住周至寒的手,转身对身后的空军校尉官们问道:“志寒的名字和我一字之差,你们看,他像不像我的小兄弟。”
  毛邦初的嘴角又抽了抽,周至柔周中将,你这拉拢人的手段是真高明啊!
  见中将这样问话,校官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回答。
  “总司令和高材生500年前就是一家人了!”
  “司令官威武严明,高材生俊朗轩昂,您二位站在一起,还真有一家人的感觉!”
  “……”
  “……”
  想在国军军队、官场上顺风顺水,谁还不会说两句好听的话。
  既然空军司令官都说周至寒是他的小兄弟,那么大家就肯定一致认为周至寒就是司令官的小兄弟了。
  “至寒!”毛邦初上前,说道,“我听胡适大使说,自从你成为伦道夫空军学院帕特·普罗夫校长的得意门徒,几乎把美军的所有军机都飞了一遍,今天接你过来,就是想让你驾驶这架马丁139WC轰炸机上天飞一圈,给我们的空军精英们做个示范。”
  毛邦初目前是中国空军的副司令,而且是蒋校长发妻的内侄,权力不小,虽然是副总指挥,但周至柔在很多大事上还是要让他三分。
  “是!老师!”
  周至寒躬身说道。
  这一句老师,让毛邦初心里比喝蜜还甜。
  “高材生就是高材生!”周志柔朝周至寒伸出大拇指,然后用只能周至寒听见的低声道,“美国空军几名飞行员把军机送到这里就起身回国,我们请的美国飞行教官还没有到。
  七七事变发生后,委员长担心日本空军会偷袭南京机场,所以想把这些重型轰炸机飞到周家口机场,而我们的飞行员还没有飞过这种重型轰炸机。
  这段时间,我每天都寝食难安,害怕日本人知道这些重轰炸机的所在地,派战机前来偷袭,现在好了,你终于回来了,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
  “保证完成任务!”
  周至寒说道。
  周至柔满意点头:“至寒,我来给你介绍几位我们中国空军的翘楚飞行员。”
  周志柔说着伸出手掌,把九名身穿飞行服的飞行员介绍给周至寒:
  “这位是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高志航中校!”
  周至寒脸上立刻露出敬仰之情,首先敬了一个军礼:“久仰高队长的大名!”
  高志航身材不高,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很干练,五官棱角分明,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朝周至寒还了一个军礼,由衷笑道:“我才是景仰你的大名,我们中国空军的高材生,伦道夫空军学院高材生!”
  周志柔介绍一名30岁左右的飞行员说道:“这位是笕桥中央航空学院的一级教官徐焕升少校,他目前也是蒋校长的专机副飞。”
  徐焕升?
  周至寒想起来了,这位就是和佟彦博一起驾驶马丁139WC轰炸机在日本本土发起“炸弹传单”的空军飞行员,他也是第一个驾驶军机在日本本土飞行的中国空军飞行员。
  周至寒敬礼,由衷地说道:“久仰您的大名,如雷贯耳!”
  周至寒这话真不是客套,也真的是觉得如雷贯耳,面对第一个驾驶中国军机在日本本土上空飞行的民族英雄,换谁谁激动!
  周至寒暗想,既然徐焕升在这里,那他的搭档佟彦博是不是也在这呢?
  “这位也是笕桥中央航空学院的一级教官,佟彦博上尉,他善于盲飞,能在黑夜里不用照明灯起降飞机,是我们中国空军夜飞首屈一指的飞行员。”
  果然是佟彦博!
  同样是如雷贯耳,久仰大名!
