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道:“不过是两万灾民,为何能难倒我炎朝的皇子和军机大臣们?无非是因为谁也不愿意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卑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怕不少人是希望太子回来之后去赈灾,到时候不管如何,太子爷难免落一身不是。”
这原本是官场上不该说的秘密,张淼此时将这事掰开了揉碎了放在众人面前,饶是他们活了两世,见过不少大江大浪,此时也有些尴尬。
第275章 造反
张淼道:“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储君之争本就是残酷至极,就算使些阴谋诡计也无可厚非。可苏老尚书,你身为三朝老臣,先帝的托孤重臣。储君乃是朝廷根本,太子殿下宅心仁厚,雄才大略,有古之仁者之风。实乃是我朝之幸,陛下之福。太子殿下初回长安,爱民之心深切,若遇寿庆寺之事,必然不会袖手旁观。苏老尚书明知此事会陷储君于不义之地,假借排练之名,限制百官出宫,让太子殿下一心为民最后却落的一身骂名。老尚书,若是储君移位,国体不稳,社稷动荡,百年之后,你有何颜面见我炎朝历代先帝!”
“你,你!。。。”苏德芳指着张淼半天说不出话来,整个人气喘吁吁,满脸通红。
梁羽见了赶忙手抚其背为他顺气,好一会功夫,老头才缓过来。
“张淼,你们御史台对太子殿下就这般没有信心么?”
张淼的话说的对么?肯定对啊,因为大殿中这帮和太子不对付的官员全都是这样想的。
甚至天策府里众人谋划了半天,都认为这个办法是目前最为稳妥的办法。
既让太子吃瘪,又不会让六皇子卷入其中,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苏德芳自然知道,张淼说的话乃是事实,老头的做法看起来确实是与太子作对的帮凶所为,可实际上,老头并不是这样想的。
他比张淼更清楚如今太子稳定对炎朝的好处,哪怕梁俊并不适合做太子,苏德芳也绝对是第一个支持太子的人。
老头今天强行把百官困住,目的就是张淼所说,不让御史台的人通风报信。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御史台的人去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梁俊身为太子,只要有心人让他知道寿庆寺的事,梁俊就只有一条选择,那就是去救灾。
老头能拦住百官,但是能拦住让太子知道灾民信息的人么?
第二个原因则是老头相信梁俊绝对能处理好这件事,虽然苏德芳并不知道梁俊靠什么办法能够将这件事完美解决。
但根据梁俊在雍州所作所为的判断,加上梁俊麾下还有丘山八奇等能人异士,这种配置梁俊还处理不好,干脆长痛不如短痛,直接换太子得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日子以来,苏德芳发现,整个朝堂之上,好像除了自己和御史台的御史们,其他官员并不支持梁俊做太子。
这是一件让苏德芳感觉到很恐怖的事情,太子不得人心已经到这种地步了么?
经过一番调查之后,苏德芳发现,不是太子不得人心,而是这些官员的心全都变了。
到底是因为什么,苏德芳不得而知,但是他知道,万万不能让这帮变了心的官员得逞。
太子一定要保住!
可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当今陛下都已经被这帮人逼迫成那种处境,窝在后宫不上朝多日。
更何况是远离长安已经小半年的太子呢?
苏德芳思来想去,反正太子回到长安之后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与其让他们占据主动,不如让太子殿下给百官来个下马威。
寿庆寺这件事则是最好的跳板。
第一这事不是任何人故意为之为难太子的。
第二此事朝廷上下谁也不愿意处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处理。
第三太子刚把雍州灾民之事完美解决,对付这种事,满朝文武谁也没他有经验。
这三个原因导致了苏德芳要冒险一试,赌太子一定可能处理好寿庆寺灾民。
只要这件事处理好,有自己给他架足了势作铺垫,太子的名望和威信会在段时间内超越所有人。
让六皇子和其他官员心生畏惧,不敢再明目张胆的和太子作对。
只要腾出时间,苏德芳有信心帮助梁俊坐稳储君的位置。
可这一番苦心,苏德芳是谁也不能给说,尤其是御史台这帮人。
这些人站在太子这边,乃是因为德贤皇后定下的祖制。
今天梁俊当了太子,他们死命拥护梁俊,明天一旦梁羽当了太子,他们又会像拥护梁俊一样拥护梁羽。
就因为御史台这帮人不管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不会获罪。
哪怕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帮人也会雷打不动,谁也换不了。
除非他们参与谋反,可话又说回来,御史台这帮人要权没权力,要兵没兵,浑身上下就一张嘴最厉害,谁谋反愿意带上他们呢?
