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从封王开始- 第4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朝文微笑道:“此事虽难,但若成阁老办妥了,对你也是大有裨益!”
  看着眼前笑容和煦的老头儿,成文光暗骂了声“老狐狸”,然后脸上堆满笑容道:“阁老,我毕竟经验浅薄,此等大事……依我看,还是商量着来,如何?”
  等了几秒,陆朝文笑了笑,然后说道:“如此也好!”
  到了这一步,他二人才各退一步,把事情责任各揽了一半。
  接下来,二人便深入分析情况,在此过程中开始制定计划。
  而在另一边,在接到圣谕后,张猛便挑选了五十名侍卫。
  目光扫向众人,张猛沉声道:“你们现在回去,换上便服,半个时辰后,来此地集合!”
  “遵命!”
  之前的左右殿前卫,如今已改名为左右禁卫,两卫兵力已扩充至四千人,专门负责皇城宿卫。
  张猛为左禁卫指挥使,胡大彪为右禁卫指挥使。
  这十天时间,该张猛的左左近卫当职,所以赵延洵才找上了他。
  刚才他安排的五十人,乃是负责近身保护赵延洵的,紧接着他又召见了三位百户,让他们将手下人集中起来。
  换句话说,这次微服出巡,赵延洵将会有三百五十多名侍卫保护,这里面最起码的都是一级士兵。
  侍卫们在准备,而另一头的赵延洵,却正在挑选着衣服。
  在他面前,有十多名太监捧着托盘,上面摆放着各式样的衣物。
  “这就是朕最普通的衣物?”目光扫向吴轩,赵延洵眼中充满了疑问。
  吴轩此刻也懵逼,皇帝的衣服虽多,但不到龙的确不多,眼前这十多套已是仅有的。
  “皇上……奴婢确实找不到其他式样了!”吴轩极为惶恐答道。
  “这些衣物,是极上等的锦缎裁就,说是有价无市也不为过,绝非一般人可穿着……”
  背着手走向书案,赵延洵徐徐道:“朕穿这样的衣物,还算得上是微服?”
  “这……”
  这可让吴轩犯了难了,在皇帝的衣柜里,他还真找不到一般锦缎做成的衣物。
  其实吴轩还是意会错了,赵延洵的意思是说,他要穿最普通的布衣。
  “找不到是吧?”
  面对质问,吴轩只能硬着头皮回答:“皇上……确实是没有!”
  赵延洵豁然转身,说道:“皇宫里没有,那就去外面找,半个时辰内,给朕置办两件布衣!”
  再过半个时辰,侍卫那边差不多也准备好了,离宫的事也就能执行。
  “是!”吴轩连忙答话。
  “不要大张旗鼓,若是消息走漏,朕绝不轻饶!”
  “遵旨!”吴轩极为郑重答话。
  不走漏消息,可不只是吴轩一个人的事,还要殿内其他太监保密。
  这非常考验吴轩的领导力,如果事情被他办砸了,毫无疑问会影响他的帝位。
  而当吴轩着急忙慌,派亲信出皇城办差时,延寿宫那边却派了人,来请皇帝过去用午膳。


第809章 借宿
  一般来说,在不是特殊日子的情况下,只有妃嫔才会请赵延洵吃饭。
  眼下太后突然叫他过去,很可能事情并不简单。
  眼下正好快到午饭的时候,赵延洵也不好拒绝,于是就带着人往延寿宫赶了去。
  乾安宫与延寿宫距离较远,赵延洵乘坐辇轿,用了十分多钟才到。
  “儿臣叩见母后!”
  曹太后亲自将儿子扶起,说道:“洵儿不必多礼,快快起身!”
  赵延洵随即起身,然后便在太后引领下,来到了偏厅内坐下。
  没一会儿,午膳就陆续传了上来。
  如今百姓困苦,所以赵延洵专门下过圣旨,削减了宫里的各项开支。
  即便太后这里饮食规格最高,也不过只有八菜一汤,根本比不过南方那些大小豪族。
  当然了,作为母亲,太后当然支持儿子事业,所以对削减开支并无意见。
  有宫女布菜,吃饭的两个人可以很轻松,于是便有一搭没一搭聊了起来。
  “昨日云辉媳妇进攻,跟我说你舅舅他身体不好!”
