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绝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第一绝境-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63章 朝堂事江湖了
  梁俊说完,迈着步伐走向常玉。
  巨人般的虎奔儿挡在住了他的去路。
  梁俊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高上许多,至少得有两米的壮汉。
  虎奔儿从小因为身材高大,常言道,半大小子,饿死老子。
  寻常人家有个男孩光是如何养活就很头疼了,更不要说像虎奔儿这样的巨人。
  因为吃的多,年幼的虎奔儿被扔在荒野老林中自生自灭。
  结果不仅没死,反而在山林之中活了下来。
  性子越来越野,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已经像是一个半人半兽的野人。
  他在山林之中,与野兽为伍,时间长了练就了一身捕猎的好手段。
  不好说生撕虎豹,却也差不多少,山林中的豺狼虎豹,闻到他的气息,个个如临大敌,能躲多远,多远躲多远。
  在遇到张角之前,虎奔儿就没有痛痛快快的吃过一顿饱饭。
  此时他被梁俊这一看,整个人像是如芒在背,像是被毒蝎子盯上了一样。
  虎奔儿在山林中,不怕豹子不怕熊,最怕的就是蜈蚣蝎子之类的小毒物。
  他看向梁俊,不知为何,内心中产生一种莫名的畏惧。
  虎奔儿咽了咽口水,咕嘟一声,不由自主的让开了去路。
  梁俊冷眼看了他,随后径直走向常玉。
  常玉赶紧起身,慌神道:“你,你要做什么?”
  常玉身边的弟子齐齐看向张角,张角闭着眼老神在在,并没有给弟子们任何暗示。
  这帮弟子又看了看二师兄段树甲,段树甲刚刚被梁俊怼了一顿,心中憋着一肚子火。
  又见到梁俊是奔着常玉去的,并不是冲着自己而来,心中明白过来。
  冲着众人微微摇了摇头,那意思很明显,是让众人不要轻举妄动。
  太平教众第一得到了二师兄的指使,暗自后退一步,将常玉让出来。
  “常刺史,冤有头,债有主,你就算是想造反,也得还了债才行。”梁俊伸出手一把拉住常玉的衣襟,将他按在地上,居高临下,冷笑道。
  “什么债?”常玉强自镇定,余光瞥了一眼张角,张角好像睡着了一般,坐在哪里闭着眼一动也不动。
  就在常玉有些忍不住,想要求救的时候,张角说话了:“太子殿下,想必你和七皇子来雍州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要将陇右道划到你们门下。这样在朝堂之中,可以依之为资本。”
  他说着,站起身来,两手握在一起,隐藏在宽大的袖袍下。
  “雍州乱,受益的是我太平教。吃亏的可是你太子爷。”张角捋清楚背后所有的事,茅塞顿开,看了一眼旁边自打梁俊来到就没有说话的刘文静,心中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
  “以和为贵,想来应该是太子现在最希望出现的局面。你是太子,你不开心了,心情不舒畅了,想找个理由发泄出来。我太平教可以让你随便处置,只要太子爷能够把握住这个分寸就行。”
  别人不知道太平教的底蕴,以为只是一帮装神弄鬼的道士,只有张角知道,太平教背后和朝廷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就在刚刚,张角想到了之前从京师收到的一则消息,又想到探子昨日说的。
  刘文静带着长安城最近很火的肥皂和镜子前来雍州找黑胡子的事情。
  张角敏锐的直觉告诉自己,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眼前的这个太子爷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鲁莽和冲动。
  他这个样子只怕是刘文静出的主意,目的是为了让陇右道的强盗归心,而并非针对自己,一定要致自己死地。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张角虽然没有听过这句话,却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刚刚还要打要杀,转过脸又这番说辞,张角态度变化如此快,让众人摸不到头脑。
  “张教主放心,今日在白虎山上,本太子又是洪门龙头,绝不会做那些仗势欺人的事,一定按照咱们陇右道上的规矩办。”
  张角听了,沉默不语,暗暗点了点头,也看不出什么意思。
  梁俊呵呵一笑,提着常玉的衣襟冷声笑道:“还什么,自然是你还你欠下的债。”
  说罢冲着山门外见道:“杜老七,你上前来,给这位常刺史说一说,他欠你了什么!”
