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的回信,让曹参很是意外。
其他诸侯见了,也都陆陆续续的表明了态度,太子这次邀请,他们愿意来。
看着肯定的回复,曹参的心思活泛起来。
因此当殷诚问道此事,曹参沉声道:“殿下,要不要等他们来了之后,咱们直接将他们拿下。”
殷诚一愣,从欣赏学校大门中闲情逸致中跳出来,看了曹参一眼。
“曹相为何会有这种想法?”
曹参终究是做过汉丞相的人,现在虽然是济州的最高行政官员,但殷诚出于尊敬,对他以曹相称呼。
曹参见殷诚一脸不懂的模样,也跟着一愣。
当初骗五万读书人来济州时,太子派兵捉拿,可不是这种态度。
天下诸侯全都愿意来参加开学典礼,这是多好的机会。
他们主动送上门来。
到时候济州城内都不需要多少士兵,五千便可以。
直接就能将他们全部包饺子拿下。
“额。。。”曹参见殷诚一脸的询问,呆了呆道:“难道殿下目的不是在此?”
“我就是建了个学校,想要显摆显摆,所以请他们来看一看。”
殷诚一副曹相,你这种想法有些危险的表情看着他。
曹参倒是闹了个大红脸:“臣下还以为殿下是想故技重施。。。”
殷诚见自己在手下人心里现在已经变成这种形象,赶紧摆手。
“不不不,曹相,这两件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连曹参都这样看自己,自己在其他人心里岂不是更不堪。
虽然在囚禁五万读书人时,殷诚就想到会出现在这种可能。
但是当事实摆在面前时,他还是有些不能接受的。
“你看,天下读书人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咱们这么做,只是想快速的让他们能够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殷诚有些后悔当初只告诉手下人干什么,却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
看来这次开学典礼之后,得把王保四人留在身边。
有他们在,是可以保证这五万读书人的思想不会滑坡的。
“骗他们来,其实是为了他们好。”
殷诚长叹一声:“现在大炎已经开始慢慢的加快发展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读书人被时代抛弃,根本都不会有任何的提示。”
“这也是咱们创办国立大学的原因。”
“可这些前来观礼的诸侯们呢?”
殷诚看到远处刘文静带着一帮人走了过来。
是刘备等人到了。
他和曹参一边走,一边说道:“他们为什么敢来,就是知道我们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现在的大炎虽然四分五裂,但不管怎么说,至少战事是慢慢的少了。”
“当然,除了老朱和长安还在打仗外,其他诸侯基本上都很消停。”
“咱们现在呢?虽然在所有诸侯之中实力最强,但和长安的差距并不太大。”
话说到这,曹参再不明白,他也就白当了那么多年汉相。
“殿下的意思,臣下明白了。”
曹参点了点头道:“咱们只要一旦囚禁他们,大炎势必又回到当初皇帝刚死,天下大乱的局势。”
“对,咱们既然在报纸上高调提出的口号是为了天下百姓。也制定了以文化和经济取代战争的战略,如果出尔反尔,势必会失信于天下人。”
殷诚沉声道:“一旦失信于天下,到那时,咱们再想让百姓们相信可就难了。”
“而且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谁也不知道大炎现在有多少穿越者。”
“一旦现在这些诸侯们被囚禁,潜在水下的穿越者势必会出现,到那时,咱们对付一群不熟悉的人,终究是处于被动。”
曹参点了点头,彻底明白过来。
“如此说来,这一次咱们不仅不能囚禁他们,还得保证他们的安全。”
殷诚嗯了一声,刘备等人已经走近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下诸侯之中是有不少人想要投靠咱们的。这些人还在观望状态,如果咱们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将他们囚禁起来,势必会造成逆反结果。”
“嗯,殿下的话,臣下明白了。”
曹参恭敬的冲着殷诚行了一礼,感慨道:“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往日臣下还对此不屑一顾,今日算是。。。”
“行了,曹相,马屁话就不用说了。我不是刘邦,听着也不舒服。”
殷诚哈哈一笑,曹参的能力他是认可的。
就是这位老哥有点太过圆滑,很会做人。
要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留下萧规曹随的美名。
俩人说完,刘备在诸葛亮和刘文静的陪同下已经走到了近前。
一群人向殷诚拱手行礼。
殷诚扫了一眼,看到不少生面孔,顺势上前一把抱住了刘备。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皇叔盼来了。”
刘备连道不敢,和殷诚寒暄了几句,用眼神暗示殷诚有事要说。
殷诚挥了挥手,让刘文静带着众人先进学校看一看,自己和刘备还有诸葛亮来到了一旁。
“皇叔,什么事?”
