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主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操的主厨-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的,交给我吧!”这件事情,王庸觉得自己可以做到。
    “另外!”荀彧突然变得郑重起来,“晚饭要加菜,这个是必须要的!”
    “了解!”王庸闻言一下,这个吃货还是老样子。
    王庸就这样穿着甲胄来到了皇宫的后厨,这个时候显然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候,杂役们正在把吃完的餐盘和碗筷什么的收拾,却是看到一身甲胄的王庸走了进来。
    “大人,您怎么又回来了?”杂役不由得小心翼翼的问了句。
    “陛下,回去了?”王庸左右看了看,没看到刘协的身影。
    “您走后不就,陛下便回去了,据说是下午有课程需要听。”杂役低声说道,这是他无意中听到的,只是不好光明正大的说。
    “嗯……看来我还得过去找找她……”王庸点头,随即转身离开。
    到了皇宫那边,最先遇到的居然是徐晃,这位如今就带着一匹士卒,在军中巡逻。说来也是,他的身份,护卫皇宫显然是最稳妥的。至少,不管出了什么事情,他都会拼尽一切,却保护刘协的安全。
    “大人,您怎么……”看到王庸过来,徐晃不由得一愣,上前询问。
    “荀侍中无暇,命我过来请一份旨意,不知道陛下可在?”王庸上前询问。
    “陛下就在里面,稍后就要听司徒(卢植)讲课,现在进去正好!”徐晃也算是‘自己人’,自然不会为难王庸。
    王庸在得到通报,并且允许之后,顺利进入皇宫。刘协见到他,自然是高兴无比,尤其他一身甲胄的样子,显得非常英武,只可惜身高差了点,才一米七三。
    说明来意,刘协当然不介意,于是来到御案前,拿起一份空白的圣旨,“唰唰”几下把内容填好,然后拿起玉玺盖了下去,吹干墨迹,这才递给王庸。
    “要平安回来哦!”刘协看着王庸把圣旨接了过去,微笑着说道。

第230章 叹无人王庸荐才
    次日清晨,五点左右,大部队集结,六点天明,传令兵传下军令:出征!
    “没想到我一个厨子,居然还要随军出征……”王庸打了个呵欠,他三点多就要起来,督促火头军准备今天的干粮。他们这部分不急,不过到晚上为止都不会埋锅造饭,所以干粮的准备非常必要。
    “你现在的样子,和厨子还真没什么关系!”曹操似乎听到了王庸的抱怨,于是回了句,行军路,果然还是略微无聊的。
    的确,如今王庸身穿虎头连环甲,骑乘西凉宝马绝影,一杆长刀。长期锻炼的身体,虽然不算那种肌肉男的类型,却也是非常健美,尤其是长期宰杀活物,倒也养出了一些杀气,整个人看上去,的确不怎么像一个厨子。
    “属下可不希望在这条路上走到黑啊……”王庸无奈的回了句。
    “所以我没把你外派出去,你知道的,我现在很缺人手!”曹操说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到底还是太少。
    “要不属下给您举荐几个人?”王庸想了想,好歹是穿越者,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你居然会举荐人?好啊!说来听听!”曹操也来了兴致,主要是如今也没别的事。
    “南阳黄忠,表字汉升。如今应该在刘表侄儿刘磐麾下,在长沙镇守。年纪四十岁到五十岁上下,武力超群,年轻的时候估计能和吕布抗衡……”王庸缓缓道来。
    “此人不是已经投靠了刘表么?”曹操有点不满,这是王庸打算戏耍自己不成?
