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中的账本,李元景得意的笑了笑,昨日的利润要比自己测算的稍稍多了一些。
不过范围并不大,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准确的数字,上下偏差了九千钱左右。
李元景可以预计到,今日万民布店的生意绝对会比昨天更好,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万民布店也会将这种盛况持续下去。
直到竞争对手找到了应对的方法之后,这种情况才可能会有所改变。
“牛管事,待会你就这样说……”李元景朝着牛管事直接吩咐道。
开门的时辰将到,隔壁的郑氏布庄早就开门了,门前依旧人山人海,可店内却是门可罗雀,依旧是四百钱一匹的布价,傻逼才去你家买呢!哼哼!
“陛下什么时候跟你说这些话了?”昏昏欲睡的程处亮下意识的看向李元景。
昨日的盛况让他整整一夜都没能睡着,想到不久的将来自己的财富就可以超过老爹,以后老爹想在打自己就要好好掂量一下了,那种兴奋劲不要提了,要多爽有多爽。
“殿下,谎传圣意是要掉脑袋的……”长孙涣缩了缩脖子,他知道李元景已经好些天没见到过李世民了,两人根本不可能有这段谈话。
“陛下昨夜托梦给本王的,不行吗?”李元景翻着白眼,这两个怂货技术不行,杠精的本事倒是长进不少。
“殿下,我还是觉得陛下传人告诉你的比较合适!”房遗爱半睁着眼睛,不是鄙视,而是困的。
“去吧!”李元景懒得搭理这几个半死不活的货,亏他们还是功勋之后,没想到竟然一个比一个还没见过世面。
牛管事无奈的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上层人物的心思他管不着,也不敢管,更没理由去管,只能是上面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让背锅就背锅,除此之外,根本就没的选择。
这也是这个社会底层人物的悲哀,令人奇怪的是,千百年来,竟然没人提起过这件事情。
牛管事亲自写了一道牌子,亲自挂在门前,但前来买布的顾客并非人人都识字,所以当牌子挂上去之后,他还要亲自在讲解一番。
“万民布店一事昨日陛下有所耳闻,故与殿下彻夜长谈,主要围绕着万民布店经营一事……陛下希望殿下可以不忘初心,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争取早日让大唐所有百姓都有新衣服穿,殿下考虑良久,觉得陛下说的对,故决定对今日布匹进行限售,限令解除之前,每人最多只能购买十匹……”
听到限令的时候着实让不少人都心中一紧,他们不少人可是昨天听到消息就来的长安,更有一些人是连夜赶路,在城门口等着天亮开门,然后第一时间冲过来的。
若是因为限令而买不到布,那这一趟岂不是白跑了?
不过听完整个内容之后,倒是让大部分人都松了口气,限制每人最多买十匹布,这就意味着仓中的布匹不会被很快的抢空,意味着他们排队顺序靠后一些,也是有可能拿到布的。
普通百姓虽然也有需求,但财力却不允许,条件好一些的,也就是买一匹布,条件不好的,也有几家人合买一匹布的。
……
“少爷,他们今日进行了限购,每人最多只能买十匹……”郑及满脸茫然的走进了后堂,朝着一名干练少年说道。
郑进思轻轻吸了口气,淡定的吹了吹杯中滚烫的茶水,神色淡然的喝了口,这才开口道:“去找排在前面的那些人,让他们帮忙代买,些许小利足以!”
“是,我这就去安排!”郑及点了点头,限购的确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这一决策也会增加他们的支出,但是相比较于限购而言,这点支出根本不算什么。
郑进思便是已经被流放象州的郑镜思长兄,郑镜思离开长安之后,郑进思也在运作着开始掌控长安郑氏。
最近长安郑氏可是损失不轻,想到这里,郑进思缓缓的放下了茶杯,淡定的站起来走了几步,看着隔壁万民布店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
行内人知道行内事,郑进思甚至到布店的成本是多少。
所以在他看来,李元景的万民布店是卖多少赔多少,赔的不只是成本,巨大的商税也能压死他,不过李元景若是敢偷税的话……
“赵王?呵呵!本公子看你能扛多久……”
第六十七章:拿什么跟本王斗?
