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有种- 第3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孝子。父皇您也别冲动,您不会上阵杀贼的,那等事情还是让三哥儿去做吧!”
    说着话,他又冲着赵楷连连招手:“三哥儿,还不快快上前,父皇要禅位给你了,以后你就是大宋的官家,大宋江山就由你来保全了!愚兄要跟着父皇去江南了”
    赵楷听了这话,也有点头皮发麻,这个赵桓莫不是真的疯了吧?
    “大哥儿疯了,这可如果是好?”赵极这个时候说话的声音都有点发抖了。
    赵楷横了他一眼,吓得赵极就是一哆嗦,“胡说什么呢?这是咱大哥,怎么可能发疯?他这是痴了!三十三哥儿,你快去叫醒大哥儿,莫让他一直痴下去!”
    “痴了”和“疯了”应该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是暂时的,一个是长久的,前者还可以唤醒,后者就没救了。
    赵极一想也对,赵楷的“疯病”不就好了吗?于是他心一横,牙一咬,快步就向坐在“赵佶”身边的赵桓走去。这赵极也是个大块头,至少一米八的个子,还是个壮汉,五官和神态和年轻时的赵楷有点像,赵桓迷迷糊糊的,居然把他看成了赵楷,看见赵极快步走来,还以为要对自己不利,于是就挣扎的站了起来,也不顾腿脚疼痛,一瘸一拐的就在大殿里奔跑起来,同时又大呼起来:“三哥儿莫杀我,我已经不当太子了,三哥儿”
    喊到这里,他耳边忽然就传来了一声熟悉的声音,似乎是赵佶的喊声:“大哥儿,大哥儿!”
    赵桓忙一回头,也没看见赵佶,但是脚下却一个不留神踩了个空,身体失去平衡,一头栽倒在地,脑袋重重的砸在了地砖上,眼前就是一黑
    ——————正文止,但书未完,还有一个番外篇!
    而本书的番外篇会从第九章开始写,上接正文的第八章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们奉献一篇极好看的番外,以弥补罗罗的遗憾。

番外篇之第九章 朕真的不想当皇帝(上接正文第八章)
    大宋宣和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太子赵桓是被人抬进崇政殿的他刚才在崇政殿外吼了一嗓子后,就忽然昏厥了过去。陪他一起来的耿南仲没辙,只好让何灌的两个儿子何蓟、何藓帮忙,一个扛头,一个扛脚,把赵桓扛进了崇政殿,然后摆平在了目瞪口呆的赵佶和其他在场的臣子们跟前。
    赵佶和崇政殿内的臣子们之所以发呆,并不是因为赵桓怂昏过去了,而是他们没想到赵桓还活着!
    玄武门之变的戏码大家都熟悉啊!
    李世民是先弑兄杀弟,再逼父夺位的所以大家伙刚才都以为大宋版的李建成,也就是太子赵桓已经让赵楷杀掉了。
    没想到赵楷没有弑兄,而是把赵桓给活捉了!
    呃,这不就是活捉吗?何灌的两个儿子“捉”着赵桓进了崇政殿何灌跟着赵楷一起带兵逼宫,显然是赵楷的死党心腹。他的俩儿子把赵桓扛进崇政殿,那当然是活捉了。
    一群很能脑补的大宋臣子,顿时就明白赵楷的心思了!
    这位郓王殿下还是要当官家啊刚才他之所以推辞不做,应该是要走三揖三让的程序。
    自古以来当官家的主儿,无论是合法即位,还是合法篡位,都得假装自己特别不愿意干,按照标准得揖让三次,最后实在没办法,才被逼无奈当了官家。
    郓王殿下虽然效法李世民夺位,但他也怕天下悠悠之口说他是乱臣贼子,所以要依足了三揖三让的古礼。
    而何蓟、何藓抓了太子殿下来崇政殿,就是为了用个活太子要挟官家,配合他演三揖三让的大戏这个心思果然够狠辣,也够缜密啊!
    可是大家伙要不要配合郓王殿下呢?
    臣子们正琢磨的时候,御座上的赵佶已经开始发话了:“大哥儿,大哥儿,快些醒来,快快醒来”
    也不知道是赵佶的召唤起了作用,还是赵桓压根没有真晕,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赵佶才喊了两声,刚刚还昏迷不醒的赵桓就猛地坐了起来,然后眼珠子瞪得圆圆的,先看看赵佶,又瞅了瞅殿上的群臣,最后看见了那个面目狰狞的赵楷。
    看见赵楷之后,赵桓就仿佛发了疯一样,大呼大喊了起来:“三哥儿,三哥儿,愚兄这次不当这个官家了,真的不当,你来当官家吧!现在可以救大宋,救天下,救开封府和父皇的只有你了你当官家,我就和父皇一起逃去江南避祸,此生再不回中原了!”
