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从封王开始- 第4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脚步声戛然而止,方阵停在了饭堂外。
  “皇帝陛下,万岁!”
  随着百户一声高呼,现场士兵齐声喊道:“皇帝陛下,万岁!”
  从他们的整齐度赵延洵判断,这一仪式已经持续了许久,而非是专门做给他们这些“钦差”看的。
  如今天下各都司卫所,都由枢密院统一管理,并在全国推行统一的训练规则。
  接下来,士兵陆续进入饭堂,而千户马毅也迎向了赵延洵几人。
  “诸位上差,今晚条件简陋,只有米饭咸菜,外加炒鸡蛋和炖猪肉,你们可别嫌弃!”
  “嗯!”
  张猛应了一声,随即跟着众人进了屋子。
  里面摆了十几个大长桌,士兵们已在陆续领取餐食,然后依次进入座位。
  而赵延洵一行,被单独安排了一桌,只有他们才额外添了两个菜
  “张大人,这里太挤了,卑职旁边找位置去!”
  赵延洵这一句,让张猛微微愣住,然后他便点了点头。
  对此,马毅也没多说什么,只道是这年轻人不合群。
  众人吃了起来,赵延洵则与士兵们坐在一起。
  在他面前摆着白米饭,上面还盖着切碎的咸菜,其他士兵们也都是这样吃。
  “这位兄弟,平时你们千户,也吃炒鸡蛋和炖肉?”赵延洵问向身旁一人。
  “没有,自从有了当今皇上,千户他们就变得跟我们一样了!”
  “今天是为了招待你们,才弄了这两个菜!”
  赵延洵笑着问道:“我们却能加菜,你们会不会生气?”
  见他比较好相处,周边既然逐渐放下了戒心。
  “这可比以前好多了,如今至少能吃饱!”
  “是啊,大家伙儿都说,当今皇上才是好皇帝,可比之前那位好多了!”
  听到这些人夸自己,赵延洵脸上笑容更甚,这便是最底层且最真实的声音。
  赵延洵又问道:“平时你们,可要练兵?”
  “每天至少练半天,其他时间干活儿!”
  地方卫所军,有自己专门的田地,可以自行解决大部分军粮。
  以往这些军粮都被贪了,而且底层军官还吃空饷,想方设法向朝廷要钱。
  靖难之后,一切军队全部回炉重造,打碎了底下的利益集团,让卫所军又焕发了生机。
  “平时都练些什么?”
  接下来,赵延洵不停发问,对基层卫所军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而在另一头,马毅想方设法巴结张猛,然而只换回对方一张冷脸。
  一顿饭吃完,士兵们陆续离开,赵延洵一行也返回了营房。
  第二天一大早,外面就有军队开始集结,然后便“哼哈”的训练声响起。
  赵延洵一行随即起身,出门便看见校场上,士兵们正在大吼着练拳。
  “倒也不错!”赵延洵赞了一句。
  见到他们出来,千户马毅随即迎上。
  只听千户说道:“诸位上差,再有半个时辰才开饭!”
  得到赵延洵提前授意,只听张猛道:“我们还有要事,早饭就不吃了,多谢露宿……告辞了!”
  “还是吃了再走吧!”
  “不必了!”
  “现在就走?”
  “正是!”
  “那卑职送送诸位!”
  张猛没有多说,一行人便往军寨大门走去。
  送张猛一行出两位军寨,看着他们沿着官道走远,马毅心里石头才算落下。
  “大人,这帮人不简单!”
  听到手下百户这话,马毅说道:“锦衣卫嘛,皇帝近臣,当然不简单!”
  百户接着说道:“大人,刚刚暗哨汇报,跟这些人一块儿来的,至少还有八九十人,撒在我们军营周围!”
  一听这话,马毅顿时惊住。
  百户又说道:“昨天晚上,这帮锦衣卫的人,还问了咱营里的事,您说这些人……会不会是冲着咱们来的!”
  马毅表情严肃,说道:“咱们有枢密院的任命书,与前朝再无瓜葛,如今行的端坐得正,难道还怕他们查?”
  “皇上圣明,他们难道还敢胡来?”
  百户点了点头,说道:“却也是这么个道理!”


