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闲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闲王-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昨天晚上回来的有些晚,这几天也着实累的够呛,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回来后就一头倒在了床上。
    当时还迷迷糊糊的觉得府上的丫鬟真懂事,竟然还知道暖被窝。
    结果睡着睡着就发现不对劲儿了,旁边咋会有人呢?而且这个人还不老实,然后,一副不可描述的画面就出现了。
    “哎……”李元景重重的叹了口气,直接将被褥扒开一个角,羞涩的王小意下意识的想要躲闪,不过李元景压根就没给她机会。
    身为一个男人,虽然还是未成年,但男人该负的责任还是要负的,况且王小意长的也不差,自己也愿意负这个责任。
    “本王也并非薄情寡义之人,既然你与本王已有夫妻之实,那有些话还是说在前面比较好,本王的事情你不准管,也不准打听,其他大臣家的妇人是怎么做的,你就跟着怎么做就行了……”
    “殿下放心吧,母亲已经叮嘱过好多遍了,妾身会以皇后作为榜样,以房、杜夫人作为镜子的……”王小意小鸡啄米般的点着头。
    李元景楞了一下,以皇后作为榜样,自然不是说她想做皇后,就算自己成了皇帝,王小意也不够资格成为皇后。
    倒是房、杜二位妇人在京中可是大名鼎鼎的存在,两家的男人被李世民称之为房杜,关系不是一般的好,而他们两个的老婆……
    算了,不提这两个气管炎了,据说身上从没有超过五百钱的零花钱,特别是房玄龄,经常被揍的遍体鳞伤,只不过大家没见到而已。
    “嗯,你心中有数便好!”李元景装作淡定的点了点头。
    “还有,祖父说以后他会定期来为殿下看病,说殿下的脑疾怕是别人治不了……”
    提起王御医这个人,李元景便是满脸的无奈与愤怒。
    这个人可以说是集不要脸,奸诈于一身的人了,甚至连自己的孙女都要这么干脆的送过来。
    而且,李元景就不信没人教王小意这些,她就会自己想起来把自己睡了这个办法。
    好吧,睡了也就睡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王爷嘛妻妾成群还是很正常的。
    李元景瞄了眼王小意,灵机一动,开口道:“回头告诉你祖父,他敢再用针扎本王,本王就天天扎你的针!”

第五十五章:要搞就搞死他
    这段时间李元景不打算继续住在长安了,不过王小意还是被他留在了长安。
    两个人年纪还太小,过早的接触成人生活,对他们自身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
    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就算没有怀孕,对身体的发育还是有些影响的。
    这些事情李元景没办法去左右整个大唐,但却可以从自我做起。
    而接下来这段时间,他要忙的事情也有不少。
    手中拿着刘虎调查来的结果,有些毛糙,但却比自己的要求详细了不少。
    比如说郑家,或者说几大世家在赚钱方面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排列首位的是粮食,世家在长安都有粮铺,天下各州,也几乎被几大世家各自瓜分,很少有入侵其他市场的案例发生。
    排列第二的是放贷,作为最大的地主之一,世家的放贷一点也不比乡村老财善良多少,放贷是他们执行土地兼并的主要手段,其效率之高,代价之低,远远超过了直接拿钱去买地。
    刘虎甚至还找出了一个实际案例,贞观元年,岐州乡下一个土沟村的孙老汉秋末耕种的时候借了五十亩地的粮种,双方约定借钱期限为一年,到期归还十贯钱。
    正常情况下亩产约为一石多一些,按照当时的粮价,一石粮食能卖三贯多。
    但是收购价却被压的很低,地主乡绅又不准百姓私自卖粮,必须卖给限定的人。
    也就是说孙老汉需要拿出十亩地的产出才可以还上这一笔钱,但天不遂人愿,贞观二年发生了大旱,加上少量的蝗灾,导致粮食产量骤降,地中的产出孙老汉自家都不够吃,更不要提还钱了。
    然后利滚利,短短三个月时间,孙老汉的五十亩耕地就成了郑家名下的土地,五十亩地的粮种,一年时间换回了五十亩地,这样的交易比比皆是。