限购的确有效的降低了出货的数量,也给了后面的运输队更多的时间去运输。
刚开始的时候还算是正常,有人买了十匹最高限额,大多数人只是买了一两匹自用。
但是一刻钟之后,牛方就察觉出了异常情况。
这一会儿来买布的顾客清一色的全部买了最高上限十匹布,若他们衣着打扮不似普通人也就罢了,看着这些身上打着补丁的人竟然出手就是一千五百钱,这引起了牛方的注意。
“殿下,小的已经派人去查了下,确定有人在搞鬼,目前正在追查幕后,不过按照当前的速度,我们的存货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时辰。”牛方连忙将查到的消息汇报给了李元景。
“不用管他们,没货了就解释清楚然后关门,等明天继续!”李元景摆了摆手。
有没有人在背后捣鬼,这很重要吗?
对于自己来说,一点也不重要,不管你捣不捣鬼,该我赚的钱,依旧是一钱不少,本来是按照一天的数量在准备的,现在半天就能结束。
李元景反倒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给伙计们放半天的假休息一下,劳逸结合还是很重要滴!
“真不管?”程处亮郁闷的看着李元景,有些不甘心道:“咱们这么大的背景,他们还敢搞咱们,就这么不管会不会让他们越来越嚣张啊?”
“我倒是觉得我们应该尽快的扩大规模,一方面到各地去收购原材料,管他们如何呢?一百五十钱一匹的价格又没有少,卖给谁还不是卖呢?”房遗爱鄙视道。
“杨里那边又招募了一些学徒,现在每天能造二十架织布机,目前织坊应该有一千一百多架织布机了,平均一台五天能织布一匹……”程处亮说道,织坊的事情都是他在管的,情况也属他最清楚。
而本来织一匹布需要七天左右的,李元景提出了流水作业的模式,但织布机这玩意儿流水作业可改进的地方并不多,几经测试,效率仅仅只比之前提高了两天。
一千一百台,五天产出一千一百匹布,平均每天二百二十匹,这么点数量,还不够万民布店一个时辰的销量呢。
李元景则是在心中默默的盘算着,做生意不能盲目的去做,该考虑的地方一定要考虑到位,否则只能亏的一塌糊涂。
长安人口不足五十万,加上周边人口,整个关中地区勉强二百五十万左右,这些只是在册登记的人数。
经过隋末战乱,土地兼并等因素,导致唐初时期隐户数量倍增,几十年间,唐朝的人口竟然比隋朝少了一倍左右,而这些人口中大多数都成为了隐户。
所以,李元景初步预算,整个关中大约有五百万左右的人口。
隐户虽然在账面上不存在,但实际上又是真实存在的,按照每三人一年一匹布的消费力去估算,大概需要一百六十万匹布才够供应。
产能过剩?
不存在的,关中地区饱和了,可以往人口更多的中原地区输送,哪怕一匹布卖一百六十钱,依旧会让人疯抢。
技术上的优势是绝对性的优势,就比如说现在,郑家就算同样搞了大规模的生产模式,依旧玩不过自己。
七天产出一匹布,和五天产出一匹布能一样吗?
最简单的换算一下,他们的成本就比自己高,均摊一下,一个月四匹布多一些,产出不足七百钱,而自己这边则能产出六匹布,比他多了一匹多,就算降到一百钱一匹,自己依旧有的赚,但是郑家,绝对要赔钱。
所以,当技术上存在了压倒性的优势之后,最不惧怕的就是价格战,这也是规模化和技术化的恐怖之处。
“告诉杨里,发动一下皇庄的百姓,尽快把织坊规模扩大到五千台。”李元景朝着程处亮说道,转而又看向刘虎:“技术上一定要保密!”