  梁俊一说这话,众人才反应过来,门口还站着一帮泥腿子呢。
  叫杜老七的汉子,自打上了山心中留忐忑不安。
  唯恐梁俊骗自己,他见山上那么多大人物,梁俊给自己说是凌云寨的喽啰,谁知道一上了山,什么也没干,凌云寨的喽啰反倒成了太子。
  这让杜老七和手下兄弟们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咱们是来参加造反的。
  可这反还没有造就被官府发现了,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莫不是他们合起伙来哄骗自己?
  就在杜老七以为命不久矣的时候,又发现不管是梁俊还是其他人,好像全都没有在乎自己这一帮人。
  而听了梁俊这会说的话,杜老七激动不已,这才明白梁俊没有骗自己。
  此时梁俊让他来说,杜老七更无顾忌,看着对面被梁俊牢牢攥在手中的常玉,恼恨道:“官府和村里的地主老财勾结,哄骗俺们,低价将俺们手里的地全都收了,说是卖了地就有粮食吃。俺们贱卖田地,谁成想,他们拉来几车陈粮,又要让俺们高价去买!”
  杜老七当着这些人的面,绕是他心里有准备,心里却忐忑无比。
  心中念念有词:“都是西瓜,都是西瓜。”
  原来这是一招梁俊教给他如何当着众多人说话不紧张的秘籍。
  只需要在台上看底下人的时候,心中将他们当做一个个西瓜就行。
  杜老七按照梁俊的安排,连连念了五六句都是西瓜,恐惧稍稍平复一些。
  他忽而指着常玉道:“那天就是这个官,亲口给俺们说的。”
  说到这里,杜老七委屈的眼泪不争气的往下流。
  “要不是他,俺们也不会家破人亡,贱卖田地,高价买粮。他说只要按官府说的做,俺们就能不再受苦。”杜老七说到这里,泣不成声。
  “唰”的一声,梁俊从腿部拔出削铁如泥匕首,看着常玉道:“常刺史,这就是你要还的债!”
  一只手握着匕首,一只手捏着常玉的衣襟,梁俊脸上突然冒出一股诡异的神色,道:“你放心,不管你以前做了什么,今天,不管还债还是怎么,咱们都按照江湖规矩来。”
  常玉听到了,又看了看梁俊手中的匕首,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恐惧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他居然想杀我!!”


第164章 规矩
  雍州不能乱,梁俊知道,张角知道,梁植也知道。
  但凡是和长安有联系的人都知道,雍州此时此刻绝对不能乱。
  雍州一乱,天下皆反。
  到时候生灵涂炭,处处烽烟,那才是天下百姓真正的末日。
  而对于梁植和梁俊来说,一个稳定的雍州是他们回到长安的政治资本。
  更不要说此时此刻的雍州对于大炎朝来说,无比重要。
  北方山蛮族已经联合起来,时时刻刻都有南下的可能。
  而朝廷借助沈云发展起来的商务,只有打通西域与西山蛮诸国交易,才能够让利益最大化。
  想要和西域诸国建立商业联系,需得重新打通丝绸之路。
  要想打通丝绸之路,雍州是必经之地,雍州乱了丝绸之路断然不可能重建。
  这也是为什么梁植在长安与梁羽相争,落了下风之后直接奔着雍州而来的目的。
  只要雍州不乱,并且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相当于把朝廷新开辟的财路握在手中。
  根据户部尚书程经在朝会上的预期,如果一切顺利,五年之内,与西域诸国的商贸收入可以占户部税收的六成。
  这是什么概念?谁掌握了雍州,五年后,大炎朝的财政命脉就攥在谁的手心中。
  程经这样说,朝会的其他大臣们并不以为然。
  当务之急还是放在如何勘定叛乱上,就在所有人都不以为然的时候,只有梁植敏锐的抓住了这个信息。
  别人不信,他信。
  而且事实上,他也没有了选择的权利,如果不抓住这一个机会,自己在梁羽面前永远翻不了身。
  就连常玉对这种情况也是心知肚明。
  造反?就带着这几个太平教的喽啰,扛着两个大旗,号子一喊起来就是造反了?
  没有军队,没有钱粮,没有得到张角的点头,太平教各个分坛都没有准备,这怎么可能是造反?
