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绝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第一绝境- 第7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了学校,殷诚就看到刘文静这帮人全都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呆若木鸡,一脸惊叹的看着周围。
  “怎么样,皇叔,还行吧。”
  殷诚察觉到刘备也有些错愕,有些得意。
  新罗的兵工厂倒也不是什么成果也没有。
  至少在水泥等建筑材料这块,算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当然,这也和水泥石灰的技术含量不高有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济青国立大学的建筑材料,可以算得上整个大炎最先进的。
  最好的建筑材料,最简洁的布局设置,再加上诸葛亮借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亲自操刀设计。
  整个学校不管在美感上还是实用上,都达到了这个时代的顶峰。
  刘备连连点头,翘起大拇指来称赞不已。
  旁边的诸葛亮也是满脸笑容。
  自己精心制作的东西,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这种得意和喜悦,饶是诸葛亮也不能免俗。
  “整个学校可以容纳五千学子,前面是教室,中间是操场,后面是宿舍。”
  殷诚带着刘备走到了中间的假山水池前。
  一座雕像立于水池中央,正是夫子的雕像。
  只不过夫子的样貌与真人相比,有很大的变化。
  取自于史书上对于夫子样貌的记载。
  殷诚指着雕像旁的学校地图道:“这操场占学校的二分之一。”
  刘备在刚听到操场的时候,就有些好奇。
  学校里面为什么要建操场,这个操场与校场有什么区别。
  “殿下将操场规划那么大,难道是想让学子们文武双修么?”
  殷诚往这边一站,刘文静等人也都围了上来。
  南楚诸人也都一脸的疑惑,显然也搞不清这操场是干什么的。
  “没错,文武双修,自然是要的。”殷诚点头道:“济青大学的学生,不光要有知识,还要有体魄。”
  他环顾一圈,若有所指的说道:“虽然咱们现在制定的战略规划是和平发展,以经济和技术代替战争,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军事这块要放松。”
  “相反,不仅不能放松,军事和军备上,反而更要加强。”
  众人纷纷点头,十分认可殷诚的话。
  没错,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想要和平发展,没有强大的武力作为支撑是绝对不可能的。
  太子为什么能够在济州三地为所欲为,又是分土地,又是科举改制,现在又要建大学。
  这一桩桩一件件,几乎都和其他诸侯的方向背道而驰。
  按理来说,这帮诸侯们是绝对不会让他们自由发展的。
  之所以殷诚可以这样,就是因为济州之战,把长安打疼了。
  让围观的诸侯们害怕了。
  赵君慕带着三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气势汹汹的杀过来。
  太子这边仓促应战,虽然也有三十万军队,但这些军队大多都是新兵,更多老弱病残。
  这样的战斗力,赵君慕都没有搞定。
  如今太子喘息过来,南楚、巴陵和济州更是连通起来。
  他就算把天捅下来,谁干招惹他?
  “济青大学作为一个试点,既然是试点,那自然是什么都要试一试。”
  殷诚说着,带着他们继续往前走。
  众人跟在他身后,一边看着周围的景物,一边听殷诚讲话。
  “学校里不光会有操场,借着这次科举改制,学子们要学的东西也要改一改。”
  “这些事,我只在给诸位的电报里提了一嘴,并没有详说。”
  “等其他人全都到了,咱们会开会详细的说一说。”
  “听丞相说,殿下打算开设九科?”
  张角现在已经成为了科学狂人,整个人对物理和化学如痴如醉。
  造反?
  完全没有任何兴趣。
  当官?
  更是不屑一顾。
  当官能有做实验,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有意思么?
  因此殷诚一提这个话题,一直关注这件事的张角忍不住了。
  等不到开会就想知道详情。
  “对,九科,语文、数学、外语、军事、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律法。”
  殷诚将九科详细的解释了一番。
  这九科到底都是干什么的。
  张角一听有物理和化学,眼睛直放光。
  “殿下,这外语有必要学么?”