    “此人有一个儿子或者女儿,从小身体不好,黄忠年轻时到处找人为其诊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声名不显。”王庸连忙说道。
    “原来如此,你打算借助华佗,来拉拢对方……无妨,试试也挺好,我倒很好奇,你是怎么知道此人的能耐的?”曹操饶有兴致的看向王庸,从刚才的对话,她似乎听出来了,王庸知道那么一个人,但这个人是男是女,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属下也是在旅途的过程中略有耳闻,知道一些人的存在,但具体什么情况,不知道。”王庸也表示无奈,“反正主公也缺人,找过来看看,合用就用,不合用也不吃亏。”
    “这话到是真的,还有谁?”曹操点了点头,的确最多是花点人力物力,并不吃亏。
    “同样是南阳复阳(义阳乃魏文帝时期设置,如今还不存在)人魏延,表字文长。年轻,有勇力有计谋,唯一的缺点的性子有点烈,同时用计偏险,不知道主公敢用否?”王庸又尝试推荐魏延。
    “只要有才,我为何不用?”曹操闻言,顿时笑道,根本不在意魏延的缺点。或者说人都有缺点,关键是有没有一个,可以包容容忍这个缺点的领导。
    显然,诸葛亮没办法接受这样的缺点,毕竟他的谋略风格与魏延刚好相反。
    “魏延应该还没有出仕,要招揽问题不大。”王庸仔细想了想,补充了句。
    “好的,我记下了,还有谁?”曹操开始有兴趣起来。
    “下邳郡东城县,有一个豪族出身的人才,名叫鲁肃,表字子敬。此人允文允武,武可独领一军,文可治国安邦,可为主公镇守一方。”王庸又把鲁肃推荐了出来。按照正史的话,鲁肃是在200年才投奔孙权,这段时间应该还没有出仕。
    “此等人才,为什么之前声名不显?”曹操有点想不明白。
    “此人父母早丧,失去了原有的人脉,是以无人帮他宣传。”王庸摇了摇头,否则以鲁肃的才能,真的有几个所谓的‘名士’帮忙鼓吹,被朝廷征辟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只是算算年纪,他如今也才二十五岁,灵帝驾崩那段时间,他也才刚刚及冠而已。
    “若非如此,只怕我也没机会招募!”曹操打定主意,必须派人去征辟,“还有谁?”
    “西凉马腾,不知道主公可知道?”王庸想了想,“此人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
    “便是前年谋划刺杀何后和董卓,结果兵败退回凉州的那个马腾?”曹操倒有耳闻。
    “正是此人……”王庸暗暗计较了一下,那些很出名的还是小心点好些,这个世界的历史和真正的三国略有不同,所以一个不小心会暴露许多问题,“此人心向汉室,若主公以汉帝的名义征召,或许能够招为己用。马腾的儿……后辈里,也有几个武力超群之人!”
    这个世界就是麻烦,不管是黄忠还是魏延,甚至是鲁肃或者马腾,他都不知道是男是女,更别说马超和马岱。
    “嗯,可以!”曹操闻言略作思考,收服司州和关中之地,本来就在计划之中。毕竟曹操也需要马匹,而马匹的话,西凉马也是重要的马源。
    她已经通过荀彧,与段煨取得联系,若能再得到马腾的帮助,那么要尽收关中之地,就会容易许多。只是,马腾真的对大汉忠心吗?只是王庸一面之词,还不能完全相信!
    “还有谁?”曹操下意识的问了句,她很好奇,王庸能推荐多少人。
    “吴郡顾雍,乃蔡邕的弟子,有宰相之才……现在应该已经出仕……另有琅邪莒县人徐盛,应该尚未出仕,也是一名虎将……蜀郡成都张氏,有一子弟名张松,外表丑陋,但有过目不忘的才能,才思敏捷,也有不错的治政之才。”王庸又推荐了三人。
    “记住了,可还有?”曹操双眼看向王庸,眼神之中多了几分神采。她最缺的就是高端的人才,文武都缺。王庸说要举荐人才,本来也是路上闲着无聊听听,没想到居然还真能举荐那么几个人来。
    有马腾作为对比,其他几人估计也真差不到哪里去,尤其那个黄忠,能被评价为年轻时能和吕布抗衡,这点就引起她很大的兴趣。同时不免好奇,王庸还认识多少人才。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个人若是有举荐人才的能力,这在这个时代,同样是一个不得了的才能。比如说这方面最出名的司马徽和许劭,都是一时‘名士’。
    “主公,您这样就有点为难属下了……”王庸顿时露出一个为难的表情,“我就一个人,能知道多少人才?”
    “这样啊……倒是可惜了……”曹操闻言有点遗憾,但不会觉得奇怪,或者说王庸知道越多,反而越是奇怪。
    “好险……”王庸顿时松了口气,继续说下去,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圆下去了。要知道娄圭和戏志才这些人都没出现,谁保证他推荐的那些人,是否就存在?!
    s
    为了保证作者君的稳定更新,请保持投(dg)食(yue)!