    最终刘老汉一家苦不堪言,觉得生活无望,被迫迁至边境,但是这一家人并没有走到边境,而是饿死在了途中,惨遭另类灭门。
    排列第三的则是布匹,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多的是生绢,普通百姓用的就是这一种,价格随着灾年也上涨了不少,目前四百钱左右一匹。
    除了这三个最赚钱的,郑家还开有当铺,杂货铺等店铺,几乎涉足了所有他们能看的上的行列。
    李元景深深的皱着眉头,事实要比他想象的更难。
    虽然嘴上说起来挺容易的,比如说让粮食产量增加,以此来打压粮价,推动官仓提高收购价格,允许百姓将粮食卖给官仓,这样能最大限量的减少世家手中的存粮。
    比如说开个钱庄来放贷,只要少量的利息,以此来挤压世家靠放贷这条财路。
    但这些事情都不容易,也不符合自己的初期目标。
    李元景把目光放在了布匹上面,世家的底蕴不是自己能比的,刚开始盘子铺的太大,只能是闲自己死的还不够快。
    杨里已经从科研工作中解放了出来,根据李元景的指示,杨里搞出了曲辕犁,然后桃子被程处亮摘走了,自己只拿了两百贯的赏钱。
    虽然心里面不断的妈卖批,但表面上还是要乐呵呵的。
    “对织布机熟悉吗?”李元景走到杨里身旁,此时的杨里正在带着几个学徒帮皇庄建造曲辕犁。
    主要还是因为李元景给他的承诺,每带一个学徒顺利出师,奖给他五十贯钱,第五十个学徒出师,五十个学徒每人带出是个徒弟出师,李元景会想办法让他封爵。
    面对着诱惑,吓的杨里直接拒绝了五十贯的奖励,并且表示一定会尽快带五十个学徒出师。
    “熟悉!亲手打造过十几架,但是修过的织布机不下百架。”杨里连忙点头。
    “庄子里有织布机吗?”
    “有!”
    杨里连忙带着李元景来到了最近的一户庄民家,他前几天才帮他们修理过织布机,加上是殿下亲至,那家人乐的屁颠屁颠的左右伺候着。
    杨里以为李元景要了解织布机,所以亲自上阵演示了一番。
    老实的织布机效率很低,但其实这还是改进过后的织布机,比起织布机的始祖,效率已经提高了十倍有余。
    但是面前的这架织布机,却与记忆中的织布机有些相像,而看到这架织布机之后,李元景也发现了一个事实,自打这种织布机出世之后,已经有上千年的时间没有进一步的改进了,只能说在一些小方面进行了改动。
    又看了一会儿,李元景终于发现了最大的不同之处。
    “本王觉得可以将这个东西进行改进,想办法让他可以更快的来回,以此来提高织布机的效率。”李元景指着梭子说道。
    杨里皱着眉头,仔细的思考着李元景提出的建议。
    如果加快梭子穿梭的速度,的确能够提高织布的效率,这个问题很简单,根本不用去验证。
    因为织布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梭子穿梭上面,其次是控制密度,梭子几乎占据了六成以上的时间。
    有了曲辕犁和水车这两个案例在前,杨里的脑海里已经扎下了一颗创新的种子。
    所以下意识的也朝着这个方向去思考,不过想了会儿还是没有思路,却发现自己好像怠慢了赵王,连忙说道:“殿下,这个思路应该是可行的,但需要仔细斟酌试验!”
    “嗯,这段时间你就带着你的学徒研究这个,如果需要人手就来找本王!”李元景点头吩咐道,似乎是为了体现出自己的重视,又接着补了句:“这件事情很重要!”
    跟世家怎么玩?当然是打价格战,但是自己亏不起,所以只能想办法把成本降低下来。
    提高生产效率,是变相的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同样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
    自己有这两个举措来降低成本,世家在找到真正抵抗策略之前,只能是卖多少亏多少。
    “请殿下放心,属下一定尽快研究出来!”杨里连连点头答应,有事情干,立功的机会就越大,就算不能封爵,也能再拿一笔赏赐,到时候买上几倾地,就算没有封爵,小日子也过的很舒服。
    “好好干吧,过几年本王给你弄个官身玩玩……”
    “殿下,杜荷来了!”长孙涣和程处亮以及房遗爱三个人靠在门边,笑嘻嘻的看着李元景,身后还跟这个有些胆怯的杜荷。
    李元景瞥了眼长孙涣,直接问道:“你们家工匠呢?”