  周围有人提出了异议。
  语文,他们能接受,就是原来的四书五经和各朝史书嘛。
  数学也能理解。
  随着大炎商业的愈发发达,以至于现在南楚四地的税收大部分来自商税。
  行商,算学不好,是不行的。
  济青大学的数学中还包括了会计学,对商业极其重要。
  军事这一点更不要说,在场的大多都是武将。
  济青大学的军事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军官,这对他们这些高级将领来说,至关重要。
  尤其是军事中的电报学,更是改变未来战争的科目之一。
  物理和化学,他们虽然不清楚到底是干什么的。
  但张角这些日子天天念叨,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兵工厂和珍宝斋里的那些武器和稀罕玩意,全都是依托于这俩学科来的。
  这俩学科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生物这一块,殷诚解释的很粗暴直白。
  就是研究让人怎么死的慢,受伤怎么好的快,甚至说可以长生。
  一听长生,这帮人两眼放光。
  这学科不支持,那就是傻子。
  地理也必须支持,别的不说,地理这门学科可以绘制出更精确的地图。
  光是这一点,他们这群武将就举双手支持。
  至于说律法,既然太子说想要稳定现在的战果,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律支撑。
  诸葛亮和刘文静这两位二三把手也一脸严肃的点头。
  那就说明很重要了。
  可这个外语,学蛮夷的语言,有什么用?
  其他学科让军队更加强大,日后征服了这些蛮夷,让他们学大炎话,岂不是更方便。
  难不成还靠着学会他们的语言,靠谈判让他们投降?
  殷诚见众人全都不解,无奈的摇了摇头。
  天朝上国的思想,在这群人心里还是根深蒂固的啊。
  “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了。”
  殷诚想着这些天收到的关于大炎外的情报,面露担忧。
  “如果咱们不主动学习他们的语言,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大炎外的国家是否有比咱们更加先进的技术,如果有,咱们却学不会,岂不是要落后于人?”
  刘文静在一旁点头道:“殿下说的没错,落后就要挨打。”
  诸葛亮也道:“大炎之外的事情,诸位不了解,有此想法也是正常。”
  见三位大佬这般说,虽然还是有些不理解,但众人还是跟着点头,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正说着,突然身后有士卒奔来,走到了众人面前,高声道:“殿下,岳将军与姚先生到了!”
  “哦?岳将军和姚将军到了?快请!”
  殷诚一听岳飞和姚广孝来了,面露欢喜。
  “等下,我亲自去迎接!”


第889章 历史的会面
  岳飞与姚广孝进入济州之后,嘴巴几乎就一直没有合上过。
  俩人重活两世,也算是见多识广。
  但还真没见过济州现在的景象。
  田垄之间,一群与众不同的农夫干的热火朝天。
  最开始的时候,俩人骑在马上倒是没怎么注意道路两旁田地里农夫的状态。
  只是觉得人多。
  入目之处生机勃勃。
  直到有五六个皮肤黑的不正常的农夫站在地头上休息。
  一边休息一边还吟诗作对。
  这让岳飞和姚广孝好奇起来。
  他俩是知道殷诚骗了五万读书人来济州的。
  也知道殷诚让这五万人下地干活。
  但知道归知道,亲眼所见归亲眼所见。
  俩人活了两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读书人在田地里。
  更让二人差异的是,这帮读书人看起来对于耕种还十分的喜欢。
  不可思议。
  太子这是给他们使了什么法术,灌了什么迷魂汤。
  居然会让这帮人如此的死心塌地。
  心里一边好奇一边往前走,速度就慢了下来。
  速度一慢,观察的就仔细了。
  这帮读书人干活确实卖力,不像是演给人看的。
  一边干活一边背诗文,精神状态极好。
  岳飞啧啧称奇,坐在马上赞叹道:“殿下当真是有手段,能够将这帮读书人管制的服服帖帖。”
  姚广孝也跟着点头。
  “元帅说的没错,殿下之才智与心胸,确实不输秦皇汉武。”
  俩人正夸着太子,就见远处一队骑兵冲着自己的方向而来。
  打头的骑士身穿锦衣,一脸的兴奋,人还没到,声音就到了:“前面可是岳元帅和姚少师?”
