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闲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闲王-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皇,那些铁被王叔打造成了钢筋,相互交错排列于内,然后关入水泥,沙子,石子混合而成的泥浆,又命人不断倒实,经过一个月的风干才彻底干透,底部用水泡了已经十二天了,依旧坚硬无比,儿臣每天都会来查看,宿国公就算砸开了表面,遇见里面的钢筋也会束手无策的。”
    李世民微微愣了下,李元景提出这件事情也不过才两个月的时间,风干就用了一个月,期间还要准备材料,那么……
    “建造用了多久?”
    “七天吧,主要是在等铁匠把铁打成钢筋,如果有现成的钢筋,三天就够了,王叔说坚固不坚固,看的是建造的时候里面有没有砸结实,冬天半个月就够了,但时间久一些没什么坏处,夏天的话最多十天就行了,效果还要比现在更好。”李承乾已经改变了对李元景的看法。
    这两个月来的见识,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奇妙了,原来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
    而李元景也没想象中的天天批斗自己,在这里,李承乾可以不用读书,每天跟着不同的工匠随便玩就行了,遇见感兴趣的,还能自己亲自动手体验一番,乐趣无穷,要不是皇位对他的吸引更大,李承乾甚至都不想回长安了。
    再说另一边,程知节已经抡着大锤砸了几十下,墙角的确被砸掉了一大块,但他的双手也如同是被灌了铅一样的沉重,而且震的虎口发痛。
    ‘砰……’
    又是一锤下去,一块混凝土应声碎裂成小块落在地上,程知节终于见到了里面的真实面目。
    瞬间……
    “你耍赖!老夫不玩了……”看清了内部的构造,程知节气呼呼的将铁锤扔在地上,他已经绝望了。
    自己砸了有上百下了吧?结果只砸开了这么点,而且里面还是跟蜘蛛网一样的钢筋,砸个混凝土就这么费劲儿,程知节很怀疑天黑之前他能不能把第一道钢筋砸断。
    李元景笑眯眯的看着程知节:“放弃也等于失败了啊,赔本王修门钱,一千贯,不给的话就从股份里扣两千贯,一半是利息!”
    “元景!”李世民不得不板着脸喊了声,程知节这次也算是验收大队长了吧?怎么能让他赔钱呢?

第五十七章:玩粪的杜荷
    李世民的警告对李元景来说并不重要。
    反正只是钱而已,不要白不要,特别是程知节的钱,李世民也不会因为这一点生什么大气。
    “铁牛!”李世民朝着身边的护卫叫了声。
    铁牛护卫会意的点了点头,独自一人走到大门面前。
    伸手缓慢的抚摸着这座混凝土大门,脸色略显有些凝重。
    没有被破坏的地方,已经被破坏过的地方,铁牛都看了一遍。
    刚才程知节的动作他都看在眼里,知道程知节并没有放水,特别是十锤之后,程知节更是使出了浑身的力气。
    此时铁牛心中基本上已经有了答案,但皇上和那些大人们却还需要验证一下。
    铁牛手向后一身,冷声道:“枪!”
    一名长枪护卫连忙跑上前将手中的长枪递给铁牛。
    铁牛虽然只是一个护卫,但资历却很老,十多年前李世民起步的时候便跟着他,力大无穷,武艺高超,期间更是救过李世民两次,若不是铁牛一直来的保护,李世民怕是早就凉透了,坟头的草都能喂牛了。
    所以即便是程知节等人,见了铁牛也只会笑呵呵的打个招呼,不敢有所得罪。
    ‘砰……’
    铁牛稍作运力,重重的将枪头刺进了先前程知节砸开的地方。
    选择的部位飞常准,没有跟里面的钢筋接触,而是通过缝隙选择了混凝土。
    与大门碰撞的瞬间,铁牛只觉得有一股巨大的力道反弹,感觉就像撞上了铁一样,根本刺不透。
    一击过后,铁牛双手离开了长枪。
    长枪紧接着尾部开始缓缓的滑落,速度越来越快,直至与地面接触这才停了下来。
    “国之重器啊!”杜如晦猛的抽了一口凉气,忍不住的赞叹道。
    “是啊,连铁牛的全力一击都无法站住脚,而且还是选择最薄弱的地方。”房玄龄也紧跟着点头。
    长孙无忌也连连点头,不过眉宇间还是有些疑惑:“若用此物筑城,敌军唯有云梯可用之,但是殿下,必须要用这么多铁吗?”
