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不止是个嘴炮,一个嘴炮也不可能获得李世民的信任与重用,况且这还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
魏徵真正的身份其实是谋士,但是在李世民这里却以谏官出道,一个拥有谋士脑袋的人去当谏官,他寻找的问题,能是那些洒洒水的问题吗?
而魏徵最辉煌的一幕,自然是武德五年的时候,当时李世民率领大军攻打窦建德旧部刘黑闼,结果手下猛将如云的李世民却屡战屡败,要知道在此之前李世民率军出征那可是未尝败绩的。
而同年十二月,李建成接过了李世民的任务,虽然李建成是太子,但李建成手下的将领却跟李世民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单轮武将的话,李世民随变挑出来几个都能吊打李建成这边。
但是在魏徵的建议下,李建成所率领的虾兵蟹将对阵刘黑闼的时候却是屡战屡胜,未尝败绩,这一战对李世民打击很大,所以便迫切的希望挖走魏徵。
这件事情房玄龄一个人说也不是没效果,但肯定不会太大,但若是能说服魏徵与他一起进谏,那问题就不会太大了。
“陛下有旨,令赵王与房相即刻返回长安。”被房玄龄忽略掉的王德轻轻的站了出来,宣示了自己的存在。
房玄龄愣了下,先前他是真的忽略了王德,再睁眼一看,竟然连黑煤炭尉迟敬德也来了?
而且身边带着的,是……禁卫?
当确认房玄龄的目光看向自己的时候,黑煤炭尉迟敬德终于冷哼了一声,厉声道:“走吧,老夫亲自为你们二位赶车!”
第二百五十六章:朕一直很放心
回长安的这一路并不好受,李元景与房玄龄分别乘坐着一辆马车,双马的那种。
白天走在官道上就是一通猛跑,到了夜间则是直接居住在驿站内,原本需要将近半个月的路程,不到七天的时间便被他们走完了。
随之而来的,是旅途的疲惫,就算是年轻的李元景,这个时候也有种散架的感觉。
当然,骑在马上的那些人也不好受。
就在下马车的时候,房玄龄甚至有些站不稳脚跟,还是身旁的士兵眼疾手快连忙扶了下才避免尴尬发生。
御书房,两人没有经过任何的休整,便被尉迟敬德带着直接进入了御书房。
不过魏徵却选择了留在殿外,李元景注意到了这里的变化,当他们进入御书房之后,似乎这里的宫人也都悄悄的退了下去?
现在整座御书房内,仅仅只有李世民,尉迟敬德,房玄龄与自己四个人。
“赵王,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啊!”李世民低头处理着政务,冷不丁的开口说道。
“臣弟胆子小的很……”李元景没有顺着李世民的话音去接,反正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幸亏之前说服了房玄龄,不然这次怕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你胆子小?骗着朝廷派出数万大军远征新罗,这叫胆子小?”李世民猛的抬头看着李元景,面色有些震怒。
李元景心中一点也不慌,真的……
根据多年来的研究经验表明,李世民越是愤怒的时候,脸上越是平静,反倒是他脸上表情极为丰富的时候,表明问题其实并不严重。
“基操……基操……呵呵……”李元景忍不住的笑了笑。
“嗯?”
“就是基本操作的意思,臣弟见着有好事的时候这不就立即拉着朝廷上了吗?前方情况瞬息万变,万一错过了这个机会,想要在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可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这是朝廷征服半岛的第一步,所以臣弟觉得坚决不能错过,若是任由这个绝佳的机会在臣弟手中错过,那么臣弟可就成为了大唐的千古罪人,这个责任臣弟担不起……”李元景巴拉巴拉的一通解释,说的李世民都有些怀疑人生了。
合着错的是自己?朕是不是要给你李元景办法一朵小红花啊?
