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像李自成这样的叛军,都能在麾下明确制度,确保所窃据的疆域,能控制在他们自己的手中。

    而我们大金呢?

    仅靠一个八旗体制,就能真的统御好所控制住的疆域吗?如果真的能统御好,那过去经历的种种,为何连应对的机会都没有?”

    殿内所站的范文程、宁完我,骤然听闻黄台吉所讲,那无不露出惊异的神情,不敢相信的看向对方。

    本以为自家主子趁着先前经历的败绩,剥夺走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的部分权柄,实现汗权的独揽,就不会再有什么动作了,没想到在他们不知情下,自家主子却积极谋划好了一切。

    这使得范文程、宁完我心里感到惊喜。

    想要让大金能更进一步,以更强的姿态对战大明,就必须要效仿明制,筹建一套属于大金的完善国制,缓和内部的阶层矛盾,重用一批汉臣和武将,这样才能凝聚一心,对抗幅员辽阔的大明。

    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豪格、岳托等一众人等,无不露出各异的神情。

    显然透过他们的表情,一些人对此不知情,一些人对此却知情,特别是豪格、岳托他们,知晓的还不少。

    “鉴于当前的局势,本汗决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同时效仿明制,明确属于我大金的国制。”

    黄台吉眼神坚定,环视在场众人,朗声道:“自即日起,设立内三院、六部、都察院、理藩院等一应衙署,辅佐本汗统御大金,确保大金所辖疆域,能平稳的运转起来,而不是过去的那一套。

    自即日起,满洲八旗不准随意抢占汉民土地,不准随意奴役汉民,即便是贝勒也不能违背此制。

    大金不止是满洲的大金,而应该是所有人的大金,唯有这样才能聚拢更多的人,去镇压叛乱,去击败明军,去震慑察哈尔、内喀尔喀等部,让过去丢掉的疆域,全部都给夺取回来!”

    崇政殿内安静极了。

    黄台吉所讲的这番话,让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这些人,无不是生出怒意,相较于创设内三院等衙署,更改女真的族名,让他们不能随意抢占土地,奴役汉民等,明显是触碰到他们的底线了。

    “汗王,我女真的族号岂能轻易更改,倘若是这样的话,已故覆育列国英明汗,也绝不会允许这等事情发生。”

    “汉民就是一帮贱籍,本就该接受我八旗的奴役,倘若他们和我女真一样,那在大金究竟谁是主子,谁是奴才。”

    “汗王,大金是我们八旗打下来的,倘若是这样的话,你让八旗健儿怎样想?以后如何为大金效忠?”

    “汗王……”

    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一众贝勒、贝子,纷纷走上前,义愤填膺的质问起来,显然对黄台吉所言的这些,有着诸多的不满和反对。

    作为奴隶制部族联合体,两黄、两红、两蓝、两白等八旗体制下,有着大大小小的奴隶主。

    在这些个奴隶主之中,实力最强的必然是黄台吉,而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则是整个爱新觉罗家族。

    毕竟除了黄台吉之外,还有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岳托等一众奴隶主,他们体现实力的标志,就是麾下所控牛录数目。

    谁掌控的牛录多,谁拥有的话语权就多。

    而对于黄台吉而言,像这样一种体制,是他心中所厌恶的,想统御着大金崛起,就必须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让一切都臣服在他的脚下。

    (本章完)



    无标题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八旗扩编节

    

黄台吉想效仿明制,革新大金的国制,争论了数日之久,面对着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八旗贵族的反对,黄台吉巧妙利用各方矛盾,拉拢一派,打击一派,制衡一派,最终将自己的主张落实。

    黄台吉看的比谁都透彻,想让大金从区域性政权,向地域性政权迈进,并形成极强的凝聚力,就必须要走集权路线。

    唯有凸显出汗权的威仪,打击旗主贝勒的权势,那才能逐步掌握绝对话语权,以调遣整个八旗劲旅,朝着某一方向迈进。

    崇政殿。

    “内三院、六部等衙署的设立,代表我大金的改变,迈出很关键的一步。”

    黄台吉神情疲惫,倚靠在汗位上,看向范文程、宁完我、索尼几人,开口道:“不过只侧重于国制的改变,并不足以使得我大金上下,能较快的提升国力,以应对今后这等复杂的局面。”