    这里面的门路长孙无忌可是很清楚的,一座小小的大门就用了两千斤铁,若是一座城,又该用多少?
    东西倒是好东西,可若是要用到这么多铁的话,他们也就只能望而兴叹了,大唐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铁来筑城,也拿不出这么多铁。
    “铁是必须要用的,但根据用途不同,可以适当的减少,用铁的意义在于可以使混凝土更加坚固,使其可以紧密的链接起来,这座门若想达到军事效果,至少需要五百斤铁,再少的话,就只能用另外一种方式了。”李元景点了点头。
    程知节的方式是测坚固程度,铁牛的方式则是从战争方面来考虑的。
    攻城的手段一般是用云梯,但有些时候来不及制造云梯,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弩车射出粗壮的弩箭,使其深深的刺入城墙,多支弩箭形成楼梯,让士兵顺着弩箭爬上城头。
    现在两种可能都被印证了,砸不塌,弩箭射不穿,地面的水坑也在告诉他们,水攻和火攻根本不管用,唯有云梯可破之。
    但只有一个云梯的话,应对的方法就太多了,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来筑城,基本上可以确定,只要守军自己不犯傻,敌军基本是不可能攻破这座城的。
    “什么方式?”听到还有方法,李世民瞬间来了兴趣。
    “围墙那样的!”李元景伸手指了指旁边的围墙,介绍道:“将混凝土的配方进行改变,去掉石子,用混凝土来负责粘连,将砖固定起来,也是可以防水的,厚度足够的话,想砸塌也并不容易,至少在有守军的情况下,敌军也不可能像宿国公那样提着大锤上去砸百十下还不死的。”
    这次铁牛没等李世民开口,直接拿了一把新的长枪,跑到围墙边上边开始了新的实验。
    李世民等人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去。
    发现有砖块的地方并不容易刺进去,反倒是结合部容易一些,但空隙不够大,长枪无法坚固的刺入,勉强能够保证不掉下来,但用手一拽就会脱落,根本无法支撑人站上去。
    “产量如何!”李世民深深的皱着眉头,倒不是怀疑,而是在想其他的事情。
    直接筑城还有些难度,但是建造新的军堡还是没问题的。
    “目前工坊八百余人,日产四千多袋,也就是四千石左右,这座大门用了三千石的水泥,人力主要用在开采石灰石和破碎这两个方面。”水泥的产量的确不高,纯人工的制作方法也是无奈之举,李元景接着说道:“陈淼正在想办法研究一些新的东西,尽可能的节约人力,这样可以解放更多的人投入到采石这种必须用人力完成的工作。”
    李世民心中默默的算了一笔账,八百余人一天吃的开销大约需要四十贯,平均一石水泥的成本只有七钱,算上后期的工钱,按照李元景给出的建议,一石水泥的成本只需要十钱左右就能拿下了。
    若是建造像面前大门这样的城池,怕是需要数百万贯才可以,规模大一些的话,怕是需要千万贯。
    但好处已经摆在了面前,就算不用按照这个等级,也可以按照围墙的等级,这样一来,花费就更少了。
    李世民静静的看了眼李元景:“你真的要把这份功劳给他?”
    “东西是他研究出来的,现在还是他在负责,功劳不给他给谁?臣弟要这些功劳做什么?”李元景倒是显的光棍,接着笑嘻嘻的说道:“若是皇兄实在不好意思的话,那就让臣弟当明年科举的副考官吧,正常的科举臣弟不管,只负责工匠这一块。”
    李世民看了看李元景,抬起了手又放了下去。
    有那么一刻,他是真的想把李元景的脑袋掰开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东西?
    让工匠来参加科考?
    你确定这是一个正常人能想出来的事情?
    但是李元景的提议确实让李世民动了心,宫中的工匠也有数百人,在各自的行业都是最顶尖的存在,手艺自然也没的说。
    可这些人这么多年来,除了能把该做的做好以外,却从未创造出新的东西。
    反倒是李元景这里,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曲辕犁,水车,现在又有了水泥,听说还在搞织布机,听说杜荷……
    一想到杜荷李世民就觉得对不起杜如晦,好歹也是功臣之后,人家又是水车又是曲辕犁的,长孙涣那边虽然花了大价钱,现在也没什么成就,但好歹玩的也是高科技。
    为毛到了杜荷这里就这么下作了呢?
