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见楚秋九恢复了国公该有的气质,有些惊艳,随后赞赏的点了点头。
楚秋九看着诸葛亮,意气风发道:“先生,秋九斗胆请您在成都多呆些日子,等到秋闱之后,再另行计较,您看如何?”
诸葛亮一听,点头道:“也好,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就不用往盐亭跑了,就在成都等着夫子便是。”
楚秋九微笑点头,心里却在想,夫子与诸葛先生到底是什么关系?
怎么看诸葛先生的样子,好像和夫子早就相识了一般?
而诸葛亮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偷懒,夫子会给自己带来那么大的惊喜——惊吓和欢喜。
第671章 吃诸葛亮的醋
“好消息,好消息,夫子要开坛讲学了!”
天还没亮,盐亭的大街小巷上就响了起来高昂而又兴奋的声音。
此时的盐亭早就和之前大相径庭。
因为之前诸葛亮带着吕布搞定了县衙的官吏,高富等人入住县衙。
普通百姓们哪里分得清他们是何方神圣,一见连当官的都被赶出去了,以为又闹了盗匪。
二话不说,都不等诸葛亮下令安抚百姓,一夜之间整个盐亭县内大部分的百姓都卷铺盖跑了。
好在这些离开盐亭的百姓搬不走自家的房子。
等到诸葛亮和楚秋九谈判完毕之后,盐亭成为南楚第二个科举的考点之后,一下成为炙手可热的地方。
周边县城的书生蜂拥而至,若非有那么多空房子,只怕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因此,现在的盐亭城内,大部分都是读书人。
夫子的名头在别的地方可能不怎么响亮,但在南楚附近算得上是如日中天。
更不要说还有高富这些原本就奔着夫子,不远千里跑来的学子。
一听到夫子要开坛讲学,一个个全都从屋内跑了出来。
“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这位仁兄,夫子他老人家什么时候开始讲学?”
一个二十多岁的书生,手里握着一本《九章算术》,伸手拉住了高富问道。
他这一拉不要紧,周围其他人全都围了上来,纷纷问道:“对啊,对啊,高仁兄,夫子他老人家要在哪里讲学啊?”
高富最近的心情那是十分的高兴。
所谓时来运转只怕也只不过如此。
只因为在殷公子和夫子比试的时候,自己出现在了现场。
稀里糊涂的,他高富就成为了夫子的弟子,而且还是准丘山八奇之一的那种亲传弟子。
这让高富这几天,连走路都觉得轻飘飘的,好像随时都等羽化而登仙,飞升上天。
尤其是在盐亭那么多前来赶考的学子映衬下,高富这种得意感更加的强烈。
用梁俊的话来说,高富就相当于后世的保送生。
人家都在积极准备高考,他却悠哉悠哉的整日里吃喝玩乐,等着开学。
哪怕这种吃喝玩乐带来的愉悦感并不高,可有周围人的陪衬,这种快乐就会无限的放大。
此时的高富被众人围住在人群中间,心情就是如此。
“诸位同学,诸位同学,请安静一下听我说!”
高富挥舞着手,示意众人不要吵闹。
周围的学子也都十分的配合,对于这位夫子新收的弟子十分的羡慕。
“夫子开讲的时间就是今日午时之后,地点就在县衙门口空地前,希望大家吃完午饭,全都来看!”
高富一吆喝,周围的学子全都兴奋的跟着迎合。
眼瞅着距离午时还有两个多时辰,众人也都坐不住了,纷纷跟着高富满盐亭转悠宣传。
不到半个时辰,连城外买菜的老农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梁俊带着楚阳和李渊,乔装打扮,在城内转了一圈。
回来之后,夫子正手持篾刀,撸着袖子,坐在庭院之中削竹子。
“夫子,这是干什么呢?”