  见赵延洵放下筷子,太后接着说道:“说起来,你舅舅也是命苦,一家老小被流放,妻刘氏死于流放途中,他虽活得了一命,却也落下了病根!”
  “曹家遭难,可全是因我母子二人!”
  赵延洵点了点头,母亲渲染了这么多话,其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母亲说得是!”
  眼见皇帝如此懂事,太后心里松了口气。
  虽然是自己亲儿子,虽然自己是太后之尊,但她却没把握能“挟制”皇帝。
  “如今你登基为帝,我母子二人享尽尊荣,可不能忘了他们!”
  “母后说得是!”
  赵延洵仍是这一句,便让太后心中有些不满,那你倒是给句场面话啊!
  “要不……给你舅舅封个侯?他这身子已经垮了,说不定哪天就……”
  说到此处,太后忍不住抹了眼泪。
  这么多年,曹家确实帮她做了不少事,如今亲哥哥落到这般模样,太后感到心酸也属正常。
  “母后,舅舅一家是该封侯,但眼下还不是时候!”
  见太后凝视过来,赵延洵只得解释:“您也知道,跟儿子打天下那批人,到现在全都没封爵位!”
  之所以不给那些将领封爵,是因为在赵延洵看来,这些人资历着实潜了些,还需要多加历练。
  更何况,让他们全都“饿着”,干活儿才会更卖力些。
  “若是贸然分封,怕是会引得朝局不宁!”赵延洵沉声说道。
  “皇帝有此疑虑,却也实属正常,倒是母后考虑不周了!”
  此时,太后称呼赵延洵为皇帝,已经体现了疏远之意。
  “儿子不得不以大局为重,还请母后恕罪!”
  眼见赵延洵如此坚决,太后便知多说无益,只得道:“用膳吧,一会儿都凉了!”
  赵延洵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曹家如果提升了爵位,很可能会让许多人心里不平衡,那是赵延洵不愿看到的。
  接下来,这一顿午膳吃得很沉闷。
  午膳结束,太后说自己乏了,赵延洵只得告辞离开。
  佛堂内,太后打坐难以静心,最后直接把木鱼都给扔了,吓得外面侍奉的宫女太监战战兢兢。
  “皇帝……我可真是养了个好儿子!”
  再说赵延洵离了延寿宫,便得知侍卫们已安排就绪,于是赵延洵换上了布衣,直接往从皇宫侧门出了去。
  昨日大雪,使得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赵延洵坐着马车,从京城西面出了城,然后沿着官道就走了起来。
  虽然说有三百多名侍卫随行,但这些人极为分散,紧跟着马车的不过七八人,其中还包括了亲自驾车的张猛。
  “皇上,这是要去哪儿!”
  出了城到底去哪儿,赵延洵还真没想过。
  短暂思索后,赵延洵便说道:“先往西走个几十里,然后再往偏僻的地方去!”
  “是!”
  要看百姓的实际生活,自然要到偏远些的地方。
  这次虽是微服出宫,但赵延洵也给内阁打了招呼,说自己是去巡视军寨,让他们若遇紧急情况可便宜行事。
  在打过招呼后,赵延洵便能在外面多转几天。
  马车的赶路速度不快,从中午走到天黑,也不过走出七十多里。
  当他们准备找地方歇息时,便发现前面有一处军寨,于是赵延洵便下了马车,带着张猛等几名侍卫走了过去。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军寨,是京畿都司的下属,近期才完成了改编。
  在拿下整个天下之后,有数量众多的卫所军投降,改编这些军队着实费了很大功夫。
  千户级以上的军官要打乱重新任命,军队的精神风貌要重新塑造,军队的战斗力要提起来……
  枢密院报告的是任务推进顺利,但赵延洵从未亲眼见过,如今到了岂能不亲自看看去。
  “张猛!”
  “臣在!”
  “一会儿,你就以钦差的身份,带朕入军寨去看看!”
  “是!”
  张猛是典型的人狠话不多,这样的人很适合守卫皇城,所以赵延洵仍把他留在身边。
  他们这一行人,虽全都未着官服,但出皇宫时他们都带了腰牌。
  最关键的是,他们带的是锦衣卫的腰牌。
  虽是新成立的部门,但锦衣卫近期办了几次大案,也算是把名声打了出去。
  如今谁都知道,锦衣卫乃是皇帝心腹,用他们的身份来检查军寨,也算是恰如其分。
  他们离开马车步行,当距离军寨五十米时,里面的人就发现了赵延洵一行。
  “什么人?”负责看守大门的小旗官呵斥道。
  张猛抬头,一双铜铃般的眼睛瞪向那小旗官,声音低沉道:“我们是朝廷钦差,让你们千户出来!”