刘备看了看诸葛亮,诸葛亮从袖筒之中拿出一份电报来递给殷诚。
“殿下,燕将军刚刚传来的消息,米坚国和西域诸国打起来了。”
第887章 自古以来
“打起来了?”
殷诚一愣,接过刘备递过来的情报。
米坚国和西域诸国隔着十万八千里,现在又没有飞机,他们怎么能打起来。
“为什么啊?”
这句为什么原本是殷诚自言自语,但刘备和诸葛亮却当成了自己太子的提问。
“这个,燕将军没说。”
“是,是。”殷诚也发现了自己这句话白问。
刘邦发过来的电报上只写打起来了,并没有写因为什么。
能因为什么呢?
石油?
西域诸国能拿出手的也就这点玩意。
上辈子老米打西域诸国,也是因为这玩意。
可现在的世界连工业的毛都没有,要石油有什么用?
二人正说着,上官瑞鹤一路小跑走了过来。
“殿下!”
走到近前,上官瑞鹤平复了下呼吸,先是冲着刘备行了礼。
又冲着诸葛亮道:“师兄。”
三人见他一反常态,没有了平日的沉稳,有些好奇。
更有些担心。
上官瑞鹤是太子阵营的情报主管官员。
能值得他亲自跑来的事,必然不会是小事。
“怎么了?”
殷诚问道。
上官瑞鹤从袖筒里又拿出一份电报来:“燕将军刚刚又发来了一份电报。”
殷诚赶忙接过来,看到了电报上的内容,脑袋直接就蒙了?
这?
刘备和诸葛亮对视一眼,太子这是怎么了?
什么消息能让他露出这种表情?
说是震惊不是震惊,说是诧异,又不像是诧异。
“殿下,燕将军的电报上说了什么?”
诸葛亮说着,向身边的上官瑞鹤看了一眼。
他想起了刚刚刘文静的举动。
南楚的人前来观礼,按理来说应该是他诸葛亮作为向导,带着大家伙打学院里转一圈。
一来南楚是他诸葛亮原来执政所在,二来这济青大学的建造,诸葛亮也是跟在参与了。
但刘文静却主动要求自己带着南楚的文武官员们做这个向导。
当时诸葛亮倒是没有多想。
此时看到上官瑞鹤,他似乎是明白了什么。
诸葛亮现在是太子阵营名义上的二把手,比刘文静的地位虽然高,但权力与之相比还是差些。
按照正常来说,这时候应该是刘文静和刘备在此商议。
但刘文静故意让他留下,显然是把机会留给他诸葛亮。
这种放权的行为,意味着刘文静想要让自己成为太子阵营中真正的二把手。
“师弟用心良苦啊!”
不等诸葛亮感慨完,殷诚脸色十分的怪异,将情报递给二人。
“米坚国声称,西域诸国自古以来便是他们的领地。。。”
殷诚说完,刘备和诸葛亮也都一愣。
国外历史是这么回事么?
他们倒是没有察觉到其中的不妥。
但殷诚却十分的别扭。
难不成米坚国里混入了自己人?
刘备和诸葛亮不明就里,问道:“这有什么不妥么?”