苏德芳说完你们御史台对太子殿下就这般没有信心么,苏信转过头看向苏德芳。
“以前怎么没发现苏德芳居然是这种人!还对太子殿下这般没信心?我信你个鬼,你这糟老头子坏的很!”
苏信冷声一笑,道:“苏老尚书,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尚且需要三个桩,太子殿下初回长安,什么也不知道,寿庆寺灾民之事,军机处都没有办法处理。你让太子殿下如何处置,还是说不管太子殿下如何处置,你们军机处都会赞同?”
“那是自然。”苏德芳一听苏信说这话,也不生气了,脸上舒缓很多。
“苏尚书,国有国法,我大炎自有律法所在。”一旁的韩励冷冰冰的插了一嘴。
这话的意思是告诉苏德芳别乱说话,你刚刚说的我们不承认,太子干砸了这件事,铁定德背锅。
百官纷纷点头,心生疑惑:韩尚书今个这是怎么了。
梁羽也跟着纳闷,韩励怎么好像比自己更恨太子,这是要和太子不死不休的意思啊。
张淼脸色铁青,看着韩励,正要开喷,苏信上前一步,伸手拦住,道:“韩尚书,我大炎有何律法,烦请韩尚书赐教。”
苏信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感觉到稀奇。
作为御史台的扛把子,苏信平日里极少说话,喷人和怼人的事全都交给赵恒和张淼。
因此百官几乎谁也没见过苏信这般模样,就连苏德芳也有些意外。
距离上一次苏信动了真怒,好像还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韩励不以为意,道:“真龙天子自有神明护佑,太子殿下为国为民,灾民一事,对于我等来说十分棘手,可在太子眼中不过小事尔尔。苏尚书又何必如此?”
嘶,在场百官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看不出来,韩尚书往日里也不显山不露水的,谁知道关键时候说出话来,简直是把人往死路上逼。
真龙天子自有神明护佑,这话一点也不假。可谁也不信这玩意,要真是如此的话,炎朝何止落的这般田地?
最要命的事,韩励把这话抬出来,只要太子搞砸了这件事,就会被扣上不是真龙天子的帽子。
他都不是真龙天子了,这太子的位置还能坐稳?
就在此时,殿外忽而急匆匆走进一侍卫,进来之后,跪倒在地,冲着方护朗声道:“启禀相爷,急报。”
“念。”
“寿庆寺急报,灾民造反了。”
。。。
“咣当”刚刚被张淼这样骂都没事的老头,听到这个消息,一头栽倒在地。
第276章 大壮和大强
深宫内院,世间多少女子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
又有多少人进来之后后悔莫及,想出去已经由不得自己。
徐妙锦很不喜欢皇宫,冷冷清清没有人味。
寿庆寺虽然也冷清,自己住在后山院子里,平日除了随身时候的一个小丫头,再也没有人去。
按理来说,自己住的地方和皇宫相比,更是冷清,但徐妙锦并不觉得孤单。
后山的院子不大,三间瓦房,几处篱笆围起来,算是院子。
篱笆院里种了些常见的蔬菜,隔三差五有只野狗来后山晃悠。
徐妙锦两人饭量少,每天做饭做的也不多,伺候的丫头是个打小吃惯苦的主,抱着宁撑死一个人不占着一个盆的宗旨吃饭,更是一点也不剩。
狗转悠半天见这家也没有剩饭,饿极了,钻进篱笆墙吃菜。
自此以后,徐妙锦就让丫头多做一人的饭,时间一长,这狗也不愿意走了,成了后山的看院门神。
一主一仆一狗,在后山小院里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仿佛世外桃源。
可徐妙锦知道,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因为长安城内有人惦记着自己。
她坐在窗前看着圆月发呆,徐妙锦并没有恋床的习惯,皇宫内的床比自己的要舒服百倍。
可徐妙锦却睡不着,皇宫内的床不如家里的床睡的踏实。
脑子里想了很多,自己因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徐妙锦和前世明朝的徐妙锦到底什么关系。
为什么只有自己和姚师傅两个人来到这里,前世里其他的人有没有和自己一起来?
