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从封王开始- 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参见娘娘!”
  听到身后响起的声音,端妃徐徐回过头去,只看到了一汉子单膝跪地,垂手向自己行礼。
  “你是何人?”
  “臣袁海,奉王爷之命,保护娘娘!”
  没错,此刻出现在端妃身后的,便是跟随刘德到京城的总旗袁海。
  他和他手下的人,已在京城待了两年,已经用各种方式融入了京城。
  端妃随即问道:“我儿可好?”
  “娘娘,臣离开元阳已经两年,并不知晓王爷情况,想来王爷天命所钟,自是吉祥如意!”
  端妃又问道:“你在京城已经待了两年?”
  “正是,此前娘娘在长守斋,我们就在长守斋周围待着,如今娘娘来了养济院,臣等自然要跟过来!”
  端妃点了点头,又问道:“刘德在何处?”
  “已随曹家大郎,一同往陇右去了!”
  听到曹云辉也去了,端妃略微有些惊讶,但随即便明白了自己兄长的决心。
  “此去陇右,遍布艰险,你们该去保护他们,何必为我耽搁在此!”
  对于端妃来说,保证曹云辉把消息传到陇右去,是比她个人安危更重要的事。
  袁海连忙答道:“娘娘安危,关乎重大,臣等岂敢怠慢!”
  事已至此,再让袁海带人撵上刘德一行,在当下这种通信条件,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只听端妃说道:“你不该来见我……若是被人瞧见,怕是性命难保!”
  袁海答道:“娘娘放心,左右无人!”
  端妃平静道:“你该走了!”
  袁海本想问能否帮什么忙,话还没出口端妃却先下了逐客令。
  恭敬行礼后,袁海转过身要离开,走了两步后忽然回头问道:“娘娘……刚才那几个贱妇,可要将其铲除?”
  “不必!”
  把这几个人杀了,只会平白引起麻烦,对端妃的处境毫无帮助。
  毕竟你杀两个,李氏就能再弄来两个。
  “是!”袁海恭敬应答,紧接着他又说道:“娘娘,等时机成熟,臣等可以救您离开!”
  眼下,端妃处于被很多人盯着,所以袁海才需找到合适时机搭救。
  听到这话,端妃终于提起了些许兴致,说道:“知道了!”
  “娘娘放心,臣等一定豁出命去,保全娘娘周全!”
  …………
  皇城大内,乾安宫内。
  皇帝赵维隆跪在偏厅,抬头仰望着墙上的画像,画上之人正是死去的太安帝。
  “爷爷……孙儿不孝啊!”
  “江山交到孙儿手中,中原的怪物清剿毫无进展,西南本已向好的局面却致崩坏……”
  “如今,西南已有反叛之象,朝廷之内党争不断,南方各郡与朝廷离心,骄兵悍将尾大不掉……”
  “爷爷……孙儿让您失望了!”
  “人人都想做皇帝,可真坐上了这个位置,才知是坐在火山上坐在刀口上……”
  “爷爷……孙儿好怀念您还在的时候!”
  皇帝赵维隆的低吟声,在安静的偏厅内格外清晰。
  此刻他是真的心累了,无穷无尽的挫败感,让他已有了撂手不干的想法。
  至少面对当下这烂摊子,赵维隆根本不知如何处理,他甚至起了退位让贤的心思。
  “皇上……”
  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赵维隆当即大怒道:“朕不是说了,任何人不得进来,滚出去!”
  “臣妾听说,皇上今日粒米未进,所以特来看看!”
  回过头去,赵维隆看了一眼门外端庄美丽的女子,下一刻又回过了头去。
  “皇后,你不该来这里!”赵维隆语气森冷。
  来人正是皇后,也是薛景彦口中的甄家女儿,闺名唤作湘潋。
  皇帝生气,这可不是小事,偏偏甄湘潋毫不畏惧。
  “臣妾违了皇上旨意,愿意听从皇上发落,但请皇上让臣妾把话说完!”
  虽然想听听甄湘潋要说什么,但作为皇帝自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赵维隆干脆没有说话。
  “皇上身系天下,日理万机,自当以龙体为重,皇上安康天下臣民才能安心!”
  走进偏厅内,甄湘潋直接跪在了地板上,向墙上太安帝画像磕了头。
  然后甄湘潋接着说道:“不管有多少难处,皇上也要以龙体为重,否则先帝天上有知,也会责备皇上!”
