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从封王开始-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在街上的孟海二人,被声浪冲击到了心灵,百姓们对雍王的尊崇,还在他们的预料之上。
  只听马山忍不住说道;“乖乖,雍王殿下,莫非真是天选之人!”
  “没错,雍王殿下就是天选之人!”一旁的老头儿笃定道。
  随着赵延洵轿子离开,戒严的士兵也随之离去,街道上的热烈情形逐渐消散。
  “走吧,咱们该去南城了!”孟海平静道。
  “你们在南城那个坊?”一旁的老头儿问道。
  看了一眼木牌,孟海便道:“我们住三英坊!”
  “哟,这可巧了,老头子也住三英坊!”
  “那正好,我兄弟二人与老丈同路!”孟海笑着说道。
  言罢,孟海向马山使了个眼色,然后他俩便主动抬起了地上那捆竹子。
  “你们这是!”
  “老丈,我们帮你扛到南城便是!”
  “那可说好了,老头子可不管你们晚饭!”
  “老丈放心,我们领了粮食,不会蹭你家饭,只是有些事情要请教你老人家!”
  “有什么你就问,老头子知道的都告诉你!”
  “还没请教老丈怎么称呼!”
  “叫我老陈头儿就是!”
  伴随着对话,他们一行越走越远。


第209章 校场之上
  龙潜坊,王府校场之内。
  十几名侍卫正布置着校场,他们摆好一个又一个靶位,显然这里会有演武活动。
  “元阳城北灞河环绕,据说就在昨天,咱们的人便打到了最北端,元阳以北灞河以南的地界,都被光复了!”
  “你说接下来,王爷会继续往北打,还是往其他什么方向清理怪物?”
  “这可说不准了,我倒是觉得……随便那个方向都可以,四个方向一起也可以!”
  伴随着侍卫们的交谈,一个简单的靶场即将布置完毕,接下来他们只需等着。
  校场东侧的王府内,赵延洵已经换上了劲装,然后迈步走出了大殿。
  而在他身后,则是陈安明和关和泰。
  “今日,你们也可射上几箭!”赵延洵走在前方道。
  陈安明不由笑道:“殿下,臣已是老眼昏花,怕是根本射不中靶!”
  “哎……话不能这么说,你是行伍出身,怎么也都有底子在!”
  说完这话,赵延洵目光扫向一旁的关和泰:“倒是关卿,书香门第,从未舞刀弄剑,今日怕是要闹出笑话来!”
  事实上,关和泰对射箭这种事,心里的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
  “殿下,臣舞文弄墨还行,可这射箭……臣无能为力!”头一次,关和泰与赵延洵唱起了“反调”。
  赵延洵不以为意,平静道:“在其位谋其事,在军中技艺上你虽比不上陈卿,但只要跟着一起学,你要年轻……未尝不能青出于蓝!”
  这番话可大有深意,赵延洵是在告诉关和泰,在什么位置就该做什么事,不要用出身文官来推诿。
  其次也是在激励他,只要愿意主动任事,往后也能在枢密院做出一番成就。
  和一帮老狐狸待久了,赵延洵养成了说话云里雾里的习惯。
  关和泰听懂了他的话,于是不再反驳,而是诚恳道:“殿下教会,臣谨记在心!”
  “这就对了!”赵延洵笑着说道。
  然后他便迈步走了出去,工正所最新一批成弓送了过来,赵延洵今日是专程试弓的。
  很快,赵延洵与两位枢密使出现在校场上。
  径直走到一处射点,赵延洵从林大贵手中接过了弓,顺手从一旁拖盘中拿起了箭。
  校场之内寂静无比,所有人都目光,此刻都聚集在赵延洵身上。
  只见赵延洵张弓搭箭,轻而易举将弓拉满,然后瞄向了前方的靶位。
  虽然他没学过射箭,但在心力被系统数次提升后,他的感知能力堪称恐怖。
  三十丈外的靶位,在他看来和面前没有区别。
  只见他松掉弓弦,只听“嗖”的一声,箭矢破空而出飞向远方,在众人凝神瞩目下正中靶心。
  “殿下威武!”陈安明忍不住赞叹。
  这对赵延洵来说却是小试牛刀,于是他吩咐一旁的林大贵道:“你来扔活靶子!”