  虽然啥都没出示,但张猛本人气场在,还真就震住了那小旗官。
  “你等着!”
  撂下这三个字,小旗官直接往军寨内跑去,军寨门口重归宁静。
  站在张猛身后,赵延洵的注意力,却一直在军寨里面。
  可以听到,里面有士兵在进行训练,这在以往卫所军中,可是难得一见的场景。
  仅此一项,至少可以断定,这些卫所军是有改变的。
  很快,那小旗官带着几名军官出来,为首那人便是千户。
  当军寨门被打开,赵延洵低声对张猛道:“一会儿就说,我们在此借住一晚!”
  “是!”
  紧接着,那千户已经迎了过来,脸上挂满了笑容。
  “卑职龙应卫千户马毅,不知上差所属那个衙门,来此处所为何事?”
  只见张猛拿出腰牌,扔给前面的马毅后说道:“我们是锦衣卫的人,奉旨办案……要在此地借助一晚!”


第810章 卫所军
  锦衣卫的腰牌,马毅其实不认识。
  但看张猛的气势不像作假,马毅自然信了几分,何况这腰牌看起来也像真的。
  对方只是借住一晚,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要求,于是马毅欣然同意。
  “上差奉旨办差,卑职岂敢怠慢……诸位请!”
  于是张猛走在前面,带着身后八人进了军寨。
  这里是一个千户所的营区,占地面积着实不小,但里边儿人却少了些。
  见此情形,赵延洵忍不住问道:“既是千户所,为何只有百余人?”
  见是个年轻人问话,便让马毅心有不爽。
  上官在场,那有年轻人说话的份儿?
  此刻赵延洵敛去了一切锋芒,看起来就是一普通年轻人,只不过比常人英俊些,所以马毅并未察觉到他的不同。
  虽然心里不痛快,但马毅还是答道:“本千户所共有兵卒五百三十九人,这两天领了征粮的差事,有三百多号兄弟去了乡里!”
  眼下要用粮的地方很多,比如迁移流民,比如西北用兵,朝廷穷得叮当响,自然要从各地征粮。
  当然了,本次征粮只针对富户,以两百亩田产者为基准,低于两百亩的户头不征。
  赵延洵又问道:“谁负责征粮,如何征粮?”
  见张猛也投来疑问目光,马毅只得答道:“都司下了军令,只让我们听布政使衙门差遣!”
  关于调兵征粮这件事,此前兵部有递过折子,赵延洵是有印象的。
  他就怕,那批文官为徒省事儿,直接把征粮的事扔给军队。
  相对而言,军队行事更为粗暴,很可能会引出大乱来。
  赵延洵再无问题,马毅便将心思返回张猛身上。
  来到一处营房外,马毅满是歉意道:“上差,本地简陋,您可不要见怪!”
  “赶紧派人,把里面收拾一下,换上崭新被褥!”
  “是!”
  一百百户领命后,立刻就离开去找人了。
  看了一眼仍留在原地的马毅,张猛道:“马千户,你忙去吧,我们还有事要商量!”
  这一行人,让马毅感到很奇怪。
  和这些少接触,貌似也不是坏事,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挺危险。
  “那卑职就不打扰了!”
  与张猛一道,赵延洵在营区内转悠起来,主要是看此地的防护情况,以及士兵精神面貌和装备。
  看了一圈,赵延洵勉强满意。
  相较于之前的卫所军,他们都改变着实很大。
  夜幕降临,吃饭的时候到了。
  “一二一……”
  “一二一……”
  营房内,听到外面号声,赵延洵走出了房门。
  便见校场上,留守的士兵已征集完毕,正在百户带领下往食堂走去。
  这在以前的卫所军,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形。
  别说什么官兵一体,士兵们能吃饱饭,就是极为难得之事了。
  “立……定!”
  脚步声戛然而止,方阵停在了饭堂外。
  “皇帝陛下,万岁!”
  随着百户一声高呼,现场士兵齐声喊道:“皇帝陛下,万岁!”
  从他们的整齐度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