    李世民附在李元景耳旁压低了声音说道:“给杜荷换个方向吧,朕都快在他爹面前抬不起头了!”
    李元景笑了笑,大声的拒绝了李世民的提议:“皇兄,别觉得杜荷现在玩粪是多么丢人的事情,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今年夏季收获就能看到成果了,到时候皇兄若是给杜荷的爵位低于县侯,臣弟可是要在朝堂上弹劾皇兄的!”

第五十八章:上朝
    翌日清晨。
    李元景起了个大早,倒不是不想睡个懒觉。
    天不亮就被被窝里的王小意用青丝给挠醒了,将近一个月没有回过长安,昨夜也让王小意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倒是李元景,只能怀着内疚的心情,不得不被迫做一些不堪入目的事情。
    昨天李世民直接带着自己回了长安,原因自然是要让自己出现在今日的早朝上。
    从昨天见证了水泥的好处,以及了解到真正的成本之后,不论是李世民,还是那些见到的大臣,无一不重视的。
    朝廷就算是再穷,也能建起一座水泥作坊。
    钢筋混凝土用不起,那就用青砖来代替,坚固程度固然比不上钢筋混凝土,但也比夯土打造的城墙要坚固的多。
    更重要的是不怕风吹日晒,且修建的高度几乎是不受限制的。
    当然,仅限于城墙而言,建房子的话,还是需要混凝土来加固的。
    冒着寒风,顶着黑夜,李元景勉强睁开双眼来到了两仪殿,参加朝会的还是那么多人,五品以下的官员是没有资格参与这次朝会的。
    只有每月月初第一次朝会,以及正旦大朝会的时候才有资格。
    依旧还是老位置,殿中依旧还是那么的冷。
    原本属于高士廉的位置,换成了新任侍中王珪,而高士廉则被贬去了益州。
    “殿下,您的火盆……”
    见到李元景来了,当值小宦官很有眼色的端来一只火盆。
    上一次因为火盆的缘故而怒怼魏徵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不过好处也是有的,自那以后,每次上朝,殿中便多了一些火盆。
    不少大臣对于李元景的这一怼,还是报以善意的态度来看待的。
    “再弄两只火盆过来,本王最近总觉得冷!”李元景淡定的点了点头,不动声色的瞄了眼身后的杜如晦。
    “诺!”小宦官不敢拒绝,连连应声去准备火盆。
    李元景则不顾身份的亲自端着火盆向后退了退,硬生生的挤到了萧瑀与杜如晦两人中间靠前一些。
    “殿下,再往后退老臣就要被挤出去了!”看着李元景滑稽的动作,萧瑀缕着胡须微笑道。
    “萧相出去之前,得先把后面那些人都赶出去才行!”李元景不当回事的打趣道。
    “哈哈哈……”萧瑀笑的更开心了,也不知道为什么?
    “殿下,朝会上还是注意一些比较妥当,御史们都看着呢!”杜如晦板着脸提醒道。
    虽然他也很感激李元景,但并非像其他人那样感激。
    他们之间可是真真正正的交易,王家那几十倾地,是他用真金白银买来送给赵王的。
    那两万石粮食,是他给王佑开了后门才能低价拿到的,所以真论起来的话,杜如晦并不欠李元景什么。
    最让杜如晦郁闷的是,为毛别人家的孩子都能玩的高大上,自家的孩子就只能去玩粪?
    好歹他老子我也是户部尚书,不说大唐最牛逼的人,起码也数得着吧?
    让我儿子去玩粪?知不知道在这帮老弟兄们面前,老夫的头都抬不起来了?
    至于县候,这个杜如晦压根就没相信过,玩粪能玩出一个县候?那天天拉粪的人是不是该封个国公啊?
    李元景知道杜如晦对自己这般态度是因为什么,不过他并不在意,等到夏天以后,他就知道自己的苦心了。
    “杜兄,说正事,你吏部给本王开几个名额?”李元景低声的说着。
    昨天自己的提议被李世民当即拒绝了,但给工匠搞个编制,一直是李元景想做的事情。
    既然李世民不同意,就只能从杜如晦这里下手了。
    “殿下莫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