  “这位是第25中队的分队长,张慕飞少尉。”
  张慕飞是真的年轻,和周至寒差不多的年纪,也是一样的英俊潇洒,二人一见如故。
  嘶~~
  周至寒觉得张慕飞好面熟。
  想起来了,张慕飞应该就是昨天驾驶那架03号p26战斗机的飞行员,但很显然,张慕飞没有认出他面前站着的这位高材生,就是昨天驾驶九五式水上侦察机的那位“日本”飞行员。
  见张慕飞不认得自己,周至寒也没有提及昨天的事,这里不适合。
  接着,周志柔把另外几名飞行员也介绍给周至寒认识,其中有几名飞行员周至寒记得他们的名字,另外几名比较陌生。
  但周至寒知道,这九名飞行员中的大部分,都会在一个月后的卫国空战中血洒长空。
  就在这时,飞机机械师前来报告,马丁139WC重型轰炸机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飞行。


第104章 他就是猛禽
  几名地勤人员和士兵打开中间那个机库,马丁139WC重型轰炸机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这是一架深绿色巨型猛禽,收放式起落架,开敞三座式座舱,张臂式全金属机身,机长13。75米。
  三扇叶,加宽,加厚,提升张力,让这架飞机可以一直飞行在6000米的高空,有飞行员氧气囊,是此时大多数战斗机所不具备的高空飞行装备。
  双发。
  每台发动机的功率为775马力。
  单翼。
  翼展达到惊人的21。49米,机翼上画有醒目的青天白日标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机翼底下隐藏着两挺77mm机枪。
  机头向前延伸,机头椭圆形透明,可封闭式座舱里配备一名机枪手,旋转炮塔,有一挺6×0。50英寸勃朗宁水冷式机炮,弹药足够换装。
  中段机翼与机身结构融合为一体,以金属结构为主,采用全封闭座舱。
  为了视野加大,飞行员驾驶舱稍微凸出,全玻璃罩,飞行座椅后是领航员兼职发报员,再往后是轰炸机的投手。
  机尾偏前的座舱为向后掠拱形,减少风阻,特定一名后置机枪手,一挺6×0。50英寸勃朗宁水冷式机炮,500发,弹药足够换装。
  最大时速为353千米,该机速度与当时各国主力战斗机相当,是世界上第一代同类轰炸机中的佼佼者。
  起飞重量达7630公斤,最高飞行高度为7600米,一次加油航程1160公里,可携带炸弹1300公斤弹药,载弹量在同类轰炸机中属优秀。
  就因为这一款马丁139WC重型轰炸机是单翼双发,可以在6000米高空一直飞行,所以中国的飞行员们才不敢飞。
  中国空军所有飞行员之前飞的都是双翼,单发动机,对于这种机型庞大,单翼双发的猛禽,所有人看着都有点打怵。
  这就好像从未开过挂车的轿车驾驶员,见到又长又宽又高的挂车,不要说上车发动驾驶,就是站在车边看着,心里都会没底。
  客大欺店!
  飞机大了会让飞行员心里发毛。
  飞机在天上,可不像汽车在地上实在不行一脚刹车定住那样简单。
  几名地勤人员拿来扶梯,打开三个机舱,两名专门从笕桥航校带来的机枪手分坐前后舱,中间仓里坐着周至寒,高志航和张慕飞。
  几名地勤人员关上机舱,撤走扶梯。
  周至寒轻车熟路的的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各种仪表,一切准备就绪。
  “轰!”
  双发发动机同时转起,发动机的声音低沉而浑厚,带给人非常强悍的震撼效果。
  沿着机场跑道,周至寒慢慢前推节流阀,边给高志航和张慕飞讲解驾驶单翼重型轰炸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在起飞前节流阀的使用非常有讲究,油门给大,战机的机身会出现不稳定摇摆,油门给小,机身会有滞带感。
  如何把油门给到恰到好处,就要求飞行员能够从发动机的声音里判断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再决定节流阀的前推速度。
  只有菜鸟飞行员才用看公里表给油、拉杆,老鸟只凭声音就能判断出如何给油,何时向后拉杆抬升机头为最佳时间。
  仅仅是向前开车,还没有起飞,坐在周至寒身后的高志航和张慕飞就感觉到了自己和这名高材生之间的差距。
  二人互望一眼。
  人家从飞机向前滑行的那一刻起,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就甩开自己几档次,坐在飞机上,完全感觉不到飞机因为供油不稳定而带来的哪怕一丝丝滞带感。
  挑不出任何毛病!
  当周至寒前推节流阀配合拉杆,轰炸机机头稳稳抬起,就像一只深绿色的猛禽朝空中扑去时。
  高志航和张慕飞不由得赞叹连连,就高材生向前推节流阀配合拉杆起飞这几秒钟的过程,自己就算再飞400个小时也达不到这种流畅度。
  高,张二人哪里知道,周至寒在伦道夫空军学校一年半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要抽出两至四个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