  姚广孝眯着眼看去,见来人面生不认识,却又觉得气质很熟悉。
  一时之间倒是忘了现在太子的样貌与之前不同了。
  岳飞向着他看去,用眼神在询问来者何人?
  姚广孝微微摇头,示意自己也不知道。
  许是太子派的前来迎接他们的吧。
  二人勒住马,正襟危坐,殷诚已经到了跟前。
  旁边田地里有距离二人近,种地的读书人,一听到殷诚的声音就停止了手上的农活。
  赶紧招呼其他人。
  “是殿下,太子殿下来了!”
  “快快,快去给殿下见礼!”
  说着,周围的读书人全都扔下锄头和农具,往路上靠拢。
  岳飞和姚广孝一听是太子,唬的赶紧下马。
  对于殷诚亲自前来迎接,姚广孝倒没有什么意外。
  按照他对殷诚的了解,这种事太子是能做出来的。
  他惊慌的原因,则是因为没有及时的认出太子来。
  连这点默契都没有,自己怎么算得上是东宫阵营中,太子的左膀右臂?
  岳飞惊慌也更简单了。
  他虽然听自己的儿子说太子不是一个端架子的人。
  完全没有一国之储君的不可接触。
  却万没想到,太子居然会亲自前来迎接自己。
  而且还是以这种方式。
  只是这一个动作,岳飞感慨很多。
  当年官渡之战时,许攸见到赤脚跑出来迎接自己的曹操时激动的心情,也不过如此吧。
  哎,早知殿下果如传闻中礼贤下士,自己也不必一直在太原观望了。
  姚广孝,殷诚是认得的。
  那么在他旁边的自然便是岳飞了。
  殷诚对这位精忠报国的大英雄那是打心里的佩服。
  眼见得他冲着自己下跪,不等马挺稳,殷诚直接翻身下来。
  踉跄着走了两步,快步上前将岳飞扶起来:“岳元帅,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
  见太子这般看重自己,说话甚至还带着颤音,岳飞更是羞愧难当。
  对济州之战时,没有亲自带兵前来投靠殷诚十分的懊悔。
  “殿下,臣岳飞来迟,万望殿下恕罪!”
  殷诚用力将他托起来,笑道:“岳元帅说这话就见外了!”
  “来,少师,岳帅,随我一同进城,城内已备下酒菜,今日里我要与两位不醉不归。”
  说罢一手牵着岳飞,一手拉住姚广孝,拉着二人往济州城内而去。
  刘文静和诸葛亮等人也都赶了过来,纷纷下马给二人见礼。
  殷诚看着诸葛亮道:“师兄,这位便是岳飞岳元帅!”
  诸葛亮早就将马如龙和王阳明一起编纂的史书看完了。
  坊间之中《说岳全传》最近也很火爆。
  因此对于这位在后世历史上留下美名的悲惨英雄,惺惺相惜。
  历史之上,两位代表忠臣巅峰的人物就这样在田间地头相见了。
  “岳元帅,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诸葛亮手持羽扇,冲着岳飞行了一礼。
  周围人全都一愣。
  谁也没有想到,一向低调高冷的丞相,居然还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岳飞更是一脸震惊。
  殷诚察觉出他的异样,松开了手。
  岳飞上前一步,恭敬回礼:“岳飞见过诸葛丞相。”
  “好了好了,以后都是自家人了,何必如此客气。”
  殷诚见气氛变得有些严肃,哈哈一笑,又拉起岳飞的手,看着姚广孝道:“今日少师归来,岳元帅也到了济州,乃是双喜临门,有什么话,有什么礼,在酒桌上在说也不迟。”
  周围人也都跟着应和。
  刘文静笑道:“少师,多日不见,你却是愈发的消瘦了。”
  姚广孝面露苦笑,冲着刘文静行礼道:“这些日子,祭茶也瘦了许多。”
  殷诚又嫌二人多礼,拉着就往城内走。
  一群人簇拥着岳飞与姚广孝进了济州城。
  为了庆祝济青大学建好,城内张灯结彩,百姓们见了殷诚,纷纷跪拜。
  穿过人群,到了济州府衙,酒菜早就备好。
  殷诚请岳飞上座,岳飞却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