“倒是没有什么不妥,就是感觉这米坚国里应该有咱们的人穿越过去。”
殷诚低声自语,随即又觉得这话说的不对,纠正道:“哦,倒不是咱们的人,是咱们大炎的人。”
“这种发言辞令,咱们说来才是正统。他们来说,十分的怪异。”
殷诚接过刘备递回来的电报,脑子里想了很多种可能。
“他们前几天刚刚建国,现在就用这种辞令,如果他们阵营中没有出现咱们大炎的人,那这事就有意思了。”
殷诚说完看向上官瑞鹤道:“瑞鹤。”
上官瑞鹤赶紧应声:“殿下。”
“派去支援燕将军的情报人员你都培训好了么?”
上官瑞鹤点了点头,道:“回殿下,八十名学员已经完成了殿下安排的课程,随时都可以出发。”
“好!”殷诚嗯了一声看向刘备解释道:“三个月前,学校在建设的时候,我让瑞鹤招了八十多个胡人,打算组成一支特工小队,潜入西域诸国,打探一下情报。”
刘备一愣,马上想到了一种可能。
“殿下是想攻下西域诸国?”
殷诚摆了摆手,道:“这倒没有,西域诸国错综复杂,北凉军常年和他们对峙,北凉王之前也给过我一份报告,着重说了,西域诸国只能结交,不可开战。这一点我是赞同的。”
旁边的诸葛亮道:“雍州现在不在咱们手中,即便是想攻打西域诸国,也没有这个条件。”
“嗯,师兄说的没错。这些密探,前期的时候就是搜集各国的情报。”
殷诚露出担忧的神色:“我最担心的,其实并不是西域诸国的战斗力,而是怕老米和那帮国家有没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确切的说是超过咱们的技术。”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尤其是在这种时候,新罗的海军计划,执行的并不顺利。”
殷诚叹了口气,转身引着三人往学校里走。
刘备一直按照之前的战略,经略着渝州之地。
渝州多山,刘备想要将渝州经营成南楚那种天府之国,十分的吃力。
他被殷诚如此看重,一上来就直接封了王。
平日里来往书信,殷诚更是以弟待兄之礼对待他。
刘备是能够感受到他的诚意的。
越是如此,他越不敢掉以轻心。
因此也一直关注着巴陵、济州和新罗三地的发展。
若是这三地都比他发展的好,他刘备才是真正的无地自容。
因此新罗的情况,刘备还算是比较清楚。
殷诚的海军计划,进展的不光不是不顺利,几乎有失败的迹象。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缺钱缺技术。
海军实在是太烧钱了。
技术这块,也一直没什么进展。
虽然这段时间,殷诚网罗了许多匠人,送往新罗。
但这些只会打铁盖房的匠人,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究其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文化水平不够。
彼得的船上倒是搜罗出不少书籍,甚至还从不少勉强可以工作的电子设备中找到了一些冶金和化学科目的资料。
但因为这些匠人不识字,以至于他们根本就看不懂。
就算有人念给他们听,这帮匠人的文化素质太差——几乎没有。
所以也没有什么用。
钱不够,技术也不过关。
甘宁就算把手下的士兵训练的各个都是浪里白条也没有什么用。
茫茫大海里,难不成让士兵游过去和别人厮杀?
估计还没游到别人的船上,就被鲨鱼吃了。
还有一个最要命的问题,那就是彼得根本教不会这些士兵开船。
一来是因为,船基本没油了。
二来这帮文盲士兵,压根就学不会。
诸葛亮这些日子里针对南楚、济州、巴陵和新罗四地做了一个识字率的调查。
调查的数据很让殷诚头疼。
以会写自己名字为识字的标准,四地百姓的识字率不到百分五五。
也就是说,六百万人中,识字的只有三十万人。
这三十万人里还有一大半是只会写自己名字的。
真真正正的读书人,筛出来不到两万人。
就这,还有很多读傻了的书呆子。
而且这些读书人学的全都是四书五经,对于物理化学,没有任何的基础。
彼得船上的那些资料,全部消化后,殷诚相信,大炎的科技水平会有质的飞跃。
直接进入工业时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第888章 大学九科
进了学校,殷诚就看到刘文静这帮人全都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呆若木鸡,一脸惊叹的看着周围。
“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