第231章 行军餐三色饭团
    不得不佩服曹操对人才的关注,当天晚上大家开始休息的时候,荀彧就抱怨起来:“刚才主公下令,让我写一封文书回许都,由陛下下旨,招募几名人才。”
    本来事情就多,没想到临时又多了一件。关键是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她同样需要关注下去。按照曹操的性格,这个时期肯定的尽一切努力,也要先把这些人网罗到麾下,然后再看看他(她)们是不是真的人才。
    这也是肯定的,官渡之战曹操的班底已经成型,人才库也已经完善。那个时候就算听说诸葛卧龙的名讳,也只是派人去征辟一下,别人不来就算了。这个时候的曹操,和三顾茅庐的刘备一样,急需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为此甚至是不顾一切的!
    “辛苦了,不过若这些人一过来,估计你也会轻松许多。”王庸笑道,随即把一盘饭团放在她的面前,“晚饭吃的是饭团,你这边是特制的哦!”
    “爱死你了!”荀彧顿时软萌化,朝着王庸比了个拇指,随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起一个饭团就吃了起来,“叉烧味的?慢着,这浓厚的甜味,和隐约的大蒜味……”
    “大蒜蜜汁叉烧味,不得不说,这个口味也很适合下饭。”王庸笑道。叉烧是按照日式叉烧的烹饪法制作,做出来之后,放入蜂蜜,大蒜和料酒等进行腌制而成。然后在今晚吃饭的时候,切碎放入饭团里面。
    “的确,就行军餐来说,它已经算是非常豪华了!”荀彧大口大口的吃着饭团,眼睛朝着另外两个看过去。
    吃完了一个之后,她舔了舔嘴唇,把粘在上面的饭粒清理干净,然后看向其中一个问道:“这个饭团的外面,似乎涂了一层什么东西……”
    “是酱汁,而且是我自己配置的葱盐酱汁。用煮熟切碎的鸡肉里面,加入葱盐酱汁,饭团外面也涂了一层,那股淡淡的咸味和鲜味,吃起来很舒服。”王庸介绍道。
    “的确,刚刚吃过浓郁风味的打算蜜汁叉烧味饭团,现在改吃这个,感觉非常的爽口,而且这个盐度也恰到好处!”荀彧很享受的,慢慢品味着第二个饭团。
    吃完之后,看向第三个饭团,指了指上面的东西问道:“第三个上面的是海带?”
    “正是海带,前段时间就一直在尝试,用海带熬制高汤,这东西鲜味很足,不管是熬汤还是凉拌,味道都很不错。”王庸点头。
    “海带啊……”荀彧有点为难的咬了一口,海带的味道不是谁都能接受的。
    “嗯?这个味道是怎么回事……甜的?!”荀彧不敢置信的看着饭团,雪白米饭露出来的部分,是海带和一些黏糊糊的东西,这股浓郁的香甜气息,应该来自它。
    “有点像牛奶,又有点不像……这到底是什么?”荀彧看向王庸。
    “奶酪,自己做出来的,海带奶酪味的饭团,我自己试过味道,香浓鲜滑,口感也很适合下饭。”王庸介绍道,实际上这个饭团是他最不自信的,为了调和好味道,试做了好几个,才找到合适自己的配方。
    是的,这三款饭团,是某灵里面某一集出现的食谱,王庸只是把它们重现了出来。
    “前面两个还好,第三个……味道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才好,是好吃,还是不好吃……”荀彧很纠结的,最后还是把这个饭团给吃完了。
    “这里还有一些玄米茶,喝一杯吧!”王庸拿出一个小水壶,给她斟了一杯茶。
    “完全就是带壳炒过的稻米,这玩意也能算茶?”荀彧喝了一口,一股稻香袭来,感觉还算舒服,不过这玩意不应该算米汤吗?
    “据说有人喝不起茶叶,于是就用麦子和稻米这类炒过之后作为茶叶,于是就有了麦茶和玄米茶。当然,后来也有人用麦子和糙米,配合绿茶炒制而成,算是改良版。”王庸介绍道。
    麦茶和玄米茶,据说是丰臣秀吉举办北野大茶会,允许所有人来参加,只需要准备釜(茶具一种,煮水的壶)一只、水瓶一个、饮料一种即可,不少百姓买不起茶粉,于是就创造出了麦茶和玄米茶。
    “吃了饭团之后,喝一杯这样的茶叶,也挺舒服的。”荀彧此刻只觉得整个人似乎放松了许多,明明都是很普通的材料,做法也很简单,但却有一种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