  听了这些话,赵维隆有些愣住。
  直到今天,他才发现自己皇后非同寻常的一面。
  赵维隆自幼丧母,父亲一门心思稳固储位,于他而言身边从来没有亲近的人。
  可在今日,听了皇后这一番话,赵维隆内心某个角落被打开了。
  “皇后……”赵维隆心情复杂,想说些什么却又无从说起。
  此事甄湘潋说道:“臣妾知道,皇上有无尽多的难处,很多难处还不能为外人道!”
  “世人皆言夫妻同心,若皇上不嫌弃的话,臣妾愿意听皇上说话!”
  讲到此处,甄湘潋展颜一笑,说道:“臣妾虽愚钝,却也读过一些书,说不定还能替皇上出主意……”
  看着妻子明媚笑容,赵维隆心情好了许多,脸上阴霾也一扫而空。
  “皇后……你的心意,朕知道了!”
  “既如此,皇上何不先去用膳?”
  愣了一下,赵维隆当即道:“好就依皇后所言!”
  正当二人起身,还没来得及走进大殿,就听外面有人通禀道:“启禀皇上……吏部侍郎黄志成觐见!”
  黄志成,是赵维隆上位的最大功臣,他的官职在一年内变了两次。
  从太子府詹事,到户部侍郎,再到现在的吏部侍郎,他的实权在步步高升。
  按赵维隆的打算,下一步他就要推黄志成入阁,以顶替致仕的陆朝文。
  听到禀告,赵维隆无奈对身旁妻子说道:“皇后,看来这顿饭,得晚一些才能吃了!”
  “臣妾在宫里等着皇上!”
  二人约定好后,赵维隆来到了偏殿内,命人将黄志成请了进来。
  黄志成行礼之后,没等他开口赵维隆已先问道:“先生,可是又有什么坏消息?”
  虽然已经做了皇帝,但赵维隆还是称黄志成为先生,这是有意抬高他的地位。
  黄志成一本正经说道:“皇上……臣没有坏消息,反倒有好消息传来!”
  “什么好消息?”
  “前些日子,臣修书吴阳方老先生,请他到京城来向皇上讲学,今日收到方老先生回应……他已同意了!”
  听到这话,赵维隆神色一振,连忙问道:“先生所言当真?”
  “臣岂敢欺君!”说完这话,黄志成又跪在说道:“但臣擅作主张,还请皇上治罪!”
  “先生何出此言?”赵维隆有些疑惑。
  黄志成说道:“皇帝之师,必为天下楷模,岂可微臣一人定夺,臣有欺君之罪!”
  这话可一点儿不假,黄志成此举确实有僭越之嫌。
  思索之后,赵维隆沉声道:“事急从权,先生并无过错,何况方老先生为当世大儒,先生选之并无差错!”
  这位方老先生为当世大儒,他所造就的梅林学派,在南方数郡学子中影响颇深。
  请他到京城来讲学,可以帮赵维隆收束南方学子之心,加强南方数郡对朝廷的向心力。
  如今朝廷财政,全靠南方数郡支撑着,才能保证中原各郡军队供给,才能保证京畿之安危。
  听了皇帝这番话,黄志成叩头道:“多谢皇上宽宥!”
  “先生不必如此,你我虽是君臣,但却亲如师徒……”
  “臣岂敢!”
  “先生可用过午饭?”
  “臣还未来得及……”
  赵维隆当即道:“正好朕也未曾用膳,干脆就一起吧!”
  “臣……”
  “先生切莫推辞!”
  迟疑片刻,黄志成答道:“臣遵旨!”


第653章 渡河
  靖平元年三月二十七,长右县东部,大河岸边。
  艳阳高照,大河之上有二十多条大船,此刻正在两岸不断往来,船上满载着兵卒们。
  而在河岸边,仍有大批兵卒等候着,显然他们也准备过河。
  河岸边,已经升为千户的杨青说道:“北地郡各府县,经过两个多月忙活,总算把各府县城收复了!”
  在他身旁,则是同样身为千户的秦昊,只听他答道:“是啊……从今往后,北地安危就交给了北地都司,咱们终于不用耽搁在此了!”
  “对了,刘山所在的第二位,是不是前天就渡河了?”
  秦昊点头说道:“没错,就是前天!”
  杨青不免羡慕道:“他倒是好运,能早些撤回陇右去!”
