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弹药。但是快到傍晚,一些军舰前去察看炮击情况时,2个要塞开了炮,把它们赶走了。
两次进攻都失败了,丘吉尔很着急,他给卡登加强了火力,将舰队的火炮更换为更大口径的。
由于爱琴海每年这时节都有风暴,能见度很低。这使得进攻一直拖到2月25日才重新开始。这天,英法军舰靠近海岸射击,受了点伤,但一天的炮击把滩头的要塞打成了一片废墟。
2月26日,卡登派出了扫雷船去清除舰队前进道路上的水雷。但土军用炮弹吓退了这些扫雷小船。天刚黑下来扫雷船又被派了出去。但土耳其守军打开探照灯把黑夜变成白昼一般,护航的军舰又无法将探照灯击灭。每天晚上海岸的土军炮兵刚一开火,通常都是在远离雷区的情况下扫雷的拖网渔船就掉头逃跑。
再一次的失败,卡登受到了丘吉尔的电报指责“为什么扫雷船竟受到没有造成任何伤亡的海岸炮火的干扰。只要能扫到海峡最窄处,伤亡二、三百人的代价不算大。如果战事继续拖延,你就准备回家吧。”
卡登感到绝望了,他决定放手一搏,从舰队中抽调出现役军官指挥每一艘拖网船,并在渔民中加进了海军候补生、海军军士和尉官。这一招取得了戏剧性的效果。拖网船深入凯费兹雷区,在激烈的炮火下虽然多次中弹,很多扫雷工具都被打掉了,但伤亡只有9人,5死4伤。
;
………………………………
第77章 目标伊斯坦布尔(三)
在达达尼尔海峡里,土军按照德国顾问的计划密密麻麻地布置了十道由300多颗水雷组成的封锁线,在达达尼尔海峡这种狭长水道中水雷是最有效的非对称武器。就在英军扫雷船取得一定成果时,卡豋上将因为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不幸病倒了。
丘吉尔没有想到这位大英帝国的海军上将体质这么差,即使如此,战斗必须继续进行。3月16日,丘吉尔任命卡豋上将的部下约翰。罗德贝克中将为联合舰队指挥官。和卡豋上将相比,罗德贝克年轻了近10岁,精力充沛的他一上任,立即发起进攻。
3月18日,罗德贝克把舰队开进达达尼尔海峡继续和土军用大炮对轰。一开始顺利得不得了,因为有飞机进行火力校对,仅一个早上沿岸的土军炮群就被打哑了,毕竟这些几万吨的大家伙不是吃素的,为首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拥有381毫米的主炮,没有任何土军堡垒能受得了这种怪物的轰击。
然而到了下午情况忽然急转直下,英法舰队不知不觉跑进了土军的雷区,虽然之前扫雷艇清理过这一带,但一条土军小木船在前一天又来这里布了一批水雷。更不幸的是走在舰队前面的扫雷渔船在遭到土军炮击之后竟然自己掉头跑了,估计是前些天在雷区受的惊吓太大,英国渔夫不准备再为那些躲在厚钢板后面皇家海军当替死鬼。
法国人率先中标,老式战列舰布韦号在返航的时候触雷,但是它触雷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边开边沉,最后带着舰长和六百余名船员一起沉没了。之后触雷的是英国人的不屈号和不可抗拒号,达达尼尔海峡舰队的旗舰不屈号战列巡洋舰触雷后撤出战场搁浅在博兹加岛附近,老式战列舰不可抗拒号则在沉没前拉了一个同伴垫背,同为老式战列舰的海洋号在试图去拖带它时触发了第四枚水雷,两舰则相继沉没。
事实证明,卡豋上将病得是多么急流勇退且恰到好处,至少他在任时,联合舰队没有遭受太大损失。罗德贝克一下子损失了三艘无畏舰和一艘战列巡洋舰,他不明白,用几万吨钢铁数百万英镑打造的高科技大家伙被这么几颗猥琐而便宜的老式水雷弄得如此狼狈,大英帝国的脸丢大了。为了避免剩下的面子也跟着沉到海里去,罗德贝克赶紧下令幸存的舰只撤回爱琴海。
。。。。。。。。。
不过倔强的丘吉尔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发现单纯依靠海军无法夺取海峡之后决定海陆一起上,搞一次陆海军联合战役。这次,英国陆军部任命伊恩。汉密尔顿爵士作为登陆部队的统帅。
汉密尔顿爵士不仅是位军人,还是个著名的诗人,在诗歌方面造诣颇高。这位诗人一接到任命就激情四射地行动起来,他冲进书店买了一本君士坦丁堡的旅游指南,跟一本1912年的土耳其陆军操典一起放进包里就走马上任了。