  只不过是常玉找个理由破魏都和苏柔给自己设局的说法,只要自己不真刀真枪的屠杀州县官员,只是封金挂印,扛着旗帜唱高调。
  朝廷也好,皇帝也罢,为了大局也一定不会动自己。
  毕竟论到谁在雍州经营最深,只有常玉一人。
  若是他死了,太平教没有依仗,断了个官府的联系,势必要走极端。
  雍州各州县的官吏没了主心骨,难免人心惶惶。
  到时候,别说丝绸之路,雍州还能不能属于朝廷,还都是两说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常玉如此有恃无恐的根本,估计全场除了刘文静之外,没有一个人想要雍州乱起来。
  而梁俊,顶多是吓唬吓唬自己罢了。
  想到此,常玉平复下紧张的心情,道:“太子殿下,这种事可是开不得玩笑的。”
  梁俊盯着他不说话,忽而转头看着张角道:“张教主,是不是只要不杀常玉,他就任由我处置?”
  常玉心中咯噔一声,不知道眼前这个和传闻中截然不同的太子想要干什么。
  张角寻思:“此番太子来雍州,必然也是为了能够将雍州握在自己手里。太子的储君位子不稳,他隐忍许久,今朝发难,定然是对雍州势在必得。这些年常玉为了自己的野心,有些事做的确实过分了。太子要拿他立威,收拢这帮山贼之心,若是不让他如愿,只怕今日之事他断不能善罢甘休。”
  想到此,张角轻轻点了点头,道:“太子乃是储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常玉本是雍州刺史,太子觉得他有罪,如何惩罚都不为过。”
  常玉听到这话,放下心来,张角表面上同意,实际上也在暗示梁俊,你要惩罚他只是你觉得他有罪。
  至于常玉真的有罪没罪,可不是太子说了算的。
  梁俊岂能不知道张角的花花肠子,哈哈一笑,道:“我这个人做事,从来都是要按规矩来。”他说到这里,放下常玉,看着台下的群盗高声道:“无规矩,不成方圆。雍州为何落得今日田地,那便是因为官吏不尊律法,百姓不守规矩,上梁不正下梁歪,若是人人都奉公守法。就算有天灾人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想到了黑胡子之前所说的洪门三十二誓,深有感触。
  均想若是陇右道上的绿林好汉们做人做事全都按照那三十二誓,朝廷官府鹰爪孙们谁人敢欺负他们?
  梁俊忽而看向刘文静,朗声道:“刘先生。”
  刘文静显然没想到梁俊会叫他,一愣之后拱手笑道:“当不得太子殿下叫先生。”
  梁俊哈哈一笑,道:“诸多英豪都在你的算计中,这份心机,当得在下叫一声先生。”
  说罢不等刘文静谦让,道:“可有笔墨纸砚?”
  刘文静点头道:“自然是有。”说着从驴车一旁的布袋中拿出笔墨纸砚看着梁俊。
  梁俊道:“你将今日发生的事全都记下,我梁俊身为炎朝太子,一言一行皆有记录,日后若有机缘,自然是要记入史册,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
  众人听了,不知道他是何意。
  梁植却是听明白后面一句话的意思,看来太子真的变了,是铁了心要当皇帝。
  此时此刻,梁植才对梁俊和自已一样,身体中都是另外一个人这事再无怀疑。
  一边猜测梁植是哪一朝的皇帝,又一边怀恨老天爷,为什么不让自己借尸还魂到太子身上。
  若是自己成了太子,哪里还有这些周折,更不会受今天这般屈辱。
  魏都听了更是诧异,一朝太子与山贼强盗为伍,本就是失仪,这种事旁人躲还躲不过去,梁俊反而让人记下来。
  他这是要光着腚推磨,转着圈丢人么?
  刚想出声阻止,却见梁俊冲着他微微摇头,只得作罢。
  梁俊见众人露出不解的神色,唯独刘文静面露震惊。
  刘文静一脸惊奇的看着梁俊,许久才缓缓道:“太子殿下,高瞻远瞩。小生,钦佩之极。”说着一揖到底,显然是心服口服。
  梁俊不以为意,道:“好男儿做事,自然要光明磊落。我梁俊从来都是一个守规矩的人,也是一个爱立规矩的人。我立了规矩,自然希望别人遵守。可我若不遵守,别人又如何愿意遵守?孔夫子说的好,己所不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