从走的时候,梁俊就主意到了夫子的打扮。
老头穿着粗布的衣衫,脑袋上裹着一块方巾,俨然是农人的打扮。
不过他也没在意,也没敢多问。
毕竟夫子这岁数了,难保没有点什么特殊的癖好。
人家不说,自己主动问了,若是夫子给自己甩脸子,岂不是十分的尴尬。
眼见得自己出去一趟,老头弄的满地都是竹篾,梁俊来了兴趣。
“老师。”
不管怎么说,太子都是夫子的弟子。
而且自打上一次俩人公开身份之后,夫子旗帜鲜明的告诉梁俊,老子以后就跟你混了。
为了显示出你与老子其他弟子不同,我就勉为其难收你为儿子,让你成为他们这群人正真的大师兄。
梁俊哭笑不得,对于夫子站在他这一边,梁俊是十分高兴的。
可如果说给夫子当儿子,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老头这岁数,别说是当他梁俊的爹,就算当祖宗,也是绰绰有余的。
只是给人当儿子,梁俊觉得有些不合适,哪怕这个人是夫子。
商议来商议去,夫子最后还是决定让梁俊取代之前太子的地位。
这样也算是对之前的太子有个交代不说,也省了很多的事。
梁俊恭敬的站在一旁,轻声问候。
夫子也不抬头,手上熟练的将竹篾编制成席子,手法之迅捷与熟练,让人叹为观止。
梁俊这个外行都能看出来,夫子这手法,没个几十年的功力根本达不到。
“回来了?”
“嗯,回来了。”
对于夫子,梁俊其实并没有多少拘禁,反而觉得夫子这人的性子和自己很像,都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
因此说完之后,梁俊随手拿起一旁削好的竹篾捏在手里把玩,顺手问道:“老师这是在做竹席么?”
夫子点了点头,熟练的拿起一根来,插进半成品中,若无其事的道:“我来盐亭就是为了来找孔明的,可惜孔明却再去了成都,哎。”
说完,将手里编好的半成品竹席拿起,对着阳光看了看。
一边调整竹篾与竹篾之间的缝隙,一边道:“孔明睡觉认床不说,而且夏天的时候喜欢睡竹席子,旁人做的席子,我怕他睡不惯,趁着今日有时间,做上一张,等那天见到他,也算是我这个当老师的见面礼。”
夫子说完,梁俊站在一边就觉得被人当头泼了一盆醋。
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虽然梁俊没有让夫子当自己的老子得逞,但心中那份得意却被夫子这般看重吊起来。
眼前这人是谁?
那可是夫子,这一千多年来,但凡是能在青史上留名的人物,多多少少都和他有关系。
像那些被世人十分崇敬的人,比如张良、李广、诸葛亮等等,等等,全都是他老人家的弟子。
这些人物哪一个不是威名赫赫?
就这样都当不了夫子的干儿子,他梁俊,一个后世的强盗头子,夫子一见到自己就想收为儿子。
虽然这事说起来总感觉怪怪的,但梁俊却明白,能被夫子收为义子干儿,那是莫大的荣幸。
即便最后夫子没有如愿,但他梁俊现在是谁?
那可是夫子的大弟子,丘山八奇的大师兄。
炎朝所有丘山门下的学生,见到自己都得躬身行礼。
这是何等威风的事,就算皇帝,也不可能让天下读书人如此尊敬吧。
可这份自豪与得意还没让梁俊爽够,出去转一圈回来,就被夫子这一手弄的心里十分的吃醋。
哎呀,诸葛亮啊诸葛亮,你说夫子得多喜欢你,才会亲自给你做竹席。
夫子好像压根就没察觉到梁俊的心情,又或者说,夫子压根就不在意他的心情。
一边编着竹席,一边嘴里碎碎念着,说着诸葛亮当年求学时候的糗事。
夫子的一张脸上挂满了慈祥的笑容。
梁俊几次想打岔,都没有机会打断夫子。
正头疼的时候,只听门外传来高富的声音:“老师,老师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夫子这才抬起头来,高富汗流浃背的站在他的面前,气喘吁吁。
“怎么?成何体统,我之前不是给你说过么,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淡定。”
高富赶紧站好,收了收肚子,低头道:“是,是,老师教训的事。”
夫子冷哼一声,接着编起竹席来,高富道:“老师,刚刚从成都传来消息,说镇南公任命老师做这一次科考的主考官,还要取消盐亭和丘山书院的考场,所有人全都到成都去考!”
第672章 你拿什么东山再起?