第811章 世道
  出了军营,赵延洵一行不过走出三四百米便有马车赶上来接他。
  张猛挤走了车夫,再度把赶车的活儿拿下。
  “张猛,你出城的时候多谢,其他卫所也如昨日所见?”
  张猛答道:“回禀皇上,有的好有的差,但总比原先的要好!”
  张猛曾是陇右都司的兵,卫所什么情况他自然清楚。
  “关于各都司的情况,枢密院虽有严密监管,但朕总觉得不放心!”
  “这次回京后,朕打算派你巡查各地,你意下如何?”
  张猛愣了几秒后,答道:“臣听皇上吩咐!”
  赵延洵笑了几声,问道:“莫非你还舍不得离开朕?”
  这话确实说中了张猛的心思,他确实不大愿意干这些费脑子的差事。
  没等张猛回话,赵延洵便接着说道:“这几年,他们领兵在外打了许多硬仗,你却一直守在朕的身边,这也不是个办法,得出去历练,长长见识!”
  “臣明白!”
  马车徐徐往前,两人接着闲聊起来,并沿着官道往偏僻处赶去。
  虽已在这个时代待了三年多,但赵延洵出入的地方,要么是郡府两级的大城,要么是丧尸环绕之之处,要么是军事要冲位置……
  这个时代最普通的村镇,他从来没有亲自见过。
  那些能在官道旁的村镇,其实已算是相对繁华之处,赵延洵一路看来基本没发现啥问题。
  所以,最终赵延洵决定弃掉马车,改步行去偏远乡村。
  沿着小道,赵延洵几人往前走了七八里,一路上所见情形果然有了不同。
  沿途所遇百姓,相较于居住在官道周边之人,明显消瘦了许多,说是皮包骨头也不为过。
  而此刻,赵延洵停在了一处野地,在他旁边的水沟里,有一具被野狗啃食的尸体。
  先前之所见,让他知晓自己所治之天下,老百姓正在受苦受难,但还在他心里接受范围内。
  可被啃食过的尸体,却让他受到了极大冲击,亦让他觉得格外痛心。
  “找个地方,把人埋了!”
  “是!”
  紧接着,张猛便招呼随行两人,开始挖坑埋葬尸体。
  看着远处还未耕种的田地,赵延洵喃喃道:“眼下是野狗食人,若是粮食短缺,恐怕就是人吃人了!”
  没一会儿,尸体便被掩埋完毕,赵延洵一行便继续赶路。
  又往前走了四五里,前方山坳出现了几处庄户人家。
  “去那边看看!”
  几人继续前行,可只隔了几百米,赵延洵就听到了哭嚎声。
  很快,他们靠近了最近的茅屋,哭声便是从里面传来的。
  这显然是最普通的百姓,赵延洵本想询问他们生活情况。
  但眼下这样子,不问都知道这家人过得很惨。
  “里面可有人在?”
  张猛喊了好几声,里面才有一老妇走出,打满补丁的衣服已经很难称得上衣服。
  花白的头发,深陷的眼眶,瘦弱的身体……赵延洵看了只觉得心酸。
  他所治理的天下,不只有士大夫官员,还有这些占据绝大多数的百姓。
  而眼前这位,虽然已经够惨了,至少有自己的房屋,比那些流民又好出了不少。
  想起京城里那些豪门大族,其已占据了十几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却还要干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把他们抄了也是罪有应得。
  老妇虽无识人之明,但仅从赵延洵几人的衣衫,也知道他们定是大人物,即便赵延洵已是找的最寻常的布衣。
  “给各位老爷磕头了!”老妇慌忙跪在地上。
  “老人家快快请起!”
  赵延洵上前想要搀扶,张猛却先了一步,直接把老妇搀扶了起来。
  虽然他们表现得很随和,却还是让这老妇人极为害怕,让其战战兢兢不知如何自处。
  面带笑容,赵延洵问道:“老人家,家中只有你一个人?为何不见其他人?”
  “老爷,两个儿子进山砍柴去了,当家的带着媳妇孙儿在地里!”
  点了点头,赵延洵又问道:“一家人都在也是好事,如今日子可还过得去?”
  一听这话,老妇人又开始掉眼泪,这意思已是再明显不过了。
  “家中有什么难处,你可以跟我们说,我们是官府派来的,专门为百姓排解困难!”
  一听赵延洵是官府来的,老妇当即道:“没……没什么难处!”