临近中午,万民布店还是关上了大门。
刚刚送来的二十几车布连一刻钟都没抗住就销售一空,导致店内无货可售。
做好了解释,牛方这才关上了店铺,运输队依旧在忙碌着,库房在清理,伙计们在打扫卫生,账房则在进行最后的对账。
所有人都在忙碌着,唯独李元景和那些小兔崽子们,几个人无聊的玩起了麻将。
不过这一次他们倒是没有玩钱,而是贴纸条的小游戏。
“殿下,这是今日的账单,这一份是昨日的账单!”下午的时候,牛方这才拿着厚厚的账单找到了李元景。
昨天的账单明显比今天的账单薄了不少,李元景也懒的去一条条的看,直接拿起了最上面的一张纸,那是账房统计好的总账目。
昨日销售一千九百八十七匹布,总进账二十九万八千零五十钱。
牛管事拿了五贯的赏钱,十四个伙计一人拿了一贯,一共十九贯的赏钱,总账余二十八万四千七百五十钱,总成本十五万八千九百六十钱,净利润十三万九千零九十钱。
昨日应交税金两万九千八百零五钱!
今日就更恐怖了,半天的时间一共卖出去了三千二百匹布,总进账四十八万,利润二十二万四千钱,应交税金四万八千钱,两天共需缴纳税金七万七千八百零五钱。
按照现在的算法,是一百一十一贯多一些,钱虽然不多,但若是考虑到这只是一家店铺,仅仅只是两天的时间,那么还有谁敢忽视?
如果整个大唐能有一千家这样的店铺,理论上朝廷一年只是税收就能增加两千多万贯。
看完这些账目,李元景心中有了底气。
“把税金准备出来,待会本王带走!”
“诺!”牛方点了点头,虽然不合理,但赵王开口了,他就得照办。
正常情况下,税金是每月征收一次,货物进城的时候会进行登记,每卖出去一份,双方都有契约为证,而契约是官府统一制作发放的,官府会查你的进货数量,契约使用数量,如果没什么问题,就按照这个走了。
若是有问题,就会逐个清查,这是一项大工程,普通商户根本不敢这么操作,不论会不会被查出来,他们都要被整的不轻。
反正后台是赵王,还有那么多二世祖,牛方倒是一点也不惧,店铺被整的话,最难受的是他们几个。
就长安县那帮子人,有胆子来整万民布店吗?
第六十八章:用事实去忽悠
李元景突然觉得自己最近好像有些膨胀了,直接拉着一百一十一贯铜钱就跑去了皇宫。
至于郑家的那点小手段,李元景则是直接忽略了。
现在的自己,早就进化成了高端玩家,那些低俗的手段更是已经懒的用了。
什么打、砸、抢、泼粪、堵门之类的,那都是没本人的人才玩的手段,本王就算是赢,也要体面的赢,这样本王也有面子了,作为输的一方,也有面子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看着面前箩筐内摆放着的铜钱,李世民不动声色的看了眼李元景,暗叹口气,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交税啊,肥水不流外人田,我知道皇兄最近有点穷,这不给你送福利呢嘛!”李元景嬉皮笑脸的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了下去,小太监王德有些不太情愿的把李世民的好茶拿出来给李元景倒了一杯。
嗯,李元景喝不惯这时代的茶,就让宫中的茶匠试着造了一些炒茶,由于工序太麻烦,又缺乏经验,太过于浪费,所以只做了那一批几十斤以后,李世民就没让茶匠接着做了。
平时李世民很少喝这种茶,一是不适应,二是太浪费,只喝茶连茶叶都不吃,就是家里有矿都不敢这么搞啊,也就赵王这个败家子。
看着赵王悠然自得的表情,让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
交税就交税呗,话说你不知道赵王是免税的吗?一个王爷怎么可能连这点福利都没有?
再说了,交税你拿着一百多贯钱来朕面前交税,恶心人的吧?
拿过厚厚的账本,王德瞟了一眼最上面的总账表,不由的愣了下:“殿下,这上面写错了吧?”
“没错!”
“有什么异常?”李世民觉得有些好奇,连王德都觉得写错了,李元景却说没问题,王德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若是没有问题,他不会这么不给李元景面子当众问出来。
“陛下,这上面记载的只是两天的数据!”
“两天?”李世民下意识的看了眼面前的百十贯钱,旋即拿过了那张总账,发现上面的确是这么写的。
李世民意识到王德为什么会问李元景是不是写错了,哪家店铺能在两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