高富的话让夫子一愣,当然也只是一愣。
对于见过大风大浪的夫子来说,梁俊这种穿到太子身上之后又回来原来身体里的事情,他都没有太放在心上。
高富所说的事,只能算是小事。
夫子摇头一乐,让自己去当主考官,这楚秋九倒是会安排人。
高富见夫子只是笑了一笑,就继续编竹篾,有些纳闷。
科考的主考官啊,虽然这科考乃是南楚的科考。
但现在朝廷不是和南楚和解了么?
按照殷先生所说,这就相当于在南楚考的成绩,朝廷也是认得。
“老师。。。”
高富最近被捧的有些飘飘然,一见夫子不搭理自己,心里开始嘀咕。
定力不够,憋不住了。
夫子也不抬头,梁俊弯着腰,弓着身子站在一旁看夫子编竹席。
“怎么了?”
毕竟是自己的弟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夫子也不好落高富的面子。
高富强颜欢笑道:“老师,难道您听到这个消息不高兴么?”
在高富看来,夫子虽然名气大,但终究是一介布衣。
他手下的弟子虽然各个都神通广大,身在高位。
可平头百姓就是平头百姓,和官员们比起来,在某些方面就是差点。
如今镇南公亲自下令,让夫子担任主考官,对于高富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件不亚于开天辟地的事。
可见夫子的表情,怎么感觉像是没听清楚?
高富问完之后,夫子没有搭理他,反而转头看想了梁俊道:“可看会了?”
梁俊点了点头:“差不多了,也没有什么难处,就是一个熟练。”
夫子冷哼一声,道:“熟练?你可知,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就是栽在了不熟练上。”
梁俊十分配合的说道:“老师说的没错,弟子受教了。”
夫子一听这话,脸色缓和许多,拿起一旁的杯子,想要喝水,却发现被子之中空空如也。
高富也是个有眼神的,赶紧伸手将旁边的大水壶拿起来,给夫子倒满。
夫子的水壶很大,而且是玻璃的,梁俊一看就知道乃是珍宝坊特制的。
随着接触的时间越多,梁俊心里对夫子越是感觉到亲切。
这老头活的很洒脱,单拿茶来说。
价值千金的上等好茶,夫子能喝得。
一个大子随便抓的满天星茶末,夫子也能喝得津津有味。
比如说现在的玻璃水壶里泡着的,就是一个铜板随便抓的满天星。
这种茶叶只能泡一次,只要再兑水,就没有茶味了。
夫子一口气喝了两三杯,而后方才将茶杯放在一旁。
高富赶紧又接过茶杯放好,夫子见梁俊拿起竹篾,有模有样的编织着席子,微微点头。
“高富。。。”
“老师。”
一听夫子叫自己,高富浑身一紧,站好了看着夫子。
夫子笑道:“你可听说过棋比天大的说法么?”
高富皱了皱眉,挠头道:“回禀老师,学生前些日子到南楚来,这一路上走州过府,在茶馆里听书看戏,倒是听说过戏比天大的说法,这棋比天大倒还是头一次听说。”
夫子呵呵一笑,刚想解释,却见一旁的梁俊编竹席编的不亦乐乎,好像对这门手艺十分有天赋。
“殷俊啊。”
夫子叫了一声,这一次换梁俊不抬头回他道:“你可知道什么叫棋比天大么?”
梁俊顿也不顿,笑道:“棋比天大,老师是说东晋时期的逼王谢安谢安石?”
一听两句提到谢安,夫子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高富也紧跟着明白过来,知道夫子嘴里所说的棋比天大是什么意思。
原来夫子是要拿谢安之事来教导我,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稳重啊。
高富明白过来,赶紧站直了身子,向着夫子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道:“多谢老师赐教。”
夫子反倒是有些纳闷,好端端的高富这是怎么了?
“我教你什么了?”
高富凌然道:“弟子刚刚心浮气躁,老师拿谢安石的例子鞭策弟子,弟子翻然明悟。”
见他一本正经,夫子反倒是乐了起来。
什么玩意我就鞭策你了?
“哦,看不出你还有这般本领,嗯,孺子可教也!”
一听这话,高富眉开眼笑,整个人像是灌了蜜一样甜。
高富趁机表功道:“老师,您午时要开坛讲学的事情,我已经通知下去了,整个盐亭县里的人全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