李元景悄悄的瞄了眼李世民,见他并没有生气,于是壮着胆子接着说道:“皇兄,咱们有事说事成不?这么绕来绕去的,臣弟心里面有些慌啊……”
“其实朕心里面也很慌!”李世民冷不丁的开口道,旋即从案台上取出几封信丢在了李元景面前。
不用看李元景也知道信中的内容是什么,肯定是告状的呗。
不过当他打开信件之后才发现,原来侯君集的文学水平也是相当可以的嘛……
第一封信说的还算是中肯,描述了李元景欺骗朝廷的事实,新罗王甚至不知道大军来新罗是干什么的,而李元景先前也欺骗新罗王说他是来灭国的,甚至还曾经软禁了新罗王,连骗带吓的将新罗的国库几乎抢掠一空。
再往后,则是侯君集写出的第二封信,他发现李元景霸占了新罗最富有的三座矿,朝廷手中的矿产产量,所有的加起来甚至只比这三座稍稍多了一些。
第三封信则是关于李元景收买军心,扰乱驻新罗军军心的事情,信中侯君集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说他目前只能勉强控制局面,若是朝廷没有应对策略,他那边怕是控制不了太久。
李世民也正是看到了这一封信,才连忙让尉迟敬德等人直接去海州等着他们,如果一定时间后还是没有回来,李世民甚至都打算直接下令让侯君集去全权处置了。
当然,前提是他们两个跑路了,而现在他们并没有跑路,那么在李世民心中,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法就完全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呵呵,不是臣弟看不起人,这个侯君集其实很一般,不只是他的能力,还有他的品行。”李元景呵呵一声冷笑,接着说道:
“打几年前臣弟就知道侯君集这个人不行,习惯性的居功自傲,连带着他的儿子侯勇也是一样的,侯君集为何会说出这些话?源自于双方之间的不了解。
他连最基本的情况都不了解,就说出了这种能置人于死地的话,不是品行不行是什么?不是能力不行又是什么?
论聪明才智和眼光,他能比的过房相?为何房相就没有他那般反应?难道是臣弟买通了房相不成?其实也算是买通了,接下来可能还会买通皇兄,买通更多的大臣。
侯君集自从到了新罗之后便没给过本王一次好脸色,也从未与臣弟聊过任何关于新罗的事情,新罗王被刺的时候,他喝的烂醉如泥,臣弟与房相商讨策论的时候,他在四处找麻烦。
若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须先了解这件事情,他将自己的位置摆在高高在上的地方,觉得自己能够主宰一切,也不是臣弟自卖自夸,不出多久,新罗必将被搞的一团糟!”
“哼,一团糟也是因为你胡作非为,你若是不擅自给水军发俸,军心能乱吗?”尉迟敬德冷哼一声,直接开口训斥道。
没错,论居功自傲的本事,他尉迟敬德是要排在侯君集之前的,武怼神的封号不是白得的,李世民的确很敬重他,但也一直在忍让着,一次又一次的替他擦屁股。
可尉迟敬德非但没有任何反悔,李世民数次想要将尉迟敬德外放出去,让他去一个偏远的地方养老,免得再来得罪其他功臣。
历史上这货可是连任城王李道宗都敢打的主,而且还是差点将其打成瞎子,所以骂李元景两句对他来说简直就跟家常便饭一样简单。
“军心乱那是他侯君集自己没本事,水军是皇兄给本王的,本王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不过你确定本王说的是发俸吗?这笔钱是本王给水军将士们的补贴,是本王自掏腰包的,难不成要本王给大唐所有府兵都补贴一遍才行吗?”李元景直接怼了回去,反正李世民在这呢,有本事你跳一下试试?
李世民微微皱着眉头,尉迟敬德是越来越不讲规矩了,虽然说得都对,也有道理,但心胸太过狭隘,李世民捉摸着过些日子就将他下放出去吧还是!
看向房玄龄与李元景的时候,李世民这才微微一笑,道:“朕对你们一直都很放心!”
第二百五十七章:遍地是黄金
‘放心个屁……’
李元景心中随即回应道,真若是放心的话,要死要活的把他们两个抓回来干啥?闹着玩呢?
“房兄,你咋不说话?”李元景悄悄的拉了拉房玄龄的衣袖。
自从进入御书房,房玄龄就没有开过口。
整个人的状态似乎也有些不太对劲儿,李世民的训斥,跟尉迟敬德的怼架,这些似乎都与他无关。
“呵呵,这些事情没什么见不得光的,陛下自然能看到对与错,何必再去浪费口舌呢!”房玄龄心不在焉的回应道。
“还是玄龄知朕啊!”李世民哈哈大笑道,跟房玄龄比起来,李元景就显得轻浮了不少,这么重要的关头,竟然还有功夫怼这个怼那个!