第五十六章:老夫不玩了
    时间飞快,转眼已是将近两个月,临近年关。
    这段时间李元景一直待在皇庄,很少离开这里。
    这两个月内皇庄最大的变化,就是多了一道由奇怪材料建造的青灰色石墙。
    李元景的护卫已经被扩充到了六百人,虽然还没有满编,但是控制这里不被人侵入还是绰绰有余的。
    另外又从宫中抽调了一千宫卫驻扎水泥作坊,杨里的织布机改造历经一个半月的沉沦失败,终于在最近半个月内找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很快就能研究出新的织布机。
    除此之外,李元景由于囊中羞涩,又从几个二百五手中坑了一笔钱出来,美名其曰,投资。
    但是几人共同出了两万贯,却只拿到了四成的股份,剩下的六成都是李元景的。
    这一笔钱一大部分都被用于收购绵麻,织布的原材料。
    李世民几乎已经忘掉了这件事情,三日前接到了李元景的通知,可以来验收了。
    不过李世民却没有立即前来,而是等到了休沐日才带着几个心腹大臣前来,其中多以武将为主。
    至于李元景要求的铁,李世民没给他一万斤,只给了两千斤,朝廷的铁还没富裕到可以随意玩耍的地步。
    “这就是你拿出来的东西?”看着面前的建筑,虽然感觉很气派,但李世民还是不由的一阵生气。
    “臣弟只是不想浪费罢了,反正也只是实验,总不能建一段城墙吧?我的王府要城墙做什么?”李元景却丝毫不在意。
    就给了两千斤铁,还想要啥自行车?
    咱这是本着不浪费的原则考虑的,这也就是为了方便你们实验,要不本王才不建这个大门呢。
    没错,李元景拿着两千斤铁,建了一个新的赵王府大门,这也是李世民生气的原因。
    “这东西真的坚不可摧?”程知节疑惑的围着转了一圈,又伸手摸了摸,感觉的确不一样,但若说坚不可摧,他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这里的水是十天前放进去的,这一点你们几家的小兔崽子们都能作证,还是他们亲自放进去的。”李元景指着地面墙角处特意圈出来的一块区域,挖了一个坑,里面侍中保持一定量的水,使墙根可以一直被泡在水中。
    程知节的怀疑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怀疑,不过李元景就是喜欢这种怀疑,有怀疑才有打脸嘛。
    “陈淼,拿铁锤!”李元景朝着一旁的陈淼喊道。
    陈淼就是陈二水,这个名字还是李元景起的,户部尚书杜如晦亲自办的,以后给孙子们吹牛逼陈二水也是倍有面子。
    瞧瞧你爷爷我,名字是赵王起的,户口是户部尚书亲自办的,就连皇帝老子都点头认可了,就问你牛逼不牛逼?
    李元景接过铁锤,直接递到程知节手中,大大咧咧的说道:“来,锤给你,位置随你选,给你一天的时间能把它砸塌本王就把这座门给吃了!砸不塌你赔本王的修门钱!”
    “嘿嘿,这可是你说的啊!”程知节一脸贱笑的看着李元景。
    抬起双手吐了口唾沫,狠狠的搓了搓,旋即便聆起大锤朝着大门砸去。
    要说比一般的城墙坚固,这一点程知节倒不会反对,感觉就挺坚固的,但若说一天都砸不塌,未免也太看不起俺程知节了吧?
    这个大门也就两步左右的宽度,要不了一天,半天保准给你干塌喽。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军,程知节还是要点脸的,没有直接提着大锤去砸木门,因为那座门显然不在考核范围内。
    程知节直接选择边角位置下手,那里是最脆弱的地方,攻城的时候不会选择那里,但搞破坏绝对是那里最容易被砸坏。
    看着程知节兴奋的模样,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看着李承乾,问道:“这座门真的一天也砸不坏?”
    “坏是肯定会坏的,但想砸塌很难,说起来也就大锤能带来的伤害最大,刀剑什么的上去最多也就留下一道印记,王府护卫单是为了试验,就搞坏了十多把兵器。”李承乾左右瞄了眼,发现其他大臣都在竖着耳朵偷听,不由的靠近了一步,声音又小了一个等级说道:
    “父皇,那些铁被王叔打造成了钢筋,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