  这话明显言不由衷,但赵延洵稍稍一想,便知是这老妇不相信官府。
  “老人家,有什么难处你只管说,我们一定会帮你的!”
  可信任这东西,又岂是能轻易建立的。
  只见老妇突然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说道:“大人,小民家真的没粮食了,你再逼就是要我全家的命了!”
  这一句话,信息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老人家,我们不是来征粮的!”
  好一番劝说,才让这老妇相信了赵延洵的话,但其神色间的担忧害怕却未消失。
  此刻,赵延洵已坐在了对方门槛上,这老妇人就坐在他身旁。
  “老人家,官府最近征了你们的粮食?”
  “是!”
  “每家按人头收的,每人交五十斤!”
  “是谁来你家收的?”
  “王老爷家!”
  “那个王老爷?”
  “就安溪村的王老爷!”
  一听就是本地的地主,赵延洵随即问道:“他家有多少地?”
  “数不清,好多田地都是他家的!”
  “这位王老爷,一直都是他在收税?”
  “是!”
  “官府为何不自己来收?”
  谁知老妇人反问道:“难道要官老爷来收?”
  如今这个时代,县衙直接管辖的只有县城及周围,更远些的地方就只能靠乡贤自治。
  像王老爷这的大地主,自然会承担起乡贤的责任。
  “那位王老爷住在何处?”
  “就在前面!”老妇人给赵延洵指了方向。
  “多谢了!”
  临走之际,赵延洵便问左右是否带了钱,能帮一点他当然要帮。
  几人出门随身没带多少钱,但凑起来也有二十多两,但赵延洵只给老妇人留了三两银子。
  倒不是他舍不得,而是他怕给了太多钱,反而会害了这一家人。
  三两银子,足够他们渡过这次难关。
  只不过,天下受苦百姓何其多,赵延洵又哪来那么多银子去救。
  正当他要离开,却见远处飞快跑来一少年,嘴里还高喊着“王婆”。
  “老爷,这是我后面一家的大孙子,!”
  从赵延洵这里得了好处,王婆已放下了戒心,主动向赵延洵介绍来人。
  “大郎,何事?”
  瞧了一眼,赵延洵几人,少年明显带有戒心,以至于并未回答王婆的话。
  “有话就说,这里没外人!”
  有王婆这句话,少年才说道:“王婆,县尊大老爷去王老爷家了!”


第812章 针锋相对
  听到知县来了,王婆脸色顿时大变。
  “遭了遭了,怕是又来催粮的了!”王婆急得不行。
  只听“大郎”连忙解释:“不是,县尊大老爷说,是来给咱们百姓做主的!”
  “大郎,你还小,那些当官儿的来了,肯定不会有好事!”
  “哦!”大郎点了点头,他不过才十二三岁,确实是啥都不懂的年纪。
  这一幕,看得赵延洵心情复杂。
  这天下不知有多少百姓,视官府为盗贼。
  “大郎,你带我们去看看那位知县,如何?”赵延洵神色和煦。
  “知县?”
  见大郎面带疑惑,赵延洵便解释道:“就是你们县尊老爷!”
  “大郎,这几位老爷是好人,你带他们去吧!”
  “哦!”
  在这少年的带领下,赵延洵几人徐徐往村子走去。
  没走上两里地,村子就出现在他们眼前。
  所谓村子,其实就是房屋较多的聚落,其中又以王家宅子占地较大。
  王家除了本有的三进院子,还有牲口棚子、柴房和长工所住的草屋。
  此刻在王家大门外,聚集了百多号人,其中多数都是本庄人家。
  只见王家大门紧闭,门外身着官服的知县,在这里竟吃了闭门羹。
  这位知县名叫胡礼贞,年纪约摸三十上下,见到此人给赵延洵最深的印象,便是他那坚毅的目光。
  胡礼贞身旁,一名捕头低声道:“大人,要不咱还是回去吧,何苦来受这个罪!”
  “受苦?你要是觉得受苦,现在就可以回去!”
  “大人您不走,卑职岂敢……”
  没等这人说完,便听胡礼贞说道:“你要是不走,那就听我的号令!”
  叹了口气,捕头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也让其身后的十几名差役,神色满是失望。
  看了一样旁边的树影,胡礼贞沉声道:“时辰快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