    什么?
    崇政殿上的大臣们听见这话,全都傻眼了——太子殿下,您这是在劝进吗?
    而赵桓的话可算说到赵佶心坎里去了逃命要紧啊!
    金贼马上就要来杀他了,他得赶紧逃走!只要能逃走,官家给赵桓当,还是给赵楷当,对他而言不都一样吗?
    而且他本来就想把皇位传给最像他的三郎赵楷,要不然赵楷怎么可能当那么多年的提举皇城司,甚至还建立了忠于赵楷本人的皇城司第五亲从指挥?
    现在连赵桓都愿意支持赵楷了,赵佶还等什么?赶紧把烂摊子丢给赵楷吧!
    “好好好,大哥儿所言正合朕意!”赵佶说着话就从御座上下来了,然后指着空空的御座,对还在发愣的赵楷道,“三哥儿,你快过来啊,好好的坐在这里当官家吧!
    朕以后只管教门之事,祖宗基业,亿万黎民,朕都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干啊,大宋江山都靠你了!”
    赵桓也跟着道:“父皇言之极是!三哥儿,愚兄胆小体弱,既没有文采也没有武略,国难当头之际,实在当不得大任。为家国天下计,情愿拥三哥儿你即皇帝位愚兄今后,但为太乙宫主,侍奉父皇左右足矣!”
    赵桓说完这话,别说蔡攸、童贯这些原本就倾向赵楷的大臣,连李纲、吴敏,甚至赵桓的老师耿南仲都知道赵楷的官家稳了!
    既然赵楷稳了,那就赶紧跟吧!
    “臣蔡攸恭请郓王殿下速正大位,以九五之尊,统御京畿壮士,号令天下英雄,保大宋,抗金贼!”
    蔡攸这个奸臣带头劝进了!
    崇政殿上的忠臣奸臣全都向知枢密院事蔡攸投去了厌恶的目光!
    同知枢密院事童贯童老头将目光从得意洋洋的蔡攸身上收回,就迈开步子,想要站出去第二个劝进,却听见高俅高太尉哑着喉咙说话了:“臣高俅附议,郓王殿下,如今天下可保汴梁者,唯您一人尔,请您以天下苍生,开封百姓为念,万勿推辞!”
    童贯一看高俅又抢在自己跟前了,知道得马上开口了,要不然第三名都没了。
    想到这里,他赶忙开口道:“郓王殿下,您是孝子,又是贤弟,现在父兄有命,您就不要再犹豫了,速速即位当官家吧!”
    蔡攸、高俅、童贯虽然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他们却很有代表性啊!
    蔡攸是顶级文臣,高俅是三衙管军,童贯则是掌兵的内侍。
    而且他们仨都是赵佶的心腹!
    他们一起出来劝进,说明朝中最靠近赵佶的朝臣、武将、内侍都倒向了赵楷当然了,这也是赵佶的意思!
    看到他们仨带了头,崇政殿上站着的其余朝臣都绷不住了他们毕竟是“打工”的,现在大宋朝的官家、太子,还有官家的心腹,一起要推赵楷出来当这个扛雷的官家,他们还能拦着?
    于是一群朝臣,不管是真心的还是假装的,全都一起开口劝进了。
    “臣等附议,臣等恭请大王速正大位,号令天下,统御三军,驱逐金贼,克服燕云!”
    面对一片劝进之声,还没准备好当皇帝的赵楷有点懵了。他的计划可是留赵佶在开封府扛雷,自己去河北汇合抗金壮士,积蓄抗金力量,等金贼打破开封府后再登基称帝的。
    他这一懵,嘴上就少了个把门的,脱口而道:“可,可我家还不想当皇帝啊!”
    还不想当他这是说了真话,但是在听话的那里,却有别的解释。
    他不是“不想”,是“还不想”,意思就是要大家继续劝进!
    三揖三让嘛!
    现在才让了两次,还缺一次呢!
    底下的大臣们正准备“配合”赵楷走完程序的时候,赵楷的大哥赵桓已经等不及了,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爬起来了,拽着他爹赵佶就往赵楷那边走,一边走还一边对赵佶说:“父皇还记得黄袍加身之事吗?”