同时,陆军部七拼八凑的组织了一支由七万八千名来自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和法国的士兵组成的登陆部队,交给爵士指挥。
联合休整和集结登陆部队用了48天,期间隔海相望的希腊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出动三个师协助英法进攻加里波利。希腊人终于忍不住了,自1914年占领了保加利亚的部分领土后,希腊人的野心被大大激发了,现在,他们希望和英法俄分杯羹,攫取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爱情海成为希腊王国的内湖,因此,没落的奥斯曼土耳其是最大的阻碍,必须除掉。
英法联军得到了三个希腊师的支援,实力和士气都得到了加强。诗人将军汉密尔顿爵士更是自信满满,他已经写了不少赞颂英军胜利的诗歌,准备一开进伊斯坦布尔,就通过电报,发表出去。
。。。。。。。。。
对于希腊出兵这件小事,安娜却是毫不在意。但俄国的宗教人士,比如那些大主教,却急匆匆的赶到克里姆林宫,苦苦哀求皇帝阿列克谢,要求阻止希腊军队参战。主教们的理由很在理:希腊这么一个几十年前刚刚脱离奥斯曼土耳其**的东正教小国万一真跟着英法混成伊斯坦布尔的征服者,皇帝陛下做为“东正教的庇护者”面子往哪搁?
这就牵扯到复杂的宗教问题了。坚信唯物主义的安娜觉得很好笑,但不得不做些安抚的工作,对这些忠诚的主教大加赞赏一番,而后说明现实情况“希腊是站在俄罗斯一边的盟友,而且同时东正教国家,有着共同的敌人——土耳其,挑拨离间是不对的!”
最后,安娜说着说着,直接将“挑拨离间”的行为上升到“叛国罪”,这下,所有的反对者都闭嘴了。
。。。。。。。。。。。
在英法联军准备登陆的这段时间里,土耳其人也没闲着,他们在德国人的指导下有充裕的时间来布置它的防御体系。为了此次战役土耳其组建了拥有八万四千人的第五集团军,并将原来的第一集团军驻扎在半岛区域内的兵力也划归第五集团军,全部由德国名将奥托。利曼。冯。桑德斯指挥,桑德斯敏锐地判明了英法联军的进攻方向,利用加里波利半岛多山的复杂地形挖掘了大量的壕沟工事,并增强了炮兵火力。
与德国人相反,英国陆军部连一张加里波利准确的地形图都还没搞到,他们也没想好从加里波利半岛的什么位置登陆。极度自负的英军相信:凭借日不落帝国的实力,可以很摧枯拉朽般地夺取眼前这个小小的半岛。
然而,英国人错了,奥斯曼帝国虽然是欧洲病夫,但土耳其人的团结意识和战斗力都超过东方的满清帝国。
;
………………………………
第78章 目标伊斯坦布尔(四)
鉴于本方对战场地形极度不熟悉这个客观现实,诗人将军汉密尔顿想天开地布置了一个充分发扬前线官兵主观能动性的的登陆计划,他只大致安排了登陆方向—澳新军团从北路、英军从南路、法国部队则佯攻海峡另一侧,具体登陆场由前线指挥官“自由选择”。
4月20日,汉密尔顿爵士在作战会议上正式宣布了这个计划,然后。。。然后他就高枕无忧的写诗去了。。。。。。。于是数万登陆部队在只有大致方向不知道登陆地点和登陆时间的情况下被派了出去。
爵士的部下各有所思。北路澳新军团的指挥官威廉。伯德伍德爵士认为夜间发动进攻能够起到奇袭的效果,而南路的亨特。维斯顿将军却觉得白天进攻比较有利于舰队的火力支援。
4月25日,澳新军团在位于加里波利半岛的鞋尖位置赛迪尔巴希尔登陆,由于夜间光线严重不足,大批登陆部队在还没有到达海滩前就开始迷路瞎走,而土耳其人这个晚上却没有打瞌睡。
凌晨3点,登陆船只到达了岸边。不幸的是,伯德伍德爵士即兴选择的登陆场居然是一块两侧都是悬崖的狭窄绝地,登陆兵力无法展开,大批人员和物资被限制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狭长滩头。士兵们在军官的叫骂下,两眼一抹黑的匍匐前进。
“砰。。。嘶嘶嘶。。。。。。。”突然,一支闪光弹在天空爆炸,接着是第二支,第三支。。。。。。。强烈的光芒照亮了黑夜,所有的澳新军团士兵都暴露在土军的炮口之下,联军的偷袭瞬间变成了强攻。