    范文程、宁完我、索尼几人,听闻自家主子所言,相互间看了一眼,显然都揣摩到是什么意思。

    “汗王,依着臣之见。”

    范文程走上前,跪倒在地上行礼道:“在大金不该只有满洲八旗,应该再设立新八旗,以增强大金的整体实力。

    像李永芳、佟养性、佟养正这些归正的汉将,甚至是祖上迁移到辽东,然却心念我大金者,都该授予相应的官职,统领着麾下各部汉军,以和满洲八旗相同的待遇,为我大金南征北战!”

    “臣附议!”

    宁完我紧随其后道。

    现阶段的八旗内部,尽管有范文程、宁完我、李永芳这等汉奸,投效到建虏八旗麾下驱使,不过他们的地位和权势,根本就无法和女真相提并论。

    甚至一名女真的牛录额真,看他们不顺眼了,就算把他们打一顿,或者做更过分的事情,那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

    在建虏八旗窃据的辽东,内部矛盾非常尖锐,黄台吉恰恰是看到这些,所以才想更改族名,将女真换成满洲,以做出相应的改变。

    毕竟就算同属女真一族,可内部间的鄙视链,同样是很严重的。

    只不过在先前的征战中,大明一次次惨败于八旗劲旅之手,使得这些都被遮掩住了。

    看着范文程、宁完我这般讲,站在一旁的索尼眉头紧皱,对这等事情,显然心中有不同看法。

    倘若在满洲八旗之外,再创设新的八旗,那对于那帮八旗贵族、将校而言,肯定是心里不满意的。

    毕竟此前对待这些汉将,甚至是麾下的那帮阿哈,向来都是当奴才驱使的。

    现在这些奴才要翻天,和他们平起平坐了,对骄傲的八旗贵族、将校而言,绝对是不会答应的。

    这和更改大金的国制,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你们说的没错。”

    黄台吉神情严肃,看向范文程他们,语气铿锵道:“鉴于当前所处的形势,为更好凝聚大金底蕴,本汗决意创设蒙古和汉军八旗。

    在我大金治下,满洲八旗为第一等,非满洲者不可进,蒙古和汉军八旗,若是有人在战场上立下战功,或治国有功者,可抬旗擢进满洲。

    蒙古和汉军八旗,凡是各旗的旗主、固山额真、甲喇额真,必须从满洲八旗中委派,以确保两军的战力……”

    对索尼所担忧的种种,城府极深的黄台吉岂会不知,他从明确满洲族名时,就已经想到怎样调整麾下军队了。

    作为大金的汗王,黄台吉清楚他的根基是什么,大金想征战辽东,想征服蒙古,想迎战大明,最为核心的依旧是满洲八旗。

    像蒙古和汉军八旗,不过是为增强自身统治,笼络一批忠诚的奴才,提升大金所拥有的军队,才顺势筹建起来的。

    不过心里是这样想的,但是嘴上却不能说。

    像‘满蒙一体’、‘满汉一家’这等缓和内部矛盾,增强内部凝聚力,以填补满洲核心族群少的政治口号,从提出完善大金国制后,黄台吉就要反复强调了。

    范文程、宁完我这些汉奸,听着他们所效忠的主子,说出的这些构想,心里可谓很是复杂。

    对创设的汉军八旗,还排在蒙古八旗之后,尽管范文程、宁完我他们,心里也清楚黄台吉为何这般做,不过多少有些不喜吧。

    可纵使是再怎样不喜,那也只能忍着、受着,谁叫大金的内部,从来都不是讲理的地方呢?

    毕竟在大金统御的疆域下,汉民是最多的,想确保大金统治根基稳固,将人数最多的汉民排在最底层,以满洲之名拉拢蒙古,实现以少御多的核心构想,这才是真正的王道!