“陛下,其实这件事情臣的责任要大于赵王殿下的,赵王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经过臣认真考虑的,只是臣也没想到,会带来如此大的后果。”房玄龄脸上表情严峻的主动承担了责任。
这一点他并没有与李元景商量过,越是了解,就越是知道李元景的可怕之处,这样一个有能力,有想法的亲王放在长安,别说是李世民心中难安,就是他房玄龄也好不到哪去。
但这个时候他必须要帮李元景来背这口锅,说他抢功也好,其他的什么也罢,大唐若想走出现在的困境,就必须要借助李元景才行。
所以,这个时候房玄龄必须要保护好李元景,不能让他因为这些事情而遭受陛下的处罚,从而心灰意冷,不问世事。
不过说来也是矛盾,即不想让他出风头,却又不得不让他出风头。
“臣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做错了?这一次新罗之行,臣终于是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真的做错了,从一开始就错了,大错特错!”
“房兄,你是不是忽略了点什么?”李元景有些惊讶的看着房玄龄,顶锅是不假,但自己需要你来顶锅吗?
况且,李世民难道不知道咱们的尿性吗?就算你这么说了,他又会相信吗?
怕是要弄巧成拙了吧?
“呵呵,赵王你还是缺少履历啊,老夫稍稍用了些心,你便按照老夫的指引去做了,不过还是要多谢赵王,若是没有你的帮助,老夫也想不明白这些问题,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房玄龄如同是换了个人似的,笑呵呵的看着李元景,颇有一种讽刺的感觉?
“呵呵,戏精……”李元景无语的呵呵道。
房玄龄是什么人他还不清楚吗?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当初他懵逼的样子自己又不是没见到。
还指引呢,还不是从头到尾都被本王牵着鼻子走?
算了算了,看在你主动顶锅的面子上,本王就不跟你争这些了。
“陛下,赵王的封王计划虽然很不错,但对于大唐而言依旧不够,远远的不够,这一次航行臣去了耽罗,去了倭国,发现耽罗的位置及其优越,且人口不多,更重要的是,耽罗王已经给了我们对他动手的理由。
大唐只需出兵三五千,便可如同踏青一般的踏平耽罗,而耽罗的土地面积,足以养活五万户以上,朝廷可将狭乡百姓迁徙至耽罗开发屯田,耕种,渔业,只需数年时间,耽罗便可为朝廷向东北方向进攻提供强大的后勤支持。”房玄龄直接开口说道,当然,这些大部分都是李元景告诉他的,但现在他对自己的拿来主义却丝毫没有感觉到羞愧。
“有何理由?”李世民皱着眉头问道。
“赵王殿下第一次出航的时候曾走丢了两艘船,上有士兵八百人,他们误打误撞的到了耽罗,正巧遇到倭国贼寇登陆侵犯,便顺手帮他们解决了倭国贼寇。
本是向耽罗人打听高句丽的方向,结果耽罗王却派人将他们领到了倭国,倭国这些年一直有不少贼寇去耽罗侵犯,耽罗王是想利用唐军来帮他们解决隐患,反正这八百唐军是在海上走失的,只要他们嘴巴严一些,没人知道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只是耽罗王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他们手中唐军的武器暴露了他们隐藏的秘密,虽然他们没有对唐军直接动手,但行为却很不友善。”房玄龄将耽罗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哦?还有此事?”李世民面色微微有些变化,耽罗王竟然敢骗着唐军去帮他解决倭国贼寇的问题?
这种行为,的确够的上大唐出兵了,但李世民还是有些犹豫,耽罗毕竟是海外,地理位置暂且不说,就这么直接出兵,是不是不太合适?
“此为事实,后来臣等在耽罗招了几个向导,让他们指引着臣等去了倭国,在倭国南部发现了被他们诱骗过去的唐军,他们已经将海边的贼寇老巢清理的差不多了,并且在那里搜到了大量的金银。
甚至……”房玄龄故意停顿了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李元景吹嘘的再怎么高级,若是房玄龄没有亲自到过倭国,他也绝对不会相信的。
所以说,李元景