  秦昊说道:“有什么办法,谁让他的第二位,离大河更近!”
  杨青又问道:“其他各卫也都渡河了?”
  他所在的第一卫,负责收复奉绥府的收复,距离大河是最遥远的,相对来说消息比较闭塞。
  只听秦昊答道:“就咱俩所在的第一卫和第三卫没渡河了!”
  看着渡河的大批军队,杨青不由感慨道:“王爷将十五卫人马,全都调集到陇右去,看来是下定决心要东出了!”
  对这样判断,秦昊并无质疑。
  “若没有北地这三方势力搅局,恐怕王府兵峰,早已拿下河西郡了!”
  听得这话,杨青表情凝重道:“河西可不是北地,那边怪物密度极高……想要收复没那么简单!”
  北地郡本来人口密度低,所以其丧尸数量也少,故而才能在两个月时间内,王府全力清剿下收复各府县。
  但关内各郡,人口密度要大出不少,想要收复城池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面对杨青的担忧,只听秦昊笑着说道:“你别忘了……咱们如今有十万大军!”
  杨青不由怔住,下一刻他露出了笑容。
  “是啊……王府如今,已是大军云集了!”
  眼见杨青感慨,秦昊忍不住说道:“两年多时间,王府已经大变样了!”
  杨青随即说道:“何止王府大变样了,你我不也是如此!”
  秦昊连忙说道:“哈哈……全耐王爷看重提携,否则那有我今日千户之位!”
  两年前,他们还只是最基层的大头兵,可如今已领兵众多的千户了。
  杨青徐徐说道:“是啊,全靠王爷英明决断,我们才能在这乱世活下来,还能把官儿越做越大!”
  秦昊紧接着说道:“说来也是奇特,这一到十五卫的兵马,原先在北地郡畏缩于城池之内,两年时间只能等死……那知跟了王爷后,完全就变了个模样!”
  “非但有了精气神,更能和怪物硬拼了,否则还真难说……能在两个月内收服北地各府县!”
  于是杨青做出总结:“所以嘛,厉害的不是咱们这些人,而是王爷!”
  两人一阵沉默后,终于还是秦昊憋不住心里的话,紧接着说道:“接下来,将河西郡给拿下之后,再往东……可就是京畿郡了!”
  听得这话,杨青转过头说道:“然后呢?”
  秦昊说道:“京畿郡可有皇帝,那可是咱王爷亲爹,到时候……总不能咱们这些人,全都变成了朝廷官军吧!”
  这个时候,陇右这边还不清楚近期京城的消息,仍旧以为京城是太安帝当政。
  杨青态度坚决道:“反正我听王爷的,他说咱往哪儿打,咱就往哪儿打!”
  秦昊便笑着说道:“确实……管他是谁,王爷让我杀谁我杀谁!”
  又是一阵沉默后,秦昊又说道:“你说,日后王爷若是当了皇帝,咱们这些人……怕是也能封个爵吧?”
  眼见秦昊思绪越来越夸张,杨青随即提醒道:“我看你还是少想这些破事,如今千户指挥使还未定下,卫所全靠咱们这些人撑着,期间可千万别处纰漏!”
  “过了大河,侍卫司南军的教导队,就要全部撤出各卫所,到时候要约束好各千户所百户所,咱们的事儿可不少!”
  所谓的侍卫司南军,是以前的兵马司四个千户所,赵延洵已经改了建制。
  如今的侍卫司,分为南军北军两个系统。
  南军四个一级千户所,士兵已经全部满编为一千人,如今分散在新整编的十五个卫所,帮忙训练军队和带领所有士兵清剿丧尸。
  而侍卫司北军也是四个千户所,是王宗等人所带的二级百户所。
  如今他们各自手下已扩编到三百人,所以赵延洵给他们千户所的招牌,实际上四个千户所加起来才一千二百来人。
  “你说……兵马司十五卫中,空缺的一半多位置,啥时候才能把人补上来!”
  言及于此,秦昊忍不住吐槽道:“千户缺一些倒没啥,可指挥使也全都空着,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改编的十五卫所大军,百户一级全都已任命完毕,但千户一级只有王府出身的人到任,占总的千户名额有四成。
  也就是这些千户,如今主持各卫所事务,因为指挥使一级全都空着。
  禁军、北地都司、关内各都司的千户,以及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