  林大贵领命后,随即跑掉了远处,从框里拿起了一块草编圆盘。
  赵延洵张弓搭箭,然后顺势射出箭矢,不出意外再次命中。
  “继续!”
  接下来,赵延洵一连射了十几箭,全部都射中了目标,看得现场众人满怀崇敬。
  “殿下威武!”这时,周遭侍卫们也都呐喊起来。
  这弓还算不错,即便士卒们短期训练难以掌握,但有系统他可以直接给士兵升级。
  “你们也来试试!”赵延洵放下手里的家伙,今天他已经玩够了。
  陈安明立刻上前,但他也有自知之明,拿起弓箭瞄向了十五丈远的靶子。
  人老了,能射中近五十米距离的靶子,已经非常不错。
  “嗖”的一声,箭矢呼啸而出,在陈安明期待的目光下,稳稳扎在了靶子上。
  虽然没在中心,但能够一箭命中,陈安明已经足够满意。
  “陈卿老当益壮,本事不减当年呐!”赵延洵夸赞道。
  “臣微末之技,在殿下面前献丑了!”陈安明躬身道。
  此刻,赵延洵转向一旁的成文光道:“关卿……你也来试试!”
  半个时辰后,赵延洵三人来到了校场西侧,这里临时搭好了休息区。
  此刻赵延洵坐主位,关和泰与陈安明在左右摆了个小桌,上面只摆了茶水。
  端起茶杯,赵延洵盯着里面的茶水,徐徐道:“若不是清理元阳码头,得了一大批茶叶,王府早就断供了……所以啊,武备不强咱连茶都没得喝!”
  陈安明只是点头应是,而放在校场表现不佳的关和泰,此时接话道:“殿下所言极是,小小茶叶需要军队寻回,关乎存亡的粮食更是如此!”
  关和泰能接上话,证他头脑更敏锐,也算在和陈安明的“比拼”中扳回了一局。
  赵延洵喝了一口茶,而后说道:“本王成立枢密院,把你们单列出来,就是要抬高武备的地位,今日带你二人校场一行,为的也是这个!”
  放下茶杯,赵延洵接着道:“你二人身为枢密使,要严格管理监督军队,妥善制定清理计划!”
  这是赵延洵正式提出要求,关和泰二人不敢怠慢,皆起身聆听训示。
  “如今城外什么情况,你们天天看着奏报,想必比我还要清楚……如今的轻视,你们有何打算?”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关和泰与关和泰对视一眼,便听陈安明道:“殿下,如今城外管控范围扩大,但王府下辖兵力有限……”
  “臣和关大人仔细商量后,觉得还是该聚兵一处,专心收割粮食,除了重要点位皆可放弃!”
  那些粮食被收了的地方,陈安明认为可以放弃,只在重要位置设立卡点。
  对此,赵延洵没有意见,于是他紧接着问道:“那你们觉得……该往那个方向继续打!”
  这些其实已经有了预案,只听关和泰答道:“回禀殿下,臣二人仔细研判之后,认为该往东南方向清理!”
  “东南的河城县境内河流较多,且距元阳更近,臣等以为最合适!”
  元阳府的地理情况,赵延洵基本都有了解,所以关和泰的说法他很认可。
  “那就先把河城县北部地区收复,到时候再谈其他!”赵延洵一锤定音道。
  “是!”
  都但紧接着,赵延洵又嘱托道:“从打出城到如今,已经有四名侍卫十三名士兵殉职,另外还有九名百姓身亡,这些伤亡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你们要多督促,要确保绝对安全,要让士兵们绷紧脑子里哪根弦,时刻都不能放松!”
  关和泰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保证安全这一条恰恰是最难的。
  “遵命!”