土耳其人居高临下的炮击开始了,澳新军团拥挤的滩头阵地成了一块巨大的活靶子,每一发土军炮弹都能卷起不少士兵的血肉,而联军士兵只能老实的趴在地上,或者胡乱瞎跑。
单方面的屠杀持续了两个小时,天亮后,整个登陆场已经堆满了尸体和伤兵,残破的物资碎片和人体断肢到处都是。活着的士兵惊呆了,这些澳洲的牛仔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血腥的场景,即使是在牛肉屠宰场。
所幸的是海上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英法舰队在天亮之后压制了土耳其人的炮火,缓解了澳新军团的困境,一些伤兵得以撤离滩头,完好无损的士兵还要呆在那儿,新的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继续登陆。
当天黄昏,伯德伍德爵士收到了部队伤亡报告:伤亡超过两千五百人。爵士只是稍稍皱了皱眉:伤亡人数似乎有些大了。不过这不要紧,在爵士眼中,这些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只是大英帝国的二等公民,死多少也没关系。
。。。。。。。。。。。
到了第二天,已经有一万六千多澳新军团的官兵登陆,但由于土耳其人占据了制高点,联军没有能力扩大登陆场,反而是得到增援的土耳其人加强了炮击力度,登陆部队只能就地寻找山洞和弹坑来躲避炮火,伤亡人数不断上升,战线却推进得极慢。
阻挡联军登陆的一线部队是土军的19师。师长是穆斯塔法。凯末尔上校,原本,几年后,他将成为“新土耳其”的国父,但现在,他只是一名忠于祖国的军人,当然,以后也是。
凯末尔很清楚,己方的装备远远不如英法联军,唯一的优势就是占据了有利地形。于是,他命令部队集合所有火炮,对海滩上的敌人狂轰滥炸,同时让所有步兵努力挖掘工事。为了激励士兵,这位上校亲自拿起工兵铲,和普通士兵一起劳动。。。。。。
与此同时,澳新军团的官兵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此后几天,土军19师与联军开始了以不断死人为代价的僵持,双方一边用大炮对轰一边努力挖掘工事,伤亡数字不断攀升。虽然土军火力远不如有舰炮支援的澳新军团,但伤亡却和对手差不多,基本上一个换一个。欧洲西线的消耗战在这里重演了。。。。。。。
5月5日,德国顾问,土军实际上的指挥官桑德斯将军觉得在炮弹横飞的沙滩上已经趴了十天的联军应该精神崩溃了,于是命令土军发动反攻,但没有想到这些来自南半球的牛仔们在挨了十天炮击之后依然精神抖擞,脱离防御工事的土耳其军队显然不是澳新军团的对手,反攻的土耳其人被迅速击溃,但澳新军团在第二天乘胜追击的时候又被躲回工事的土耳其人挡了回来,双方不得不回到几天前的状态。
。。。。。。。。
与陆上的战斗相比,海上的战局更让英国人丢脸。德国潜艇u21号在爱琴海两天之内搞掉了两艘英国战列舰。
5月25日u21长途奔袭4000多海里,在夜里偷偷溜进位于希腊角的协约国海军锚地,等到天亮才升起潜望镜挑了艘最大的英国战列舰凯旋号下手,仅用一条鱼雷就把凯旋号击沉。而后u21居然没有见好就收,反而潜行到沉没的凯旋号旁边坐底等候,英国人的巡逻艇、驱逐舰在锚地折腾了一天都没有找到它。待到第二天u21又浮上来挑了另外一艘战列舰尊严号发射了艇尾的鱼雷,把尊严号也击沉了,至此u21才趁乱离开。
在英军重重警戒的海军锚地,u21用两天时间两条鱼雷击沉了两艘英国战列舰后全身而退,彻底羞辱了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
在遭受u21重创之后,英国海军终于承受不了这样巨大的舰船损失。5月底,海军这些大家伙们彻底没了继续呆在达达尼尔的勇气,撇下还在滩头苦战的陆军灰溜溜地离开了。也在这个月,海军大臣丘吉尔下台。
丘吉尔先生彻底失败了,他倡导这场“海陆军联合”奇袭登陆并没有随着他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