一想起姚师傅,徐妙锦有些安心,那是位有着大智慧的人。
姚师傅乃是朱棣的重臣,所谓靖难首功之人。
而自己是建文帝的臣子,前世两人虽然不对付,世事难料,如今到了这个世界,两个原本老死不相往来的人却成了互相的依靠。
如果不是寺外那些灾民,如果不是姚师傅劝说,自己绝对不会踏进皇宫半步。
“姚师傅为什么要让我进皇宫呢?以他的手段,救助这些灾民虽谈不上易如反掌,也不算什么难事。”
冷风吹来,徐妙锦裹紧了衣服,一旁的小丫头依着床边打着盹。
“啊球!”小丫头冷不丁打了个喷嚏,醒了过来。
“小姐,你怎么还不睡觉啊。”丫头迷迷糊糊的站起身,揉着眼睛向徐妙锦走来。
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徐妙锦露出宠溺的笑容,这小姑娘名字很有意思,叫做大壮,一个柔柔弱弱的姑娘家家,爹娘却给起了个这样的名字。
大壮说之前自己还有一个姐姐,叫做珍珠,结果长到三岁就死了。
自己一出生,爹就给起了个大壮的名字。
这名字虽然不好听,可大壮却活过了自己的爹妈,当年奄奄一息的躺在寿庆寺门前,是寺里的大和尚救了她。
徐妙锦原本想给改名字,可听了大壮名字背后的故事,也察觉出大壮并不希望改名字。
因此这大壮二字就一直跟着小姑娘,只是徐妙锦平日里能不叫她名字就不叫。
“小姐,你是不是想大强了。”
大强就是那只被主仆二人收养的狗,名字自然是大壮给起的,说是希望狗能够一直强壮的活着。
徐妙锦点了点头,伸出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大壮努了努嘴:“小姐,你放心好了,我给大强留了饭了。”
“嗯。”
“小姐,你不喜欢待在皇宫里面啊。”大壮人虽然小,可不是傻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壮童年时候吃了不少的苦,当过流民当过叫花子,一双眼睛滴溜乱转,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领。
徐妙锦在她面前也不可以隐藏自己的情绪,大壮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自家小姐的变化。
徐妙锦微微一笑,道:“皇宫太大了,我不喜欢。”
大壮也跟着道:“是啊,我也不喜欢,刚刚我还做梦,咱们离开这里回到了家。这里冷冷清清的,一到晚上什么声音也没有,怪渗人的。”
小丫头一边说一边裹紧衣服,凑过脑袋看着徐妙锦道:“小姐,我听人家说,皇宫里面不干净的地方很多。你说咱们待的这个地方会不会那个什么冷宫啊。”
徐妙锦捏了捏她小巧的鼻子,莞尔一笑,道:“你又听从哪里听来的。”
小丫头看着她,瞪着大眼睛道:“小姐,你真好看,难怪圣人一见了你就让朝廷里的大官放粮了。”
徐妙锦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将她抱在怀里,手抚着大壮的后背,心里涌起淡淡的忧伤。
两人正说着,忽听隔壁传来一阵低沉又急促的敲门声。
徐妙锦将大壮放开,主仆二人寻声望去。
她们俩住在皇后的寝宫,毕竟徐妙锦乃是皇后的亲妹子,难得进一次皇宫,姐俩聊了小半个时辰,徐皇后拉着徐妙锦让她跟着自己一起睡。
徐妙锦哪里敢和徐皇后睡在一张床上,自己乃是人冒牌的妹妹,徐皇后本身就是个聪明绝顶的女子,两人聊天时徐妙锦心中就提心吊胆,唯恐哪里说的不对,让她起疑心。
好说歹说才打消了徐皇后同床共枕的建议,好在皇后的寝宫房间很多,就安排了主仆二人住在徐皇后隔壁。
因此那边一有动静,夜深人静,二人听的一清二楚。
“这么晚了,这是谁在敲门?”徐妙锦心生疑惑,皇宫内院之中规矩极多,更何况是后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