    虽说和心理预期所想,存在很大的差别。

    不过对范文程、宁完我他们而言,像黄台吉所提这些构想,如果真能逐一落实下来,至少他们汉人在大金内的处境和地位,都能得到不少的改善,这也算是很积极的信号了。

    “考虑到这等事情,对我大金而言尚属首次。”

    看着范文程他们,黄台吉眼神坚定,朗声道:“所以要先将前期隶属,都尽快的明确下来。

    特别是汉军八旗这边,牵扯到的队伍很多,牵扯到的人很多,你们要尽快拟一份奏疏上来,到时我们君臣再具体商榷。

    趁着当前辽地局势安稳,像这些事情都必须尽快解决,等到汉军八旗明确后,本汗就要着手整顿科尔沁各部!”

    “喳!”

    众人当即叩首应道。

    崇祯皇帝所推动的泛辽东战略,特别是李自成所部的崛起,使得建虏八旗在辽东这块地域,开始变得非常被动,经过先前那些被动处境,让黄台吉瞧出不同寻常之处。

    如果不能尽快打破这等格局,对今后的大金而言,那处境只会变得愈发艰难,特别是山西和辽东两地,大明先后重开榷场,以草原所需之物,来笼络那些和八旗交恶的部族,这直接威胁到大金的安稳。

    所以黄台吉心里的紧迫感很强,他要尽快整合八旗劲旅,以征伐些部族,确保大金在该片地域的强势!!

    (



    第三百一十四章 以战促变

    

历史是由一个个小事件,通过不断地叠加堆积起来的,往往一件事情的改变,就会形成连锁反应。

    “当前陕西治下的平叛,已经迈向了新的阶段。”

    崇祯皇帝稳坐在龙椅上,看向传召进宫的毛承禄、孔有德、孙可望、刘文秀等五军营将校,神情严肃道:“局势对于朝廷而言,算是越来越有利了,不过考虑到神机营这边,长期在平叛前线,朕打算分批对神机营和五军营实现轮调。

    从最初整顿京营算起,五军营和神枢营的改变,朕都看在眼里,不过一支没经历战争洗礼的军队,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强军。

    三大营,朕倾注了很多心血,不止是为拱卫京畿所用,你们应当成为大明的精锐,不管遇到怎样的强敌,都能坚决的碾压过去!”

    毛承禄、孔有德、孙可望、刘文秀等一众将校,无不是眼神灼热,流露出难掩的激动。

    天子让他们率部赶赴陕西,和神机营进行轮调,继而参与平叛流贼一事,这的确是他们没想到的事情。

    不过每每从军机处这边,收到来自勇卫营和神机营,在陕西前线镇压流贼叛乱,所取得的相应战绩,也激起毛承禄他们的斗志。

    “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五军营所辖的各部大军,规模加起来在73265人吧?”

    环视殿内众将的反应,崇祯皇帝伸手道:“且五军营以游击将军为分界线,都先后分批抽调,进皇家军事学院进修,在完成相应的课业,通过组织的考核后,才获准顺利毕业,再度回归五军营的吧?”

    “是的陛下。”

    毛承禄上前行礼道。

    作为崇祯皇帝心里看重的军队,像勇卫营、神机营、神枢营、五军营、四卫营这批次的军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产军队,是依靠国库和内帑的供养,在崇祯皇帝的逐步调整下,进行着相应的改变和操练。

    “不容易啊。”

    崇祯皇帝感慨道:“一直以来在外朝不少文官眼里,觉得我大明的武将,就该受到压制和制约,不然就会形成藩镇割据、拥兵自重、霍乱地方的危害。

    大明当前所处的境遇,的确经受不起这些威胁。

    不过朕对你们五军营,包括神枢营、神机营、勇卫营等部,却有十足信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毛承禄、孔有德、孙可望这些将校,在听闻天子所讲之言,脸上流露出的神情,从略带怒意,到恢复平静。

    毕竟天子说的这些事情,其实在过去的征战中,特别是辽东那个地界,的确常有发生。

    甚至于说毛承禄、孔有德他们,在没被天子调离东江军,调往京畿这边之前,他们也都做过这些事情。

    只是他们之所以这般做,还不是大明的文官群体,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克扣粮饷,克扣军需,鄙视他们所造成的?

    但凡是他们不被这些所困扰,谁没事会纵兵劫掠地方啊,这种血淋淋的事情干多了,那就不再是军队了。

    “因为你们值得朕信任,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