    赵佶被儿子一提醒,也连连点头,“记得,记得”
    说着话,父子两人已经到了赵楷身边,两人一边一个,然后拉起赵楷的胳膊就要往御座上拽!
    赵楷压根没想到赵佶、赵桓会这样干,被他们拽了两步,才想到要挣扎,但已经来不及了。因为陪他一起进来的陈记、黄无忌、何灌,还有何灌的两个儿子也反应过来了拥戴啊,就是一拥而上,把皇帝的冠冕戴在主公头上!
    现在就该一拥而上了!
    这黄无忌、何灌、何蓟、何藓他们都是大将啊,有的是力气,他们一起上来推了,赵楷还能跑得了?很快就被他们几个还有赵佶、赵桓两父子连推带拉的弄到御座上,然后活活的给摁下去了。
    他还想挣扎着站起来,忽然脑袋上就一凉,头盔让人拿走了,然后就是一顶官家专用的长翅直脚幞头给扣脑袋上了。
    原来是赵佶把儿子的头盔拿走,然后把自己的帽子扣在儿子头上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加冕”吧?
    下面的大臣看见这一幕,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叫“皇帽加顶”,大宋老赵家祖传的手艺,赵家的大臣们能不懂?
    赶紧拜吧!
    “臣等恭请大王即皇帝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政殿里面人不少呢,大家一块嚷嚷,声音还是蛮响的,外头守着的皇城司的亲从官,还有跟着何灌一起进来的步军都听见了,他们当然都懂的。
    赵家的兵将最懂黄袍加身了!
    大宋朝就是这么来的!
    于是就跟着一起大喊了起来。
    “臣等恭请大王即皇帝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嘛,崇政殿内外,一片山呼万岁啊!
    这就是人心所向啊!
    到了这个时候,赵楷已经知道这个官家他当也都当,不当也得当了。
    想到这里,赵楷只好一声长叹:“朕真的不想当皇帝啊!”
    不想当皇帝你还用“朕”来自称?
    底下的朝臣都懂,异口同声道:“大王勿再推辞,莫寒了天下英雄之心”
    赵楷心想也对啊,开封府城外还有岳飞、韩世忠这样的英雄等着自己去“登用”呢,可不能让他们寒心了。
    于是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朕便从了诸卿之言吧!”
    “万岁,万岁,万万岁!”
    底下的大臣一起山呼万岁,崇政殿外的兵将也跟着一起呐喊。
    赵楷现在就是大宋官家了!
    大宋和开封府的烂摊子,现在都得他一“高二”来收拾了!
    这下可要焦头烂额了

番外篇之第十章 聪明的感觉真好(番外也要求订阅)
    宣和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下午。
    崇政殿内,一场朝议还在继续。
    糊里糊涂当了官家的赵楷,现在已经卸下了甲胄,换上了一身红色的天子常服当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赵佶让人从自己的寝宫里拿来给赵楷换上的。
    换上了宽大的天子常服,又换上一顶新的长翅直脚幞头的赵楷,现在已然是大模大样的坐在御座上做起官家来了。
    这可真是跟做梦似的,除了比较有种,还熟知“四大兵法”(骑砍,全战,还有光荣版的三国、信长),以及后世高二水准的知识,他好像就不会什么了。
    这样真的能当好官家吗?
    赵楷眉头紧锁,又开始努力从“原装赵楷”遗留下的记忆中,找寻一些有用的知识。
    这一找寻,还真发现不少有用的记忆原版那个赵楷似乎是个才子,四书五经那是相当的精通,是状元的水平!
    琴棋书画已经达到了大家的水平他的作品如果拿到21世纪,换几套魔都的学区房是不成问题的。
    兵法好像也学过,武经七书倒背如流!如果要用武经七书上的内容做文章,岳飞、韩世忠、金兀术、粘罕这些人加一块儿都不如这位赵楷赵三郎。可是要真打他恐怕就得让金兀术吊打了!
    至于武艺好像也会一些,可以玩一下真人版的骑马与砍杀但是要真的遇上金兵,估计就是“骑马和被砍杀”了!
    这可怎么办呢?
    赵楷接着又想从自己的两世的记忆中找出一些可以马上拿来救急的名将。
    唔,岳飞在哪里啊?
    不知在何处?
    韩世忠呢?快快出现!
    也未知在何处?
    牛皋,你在哪里?
    也没听说过。
    杨再延呢?
    也不知道有此人
    宗泽,他老人家在哪儿?
    这个有他在巴州当通判!巴州好像在四川,路很远啊!而且他年纪一大把,官职却很低,马上召来提拔当枢密能服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