第210章 危险之地
  八月初七,元阳东南二十里处。
  这个地方平平无奇,却是元阳府治与河城县的边界。
  官道之上,大批的青壮拿着镰刀,徐徐往前面走着,在他们周围有士兵护送。
  官道两侧,则有尸体堆积,显然是被清理之后,还没来得及烧掉。
  若是原先,在看到这些尸体之后,青壮们肯定会吓得乱窜。
  但现在,他们已经能做到淡然处之。
  而支持他们有这样的胆量,完全是因为王府的军队够强,能够阻挡几乎所有丧尸的侵袭。
  孟海和马山并肩走着,他们也身处队伍之中,此番出城来是参与收割粮食。
  根据孟海的大致估算,这段时间收进元阳城内的粮食,已经足够城内所有人吃一年。
  可即便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王府仍不遗余力派出兵力民力,来到这离城数十里的地方,将这些更远地方的粮食收掉。
  “大哥,咱这是在城外的第三天了,除了旁边地上的尸体,还真是一个怪物都没看见!”一旁的马山忍不住说道。
  这确实是值得惊叹的,十来天前他们还觉得丧尸不可战胜,但现在已经连丧尸的活影都看不到。
  这样强烈的反差下,足以让马山真心惊叹。
  看了一眼手中的镰刀,马山继续说道:“大哥,这十几天来没日没夜的干,王府收回了这么多粮食,怕是粮仓都快装不下了!”
  “你说咱还得干多久,这活儿才到头?”
  孟海瞥了马山一眼,说道:“我倒是想永远收下去,但只怕最多十来天,这活儿就没得干了!”
  “这是为何?”
  “按照时令,再过十天半月,雨季就该来了!”孟海解释道。
  即便只是个屠户,马山也明白这话背后的含义。
  当雨季到来时,那些没来得及收的麦子,基本上都会烂在地里,或许明年地里还能长出新苗。
  “这倒也是,到时候雨一下,再好的麦子也得任它烂掉!”马山颇为可惜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城外这么多的粮食,必然是要烂掉大多数的。
  队伍继续行进,很快他们被带到了一处庄子外,这里的房屋已经被清理出来。
  因为要提高粮食收成的绝对数量,所以城内的青壮几乎全被派出城,取消了最开始的轮换制。
  孟海他们才出城三天,但这队伍中的有些人,已经在城外待了半个月。
  在城外待的时间长,他们都是住在城外,就是这种被清理后的小村庄。
  而已经收回城内的粮食,则是留守城内的老弱妇孺在处理,可以说整个元阳城都被发动了起来。
  “都站好,全都列队站好,赶紧的!”
  在一名百户的吆喝下,出城的青壮们快速站好,动作算得上极为迅速。
  为了方便管理,这些出城的青壮被编成了队,每队有五十号人。
  为了激励众人斗志,每天收获粮食最多的一队,可以被赏赐一条鱼。
  如今灞河岸边,丧尸差不多全被清理,所以赵延洵也安排了人打鱼。
  这些被赏赐的鱼都会记在账上,等他们回城时一起发放。
  此刻,所有人都已列队完毕,全都看着带队百户等候训话。
  谭鲁站在一处大石头上,表情严肃看向底下众人,而后朗声道:“你们也不是头一天在外面了,在外面的规矩想必都懂!”
  “但本官还是要说,每天除了收割麦子,其他时候有事无事都不要乱跑!”
  “他娘的,谁要是敢乱跑出去,即使怪物没把你咬死,老子也得要你半条命!”
  走下石头,谭鲁语气更为严厉道:“你们没一队的队长,都要看住手下的人,出了事你们也要负责!”
  当然了,要是有人被丧尸咬死,负责护卫谭鲁责任会更大。
  “好了,给你们半个时辰,在庄子里找好住处,安置好个人的东西的,半个时候再来此处集中,然后开始干活儿!”
  “散了!”
  随着谭鲁话音落下,在场人群并没有乱,而是被各自队长收拢在了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队长并不是谁块头儿大就能担任,而是看谁脑子够好使。
  王府需要的是提高产量,而不是让他们上战场杀丧尸,所以要有人来合理安排人手。
  队长乃是王府任命,谁要是觉得自己拳头大不服管,自然会有士兵来收拾。
  在最开始狠狠收拾一批刺头儿后,如今所有人都很安分。
  此刻孟海所在的队伍,便是由一个瘦小汉子为队长,此刻他正带着手下人往庄子里去。
  一边赶路,队长张大石一边说道:“刚才谭百户的话,你们都要放在心上,这不是开玩笑的!”
  “怪物虽说被杀了大多,但总有些遗漏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所以大家一定要警惕!”
  庄子不大,而且四周都被摆上了拒马,足以应对小规模的丧尸,换句话说里面很安全。
  在张大石的领导下,孟海一行被领到了庄子东北角,这里的几处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